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评价心脏瓣膜置换同期行改良双极房颤射频消融术的安全性、有效性

2019-12-06刘铮赵义熙张林罗继文

心电图杂志(电子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肺静脉双极消融术

刘铮,赵义熙,张林,罗继文

(绵阳市中心医院,四川绵阳 62100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80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所有患者均为2017年5月-2019年3月于本院就诊的患者。其中,对照组40例患者中,男性23例,女性17例,患者的年龄在25岁-66岁;平均年龄(37.18±10.53)岁;研究组40例患者中,男性24例,女性16例,患者的年龄在26岁-67岁;平均年龄(38.46±9.29)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资料中可以进行对比。

1.2 研究方法 研究组采用心脏瓣膜置换同期行改良双极房颤射频消融术:在进行体外循环前,先分离下腔静脉与右下肺静脉、右上肺静脉以及右肺动脉之间的组织;充分暴露右肺静脉。射频消融于体外循环开始之后进行,清除血栓后将射频消融钳由斜窦口进入,由横窦口出,于右肺静脉相连的左心房部位钳夹,待消融透壁之后,松开消融钳。采用相同的方式在左肺静脉环状消融、右肺静脉与左肺静脉之间的左房壁消融、左右肺静脉消融环连线的消融。最后于左心房内部,构建左肺静脉和左心耳之间的消融。消融结束后,行心脏瓣膜置换术[1]。

对照组单纯采用心脏瓣膜置换术:给予患者全麻,手术步骤与流程与研究组一致。术后待患者各项生命体征恢复平稳之后,将其送至普通病房。

1.3 评定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各时间段心电图检查中窦性心律的恢复情况;同时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此次研究中80例心脏瓣膜置换的患者所得数据均采用SPSS 19.0版本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两组患者在术后窦性心律失常恢复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中采用(%)进行观察指标的计量和计数,行t检验或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明显。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各时间段窦性心律失常恢复率 研究组患者在术后各时间段中窦性心律失常恢复率中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术后窦性心律失常恢复率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术后,研究组患者共出现2例心律失常的情况,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00%(2/40)对照组患者共出现3例心律失常、1例低心排出量的情况,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4/40);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

3 讨论

在心脏瓣膜病中,最为常见的便是心房颤动。而在该病的临床治疗中,主要采用了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方式;这种治疗方式虽具有一定的临床效果,但其对于患者的心肌损伤较大,进而使得患者术后康复效果较差[1]。而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现阶段心脏瓣膜置换同期行改良双极房颤射频消融术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在该病的临床治疗中;双极射频消融术主要是通过测量消融钳之间组织电导率的降低,来进行透壁消融,且能够控制消融的时间。这种手术方式具有透壁性、连续性、创伤小、疗效好以及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能够促使心外膜与不停跳的手术治疗方式得到实现。此外,患者肺静脉的隔离主要是在体外循环中进行的,以此能够有效降低主动脉的阻断时间,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4]。在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患者采用心脏瓣膜置换同期行改良双极房颤射频消融术进行治疗后,患者在术后各时间段窦性心律失常恢复率中均显著高于单纯采用心脏瓣膜置换术的对照组患者(P<0.05);且两组患者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中无明显差异(P>0.05)。

综上所述,相比于单纯采用心脏瓣膜置换术,心脏瓣膜置换同期行改良双极房颤射频消融术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且不会增加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在心房颤动患者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肺静脉双极消融术
(i,k)-步双极单值中智竞争图
冠状切面在胎儿完全型肺静脉异位引流超声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弯刀综合征术后肺静脉狭窄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心房颤动患者左右下肺静脉共干合并左侧房室旁道一例
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术治疗心房颤动的术中护理
臭氧消融术治疗腰间盘突出的疗效分析
强生ENSEAL® G2 高级双极电刀
DSCT肺静脉成像在房颤射频消融术前的临床应用价值
双极电凝联合五黄油纱条鼻腔填塞治疗鼻出血的效果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与射频消融术后心房颤动复发关系的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