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分区系统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需重点把握的问题
2019-12-06华义
华 义
内容提要:军分区系统在非战争军事行动中担负着重要的指挥、协调和保障职能。加强军分区系统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问题研究,对于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军分区系统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应重点把握好四个问题:立足应急,常态准备;快速反应,高效应对;统一指挥,密切协同;科学统筹,全力保障。
军分区系统是军地联系的“纽带”,接受军地双重领导,在非战争军事行动中担负着指挥、协调和保障等重要职能,地位特殊,作用重要。加强军分区系统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问题研究,对于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一、立足应急,常态准备
非战争军事行动事发突然,时间、地点、方式、规模等在短时间内难以预测。军分区系统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往往临危受命,准备时间有限。面对各类非战争军事行动,军分区系统应牢固树立常态应急的思想,在抓好民兵预备役部队组织建设的基础上,科学制定应急预案,认真抓好针对性训练,全面做好物资准备,为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奠定坚实基础。
(一)方案预案求实
既要有总案,又要有子案,还要有专项预案,确保每类非战争军事行动都有系统配套、相对完备的预案体系。
突出预案的针对性。深入研究辖区内可能出现什么情况,需要担负哪些任务,结合任务类别、强度梯次、处置原则和民兵部(分)队的特点,科学制定各类应急预案,确保应急预案符合实际需求。突出预案的衔接性。积极加强与地方政府应急管理机构的沟通联系,将民兵应急分队应急预案纳入地方政府应急预案体系,整体筹划,统一配置,合理编组,搭配使用,确保应急预案相互衔接,处置情况相互配套。突出预案的灵活性。预想多种情况,设置复杂局面,科学部署力量,明确任务分工,使军分区系统所属单位处置各类突发情况,都有行之有效的对策办法。
(二)训练演练求真
据悉,汶川抗震救灾遂行任务部队中,以某集团军工兵部(分)队为主的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每3人救出1人,且生存率达百分之百。因此,在抓好基础训练的同时,应突出抓好以应对自然灾害、维护社会稳定、处置突发事件等为主要内容的针对性训练、专业化演练,着力提高训练质量和效益。应积极探索军地联合训练新路子,建立和完善民兵与现役部队、预备役部队、公安民警联合训练演练机制,按照总体应急预案,统一指挥调度,密切协同动作,真正实现训练演练与执行任务对接,确保遇有情况指挥顺畅,分工明确,展开迅速。
(三)物资准备求全
根据参加非战争军事行动各种力量担负的具体任务,按照“军事专用装备请领、军地通用装备征用、其他应急物资自筹”等方法,提前做好各类物资装备预编预储工作。应牢固确立军民融合式发展思想,将民兵及相关单位执行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所需特殊装备物资,纳入地方应急资源配置范畴,统筹安排、及早规划,做好平时储备和急时征用准备。应健全完善装备物资登记、管理和征用等有关法规制度,重点解决“平时有预案,用时难协调”等问题,提高物资征集和调用出动效能。
二、快速反应,高效应对
军分区系统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应第一时间动员民兵和专业力量展开工作,根据形势任务需求,科学使用兵力,充分发挥特有优势,最大限度发挥民兵和专业力量作用。
(一)及时组织动员
按照“任务需求多少就组织动员多少”的思路,区分动员批次、对象和数量,有计划、有目的地动员集结民兵和专业力量。既不能过于扩大动员规模,也不能出现力量不够用的问题。应将非战争军事行动多发地区作为重点动员区域,就地就近动员,确保首批力量投入,第一时间到达现场,第一时间完成布势。应将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需求的专业力量作为重点动员对象,采取就地动员与异地动员相结合的方法,紧急收拢专业技术分队,紧急调配专用装备器材,紧急赶赴事发地区,确保重点力量迅速投入。应根据形势任务需求,在第一批、第二批动员完成后,继续做好后续动员集结准备,及时担负外围保障与增援轮换任务,确保形成覆盖全域的力量布局。
(二)合理使用兵力
根据形势任务发展变化和民兵建设特点,因情用兵,量险用兵,最大限度发挥民兵优势,提高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效能。充分发挥民兵预备役人员分布范围广的优势,全方位参与非战争军事行动,既要担负一线任务,又要搞好后方保障;既要全力开展工作,又要预留机动力量,确保整体用兵、全面参与。充分发挥民兵应急分队专业技术强的优势,根据担负任务需求,整合各种力量形成攻坚克难的“拳头”,在最危险的地域、最急需的时刻担负任务,确保集中用兵、重点使用。
(三)精准展开行动
针对非战争军事行动特别是抢险救灾任务专业性强、危险性高的实际,军分区系统应从全局出发,灵活处置,注重“防—守—抢—控—救”五种行动的衔接。防,即在灾害发生前,加强对各种任务的预测预判,制定预案,加强演练,储备物资,既包括对自身的防护,也包括对当地人民群众的防护。守,当有明显征候即将发生灾害时,往往以守为主,应加强值班,坚守岗位,严密监测,同时及时疏散人员,转移财产。抢,灾害发生,人民生命财产已经受到严重损失时,应以“抢人为主,抢命为先”,力争抢物,降低灾害限度。控,当灾害有扩大趋势时,应竭尽所能控制灾害进一步恶化、蔓延。救,调集各种力量赶赴灾害现场实施救援,以人为本,全面展开搜寻、救治、防疫、善后处理等各项工作。同时,加强灾情分析,防止发生次生灾害和新的灾害。
三、统一指挥,密切协同
非战争军事行动参与力量多元,指挥关系复杂,组织协调难度较大。只有统一指挥、联合行动,才能形成整体合力,确保行动有序,协调一致。
(一)健全指挥体系
非战争军事行动,通常是多元力量的整体联动。应着眼形成整体合力,建立指挥机构,加强集中统一协调指挥。根据投入的建制单位数量、力量规模、任务范围等因素,合理确定指挥层次,构建单级或多级指挥体系。正确处理指挥层次与跨度的关系,既不能以纵短横长、指挥跨度过大,造成控制难,也不能因纵长横短、指挥层次过多,影响指挥效率。
一是建立联合指挥机构。非战争军事行动是一项时间紧迫、危险性大、协调性强的复杂任务,涉及党、政、军、警、民等各个方面。因此,必须加强组织领导,建立联合指挥机构,集中统一指挥,协调一致行动,做到在纵向结构上具有层次性,横向结构上具有多元性,人员结构上具有互补性。
二是建立基本指挥所。军分区系统在辖区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时,可依托营区作战值班系统建立基本指挥所,指挥协调行动。当跨区执行任务时,基本指挥所应随部队机动,适时指导部队行动,随时掌握任务进展情况,及时调整补充物资器材,并向上级报告情况。
三是建立现场指挥所。非战争军事行动的高危性、多变性特征,要求必须加强前方组织领导,靠前指挥,一线督导;随时掌握灾情变化,及时协调各种行动,持续宣传鼓动,组织前运后送;果断处置紧急情况,随时为联指提供决策信息。
四是建立保障指挥所。实现指挥稳定、高效、不间断,必须采取超常措施、超常手段抓好指挥保障工作。应建立起交通运输、物资器材、医疗救护、工程抢修等立体式保障。特别是通信保障应作为指挥保障的重点,多层次、多信道、多手段地确保信息流通稳定、可靠、及时。应组织以指挥信息系统为核心,有线通信、无线通信、卫星通信、导航系统等多种信息传输方式相结合,军地资源互为补充的指挥通信网络。应重视测绘气象保障,针对指挥需求,把传统保障手段与数字化、信息化保障手段有机结合起来,贯穿于组织指挥的各层次、全过程,为指挥员提供实时准确的测绘气象信息。
(二)理顺指挥关系
非战争军事行动的各种关系十分复杂,既有部队,又有社会力量;既有个人志愿者,又有团体突击队。因此,建立顺畅的指挥关系,确保政令、军令畅通,是组织指挥必须着力解决的重点问题。
一是指挥关系。这是指挥机构与隶属、配属力量之间构成的基本关系。下级在行动上,必须无条件服从上级指挥,自觉维护上级指挥权威。
二是指导关系。这是根据职责和任务对指挥关系的延伸和补充。各级指挥机构业务部门,有责任和权力指导下级部门;指挥机构内部,指挥中心有责任和权力指导其他业务部门。
三是协同关系。这是参战力量实现整体联动的内在要求。在具体行动中,没有建立指挥关系的任务部队(单位)在执行同一任务时,应建立协同关系,既可以由各级指挥机构统一组织,也可由任务部队(单位)根据实际情况临时组织。
四是协调关系。这是军地之间沟通联络的主要渠道。军警民共同参与的非战争军事行动,军分区系统应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与地方党政部门建立多层次、多方面的协调关系,为部队所需协调提供社会资源保障,为地方政府和人民群众所需协调部队优势力量排忧解难。
(三)用活指挥方式
军分区系统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必须针对特点,打破常规,确保指挥正确高效。因此,应着眼整体效益,在统筹兼顾政治、军事、经济等各方面各领域的基础上,果断作出决策,力求主观愿望符合客观实际。应处理好统与分的关系,把集中指挥与分散指挥、综合指挥与专项指挥、按级指挥与越级指挥、靠前指挥与加强指挥、命令式指挥与委托式指挥有效结合起来,通过划定权限、明确职责,实施指挥权限调控下的自主指挥。指挥过程中,涉及全局的重大行动,指挥员必须深入一线,靠前指挥;除此之外,上级一般不应干预下级的指挥活动;一旦出现特殊情况,可实施越级指挥,及时调整力量布局和行动计划,确保任务完成。
四、科学统筹,全力保障
军分区系统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通常在多个点位、多个方向,同时完成多项任务,保障任务相对繁重,且平时保障训练的物资器材准备难以适应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需求。因此,军分区系统应加强综合保障能力建设。
(一)加强组织保障
军分区系统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应强化党委核心领导地位,结合任务调整转换、人员重新配置、部(分)队分散行动等情况,及时健全各级临时党组织,做到遇险隔开时就地组建、分散行动时及时补缺、力量重组时随即调整,确保任何情况下组织不散、管理不乱、指挥不断线。同时,要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骨干的先锋模范作用,最大限度凝聚军心、鼓舞士气。
(二)加强信息保障
军分区系统应与地方应急、公安、安监、水利、气象等部门建立信息互联互通机制,构建一体化情报信息处理平台,及时掌握地方反恐、维稳、防灾减灾等信息,确保遇有突发情况能够及时获知,快速反应。如条件允许,还应联通地方情报信息系统,如专线引接地方气象信息共享平台、防汛抗旱指挥系统、重要交通路段监控系统等,以便同步实时掌握情报信息。
(三)加强物资保障
军分区系统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在物资保障上,还存在物资储备不足、军地联合保障不顺畅等突出问题。因此,着眼提升非战争军事行动综合保障效能,应建立军地联合保障模式,按照专用装备地方保障、通用装备自行保障、生活物资联合保障的原则,统筹军地各种保障力量和保障资源,采取依托上级保障、立足自身保障、计划保障、应急保障、定点保障、伴随保障、分片保障等方式,提高军民融合保障能力。
(四)加强通信保障
军分区系统应立足军地现有通信资源,综合运用多种通信手段,构建军地一体、上下畅通的指挥信息平台,保障非战争军事行动高效推进。一是构建与省军区系统单位和民兵分队的指挥通信系统。以省军区、军分区指挥中心为基础平台,基于现有专项网络,运用军地各类通信系统,重点构建卫星、光纤、无线三类通信网络。二是构建与支援部队的指挥通信系统。以军分区系统为主,地方通信管理局和各支援部队配合,重点做好机动通信网和固定通信网的拓展,确保军分区与地方、支援部队三方指挥畅通。三是构建与地方职能部门的指挥通信系统。在用好现有程控电话网、计算机网、电子政务网、国防动员网的基础上,利用开设电视电话会议系统,以及电信、卫星通信企业、人防等现有设备,构建视频指挥网。实现地方职能部门与军分区系统、支援部队的互联互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