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立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激励机制的实践与思考

2019-12-05王首道

文教资料 2019年27期
关键词:带头人党务激励机制

王首道

摘    要: 建立有效的基层党建工作激励机制对于推进高校党建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认为,一些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激励机制建设存在思想上重视不够、缺乏经费保障、荣誉性的表彰奖励“含金量”不高等问题。通过建立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和优秀党务工作者激励机制,完善党建工作考核制度并加强对考核结果的运用等举措,有助于构建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激励机制。

关键词: 高校基层党建   激励机制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强调领导干部要敢于担当,鼓励各地各部门探索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激励广大干部奋发有为,凝聚形成创新创业的强大合力。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是抓好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方法和途径的重要保证。

一、建立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激励机制的重要意义

激励机制是指在组织内部通过制定和执行某些政策、法规及采取某些措施,对组织和个人发挥激发干劲、规范行为、引导方向等作用,是调节组织运行,调动人的积极性的重要手段。建立有效的基层党建工作激励机制对于推进高校党建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建立激励机制是适应高校党建工作新形势的迫切需要。长期以来,各级党委和有关部门按照中央要求,切实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党支部的工作覆盖面不断扩大,战斗堡垒作用持续增强,广大师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有效发挥,取得明显成效。但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些党支部政治功能有待加强,“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活动不够深入,党员日常管理有些宽松,个别教师育人意识不强;青年教师入党积极性不高;少数支部书记党务能力不强、工作积极性较差,等等。有的高校黨组织对发展学生党员把关不严,学生党员质量不齐,在同学中不能做出表率,等等。因此,建立完善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激励机制对于加强新形势下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根本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均具有重大且迫切的战略意义。

2.建立激励机制是激发党建工作活力的有效途径。建立基层党建工作激励机制,既是对新时代高校党建工作体系的规范和完善,又可以有效拓展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方式路径。对于创新支部“三会一课”形式,激发广大党务干部真抓实干、加强党建工作研究、团结带领广大师生攻坚克难、干事创业,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3.建立激励机制是加强基层党建工作队伍建设的有效抓手。开展高校基层党建工作需要一支坚强有力、熟悉业务、熟悉党务和了解基层情况的队伍。高校各级党务工作者要善于学习,善于借鉴其他兄弟院校的好经验好做法,掌握党建基本规律,把握基层党建的基本特点和时代要求,提高做好工作的本领,真正成为党建工作的行家里手。正因如此,建立务实管用的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激励机制,有利于促进高校广大党建工作队伍抓好主责主业,全身心做好党建工作。

4.建立激励机制有利于提升党建工作绩效。在高等学校,教师教学科研工作可以通过学生满意度、学生学业成绩、教师科研项目的数量和级别、文章发表的数量和期刊层次等一系列指标量化考核。学校党建工作应该尝试建立相应的考核评价机制,一方面不断推动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发展,另一方面增强党务干部和行政工作人员的使命感和成就感,增强党建工作队伍干事创业的信心,形成学科建设和党的建设工作的双动力,相互促进,良性发展。

二、一些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尽管各级党委为建立健全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激励机制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然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主要表现在:

1.对基层党建工作激励机制重视不够。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重教学科研轻党建思政工作的现象得以纠正,但总体上看,仍存在抓教学科研和专业学科建设的思路多、举措多、投入多,而抓党建和思政工作办法少、研究少、投入少的现象。部分高校党建工作制度不健全,没有出台本单位党建工作的相关“实施办法”“方案”等。仅以“双带头人”培育工程为例,2018年初教育部党组出台《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的实施意见》,正式启动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各高校都已初步开展了此项工作,但截至2019年6月月底,仍有部分高校没有制定落实“意见”的“实施细则”或制订“工作方案”,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一些地方院校存在基层党务干部队伍配备不齐,思政工作队伍不能按照教育部规定的师生比足额配齐,支部“三会一课”没有固定场所等问题。究其原因,还是对基层党建工作重视不够。

2.缺乏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根据前期调研掌握的情况,一些高校没有设立党建专项经费,党支部活动经费主要依赖有限的党费返回。这部分经费数额较少且使用支出范围有严格的规定,报销程序复杂,在一定程度上妨碍和削弱了党建工作的积极性。高校教工支部和学生支部是党在高校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由于缺乏稳定的经费保障,导致部分党支部主题党日形式单一,“三会一课”质量不高,党员参加活动的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影响党支部和党员作用的发挥。

3.荣誉性的表彰奖励“含金量”不高。各高校每年或每两年都在“七一”建党节前集中评选和表彰一批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基层党组织。根据调研了解,部分学校这类表彰不够严谨,大部分人都能获得荣誉称号,不能真正起到应有的激励作用。究其原因,同“教学能手”“优秀教学成果”等相比,一是这类党内表彰一般没有附加的物质奖励;二是这些荣誉称号的获得与获奖者的职称评聘、职务晋升毫无关联,甚至在年度业绩考核中都得不到体现。

4.党建工作考核未能充分发挥应有的激励鞭策作用。近年来,按照中央要求和主管部门督促,各高校对基层党建工作进行专项考核,主要考核形式是分层分类召开二级院系、部门党委(总支)书记和党支部书记抓党建工作述职评议会议。会上逐级逐项点评、指出成绩和不足,对做得好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扬,对存在的突出问题要求建立台账,销号式整改。但考核工作一般安排在学校放寒假前进行,致使整改工作在新学期不能落细落实。党建工作考核结果不能直接与表彰、薪酬、晋升、进修机会等挂钩,在年度工作实绩评价中党建部分所占权重不大。

三、建立基层党建工作激励机制的实践与思考

2019年7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再次强调,要坚持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在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全面从严治党的大背景下,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要形成制度完善、责任明确、措施有效、保障有力的工作机制,进一步激发广大党员师生奋发有为,为全面提高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质量水平、促进学校教书育人事业提供坚强的思想和组织保证。

1.全面強化基层党建保障机制。党的建设作为上层建筑,要有必要的经济基础和物质条件做支撑。各高校应认真落实党建工作部署要求,高度重视党建工作人力、财力、物力保障。要把基层党建经费纳入高校年度经费预算,建立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保证学校各基层党组织日常活动正常开展,能承担起规定的使命职责。对表彰的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党员、优秀基层党组织等给予不同额度的物质奖励,进一步调动广大师生党员工作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2.畅通专职队伍发展出路和渠道。高校二级学院应配备足够数量的专兼职组织员,明确管理办法和职责、实职非领导职务应享受同级领导干部待遇,提高他们的物质生活待遇,为开展工作创造各方面条件。注重从优秀辅导员、骨干教师、高年级学生党员中选拔学生党支部书记。推动学生党建工作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落实职务职级“双线”晋升办法和激励措施,实行职务(职称)评审单列计划、单设标准、单独评审。近年来部分省(市)和高校试点辅导员职称评审单列,畅通了个人发展的出路渠道,激发了学生工作队伍的工作热情。

3.深入实施“双带头人”培育工程。严格落实教育部党组关于“双带头人”培育工程的各项工作要求,注重选拔政治强、业务精、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人员担任教工党支部书记,支部书记要与同级院系行政负责人享受同等待遇。要出台政策,细化措施,在干事平台、发展空间、工作条件、待遇保障等方面支持“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培育工作。“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应参与本单位工作规划、学科专业建设、人才招聘、评奖选优等重要事项讨论决策,党务工作计入工作量,享受相应的津贴补贴待遇。近年来是否担任过“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应作为高校选拔任用二级院(系)党政负责人的重要前提条件,作为评定专业技术职称的辅助条件。积极组织开展全国高校党建工作标杆院系、样板支部建设,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高校党组织“对标争先”建设计划、新时代高校党建“双创”等工作部署要求,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发挥引领带动作用。

4.加强和规范党建考核工作。一是要科学地分析和评价教师党员的政治业务能力、业绩、科研能力、成果等,保证考核手段和结果的公平、公正、合理,考核结果直接与表彰、薪酬、晋升、降职、休假、进修机会等挂钩,激励党员为实现目标而努力。二是增加党建工作考核权重,充分发挥考核的“指挥棒”作用。探索把党建工作考核纳入学校班子和处级领导干部综合考评体系,党建工作考核权重要保证适当比例;将党建工作考核结果与干部选拔任用、待遇晋升、职称评审、评先评优等挂钩。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出席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EB/OL].http://www.mod.gov.cn/leaders/2016-12/08/content_4766073.htm,2017.6.5.

[2]习近平出席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EB/OL].http://www.gov.cn/xinwen/2019-07/09/content_5407704.htm,2019.7.9.

[3]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的实施意见[Z].教党〔2018〕26号文件,2018.

[4]陈丽萍,张雪萍.教学管理激励机制的建构[J].高等农业教育,2005(4):41-42.

[5]李茜.完善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激励机制的实施路径探究[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66-68.

基金项目:2018年甘肃省高校党建工作研究项目“甘肃省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激励机制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018A-5)。

猜你喜欢

带头人党务激励机制
市政府召开党务会议
肖贤梅 孤岛脱贫带头人
老兵变带头人助农民脱贫致富
一图GET“党务公开”核心点
湿地恢复激励机制的国际立法及启示
激励机制助推节能减排
大力推进地方党组织党务公开
山西票号的激励机制及其现代启示
贫困村里的致富带头人
感受参加党务干部培训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