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十二指肠Dieulafoy病出血致失血性休克1例

2019-12-06廖家有廖永玲刘惠珍谢志军徐龙霞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9年10期
关键词:氯吡左室胃镜

廖家有,廖永玲,刘惠珍,谢志军,徐龙霞

1 病例

患者男性,48岁,主因“呼吸困难1月余,双下肢水肿1周。”于2017年11月19日入院,既往高血压病史2年,血压最高达170/100 mmHg(1 mmHg=0.133kPa),未服药治疗,吸烟史20年,40支/d。无消化性溃疡及肝炎、肝硬化病史。入院查体:T:36.5℃;P:108 次/min;R:20 次/min;BP:180/120 mmHg,半卧,双侧颈静脉充盈,双肺呼吸音减弱,可闻及少量啰音。心尖搏动位于左锁骨中线与第五肋间交点外1 cm,未触及震颤,心界向两侧扩大,心率108 次/min,律齐,心音偏低,心脏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部膨隆,腹软,全腹无压痛及反跳痛,未触及腹部包块,肝脾肋下未触及,移动性浊音阳性,肠鸣音正常,双下肢对称性重度可凹陷性水肿。当地医院腹部彩超示:脂肪肝 胆囊结石,腹水(中等量)。心脏彩超示:左室(前间壁、前壁、后壁、前侧壁及侧壁)室壁运动减弱,全心扩大,左室肥厚;心包积液(少-中量);左室舒张功能减退,左室收缩功能减低;左房舒张末内径(LADd)50 mm,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 )62 mmHg,射血分数(EF) 40%,二、三尖瓣反流(轻度)。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123 g/L,肌酐159 μmol/L,尿酸614 μmol/L,肌红蛋白67.52 ng/ml,肌钙蛋白T68.76 ng/ml,N末端脑钠肽前体>25 000 pg/ml。胸部CT示:心脏明显增大,心包积液;双侧胸腔及腹腔积液;双肺感染。初步诊断:①心脏扩大原因待查:扩张型心肌病?缺血性性心肌病?心功能Ⅲ级(NYHA分级);②高血压病Ⅲ级很高危组;③脂肪肝;④胆囊结石;⑤高尿酸血症;⑥慢性肾功能不全;⑦肾结石。

患者入院给予利尿、强心、抑制心室重塑、控制血压、保护肾功能等治疗,水肿消失、心力衰竭(心衰)症状明显好转,夜间可平卧。患者于12月1日行冠状动脉(冠脉)造影示:左主干未见明显狭窄,前降支近段20%~30%不规则性狭窄,中段60%~85%节段性狭窄,分出第二对角支后前降支中远段可见50%~60%狭窄,前向血流TIMI3级,回旋支开口及近段未见明显狭窄,中段80%~90%局限性狭窄病变,远段20%~40%不规则狭窄,前向血流TIMI3级。高位钝缘支开口未见明显狭窄,其近中段可见80%~90%长狭窄病变,右冠未见明显狭窄。分别于前降支病变处置入partner3.5×21 mm药物支架,高位钝缘支病变处置入2.5×29 mm药物支架,回旋支病变置入partner 2.5×18 mm药物支架。患者术中术后未诉不适,术后继续给予拜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治疗。12月4日凌晨1时患者解黑便一次后诉有头晕、出冷汗等不适,测血压95/56 mmHg,查体示睑结膜及四肢末端苍白,立即给予补液扩容治疗,完善粪便分析示潜血(+++),急查血分析血红蛋白65 g/L,考虑上消化道大出血,请消化内科急会诊示:考虑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给予禁食及补液、洛赛克 40 mg 1/8 h抑酸保护胃粘膜治疗,紧急输注同型红细胞2 U纠正贫血。暂停服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患者给予补液输血治疗后,当日仍反复解黑便数次,量少,未呕血,多次复查血分析血红蛋白无上升,降低至58 g/L,继续给予输注同型红细胞4 U,当日下午16时患者面色苍白、意识模糊,心率升至110 次/min,测血压76/45 mmHg,给予去甲肾上腺素泵入升压治疗,再次请消化科会诊,考虑出血凶险,原因不明,立即行急诊胃镜检查。急诊胃镜检查示十二指肠球降交接处局部一小动脉出血,考虑Dieulafoy出血,使用金属钛夹钳夹止血成功(图1~2)。胃镜止血后继续给予输血3 U治疗,患者血压恢复正常,生命体征渐平稳,嘱禁食,患者此后3 d仍有黑便,量渐减少,考虑患者并非胃粘膜弥漫性出血引起消化道大出血,胃镜止血后第4 d未再解黑便,重新给予氯吡格雷75 mg 1/d抗血小板治疗,给予流质饮食,第5 d加用拜阿司匹林100 mg 1/d抗血小板治疗,泮托拉唑片40mg 1/晚 口服,12月14日(10 d后)复查电子胃镜提示胃粘膜无糜烂性、溃疡性病变,十二指肠球降交界处Dieulafoy出血钛夹止血术后未再出血(图3~4)。患者于12月22日好转出院,出院后至今半年每月门诊随诊一次,未诉不适。

图1 十二指肠球降交接处局部Dieulafoy病出血

图2 金属钛夹钳夹止血成功

2 讨论

冠心病支架置入术后早期需双联抗血小板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是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常见的并发症,出血原因多因患者同时合并胃十二指肠溃疡、应激性胃炎、幽门部溃疡、食管静脉曲张、反流食管炎等,胃肠血管畸形较少见。Dieulafoy病是引起消化道大出血的少见原因之一,其病灶隐匿,诊断困难,反复出血且量大,常有黑便及呕血症状,病死率较高[1]。 Dieulafoy病又称恒径动脉病,是一种胃肠道血管畸形,Dieulafoy病的组织病理具有两个典型特征:①病灶小:多呈2~5 mm卵圆形浅表性糜烂,可深达黏膜肌层,在黏膜灶中央可见直径1~3 mm动脉突出于黏膜缺损的部位,表面可有血栓附着,病灶周围黏膜无炎症改变,因病灶小,内镜检查时易于忽视;②位置特殊:Dieulafoy病灶常位于胃贲门部小弯侧,Zanten报道82%的病灶位于食管与胃连接的6 cm内,81%的病灶位于胃小弯侧,亦有极少数病灶位于十二指肠、空肠和结、直肠[2]。本例患者病变位于十二指肠球部,相对少见,无呕血症状。Dieulafoy病变由于缺少细小分支毛细血管供血,易发生缺血、坏死[3]。随着年龄增加,机体自我修复能力下降,血管顺应性降低,更易造成血管破裂出血。另外,饮酒、吸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胆汁反流等可导致胃黏膜损伤、糜烂,强烈收缩或蠕动可致血管机械性损伤而破裂出血。研究表明抗血小板药物是导致Dieulafoy病出血的危险因素,其相对危险度为2.802[4]。

本例患者诊断冠心病明确,介入治疗前后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肝素抗血小板、抗凝等药物治疗,加之患者心衰症状较重,胃肠道淤血导致粘膜屏障受损,增加了畸形血管破裂出血机会。本例患者既往无消化道溃疡、肝硬化史及酗酒史,消化道出血凶险并导致失血性休克,内科药物保守治疗无效,急诊胃镜示十二指肠球部Dieulafoy病导致消化道大出血,胃镜下止血是急诊抢救的有效治疗措施,除介入栓塞治疗、外科手术外,目前内镜治疗已成为该病的主要治疗手段[5]。PCI后出现出血给临床治疗决策带来了困惑,使抗血小板治疗处于两难的境地,一方面停用抗血小板药物增加支架内血栓形成的风险,另一方面,继续抗血小板治疗则会加重出血、增加病死率风险。如何权衡出血风险和支架内血栓形成导致风险,目前还没有统一指南。对于出血原因不明的患者,急诊胃镜检查可明确病因并可能有效止血。

图3 10 d后复查胃粘膜正常

图4 10 d后Dieulafoy病病变处未再出血

猜你喜欢

氯吡左室胃镜
超声心动图对不同主动脉瓣病变患者主动脉瓣置换前后左室功能变化评估价值研究
超声无创心肌做功技术在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后左室收缩功能中的临床应用
心脏超声配合BNP水平测定在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
曲美他嗪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
M型超声心动图中左室射血分数自动计算方法
1例氢氯吡格雷致糖尿病肾病患者球结膜出血报告
阿托伐他汀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于脑梗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氯吡格雷抵抗须防范
做胃镜 普通、无痛如何选
电子胃镜引导下放置螺旋形鼻肠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