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如何提高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胜任力
2019-12-05杨展陈庆刘瑞瑜杜忠宁黄国雄
杨展 陈庆 刘瑞瑜 杜忠宁 黄国雄
摘 要: 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不仅关系国家和民族的命运,还深深影响个人的发展和进步,对青年大学生的影响尤其深远。乘其东风,着力提高經济困难大学生的就业胜任力,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共赢。本文在对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就业胜任力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从专业知识和技能、个人品质、通用能力、职业适应和自我控制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提出“一带一路”背景下提高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胜任力的策略建议。
关键词: “一带一路” 经济困难学生 就业胜任力 就业指导
一、“一带一路”背景下对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不仅契合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进一步提高我国对外开放水平,而且客观上推动国内国外劳动力资源流动,为大学毕业生就业和个人发展提供重要的机遇和挑战。“一带一路”倡议本质上是一个国际性区域经济的范畴,随着倡议的实施,必将引发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区域创新,包括发展模式、产业倡议选择、技术路径、合作方式等,每种创新都蕴涵着无限的机遇;“一带一路”连接沟通了国内国外两个市场,涉及各个地区的产业创新,势必带来各产业转型升级和产业转移,不管哪个产业进行创新都存在市场红利。市场、产业、区域的变化,对于人才的需求量与日俱增。我国目前无论是国内改革还是“一带一路”的发展,最缺的并不是技术,也不是资金,而是人才不足,能力赤字。尤其随着“一带一路”的深入发展,国外优势资源、技术和高层次人才不断涌入,国内人才就业时需面对新的竞争。“一带一路”的深入实施,虽扩大了市场,但是对人才能力的需要越来越高,具有专业知识和实际运用能力的高素质实用型人才更受市场欢迎,更容易就业。
经济困难大学生是大学生群体中的特殊部分,约占学生总数的20%,其中特困生约占学生总数的8%[1]。经济困难大学生的特点是难以支付学费和可供日常学习生活的费用,需靠学校减免学费、提供困难补助等解决日常开支。他们缺乏经济支撑和社会资源,部分贫困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遇到就业签约难、竞争力不够等问题,导致他们在就业过程中处于弱势地位,就业难问题突出[2]。作为人才培养摇篮的各大高校应该以“一带一路”倡议发展需要为指引,从社会实际需求出发进行就业导向型人才培养,主动对接“一带一路”倡议的需要,精准定位、扎实提高自身技能,大大提高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就业胜任力,通过在校期间的学习或实践,在完成学业走上工作岗位时掌握需要的知识技能、品质和能力。
二、当代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胜任力现状调查
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胜任力指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通过在校期间的学习或实践,在完成学业走向工作岗位时具备的知识技能、品质和能力,主要包括专业知识和技能、个人品质、通用能力、职业适应及自我控制等五个方面[3]。
本项目以昆明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360名经济困难学生为调查对象,以专业知识技能、个人品质、通用能力、职业适应和自我控制等五个方面为调查内容,共发出问卷360份,回收问卷316份,有效问卷309份。有效样本的构成情况如下:男生176名,女生133参加调查,共有大一78人,大二93人,大三80人,大四58人。从回收的有效问卷人员构成看,大四学生参与调研的积极性略低,但大一到大四学生的认知情况并没有太大变化和波动。
从调查情况看,经济困难学生的家乡和入学前的居所绝大多数位于农村、村镇,极少数在县级及以上城市。生长地域和环境影响学生的眼界和思维方式,对毕业后希望加入工作单位的门槛和用人标准,大多数只是听说过,真正积极主动了解或思考这个问题的学生较少,甚至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从未注意和关注过此事,对未来工作入职门槛和标准不了解。
从专业知识和技能看,专业知识和技能是就业胜任力的基本要求,是一般用工单位的基本入职要求。在问到具备的本专业知识和技能、计算机应用熟练程度和英语水平等问题时,一半左右的学生自认为水平一般。另外一半中,认为不具备和不太具备、不熟练和不太熟练的比例超过认为具备和比较具备、熟练和比较熟练的学生。大学时代是努力学习知识,不断储备知识,奋力提高自身技能水平的最佳时间,尤其对经济困难学生而言,出校门之前,努力学习是改变自身命运的最佳途径。部分学生没有意识到知识技能的重要性,甚至在对就业胜任力三十个内容的重要程度排名中,对计算机应用能力和英语水平的调查,得票率是最低的,被学生认为是最不重要的,即使是对本专业知识与技术技能的认识,也被大大忽视。学生对自身知识技能的认可程度,一是反映了学生未投入全身心能量获取知识、锻炼技能,二是反映目前对自己掌握的知识技能水平不够自信,认知上的偏差是导致以上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
从个人品质看,绝大多数学生认为自身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面对未来工作,绝大多数学生认为自己会不懈努力积极争取成功;面对岗位的挑战和工作晋升,绝大多数学生表现出不满足于现状,争取通过不断学习提升自己。在个人思想品质方面,经济困难学生表现出青年大学生应该具有的较强责任心、抗压能力和积极进取的精神,这点在对就业胜任力三十个内容的重要程度排名中有体现,得票率排名最高前三位分别为遵守承诺、责任心和诚实。从侧面说明从家庭教育到学校开展的以“立德树人”为中心环节的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了实效。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较高的品德修养对未来进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服务社会、提升自己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通用能力看,通用能力又称为可迁移能力,是个人职业发展最为重要的能力,决定着个人职业“天花板”的高低。尤其科技变革带来的社会进步速度加快,企业生长率加速,工作岗位变数增多,个人在一个岗位甚至一个领域长久工作变得越来越不可能,跳槽变成常态,拥有较高的可随时带走的能力才能在职场中有的放矢。调查发现,大多数经济困难学生的交际能力和总结能力自我评价较高,但创新能力、分析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多数学生反应平平,甚至通过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反应结果侧面得到学习能力也一般,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学生未来职业的晋升和成就。
从职业适应性看,首先超四分之三的学生有实习或兼职经历,且其中一半以上的学生认为获得了较好的工作经验。不仅说明经济困难学生普遍有了提前了解社会,增加自身社会实践经验的意识,并付诸行动;同时可以获得一定的劳动报酬,缓解经济压力。随着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化,任何一项工作问题再不是一个人可以解决的,需要多人共同努力,更强调团队作用。团队适应能力、与他人的协作能力、应变能力及个人领导能力和对团队的影响力,成为工作岗位对个人的重要需求。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经济困难学生有良好的团队协作意识,且认为个人在群体生活和开展团队协作工作方面表现良好。
从自我控制看,不管是个人情绪管理工作还是行为控制方面,大多数经济困难学生都认为自身具备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说明多数经济困难学生性格中具有较强的意志独立性,思想品质良好,不容易因为区区小事而感情冲动做不良行为,容易保持乐观向上的健康情绪。
三、“一带一路”背景下提高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胜任力的建议
(一)引导树立远大理想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麦克利兰在描述个人素质要素时提出“冰山模型”的概念。就是海平面以上露出的部分是知识和技能,海平面以下潜藏的大部分是能力和价值观、性格特质及动机。整个冰山模型越往下的要素,越难培养、越难发现;而越往下的要素越难,相对越能成为竞争优势;且要素之间不是独立的,下面的要素会影响上面的要素。个体将时间和精力投入冰山模型的不同部分,得到的收获和成长不同。如投入知识上,单纯的知识储备不仅可替代性太高,且如果不能结合思维能力解决问题,那就是僵化无用的;如投入技能上,那就适合技能导向型岗位,往往门槛高,天花板却低;如投入能力上,具有较强的可迁移能力,天花板的高度也会不断上升;如投入冰山模型底层的自我实现上,将“追求真理”“中华之崛起而讀书”“实现国家和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自己的追求目标和核心价值观,那么这部分要素如性格天赋、意识动机、思想品质就会得到充分调动,从而影响上面的知识技能和能力,知识储备高,技能掌握高端,可迁移能力更强,个人发展就无可限量。因此,提高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胜任力的关键就是继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积极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不止看到薪资报酬、岗位福利,而是将个人发展与国家民族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在“一带一路”国家倡议中,积极参与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服务社会、贡献人类的过程中,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完成自我实现。
(二)加快转变思维方式
首先,“一带一路”倡议已经深入推进和实施五年,不仅推动国家进步和发展,更影响每一个社会人,需要人们对此做出积极反应,不然就会错过“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机遇,或被“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挑战打败。经济困难学生因成长地域、家庭教育和环境等的限制,加上大多“两耳不闻窗外事”读书读到大学,受传统思维模式影响颇深,对外界信息的接受速度和反应力较差。其次,科技不断变革和进步,带来企业发展周期甚至一个行业、一个领域发展周期的快速变化。个人在一个岗位干一辈子的事情几乎再无可能,在一家公司平均只会待一年多。这种时候,企业没有任何动力培养人才,越来越倾向于用现成的人,也就是企业将过去承担的人才培养成本逐渐转移到个人身上。从现在开始个人不得不培养自己,进入终身学习状态。因此,针对经济困难学生就业胜任力的提高,要遵循物质意识规律,通过各种途径,尤其负责就业指导的老师,向学生传递最新社会、经济、技术和就业变化等前沿信息,引导学生转变先前传统的思维模式,改被动等待接受社会、职场的教育和冲击,为主动了解、接受和迎接“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提前主动获取未来理想岗位或领域的要求和变化,提前布局个人能力;还要积极引导学生在大学期间保持紧迫感,主动练好基本功,不仅掌握应该学习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着力提高学习能力,形成终身学习理念,不断提高个人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不被社会大变革所淘汰。
(三)搭建能力实践平台
从本质上说,任何工作都是在解决问题。如果不能将知识和技能转化为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几乎没有任何竞争力。较强的通用能力不仅可以解决实际问题,对知识和技能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值得学生多投入和提升。因此,在提高经济困难学生就业胜任力的工作过程中,把通用能力提高放在核心位置,着力提高经济困难学生的核心竞争力。马克思主义“社会实践哲学”告诉我们,想要积累经验、铸就品格、提高能力,必须以实践作为重要载体[4]。一方面,高校要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倡议,乘其东风,充分利用地域资源优势,调动和整合国内外两地资源,积极创建大学生实训基地、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双创孵化基地、双创示范园、双创咖啡馆、创客中心等有效载体,为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创新创业实践的机会和平台,着力树立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另一方面,高校是社会分工的一个单位,可提供诸多岗位给经济困难学生进行勤工助学。但要在以往轻体力劳动型岗位的基础上,深度挖掘能力锻炼型岗位,既比校外兼职安全稳定,又能真正体验到社会工作的艰辛,锻炼实际能力。另一方面,从高校到学院要积极开展各类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如创业计划竞赛、课外创新课题申报等,给予赛前培训、服务、指导、资金等支持,提高实践能力;再有,积极鼓励各专业任课老师带领经济困难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让经济困难学生在本科阶段就能走进实验室,参与科研活动,参与科研课题和社会调查,在实践中激发智慧、提高能力。
(四)加强团队辅导和素质拓展
社会分工不断细化,促进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决定面对实际问题,个人变成机器上的零件,任何一个个体都难以解决机器的全部问题,需要多人团结协作。因此,对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快速适应团队的能力,相互配合、互相支持的团队合作能力,甚至在团队中的影响力和领导力都提出了更多要求。同时,调查显示虽然经济困难学生在自我情绪和行为管控制与管理方面自我评价较好,但有可能是“露怯”而不自知。在上文提到的冰山模型中,自我虽然潜藏在最底层,却是职业发展中至关重要的因素。因此,一是高校要加强对经济困难学生的团队辅导,精心策划设计团队辅导内容,由专业心理咨询老师带队指导,让学生在团队辅导中更好地认识自我、接纳自我、激发自我潜能[5],更好地提升自我市场价值,增加职场匹配度,获得满足感。同时,积极发挥团队辅导的共同契约精神,帮助学生融入朋友圈,营造团队氛围,互相监督、互相影响,共同提高。二是加强户外团队素质拓展训练,精心设置拓展训练项目和内容,增加训练中的体验和感悟,帮助学生发现自我,增强自信;树立团队间竞争意识,队员间信任协作意识;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改善人际关系;启发个人及团队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解决问题能力。团队拓展训练是有效提高经济困难学生通用能力、职业适应能力的重要手段。
四、结语
“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深入,科学技术的不断变革,社会、企业对人才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经济困难大学生是大学生群体中的特殊部分,必须关注和缓解他们的就业问题。引导经济困难大学生发挥优秀品质,树立远大理想,转变思维方式,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深入发现自我,全面提高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胜任力,使经济困难学生在未来职场中得到长足发展,在时代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钱施光,丁晓雯.对高校特困生问题的思考[J].消费导刊,2008(7):254.
[2]蔡金晶.高校特困生就业的困境与解困对策探讨[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0(2):8-11.
[3][5]张皓.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胜任力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9):491.
[4]王翠平,谢少群,熊泳妍,曾玉婷.精准扶贫理念下地方高校贫困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8(6):101.
基金项目:昆明理工大学2018年度“提高经济困难学生综合能力”项目,项目名称为“‘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胜任力提升研究”,项目编号:KKZ 220185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