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新生适应期的主要表现和对策
2019-12-05方美华王尚玉张缅李辉
方美华 王尚玉 张缅 李辉
摘 要: 一些大学新生面临生活环境、人际关系、学习方式和管理模式等方面的新情况和新变化,出现环境不适症状。本文分析目前大学新生中存在的不适应状况,提出如何开展入学教育,帮助和引导他们尽快树立理想信念、克服困难,使大学新生在今后高校教育中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 大学新生 环境适应 适应性教育
大学新生是高校中最活跃、思想成长最快的群体。刚从熟悉的中学环境进入崭新的大学时,在生活习惯、思维方式、专业学习、社会工作等方面面临崭新的机遇和挑战。一些学生因自身心理和思想准备不足、成长经历和体验积累不够、学习目标和动力指向发散等原因,面对新环境、新要求产生不适应,如何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将是大学新生面临的首要问题。
一、大学新生不适应的主要表现
(一)生活不适应。
主要表现在生活无规律、自理能力弱、开支没有计划、人际交往不和谐、容易上当受骗、班级概念不明确、自我认识不全面,等等。
1.生活环境变化引起的不适应。新的城市、新的学校、新的同学老师及新的生活方式构成了全新的大学生活环境,从生活全由父母包办,一心只为高考的状态,到需要集体住宿,一日三餐、洗衣、日常作息等事事皆要操心,不知道如何支配生活费,有人一周便花光一个月的钱,经常入不敷出,产生不适应感。同时远离父母,新的朋友圈尚未建成,安全感与精神依托无处安放,对突如其来的独立自主的新生活方式感到难以适应。
2.人际关系变化引起的不适应。不知道如何与同学及老师相处、交流,而把自己与他人和集体分开,有的甚至封闭自己;由于缺乏分辨真伪的能力,每年都有不少新生上当,经济损失不小;由于没有固定的教室,固定的上课群体,从而没有了明确的班集体概念,没有集体观念,等等。
3.对自我认识不够全面的不适应。大学之前,评价学生的关注点聚焦在学习成绩上,学习成绩会影响学生对自身优缺点做出客观的自我评价。上大学之后,评价标准从单一的学习成绩变成学习能力、交往能力、工作能力及创新能力等的综合表现,导致部分大学新生不能客观地进行自我评价,特别当考试分数失去原有优势时,自负感自卑感交织,情绪极不稳定。
(二)学习不适应。
主要表现在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方法不适当,学习时间安排不合理,学习困难,等等。
1.学习心态上的不适应。当那些在中学时期只看重学习成绩的学生发觉在大学里高手如云,仅凭学习成绩优秀得不到中学时那样的掌声,特别当学业不如己的学生如鱼得水时,心理往往会产生不平衡、失落等消极情绪。大学学习除了能听懂老师讲的内容外,更重要的是能实践、会思考、有创新,更重视发散性思维。一些大学新生缺乏将书本知识融会贯通到实践中的能力,感到学习较为艰难。
2.学习目标上的不适应。失去“考大学”这个令其在中学时埋头苦读的目标,部分大学新生一下子就失去奋斗的目标、生活的重心,再也没有太多激情和动力投入新的学习。
3.学习方法上的不适应。大学之前的学习是教师在起主导作用,学生只要跟上教师的安排,听懂课上的讲解,完成课后作业,即可考出高分。大学教学内容和方法与中学不同,当发觉大学老师再也不像中学老师那样“细致讲解”,甚至一堂课要翻几十页教材时,部分新生不知道如何听课、记笔记,造成上课听不懂,课后作业不会做,考试通不过的困难。
4.大学教育管理和教学模式的不适应。中学时期绝大多数学生接受的是被动性教育模式和封闭式管理或半封闭式严格管理。进入大学后,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发生了变化,没有固定的教室,没有固定的课堂,没有固定的任课教师,甚至没有班主任。习惯于被管理、被安排的大学新生,时常感到茫然,不知所措、无所适从,不会自主选择课程,不会安排和分配学习时间。而大学教师讲授比较抽象和概括,对一些问题常常要经过深入的钻研才能领悟,对大学新生来说一时难以适应,大学第一学期的期中、期末考试中,会出现较大面积不及格的现象。
(三)社交不适应。
相对中学而言,大学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小社会,在这里不仅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更要学會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学习。较单调的中学校园而言,大学校园有着丰富的文化生活和社会工作,如紧张繁忙的学生工作,多彩活跃的社团活动,富有挑战的社会实践,等等。面对社会工作环境变化产生的不适应主要表现在如何解决工作与学习的矛盾,如何参加社团活动,如何选择兼职、勤工俭学,等等。
二、大学新生不适应大学生活的原因
(一)不适应生活方式。
大学之前,为了高考,学生们大多被父母、老师“保护”得很好,两耳不闻窗外事,对家庭的依赖性比较强,自理能力比较差。上大学被绝大部分家长看成孩子成人的标志,进入大学后,父母会完全放手,除了经济上的支持外,不再关心其衣食住行,还有学习、交友。从完全被管着直接到完全没人管的巨大生活反差,使大学新生不适应。部分新生长期处于独生子女娇惯的环境中,形成了自私的性格,缺乏集体住宿经历;部分新生长期处于缺少关爱的留守环境中,形成了不善交流的性格。这两类学生在需求他人关心和帮助的同时,都不知道付出,也不会考虑别人的感受和想法,造成同学间的诸多矛盾。
(二)不适应学习环境。
中学教育属于普通教育,是对学生进行一般的、有广泛适用性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公民基本素养的教育,为他们德、智、体等方面的发展奠定中等普通科学文化基础和道德基础;大学教育属于高等教育,是在完成中等教育的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和职业教育,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和职业人员的,通常以高层次的学习与培养、教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为主要任务和活动,在学习深度和广度上都有质的飞跃。大学学习具有更强的自主性、灵活性和探索性;课程由单调的语、数、外、自然等几门丰富为涉及人文科学、思想政治、文化素养、所学专业等三四十门,甚至五六十门的相关课程;评价不再以学习成绩为单一的标准,而是以学习能力、社交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社会工作能力、创新创业能力、个人特长、专长等为指标的多元化标准;老师不再是固定的,而是更换频繁的,等等。以上种种变化,大学新生常常很茫然、不适应。
(三)不适应人际交往。
大学生来自全国各地,人生观、价值观等各方面都存在差异;一些新生交往技巧缺乏和个性敏感,害怕与人交往,在人际交往中感到压力重重。过于敏感的心理实际上是一种人际关系的不适应。
三、新生适应性教育对策
(一)开展价值观和人生观教育。
开展行之有效的入学教育,加强理想与信念教育,使大学新生尽早树立清晰的人生目标,激发学习动力。首先,在大学新生刚进校时,一方面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聘请专家、教授、学者及校友为新生开设讲座,进行专业思想教育和理想教育,使学生对所学专业、学科有实质性的了解,引导学生树立清晰的人生目标,明确社会责任,即明白将来自己能干什么。另一方面通过学生日常管理及高年级学生的朋辈教育与陪伴,着重对学生进行校风教育、学习教育及学习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在学习中自我激励和自我控制的能力。其次,要对大学新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使其从大一就开始经营美好的未来。大学生生涯规划分为:大一初步规划期,要增强求知欲;大二定向期,要好好把握实践;大三冲刺期,要锁定自己的目标;大四分化期,在基本定位的同时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二)要长期对新生进行适应性教育。
大学新生入校后,特别是关键的第一学期,要有计划、分阶段、多方面地对其学习、生活进行指导和帮助。最开始的入学教育重点在介绍专业特点、课程设置、教学安排和规律、课外活动、学生社团及安全教育,使其有总体认识,做到心中有数,从而做好心理准备。此外,在新生班级中安排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学业导师,优秀的高年级同学担任导学员,随时指导、帮助新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生活方式,制订计划,并排忧解难。抓紧、落实期中检查这个中间环节,通过期中测试、师生座谈、新老生交流及一对一的精准帮扶等方式,检测、分析、总结前半学期的经验、教训,及时就方法、计划、心态做出相应调整,同时组建学习等互助小组,以逐渐达到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目的。学期末抓好汇报交流的总结环节,要求大一新生就一学期的学习、生活、学生活动等各方面做出总结,并在班级或年级中作汇报交流,辅导员、学业导师及导学员对其做出精确点评和指导,促使其确定大学时代的总体计划及目标。因此对大学新生的适应性教育应该贯穿整个第一学期,个别学生甚至贯穿整个第一学年。
(三)加强集体建设,丰富业余文化生活。
加强班团集体建设、学生组织及社团建设、寝室文明建设等,积极倡导与支持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成長。一方面,指导新生合理分配时间,正确处理专业学习与课外活动的关系;在管理工作中激励学生树立集体观念的同时,又鼓励其个性化发展和成长。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根据兴趣特长有选择地参加学生团体,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能使大学新生尽早熟悉环境,融入集体,学会处理好人际关系,培养交流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重视心理健康教育。
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引入心理健康测评体系,进行心理健康普查,建立学生心理信息档案,实现对学生的因材施教、因需施教和特殊帮助;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为公选性必修科,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使大学新生尽早学会接受不完美,正确对待挫折和逆境。对发现的心理问题学生,要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辅导,做到早期深究和干预,提供有效的心理调适方法,鼓励他们对自我重新评价和定位,重建自我。当新生在适应过程中产生各种负性情绪和消极心理,经过调适、交流沟通后仍无效时,应主动向高校或者社会上的心理咨询机构专业人员求助,从而恢复正常心理。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每一位老师都有义务和责任帮助每个大学新生针对适应情况,灵活运用调适方法,加快适应过程,为四年的大学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赵金梅,赖志,王斌.大一新生环境适应问题及对策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6).
[2]莫映桃.我国大学新生心理冲突研究述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10).
[3]滕国鹏,盛华,莹华.新媒体对大学新生入学适应的影响及教育策略[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5).
[4]仲亚琴,月霞,青云.社会支持与大学新生学习适应的问题探析[J].中国健康教育,2016(3).
[5]刘超,田向国.以人为本理念下高校新生主题教育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18).
[6]张晔.论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及其教育[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3).
[7]王孝红.大学新生的心理适应性特征[J].中国临床康复,2006(10).
基金项目:2016年度武汉轻工大学校立学生工作科研计划项目(No.XGKY2016030)资助;2018年湖北省高校实践育人特色项目(项目编号:2018SJJPB3003)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