APP下载

杭州市创新发展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实践与对策研究

2019-12-06潘加顺

中国集体经济 2019年33期
关键词:对策建议

潘加顺

摘要:服务业集聚区通过地理空间的集聚实现资源共享,降低企业交易成本和商务成本,提高分工效率,对提升服务业发展质量和城市功能具有重要意义,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是服务业创新发展的核心和载体。文章通过对杭州市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进而提出了杭州市服务业集聚区创新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服务业集聚区;对策建议;服务业发展

一、建设成效

近年来,杭州提出要推进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积极打造文化创意产业、金融服务业、现代物流业、信息与软件服务业等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加快推进以中央商务区(CBD)、旅游综合体和特色商业街区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近年来,杭州市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发展势头较好,已成为促进全市服务业集聚、集约发展的重要载体。

1. 集聚水平不断提升。2009年,杭州市认定山南国际设计创意产业园、武林路时尚女装街等第一批现代服务业重点类、培育类集聚区,至2016年底全市共有30家现代服务业重点类集聚区、39家现代服务业培育类集聚区,分别比2009年增加11家和26家,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由首批的9家增加至15家,产业集聚水平不断提升。

2. 集聚能力日益增强。据统计,2014年,全市市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实现营业收入4100多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超过21%;共上缴税收18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超过36%;共有超过5万家企业入驻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吸纳就业人数超过30万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经济总量、效益,企业实力和吸纳就业能力快速提升,集聚能力、效应日益增强,社会关联效应、辐射效应进一步显现。

3. 产业结构层次较高。杭州市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涵盖文化创意产业、商贸服务业、信息与软件业、大旅游产业、现代物流业、科技服务业、健康服务等七大类。其中,文化创意产业、科技服务业、信息与软件业等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数量分别为12家、11家与6家,占比超过40%,产业结构层次相对较高。

4. 集聚特色不断显现。经过多年的培育与发展,各类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已初步形成特色鲜明的产业体系,错位发展的产业格局。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内,山南创意园形成以建筑设计、广告传媒、文化策划为主的文化创意产业格局,白马湖生态创意城形成以文创和动漫游戏为主的产业格局,凤凰创意国际园区形成以动漫游戏、设计等为主的产业格局;商贸服务业集聚区已初步形成包含农产品交易、纺织原料交易、时尚女装、汽车建材等专业市场群。

5. 发展环境不断完善。杭州市高度重视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把加强集聚区建设融入所有服务业政策。出台《杭州市服务业集聚区总体布局规划》、《杭州市现代服务业重点集聚区认定管理暂行办法》和《杭州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考核办法》,定期对市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进行评估考核,并组织申报认定。在《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实施意见》与《杭州市现代服务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都提出支持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在奖励、税费、土地、人才培育和引进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杭州市各区、县(市)也根据省、市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集聚的政策与精神,因地制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本区域现代服务业及集聚区发展的扶持政策。

二、趋势挑战

未来一段时间内,继续加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不仅是杭州市加快发展服务业的客观需要,也是在多种资源、环境约束下的必然选择。

一是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创新发展带来了机遇。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技术创新浪潮正引发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传统生产方式的革命性变化,催生了大量服务业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加速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创新发展带来重大机遇。

二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创新发展提高了要求。国内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阶段演化的趋势更加明显。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优化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推动服务业优质高效,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服务业比重进一步提高,形成更高水平的服务经济,都对服务业集聚区创新发展提出新的要求。

三是加快城市国际化、建设独特韵味别样精彩的世界名城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创新发展明确了方向。中共杭州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报告提出坚持以高端服务业为主导,抓实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大力发展设计、时尚、健康等优势产业;以钱塘江金融港湾为龙头,加快发展总部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打响“移动支付之城”品牌,建设一流的财富管理中心和新金融创新中心等,都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

四是承办“两会”、建设“两区”,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创新发展拓展了空间。杭州市面临着“后峰会、前亚运”,以及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等重大历史机遇,将为杭州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创新发展赋予新的内涵、拓展新的空间。

三、对策建议

1. 创新发展思路。一是探索推进服务业创新发展示范区建设。借鉴上海经验,打造一批品牌效应明显、产业特色鲜明、高端要素集聚、配套功能完善的国家级、市级生产性服务业创新发展示范区,引导生产性服务业重点领域企业向创新发展示范区集聚。二是推进各类服务业园区转型升级。推动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向信息、金融等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各类型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联动发展。依托杭州推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战略机遇,打造若干特色鲜明、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的科技服务业集聚区、一批“四新”经济孵化基地和创业园区,推动服务业创新发展,培育服务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2. 提升国际化水平。一是打造国际化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紧紧围绕杭州市加快城市国际化、建设独特韵味别样精彩世界名城的奋斗目标,将信息产业、文创产业、现代商贸、赛事会展等领域的国际服务企业作为吸引和集聚的重点,打造各集聚區在地域、功能和形态方面的鲜明特色,集聚行业龙头企业及相关上下游企业,延伸产业链。二是提升集聚区国际化品质。推动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对标国际先进城市发展水准,积极践行低碳环保理念,提升商务、会展等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品质。加快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低碳能效信息平台建设,打响绿色低碳品牌;探索推进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能源中心建设,推进集中功能应用;提升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绿色建筑水平,力争实现集聚区新建建筑100%为绿色建筑。

3. 明确发展重点。结合服务业创新发展的特点,依托创新活力之城、历史文化名城、生态文明之都和东方品质之城特色,从巩固提升“一基地四中心”建设的功能性要求出发,分析研究集聚区的自身条件和系统差异性,突出各自的业态和功能特色,重点以高端化、特色化产业为方向,重点发展以信息、文化创意、旅游休闲、金融服务、健康、时尚等“1+6”产业集群为主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中心城区的集聚区重点以综合商务和特色专业服务业为主,郊区的集聚区以与制造业配套的服务业以及商旅文服务业为主。

4. 优化空间布局。一是围绕加快建设城西科创大走廊,重点支持建设一批重点类和培育类的科技服务业集聚区、“四新”经济孵化基地和创业园区。继续开展科技服务业区域和行业试点示范,集聚一批科技服务骨干机构、专业人员和品牌业务,打造一批特色鲜明、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的科技服务业集聚区,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服务业集群。二是沿钱塘江两岸布局現代服务业集聚区。围绕全力打造钱塘江金融港湾,建设若干重点类金融服务业集聚区,重点吸引金融机构总部、地区总部集聚;突出高端商务、总部经济等现代服务业业态功能,助推钱江新城和钱江世纪城市主中心建设,打造杭州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创新发展的新平台和核心区。三是围绕杭州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在现代物流、快递总部、跨境电商等领域,培育一批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5. 创新运营管理方式。一是创新开发运营模式。采用联合开发机制,注重市场化运作,择优引进设计方和开发商,协调各方利益关系,鼓励外资、民资和各类社会资本参与开发建设,吸引各类社会资本和经济主体参与集聚区的建设发展与后期运营管理。二是探索开展市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市场化运作试点。通过编制市场化运作方案,开展市场化运作试点,着力创新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组织体系、管理体系、运营体系、招商体系、融资体系,进一步激发动力,释放活力。

6. 创新公共服务平台。一是搭建政产学研用创一体化创新平台。依托在杭高等院校,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政策为引导,推进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进政产学研用创紧密结合,搭建若干政府支持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政产学研用创一体化平台。二是以示范工程带动创新。探索启动服务业创新示范工程,引导企业开展技术创新、业态创新和品牌创新,推动创新示范企业和新兴服务业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优。三是支持各类服务业集聚区重点建设一批集研发设计、科技创新、展示交易等于一体的公共服务体系。四是支持鼓励以服务业龙头领军企业为主体,以满足区内服务业企业共性需求为导向,高质量高标准建设一批集孵化服务、技术支撑、知识产权服务、人才培训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共服务平台。

参考文献:

[1]包晓雯.大都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理论与实践——以上海市为例[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2]高运胜.上海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发展模式研究[M].中国金融出版社,2010.

[3]管驰明,孙超玲.新时期服务业集聚研究——机理、影响及发展规划[M].东南大学出版社,2013.

[4]过晓颖.区域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与创新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

[5]陶纪明.上海生产性服务业的空间集聚[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作者单位:杭州市工程咨询中心)

猜你喜欢

对策建议
县级电力财务稽核管理研究
关于师范类高校植物景观文化建设的调查报告
大学生网络参政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推动机制
财政支出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文献综述
农村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
职校学生手机使用状况调查报告
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关于惠城区发展农业的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