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历史照进现实,锤炼党员干部党性修养

2019-12-05黄莹莹

新丝路(下旬) 2019年11期
关键词:党性修养党史

黄莹莹

摘 要:加强党性修养是党员干部终身的课题,永远在路上。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要求全党树立革命理想高于天的理念,不断补钙壮骨、固本培元,重点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今天,我国的发展已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正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这就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具备符合时代要求的能力素养,即信仰、信念、纪律和担当。

关键词:党性修养;党史;新中国史;党员身份认知

党性修养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是党的先进性、纯洁性、战斗性的重要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上强调:“党员、干部要不断提升人文素养和精神境界,去庸俗、远低俗、不媚俗,做到修身慎行、怀德自重、清廉自守,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不断变化着的世情、国情、党情、民情,使党面临多重考验和危險,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因素复杂多变,党内存在的“思想不纯、政治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突出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依然存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古人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加强党性修养是党员干部“修身”的内在要求,是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重要举措,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属性,是永葆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必由之路。实践表明,共产党员的党性修养不会自发地产生,只有通过不断改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逐步树立并得以保持。

一、学习党史、新中国史,增强党员干部党性修养

习近平总书记说“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

中华民族有五千年辉煌灿烂的历史,是世界公认的传承至今从未断绝的人类文明。秦汉帝国、大唐盛世乃有汉族、唐人街,郑和下西洋、丝绸之路广交海外、互通有无,四大发明、瓷器、丝绸、茶叶……无数人类文明成果扬名四海。可是历史的车轮走到十九世纪中期,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华大地饱受异族侵略、民不聊生,充斥着落后挨打的屈辱。从天平天国运动到辛亥革命,从变法维新到立宪,虽然中国人民一直在探索中前行,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国落后挨打的命运,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直到马克思主义传到中国,党的先驱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革命斗争之路。上海石库门、南湖红船,诞生了中国共产党。从此,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国人民推翻了压在头上的“三座大山”,实现了民族主义、人民解放、国家统一、社会稳定,建立了新中国,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与实践,尤其是改革开放至今的实践,我们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开拓、勇于创新,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到全面深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外资流入第二大国、外汇储备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中国人民在富起来、强起来的征程上迈出了决定性步伐。

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中国人民近代以来170多年斗争史,中国共产党98年奋斗史,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发展史,改革开放41年探索史,这些历史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是中国人民的灵魂血肉。党员干部通过学习党史、新中国史,能够深刻了解党的光荣传统、宝贵经验、伟大成就,弄清楚我们从哪里来、往哪里去,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党员干部通过学习党史、新中国史,能够深刻认识党的政治属性、政治理想、政治追求、政治品质、执政使命、根本宗旨。党员干部通过学习党史、新中国史,能够深刻体悟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学不怕牺牲、艰苦奋斗、无私奉献、谦虚谨慎的优良作风。党员干部通过学习党史、新中国史,能够深刻认识我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艰辛探索和历史必然,更加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而这些正是党员干部党性修养的应有之义,学好党史、新中国史,是增强党员干部党性修养的重要途径。

二、强化共产党员身份认知,增强党员干部党性修养

什么样的人才能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共产党章程》第一章“党员”第一条写明:年满十八岁的中国工人、农民、军人、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愿意参加党的一个组织并在其中积极工作、执行党的决议和按期交纳党费的,可以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但并不是每一位提交入党申请的人都能成为党的一员。《中国共产党章程》总纲的第一段就写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只有那些真正认同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共产主义信念、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勤恳工作、勇于奉献的人才能成为党的一员。

成为党的一员不是党员政治生命的终点,而是起点。在成为党的一员后,党员干部必须对自身身份有深刻的自我认知,必须用更高的要求严格要求自己。

强化党员干部对党员身份的认知,思想上要强化对党的理论的学习,即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思想的学习运用,对党的理想信念的认同坚守;在政治上要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政治规矩,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严格按照党纪法规办事;在组织上要自觉遵守党的组织纪律,按照党的章程办事,按时参加党的组织生活,自觉维护党的组织团结,不断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查找不足;在行动上要明确党员的权力和义务,在党爱党、在党言党、在党为党,维护党的形象,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用“四个铁一般”“四讲四有”党员要求自己,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强化党员干部对党员身份的认知,还在于在与人民群众的实践交往中,党员干部要敢于亮明自己的党员身份。如在党员干部下基层、下社区活动中,要融入到群众中去,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真正地为群众做实事,做好事,努力践行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做人民公仆。

当党员干部将党员身份的认知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刻入骨髓、融入血液之时,这样是党员干部一定是具有坚定的党性修养。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拥有9000多万名党员的伟大政党,增强党员干部党性修养,激发每一名党员干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凝聚起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力量,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道路上奋勇前进。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外文出版社,2014年10月

[2]《中国共产党章程》,人民出版社,2017年10月

[3]《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人民出版社单行本,2017年10月18日,

[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11月

[5]《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论述摘编》,党建读物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年8月

猜你喜欢

党性修养党史
延安精神在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中的时代意蕴及现实启示
发挥地方志作用抓好党史学习教育
纸游党史码上学习
让党史学习教育“活”起来
党史篇
新时代加强党性修养的历史逻辑
党史展厅设计
论党性修养
提高党性修养,打造共产党人精神高地
习近平领导干部党性修养思想论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