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多重人格”现象思考
2019-12-05裴磊
裴磊
[摘 要] 柯文所著《历史三调》一书,以义和团为考察中心,为我们提供了认知历史的三个维度:事件、经历与神话。我们所熟知的历史其实际上是戴着面具的历史,而真实的历史则永远被掩盖在面具之下,历史的面具还会随着时间、环境、背景的不同而发生适应性改变。这种无法根除的历史人格转变现象既有弊端也有益处,因此在这种自发性歪曲历史的重压下,历史学家应该在对立中寻求统一,同时保持敏锐求真的治史精神。
[关 键 词] 历史多重人格;历史三调;敏锐求真;对立统一
[中图分类号] G633.5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7-0240-02
柯文所著《历史三调》一书为我们展示了三种历史的认知路径:事件、经历和神话。通过对三种历史认知路径的描述为我们呈现了新的历史认知视角,值得我们深思。
一、什么是历史的多重人格现象
多重人格是心理疾病的一种,表现为一个人身上显示出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角色”的人格特点。这些不同的“角色”各自有自己的行为习惯、思考方式、自己的生活环境和对自己的认知,有如“在一个身体里住着几个灵魂”。究竟由哪种人格来支配,完全遵循“哪种人格最适应当时的环境和需要,就启动和出现哪种人格”的原则。多重人格在本质上,就是一种通过频繁地变换人格,来适应环境的心理现象,是一种适应环境的心理努力。
历史多重人格现象可以理解为“历史患有多重人格疾病”。也就是说历史在不同的时间、环境下所表现的内容不尽相同,历史会像人一样戴着面具,会根据环境的不同来切换最适合的面具,而这些面具就是历史人格的外在表现,真实的历史却被隐藏于面具之后。
二、对历史多重人格现象的思考
历史多重人格现象与历史求真本质相违背,但这种现象却是记录历史本身的载体,如果没有这种载体,历史就不会重新呈现在我们眼前。历史多重人格是与历史相伴相生的,这一现象不光会带来歪曲历史本来面貌的缺陷,当然也会带来一些益处。我们作为人类是有特殊情感与思维方式的,有时真相并不是我们需要的,而是需要一些精神的支撑,这时历史多重人格恰恰可以提供便利。历史可以编写得富有感情色彩,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这样的历史虽然在某种程度上成了神话,但是它可以让枯燥乏味的历史变得有趣起来,可以增強人们的综合能力,提升个人素质。
历史患有多重人格,但是这种疾病并不是病理性的,而是先天性的。我们无须强制要求历史摘下所戴的面具,其实坦然接受就好了,戴着面具的历史也是历史本质的一部分,我们要做的是应该避免过分的偏执和走极端路线。
(一)历史多重人格带来的弊端
我们所看到的历史只是它的面具,但面具背后的真相才是真正的历史,但我们却无法得知。当我们确切地认为我们已掌握了足够的理性知识的时候,知识足够支撑起解释整个历史的时候,其实我们的研究也只是停留在面具表面而已,而对面具背后的历史本身还相差甚远。
1.事件的历史人格带来的弊端
历史学家在重新塑造历史的时候,一直都在遵循因果逻辑,这看起来十分合理,可是历史本身就不是一个有逻辑的东西。世界上的事情不是既定发生的,而是充满了偶然性与随机性,否则这个世界就会变成一个枯燥的“程序”。
也就是说历史学家撰写的书籍,其实完全不同于人们亲身经历的历史。不论历史学家掌握的资料多么真实、不论多么客观公正,他们最终写出来的东西一定是有别于真实的历史,因为历史是一种动态的、随时间发展而发展的,而不是书本上的“定论”。
历史学家无法还原真实的历史的另一个原因,是他们在已了解历史结果的角度去还原历史。他们重新塑造历史的方法是以历史结果作为出发点,同时要使所还原的历史在逻辑上十分合理,实质上恰恰是这种逻辑反而导致还原的历史与亲身经历者的描述截然不同,亲历者不可能得知事件的结果,他们也不知道历史发展进程,他们更不知道自己的决定和行为会对历史造成多么大的影响。因此,他们做的某些他们认为当时具有重大意义的决定也可能在历史进程中毫无作用;也许他们认为很小的无足轻重的决定反而成了决定性的历史转折点,这很滑稽,但是却很真实。
这样,历史学家虽然保持自己的客观立场,并且积极努力地去收集真实的资料,但是解释出来的历史根本不是原本的历史真相,而是一种能用逻辑说服别人的“文本”。
2.经历的历史人格带来的弊端
当年参与义和团的绝大多数人是没有文化基础的农民,他们是组成义和团运动的主体,是最有发言权的人。可是实际上,能留下历史资料发言的却是另一小部分人,在1900年夏被围困在北京使馆区的外国人中,有不少人写过信件、日记和书籍,详细地描述了他们的亲身经历,但这些记载大多数只是对亲身经历的概述和富有立场的重塑,因此绝不可能准确地再现过去。
还有,人类是富有情感的,尤其在义和团运动期间,人们的紧张等情绪更为凸显。这就使亲历者在看待周围发生的事时难免带有局限性与主观性。也就是说他们当时带着情感记述的资料必然带有主观的偏见,不足以还原历史原貌。
直接参与者对历史的看法带有不同于历史意识的个人意识,这个意思就是说,参与历史进程的每个人都把这个运动当作自己人生组成的一部分,这是个人历史的一个片段,也是“历史”中的一个片段,当两个片段重合即是“历史事件”。只有历史成为“历史事件”后,历史学家才可以对历史进行重塑,但这个“历史事件”是每个历史参与者的综合体,并不是个人的历史。这就说明了亲历者的历史永远无法是客观公正的、具有整体性的。所以,这两者是相互矛盾对立的,历史学家只能从中寻求妥协,从而塑造历史。
3.神话的历史人格带来的弊端
历史神话制造者的出发点在于理解过去,但是他们的出发点并不是为了将理解进一步深刻,而是要使之为政治、意识形态等方面服务。这种带有政治性目的的行为就不可避免地造成歪曲历史,这是神话的历史人格带来的最大弊端。
其实,历史学家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神话的制造者。历史学家撰写史书的时候,他们编排和取舍历史资料的方法,均受到性别、阶级、国籍、种族和时间等诸多因素影响。简言之,所有的历史学家,无论他们抱着什么样的理念与心态,其实质都是在创造历史。
(二)历史多重人格带来的益处
历史多重人格现象在某些角度看,是有益处的。在历史学家重新塑造历史的时候,他们知道历史的整个发展脉络;他们可以从历史的任意一个角度来研究历史;他们可以在极其复杂的关系中理清脉络,这样撰写的史书具有更好的可理解性,人们可以更高效地从历史中获取知识,增强自身素质。
历史神话可以成为价值观教育的载体,良好的价值观教育给社会带来和谐稳定,同时对人的身心发展也大有裨益。例如,唐尧传说是被一代代创造和完善的神话故事,有益之处在于唐尧文化的核心是和谐,也就是和合精神给我们现代社会带来了福祉。
炎帝黄帝也是一个典型的神话故事,给我们社会带来很多益处,如民族认同感,对我国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思想基础。炎黄文化在清朝末年,这个观念随着中国民族主义的建构更加广泛流传。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和蚕食,包括少数民族人士在内的有识之士号召打破族群界限,以“炎黄子孙”为旗帜凝聚中华。章太炎《国学略论》:“汤斌、杨名时、陆陇其辈,江郑堂《宋学渊源记》所不收,其意良是。何者?炎黄之胄,而服官异族,大节已亏,尚得以理学称哉!”
面对这样的神话,我们并没唾弃和厌恶,因为有时我们所需的并不是历史本身,而是历史所传达的情感价值,我们之所以为人,不光我们是理性的,更重要的是我们的感性。历史是人类所创造的,历史学也是人类创造的,历史学终究是要为人类所服务的。因此,我们不能因为是神話就否定其社会价值,我们应该一分为二地分析这个问题,在坚持历史真相的前提下,在对立中寻求统一,从而使历史学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三)寻求统一与敏锐求真
我们能做的,不是想方设法把历史的面具摘下来,而是要保持一个“度”,在不断求真求实的基础上运用理性尽可能地从面具表面来反映背后的真相。
我们无法完全治愈历史这个病人,但我们也不能放任其随意纵横。有时神话的历史对社会有益,但这毕竟不是历史的本质,历史的本质还是去伪存真,是以事实为根本立论的。我们作为历史学家更应该时刻在内心谨记求真的信念,绝不能动摇这个观点,我们只有坚持这一信念,才能在相对客观的环境下尽可能地还原历史本来的面貌。当然,在还原历史本来的面貌时,我们也要保持历史的可理解性,历史学不是保存在库房里枯燥乏味的文本记录,而是要为人类服务的,务必要在这对立统一的关系中积极寻求统一。
作为历史学家,我们是有国籍、阶级、文化背景、学术环境等因素影响的人。我们有不同的意识形态,这就导致思考问题时不可能绝对客观,我们在用自身意识形态思考别的民族或国家问题时,总是以自己的立场来判断是非善恶,这种站在自身立场思考问题的方法是欠妥的,无论哪一种立场都是偏颇的,这就给我们历史学家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到底该什么样的立场?我们应该在对立立场中寻求统一立场,因此,作为历史学家,在重塑历史时,必须在现在与过去之间找到某种平衡,获取其中的逻辑关系、内在联系,同时在两个方面寻找平衡点的时候不断校调自己的观念,即要有敏锐求真的意识。
总之,我们历史学家要对历史抱着敏感的直觉,时刻注意自己所处的位置在哪里,不断校正自己的方向,以至于在历史研究中不会将自己迷失。我们要时刻保持敏锐求真的精神,这种求真的精神更是历史学家所立足的关键。
参考文献:
[1][美]柯文.历史三调:作为事件、经历和神话的义和团[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2]吴钩.隐权力:中国历史弈局的幕后推力[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0.
[3]柯文,杜继东.《历史三调:作为事件、经历和神话的义和团》(中译修订版)[J].近代史研究,2015(3):159.
[4]雷颐.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研究员.柯文的“历史三调”[N].北京日报,2014-12-15(20).
[5]王瑞.一个西方人眼中的中国[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3.
编辑 司 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