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师院校中小教专业职业技能训练
2019-12-05刘燕
刘燕
[摘 要] 小学教育专业的职业技能是师范生能够胜任小学基础教育工作的基石,是小学教师职业的发展起点,在小学教育中占据主导地位。针对当前小学教育专业职业技能训练展开研究与分析,以期对师范生在进行小学教育职业技能培养训练中有所指引。
[关 键 词] 小学教育;职业技能;教学;训练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7-0126-02
在高等师范院校中开设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课程,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小学教师提出的新要求,确立了小学教育技能训练的总目标,即尽最大可能地提高师范生的小学教学技能,为其今后能够胜任基础教育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并初步具备创造性的教学才能。
小学教育专业是培养未来小学教师的摇篮,小学教师职业技能的提高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不可能立竿见影。而在高等师范院校几年的学习只不过是小学教师职业的起点,因而其培养目标必须从小学教师专业性的要求上加以宏观把握。高等师范院校小学教育培养目标应该定位于培养合格的满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的小学教师,但是我们应该清楚培养目标仅仅是一个理想愿望,合格的小学教师必须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逐步磨炼。在小教专业职业技能的培养中,我们更应该着眼于师范生的可持续发展,突出他们基本能力的形成。由此我们把总目标分解为情感、方法、素质三个分目标,分别指向非智力因素、实践和理论修养。
一、夯实基础知识,提高自身素养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实施,小学教师的素养内涵也在不断丰富。不同学科的课程标准中都明确指出,小学阶段无论哪门学科、哪门课程(尤其人文学科)都应激发和培育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并在此基础上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例如,小学语文学科应该引导学生学习并正确运用汉语言文字,熟练掌握识字、读写、交际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能力,豐富自己的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应该引导学生发展思维,以育人为根本教学目标,立足德育,以社会生活为基础,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小学阶段的教育还需要通过大量古今中外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来提高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能力,拥有审美情趣和健全良好的人格修养,进而发展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积极参与社会的能力。以上课程教学目标都要求教师自身具备这些硬件才能做到率先垂范,完成社会赋予小学教师的使命。因此,小教师范生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夯实基础知识,提高素养。
(一)合理的知识结构
小学教师在扎实掌握学科相关理论知识的前提下,还要能灵活运用于实践教学,内化为自身储备,如心理学、教育学、美学、文艺学、语言学等教育教学类知识。此外,小学教师应该时刻关注学科发展的最新动向,接触与学科相关边缘学科、交叉学科的基本内容,从而丰富自身课堂教学的内容。
(二)优秀的人文素养
小学教师只有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才能充分挖掘小学课程的人文内涵。小学教师应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对传统文化以及与学科相关的知识平时要广泛涉猎、博闻强记。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身得有一桶水,况且一桶水也有舀尽的时候,只有不断找寻源头活水,才能引导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小学教师应该拥有娴熟的语言表达能力——小学教学重点是语言文化的学习,教师必须以自己丰富规范的语言去熏陶、感染学生,在抑扬顿挫、疾徐得体、充满文采、精练传神的语言中教导学生。此外,小学教师还应培养自身高雅的格调、丰富的情感,宽容大度,与人为善,以此渗透在小学教育教学中,让学生赏心悦目,如沐春风。
(三)高超的教学能力
小学教学能力是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标志,在课改的背景下,小学教师应该从“灌输式”教育走向点拨引导,帮助学生实现学习的“无我之境”;在知识讲授方面,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未来发展奠定基础;让学生在课堂启发中获得能力,进而回归小学课堂鲜活、本真的生成动态。
二、改进教学方法,注重过程引导
简单而言,教学方法就是小学教师如何快速有效地向小学生传递知识的手段,这是小学教师课堂智慧的结晶。小学教师在职业生涯中要不停地思索、深研和改进教学方法,注重学习过程的引导与感知以适应变幻莫测的教学情境,从而获得优质的教学效果。小教师范生还不能直接从教学实践中获取经验教训,所以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一)树立广义的教学方法观
小学课程标准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三维目标,广义的小学教学方法正是对三维目标的最佳回应,更好地把小学教育的外延拓展并等同于生活。小学本身的实践性和运用性就决定了小学教学必须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从读书联系到为人处世,如教材《将相和》中就涉及“知错就改”的人生准则以及“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的处世信条。小学教学方法应该关注学生对不同教学情境的反应,训练学生的处事能力,关注学生的生活,实现小学教学的多元化。
(二)方法的多样与综合
学生对文本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文本材料本身也是风格迥异的,这就要求小学教师需要掌握多种教学方法并综合运用于教学实践中。同样都是语文课,如果散文、小说、诗歌、议论文、说明文都按照一个模式进行教授,学生会产生烦躁甚至厌学的心理。更不用提数学、科学、道德与法治等不同课程之间的授课差异。如果小学教师掌握了多种教学方法并能熟练运用甚至融合运用,那最终定能形成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之外,小学教师在授课中应尽早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每一种教学方法究其本质而言都有优势和不足,都需要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下才能发挥最大效果。
各科小学课程标准都明确提出要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侧重点需要从教师的“教”转移到学生的“学”,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每位小学教师都转变教育理念,把新方法、新思路运用到实践中,实现由教到学的转化,改变以往教学中的被动接受式学习。
三、关注情感教育,营造人文情怀
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目标阐述中,我国首次确立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重要维度。语文学科是小学阶段的基础学科,为其他学科的学习奠定知识基础。由基础学科的课程定位我们不难看出,让学生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审美情趣、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这些非智力因素是小学教学阶段的重要任务。而发展学生非智力因素的重任必须依靠有血有肉、有所感所想的教师。因此,小学教学技能训练不能仅仅训练教学语言、方法,还应该注重情感培育,要使我们的小教师范生能够随时运用好、调控好教学中的非智力因素。据此,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动情于文本
现在小学教材中所选文本大都文质兼美,有意味深长的寓言哲理,如《揠苗助长》;有意境深幽的古典诗词,如《江雪》;有形象深刻的小说人物,如《将相和》;有构思精巧的散文,如《山中访友》,等等。小学教师在备课时要先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作品中的点点滴滴,在深刻体悟文本的基础上再通过教学语言传递给学生,从而触动学生的心灵之火,使之披文入境。要达成此效果,教师自己先要动情,先和文本产生共鸣。如体验《爸爸的花儿落了》中“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的情感态度,对父亲的怀念之情通过回忆父亲对“我”汇款的闯练、对赖床的惩罚等教育来看严厉外表下依然充满爱心的父亲,由爸爸种的夹竹桃的垂落象征禀性爱花的爸爸的辞世,这才能真正理解文本、打動学生。
(二)动情于学生
教师“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蜡炬般的奉献精神让人感动。但是,教师要做到爱每一个学生其实并不容易,因为学生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言行举止有所差异,并不一定能为教师所喜欢。动情于学生,需要开阔的胸怀,需要无私的境界。有一个案例,在进入六月份下午教学时段时,一位刚上完体育课的学生在课堂上呼呼大睡,可教师只是轻轻地制止了班上学生的声音,说:“跑步太累了,让他好好休息一下,你们也休息一下!”还轻轻给这学生盖上了外套。一瞬间,这些被书本压得喘不过气来的学生心田中仿佛注入了一股清风,此后该教师的课堂再也没有睡觉的孩子。甚至,这个班的成绩由平时的一般跃上年级前列。很多年后,学生谈起这位教师的举动,仍是感动莫名。
动情于学生远远难于动情于文本,而且,教师对学生的爱不同于父母之爱,内涵深刻丰富,是教师内心希望学生成才的一种期望,是愿意为其成长而付出的热忱和举动。小学是孩子接触知识的第一场所,小学教师只有对学生用心用情,才能让小学生感受到学习的魅力,才能引导他们抵达真善美的教育境界。
(三)情感的迁移能力
小学阶段的教学必须着眼情感领域,尤其是文科方面(以语文、道德与法治为主)的小学课堂,教学的过程是教师、学生、作品之间对话的过程。小学教师不但能自己披文入情,而且更需要把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情感迁移到学生身上,启发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走进作者的情感。小教师范生在进行教学实践之前,必须努力培养情感的迁移能力,从而在走上讲台之后能用饱含感染力的语言和动作将学生引入丰富多彩的情感世界中:讲到激昂处,学生热血沸腾;讲到深刻处,学生研精覃思;讲到庄重处,学生大义凛然;讲到憎恶处,学生好恶同之;讲到欢快处,学生怡然自得;讲到痛哭处,学生哽咽难言。
马卡连柯说过,对“到这里来”这句话的掌握,只有在学会用1~20种不同的声调说的时候,“我”才变成了一个有技巧的人,一个懂得艺术的人。小学教育既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小学教师除提高自身素养、注重过程引导、营造人文情怀之外,还需具备文化理论素质、信息媒介素质、健康的身心素质等内容,这同时也是小教师范生开展教学技能训练时所不可忽视的方面。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师工作司组.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解读(试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2][美]安奈特·布鲁肖,托德·威特克尔.从优秀教师到卓越教师[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3.
[3]钟启泉,崔允漷.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师范生读本[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编辑 赵瑞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