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技企业孵化器高效孵化实证研究

2019-12-05彭月辰赵绍娟

无线互联科技 2019年18期
关键词:因素

彭月辰 赵绍娟

摘   要:近年来,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在决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关键时期,孵化器、众创空间建设也进入了高质量发展的资源整合阶段。文章通过研究现阶段科技企业孵化器存在的问题,对现阶段孵化器的孵化效率综合评价,找出了阻碍孵化器高效孵化的主要因素,探究深层次原因,最终有针对性地提出孵化器高效孵化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科技企业孵化器;孵化效率;因素

中国经济的每一次“破茧成蝶”,都离不开创新。创新是当今时代最鲜明的主题,也是引领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环境下,中国的创业孵化事业迎来“双创升级”的黄金发展期,为我国创新创业大发展、大繁荣提供了重要的历史机遇。

1    影响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高效孵化的因素分析

1.1  缺乏专业化的管理团队

孵化器的管理对于经营方来讲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工作,是提升孵化器竞争力和孵化效率的基础和根基。目前,各级政府为了避免出现专业化孵化团队与人才的欠缺这一管理短板,开展了诸多有益尝试,大力提倡孵化器向专业化方向发展便是其中一项突出工作。随着专业化孵化器建设工作的不断推进,相关问题也开始显现,相比综合性质的孵化器,专业化孵化器更需要提供精准化服务,已成为目前制约科技企业孵化器孵化效率的主要问题。

1.2  同质化现象严重

在实地考察过程中发现,各地孵化器多数属于综合性质,从市场定位、提供的服务内容和盈利模式上看,特色不明显,未能有效布局形成错位发展,存在同质化现象,盈利模式单一。相当一部分科技创业载体提供的孵化服务较为基础,专业化孵化器较少,未能形成品牌效应。从入驻企业来看,各家企业仅是联合办公的关系,因为从事的行业跨度较大,创业企业之间无法进行充分交流合作,难以产生思想碰撞,形成聚变效应。

1.3  与区域经济发展结合度不高

科技企业孵化器与地方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是孵化器得以长久发展的关键因素。从一些孵化器发展成功的案例可以看出,越是能够与地方产业、科研机构和经济组织建立紧密合作关系越是能够较快取得长足发展。目前多数地区孵化器仍旧没有与地方产业、区域产业经济、龙头企业建立紧密合作,未产生协同创新效应[1]。

1.4  配套投融资等软服务发展缓慢

目前,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功能和服务的种类已在日益完善,但是孵化服务水平和效率仍旧没有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软性服务的提升没有引起更多的重视。如何实现增值服务,尤其是高水平的增值服务一直没有找到一种有效的方法。特别是“孵化+创投”“孵化+专业服务”“孵化+培训辅导”“孵化+技術转移”等重要软性服务方面。

1.5  资本运作能力有限

一方面,现有孵化器的资金来源渠道比较单一,主要为股权众筹、政府支持和个人投资3种,风险投资仅占很少的比例。孵化器的发展离开了孵化企业的融资,则欠缺了对市场和企业的洞察与把控能力,缺乏内生动力,无法与在孵企业、项目形成良性互动,导致运行效率低下。另一方面,国内总体经济形势不乐观,部分地区融资体系尚不健全,从根本上制约了在孵企业培育和发展的速度。

2    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提质增效的思考

2.1  制定出台相关扶持政策

科技企业孵化器是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定程度上需要政府力量予以扶持、规范和引导发展,将孵化器发展作为支持实体经济,尤其是产业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抓手之一。政策引导方向坚持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与实体经济紧密结合的发展定位,根据不同时期的发展状况,跟进修订双创载体的考核指标,强化重点指标考核力度,引导孵化器向“专业化”“品牌化”“国际化”发展,助力双创升级。

2.2  培养专业化运营管理团队

现如今,国家大力提倡供给侧改革,号召企业、实体转型升级。作为孵化器可以通过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专业化能力加强高素质队伍的建立,发展壮大管理团队来实现供给侧改革。通过制定高标准的用人机制,提高从业者的学历层次,将市场的机制引入到孵化器,形成一种开放、活跃、竞争的氛围,促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再加上不断地营造良好的人才成长的氛围,对孵化器的管理人员和经营人员不断地进行培训,使这支队伍不断强大。

2.3  积极推进专业化孵化器建设

专业孵化器因为具有普通综合型孵化器不具备的优势,能从源头上更加精准地服务于创业企业,促进创业企业产业聚集,从而实现产业孵化成功。因此,在建设过程中,要优化完善科技创业平台绩效评价体系,通过修订双创载体的考核指标,着重强调载体的专业化程度,侧重考核是否有专业化的运营团队,是否与当地发展的主导产业结合,各地区是否有进行整体的规划布局,发挥孵化器对当地高新技术产业的推动作用等。

2.4  提高服务水平

孵化器的服务水平直接关系到能否吸引企业入驻,同时,也影响到孵化器的生存能力。目前,多数孵化器所提供的服务内容基本一致,但服务链条并不完善,无法获得入孵企业的青睐。因此要从服务上下大功夫,从项目的发掘到产品市场的推广,针对不同的创业阶段提供不间断跟踪服务,进一步整合、汇聚、拓展科技资源,建立链条完整、特色突出、投入多元、运行高效的科技服务体系。

2.5  建立孵化器的盈利模式

现有孵化器、众创空间仅靠政府补贴支持,绝大多数无盈利模式,缺乏内生动力,没有与在孵企业、项目形成良性互动,无造血能力,导致运行效率低下。政府的补贴是有时限的,目前已呈现出逐年递减的趋势,因此双创载体必须回归市场,通过市场化运作来实现自我造血,才可以经久不衰地运营下去。很多从业者认为未来孵化器盈利的主要来源是对创新项目的投资获利,而对于盈利模式的建立则取决于孵化器各自的发展探索[2]。

3    提升“三化理念”,促进持续健康发展

3.1  专业化

趋向专业化是这个世界的生存通则,也是孵化器发展的趋势。专业型孵化器之所以能成为孵化器发展的重要趋势就在于它的“术业有专攻”—在某个特定领域可以给予专业化的硬件设施、专业化的技术服务、专业化的经营管理和专业化的市场开拓。专业孵化器相对综合孵化器而言,具有较强的科技资源协调能力。例如,专业孵化器可以更多地整合专业化服务资源,聚集各行各业专家,聚焦专业化细分领域,为创业者提供知识产权运营和金融咨询等更加专业化的增值服务[3]。

3.2  信息化

建立孵化器数据云平台,依据双创相关的模型,通过孵化企业管理、咨询和服务,记录孵化企业信息,建立孵化企业档案,包括孵化企业和团队的基本信息、孵化过程信息、在线评估信息、营业收入信息、团队成员素质及角色匹配信息等。还可通过集成舆情监控、数据采集、一键生成报告等相关工具软件,提高双创孵化器的精细化服务能力和运营能力,提高科技企业存活率和毕业率,为孵化项目的开展、评估和决策提供更多的帮助。

3.3  品牌化

任何企業都需要树立自己的品牌,品牌的形成是客户对企业的认可,更是对其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肯定。孵化器作为中介服务型机构更是需要品牌形象来增加对企业的吸引力。提升品牌影响力,有利于扩大孵化规模,使同样质量的服务获得更高的收益,从而使孵化器获取丰厚的利润,而这种能力就是孵化器形成品牌的基础。此外,一旦孵化器形成了自身差异化和个性化的品牌,则对企业选择和培育也就有了明确的标准和方向。由此可见,建立品牌化是孵化器建立差异化竞争优势的客观要求[4-5]。

新时代,创业孵化事业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抓住机遇,双创孵化行业一定会具有更充沛的活力、更宏大的规模、更加灿烂的前景,愿中国创业创新的火炬长燃。

[参考文献]

[1]边伟军,罗公利,孙福平,等.科技企业孵化器品牌战略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18):5-8.

[2]赵绍娟.信息技术下对徐州科技创新的SWOT分析研究[J].无线互联科技,2019(14):44-46.

[3]王勇.专业孵化器运作的国际经验与启示[J].经济论坛,2011(9):136-137.

[4]王永春.高新企业孵化器的发展特征与趋势研究[J].上海管理科学,2012(2):83-87.

[5]梁迪龙.基于文化视角的德美科技园区品牌构建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7.

猜你喜欢

因素
高龄产妇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因素
解石三大因素
条约解释中的拟制因素
展会经济的“三实”因素
影响进化的因素
短道速滑运动员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流星花园》的流行性因素
热性惊厥首次复发的相关因素探讨
桥梁伸缩缝损坏因素与加固
超越与反叛——论王尔德唯美主义中“恶”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