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民兵基地化训练的几点思考

2019-12-06史远峰

国防 2019年6期
关键词:民兵教练员基地

史远峰

内容提要:民兵基地化训练,是新时代民兵军事训练的主要形式,是提高民兵遂行任务能力的重要途径。抓好民兵基地化训练,一要融合军地资源,搭建民兵基地化训练良好平台;二要建强教练员队伍,夯实民兵基地化训练人才基础;三要抓实训练内容,增强民兵基地化训练质量效益;四要把握关键环节,确保民兵基地化训练落地落实。

民兵基地化训练,是新时代民兵军事训练的主要形式,是提高民兵遂行任务能力的重要途径。必须充分认清民兵基地化训练的重要意义,牢固树立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着眼能打仗、打胜仗要求,融合军地资源,汇聚多方力量,突出训练重点,把握关键环节,不断提升民兵军事训练质量效益。

一、融合军地资源,搭建民兵基地化训练良好平台

目前,民兵训练基地客观存在着集约化、专业化、信息化程度不高等问题,承训能力难以满足新时代民兵训练需求,制约了民兵训练的落实与深化。必须注重融合军地资源,搞好规划设计,推进民兵训练基地各项建设有序发展,为组织开展民兵基地化训练搭建良好平台。

一要加强统筹规划。整合军地训练基地资源,构建以省级基地为骨干、市级基地为主体、县级基地为补充、行业基地为拓展的训练基地体系。省级训练基地,主要承担基层人民武装部领导、重点民兵分队干部骨干,以及民兵应急分队教练员训练任务;市级训练基地,主要承担基层专职人民武装干部、重点民兵分队队员、民兵应急分队队员的训练任务;县级训练基地,主要承担民兵应急连、排的训练任务;行业训练基地,主要承担测绘导航、网络攻防、电磁频谱管理、装备器材维修等专业技术课目训练。

二要抓好基础建设。省、市级训练基地要按照设备齐全、功能完备的要求,合理划分理论教学区、军事训练区和生活保障区。在理论教学区,重点建设信息指挥控制中心、多功能电教室、军兵种专业教室、非战争军事行动专业教室、图书馆、国防教育馆等学习场所;在军事训练区,重点建设轻武器射击场、体育训练场、战术训练场等训练场地;在生活保障区,主要抓好人员宿舍、餐厅、澡堂等生活基本设施建设,以及医疗保障、文化娱乐等生活配套设施建设。县级训练基地和行业训练基地要按照突出重点、满足正常训练的要求,可划分为教育训练区和生活保障区,按需设置训练教室、训练场地和保障场所。

三要发挥综合效能。民兵训练基地建设应坚持以功能多元、效能综合为目标,深入挖掘基地自身军民兼容、寓军于民的优势和潜能,充分利用地方党政部门教学资源和行业系统训练资源,通过嵌入、附加、整合等方式,对训练基地实施综合规划建设,着力将训练基地建设成为民兵训练的主阵地、军警民联训的演兵场,以及全民国防教育的大课堂、学生军训的大学校、开展军事日活动的大场所,走开一场(地)多用、多家使用的路子,充分发挥训练基地的军事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建强教练员队伍,夯实民兵基地化训练人才基础

从训练实际看,组训人才匮乏已经成为制约民兵基地化训练质量的瓶颈性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充分挖掘军地人才潜力,拓展选拔聘用渠道,完善使用管理机制,构建一支结构合理、规模适度、素质过硬、相对稳定的专兼职教练员队伍,为促进民兵基地化训练提供人才支撑。

一要选准配强人员。根据年度训练任务和专业需求,在省(市)范围内,统一选拔聘用优秀教练员。专职民兵教练员可以从现役干部、人武部职工、专武干部和民兵干部中遴选;兼职教练员可以从驻地现役部队、军地院校、地方党政机关、科研院所以及转业复退军人中聘用。对拟选聘的教练员要进行岗前业务考核,考核合格的方可任教,切实将有水平、能力强的人员选拔到教练员队伍中来。

二要强化素质培养。年度开训前,按计划、分层次、多方式、有针对性地组织民兵教练员进行短期培训,认真学习新一代《民兵军事训练大纲》,使其熟练掌握民兵训练的目的原则、任务要求、训练方法、组织领导、考核评定等相关内容;综合运用集体备课、示范教学、评教评学、比武竞赛等方法,提升教案编写、课件制作、课堂讲授、以身示教等实际教学能力;注重加强训法管法的研究探索,制定科学组训、依法治训、优化配置、教学管理等方面措施办法,不断提高民兵教练员“四会”教学能力,使他们真正成为民兵训练的明白人、带头人。

三要规范管理使用。各级要建立教练员数据库,分门别类建好各类教练员数据档案,以便准确掌握教练员队伍数量质量情况。教学训练时,可将专兼职教练员统一编组,统一调配使用,实现教学力量共享;强化教练员队伍的动态管理,及时进行转出补入,优化年龄、专业结构和队伍梯次;注重激发教练员队伍的生机与活力,把教练员的思想表现、教学能力、工作实绩与其职务晋升、表彰奖励挂钩,营造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

三、抓实训练内容,增强民兵基地化训练质量效益

训练内容是军事训练的核心要素,提升民兵军事训练层次,必须紧紧依据《民兵军事训练大纲》等相关法规、紧密结合民兵军事训练实际,坚持任务牵引,抓实训练内容,增强训练针对性、适用性。

一要强化基础训练。加强国防法、兵役法、国防动员法等基本法规学习教育,使民兵了解掌握应知应会常识;加强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军兵种知识、非战争军事行动方法等政策理论学习,为民兵进行战术和技能训练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加强单兵战术基础、轻武器射击、卫生防护、伪装隐蔽等技能训练,培养民兵基本的业务素质。

二要突出专业训练。民兵应急分队,应突出行动基础、情报搜集、执勤巡逻、设卡盘查、搜索行动、驱散疏散等战术课目训练,以及人员营救、物资抢救抢运、次生灾害防护等技术课目训练,提高遂行应急救援任务能力;民兵专业分队,要在抓好基础训练的同时,突出通信、防空、警卫等课目训练,提高专业保障能力;民兵对口军兵种保障分队,要突出科技支前、信息攻防、伪装防护、设备维护、装备抢修等课目训练,提升战时遂行保障任务能力。

三要开展联训联演。依据民兵可能担负的任务,围绕反恐维稳、抢险救灾、应急救援、动员支前、安保警戒、边境封控等课目,与军地相关部门开展联训联演;将常态备勤与基地化训练有机融合,组织民兵应急队伍成建制配合公安、武警担负应急处突任务,围绕重难点课目专攻精练;组织民兵专业队伍与地方经动、交战、人防和行业系统进行带有任务背景的常态化联合训练,切实提高民兵参战支前、快速动员、综合保障等能力。

四、把握关键环节,确保民兵基地化训练落地落实

严格依据条令条例和有关法规制度,着力从训练的计划、施训、考核三个环节入手,规范民兵基地化训练的训练秩序,确保训练内容、时间、人员、效果有效落实。

一要把好计划环节。各级要根据上级明确的训练任务,依据训练大纲制订切实可行的基地化训练计划。训练计划要充分考虑人员、时间、场地、器材及气候等综合因素,本着先基础、后应用、再综合的原则,区分具体单位、具体时间、具体内容,做到安排合理、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确保训练计划的科学性。训练计划于开训前应报上级审批,未经审批的计划不得实施,经过审批的计划,应当由地方人民政府和军事机关联文下达,确保训练计划的权威性。

二要把好施训环节。训练期间,省军区要牵头成立民兵基地化训练指导机构,分方向指导、协调、保障训练落实。军分区(警备区)要协调地方有关部门成立民兵基地化训练领导管理机构,抓好组织领导、教学训练、行政管理、综合保障等制度落实,保证民兵基地化训练活动有序开展、规范运行。

三要把好考评环节。依据相关规定,区分人员类别、训练内容,周密组织民兵基地化训练考核。可采取训练期间随机抽考和训练结束普遍参考的办法,对大纲规定必须掌握的内容逐项考核。考核结束后,民兵训练指导机构或领导管理机构要下发考核通报,宣扬表彰先进,通报批评后进。要将民兵训练考核纳入地方领导干部年度绩效考评,与单位考核评比、个人评优评先挂钩,对执行不力的单位、训练落后的个人,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实施问责,以正确的导向促进民兵基地化训练有效落实。

猜你喜欢

民兵教练员基地
秘密基地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论足球教练员的角色定位
论高水平教练员教育培训的“学习投入
体育教练员面临的新挑战
南炮台女民兵:无悔青春献海防
飒爽英姿女民兵
教练员的执教艺术
“民兵”一词的来历
“山东青年”注意民兵建设的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