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用于冠心病患者诊断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2019-12-06郑璐王幸
郑璐,王幸
(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功能科,江苏常州 213003)
冠心病是临床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大部分患者发病原因都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一旦冠状动脉出现此病变血管腔和心肌组织就会发生一系列的病态变化,从而导致心脏病。该病以心绞痛、胸痛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如果不能给予有效治疗将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尽早发现、尽早治疗是保障该病患者最重要的方法[1]。本次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分析24 h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用于冠心病诊断的实际效果,现将报道整理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选2018年3月-2018年7月在本院治疗的冠心病患者资料共计63例。其中男性患者34例,女性患者29例,年龄在39岁-75岁,平均年龄为(56.28±7.43)岁。
1.2 方法 所有患者在入院之后都要首先接受常规检查,分别进行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的诊断,患者要听取医生的建议暂停服药,持续3天后开始单道心电图检查,其中动态心电图检查方法为:使用动态心电图检查仪,在检查前由专人告知其注意事项,带领本人到心电图室完成装机,如果因为身体病症等原因无法正常行动,医生可以在患者的病床边进行装机,通常情况下病人取仰卧位,将电极和导线用酒精棉球连接,清洁之后固定好电极,安装记录盒,全天24 h不间断检查,检查期间可以指导患者进行适当运动,缓解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等病症,同时仔细观察运动量的变化和心电图之间的关系,检查当天做好清洁工作,但是患者不能洗澡,尽量保持室内温舒适,减少汗液排出[2]。期间如果出现了身体不适一定要告知医护人员,医护人员对症处理之后记录不适发生时间和处理方法。24 h之后将安装在患者身上的记录盒取下,在计算机中读取数据进行深层分析和诊断。
1.3 观察指标 分析心律失常检出率、心肌缺血阳性检出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软件开展分析,计量资料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开展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动态心电图中对房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短阵室上速、房室传导阻滞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动态心电图心肌缺血阳性率显著高于常规心电图(P<0.05)。见表1。
表1 分析两种心电图检查的心律失常检出率以及心肌缺血阳性率[n(%)]
3 讨论
冠心病是十分常见的一种疾病,临床上根据发病类型可以分为心律失常、心绞痛、心肌梗死和稳定型心绞痛等,如果不能给予有效治疗措施,将对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造成严重影响。冠心病多发于中老年人,而我国目前的人口年龄结构正在趋向老龄化,因此冠心病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患病人数不断增多[3]。该病早期患者并不会表现出典型症状,所以少量患者在没有表现出症状时就会出现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和心肌梗死等严重病症,往往到院接受治疗就已经处于疾病的中晚期,治愈难度很大,因此尽早发现、尽早治疗是诊治冠心病最关键的部分,将对疾病康复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依靠临床症状诊断还要结合冠状动脉阻塞情况,所以临床检查时多采取心电图诊断,但是检查的结果并不理想。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动态心电图越来越普及,这有效弥补了传统心电图的不足,对最终诊断效果的提升有很重要的促进作用[4]。动态心电图能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记录患者的心脏变化情况,24 h完成10万次的电信号记录,对非持续性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的检出十分准确,尤其针对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还能起到特殊效果,该检查方法操作简单,不对机体造成直接损伤,性价比高,便于普及。综上所述,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都能起到不错的诊断效果,但是动态心电图的敏感度更高,实际应用价值大,应用前景广阔,值得大力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