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信平台的高校网络舆情治理策略
2019-12-05庄文婷
庄文婷
摘要:微信的广泛应用给高校网络舆情治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内容的碎片化、传播的裂变化和形式的自组织化影响了高校网络舆情治理的广度、难度和深度。微信平台下高校网络舆情治理的现状也不容乐观。基于微信平台的高校网络舆情治理,要在理念上凸显“对话多于传话”,在方法上采取“以微对微”,在内容上设置“生活化的主流价值”,在保障上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的高校网络舆情治理策略。
关键词:高校 大学生 微信平台 网络舆情治理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19—0063—02
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高校在意识形态领域要形成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良好局面,需适应新常态,把握新要求,实现新作为。近年来,随着微信自媒体的推广,大学生学习、生活已经是无“微”不至。但这一平台与我们传统的网络思政阵地不同,它们并不受高校的舆情监控,平台内信息真伪难辨、沙泥俱下,“网络异见”无法有效过滤,主流声音无法精准传达,微信已成为高校舆情治理“管不着、插不进”的盲区和死角。因此,理清微信平台下高校舆情治理工作的思路、策略,是维护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现实要求。
一、微信平台对高校网络舆情治理的影响
1.内容的碎片化拓宽了高校网络舆情治理的广度
微信平台上的信息丰富多样,五花八门,夺人眼球。大学生关注的内容跨多个领域,从政治经济类到文化道德类,从严肃性话题到娱乐性话题都有涉猎。信息的呈现方式也是多样杂乱,有短小精悍的评论,有褒贬不一的网文,有一目了然的图片,还有生动形象的视频,在方便大学生阅览的同时,也使内容呈现碎片化,不利于大学生对传播内容的连贯性解读和真实性把控。由于覆盖面较广,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高校网络舆情治理的广度。
2.传播的裂变化增加了高校网络舆情治理的难度
微信平台上的信息传播具有裂变性特征,在瞬间便可以呈现病毒式扩散,将舆论推向高潮。大学生上网的时间较多,裂变化的信息传播使得信息“开弓没有回头箭”,传播速度呈现指数增长,瞬时便可以达到舆情走向的最高点。这容易致使缺乏信息甄别力的大学生随波逐流,甚至在某些带有情绪煽动性网络言论的诱导下出现群体性事件。同时,由于在微信平台高校的监控方法主要是制度约束和道德引导,技术手段使用有限,很难做好事前审核工作,因此,进一步加剧了高校网络舆情管理的难度。
3.形式的自组织化影响了高校网络舆情治理的深度
在微信平台上,大学生经常以需求为目标,组建相应的网络圈群,比如同学圈、工作圈、兴趣圈等,这些自组织化的人际交往圈具有较强的封闭性和排他性。由于教育者“进圈难”使主客体间的话语交互机会减少,很难对其开展引导。这些圈群成员构成复杂,人际关系不稳定,发布的信息良莠不齐,不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交往形式的自组织化使高校网络舆情治理工作面临着信息“失真”、传播“失语”、管理“失灵”、监管“失控”等问题。
二、微信平台下高校网络舆情治理的策略
1.凸显“以人为本”的理念:多一些对话,少一些传话
高校网络舆情“治理”是对传统的“统治”和“管理”理念的扬弃,它克服了自由与管制二元藩篱的束缚,旨在疏通教育主客体之间的良性互动渠道,拓宽教育对象的话语空间,以达到大学生发挥自身作为舆论引导者的作用。因此,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要遵循平等、自由、民主的原则,允许大学生充分表达自我,即使遇到不当的批评和尖锐的意见,也不轻易采取删评论、删帖、封号的做法。从命令式传话走向平等对话,放下姿态拉近距离,走进学生获得信任,倾听学生了解诉求,围绕学生解决问题,服务学生做好安抚,在值得信赖的权威、富有魅力的师者、善于聆听的朋友之间自由切换,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引导学生在舆论博弈、思想碰撞中将主流价值观入脑、入心,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自觉、自信。
2.采取“因势而新”的方式:以微对微
高校应加快官方微信公众号的内涵建设,搭建全方位的网络思政“微平台”。利用微平台掌握大学生的意见和诉求,了解网络舆情的“燃点”,将网络舆情危机控制在萌芽状态。舆论事件发生后,高校应利用微信平台对事件跟进报道,及时公开回应,减少模糊性猜测,善于回答质疑挑衅,敢于发声亮剑,主动引导舆论走向,遏制形成舆论倒逼之势。高校思政工作者还应以个人或工作组的形式建立微信公众号,发表针对社会热点和学生心理学需求的高质量原创推文,兼顾趣味性和实用性,形成特定的粉丝圈,用活跃的姿态与学生交流互动,随时为正能量的内容点赞,随手给学生的评论作出回应,随境转发正当时、有意义的信息,以全新的网络形象吸引学生的关注与追随。
3.创建“因时而进”的内容:讲好生活化的主流价值
高校应在扬弃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基础上融合时代元素,达到时代更迭与价值熏陶的同向、同行。要注重主流价值在大学生圈层中的隐性传播。首先,要加强主流价值舆论的有效供给。主流价值传播要精准定位受众,突出传播特色,提升人文关怀,以理服人,以文化人,真正“把话讲对”。其次,要增强大学生的认同感,就必须转变主流价值的话语表达,使其由理论话语、官方话语、学术话语向实践话语、大众话语、网络话语转型,实现主流意识形态的“感性化”和“生活化”,同时还应结合信息媒体时代的“数字化”特点,将主流价值处理为图像、音频、视频等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话讲好”。
4.健全“因事而化”的保障:多方联动形成合力
首先,高校应加强顶层设计,多渠道推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构建“大思政”格局,例如学校党政主要领导加入网络名师队伍,参与网络评论或撰写网络文章,增强网络思政工作的影响力。其次,成立一支专业的网络舆情治理队伍,能够以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和高水平的媒介素养在网络圈层“井喷”式信息中,发掘“闪点”,弄清来源,科学预测,避免出现舆情失控的局面。当舆情危机发生后,能作出快速反应,及时深入到圈层内部掌握事态近况和学生受影响程度,尽可能地减轻舆情危机带来的显性和隐性损失。再次,高校应根据各类圈层的属性,确定与之相应的代管部门,明晰职能,分清权责,这样纷繁复杂的各类圈层就被分解到各個单位,可以有效进行实时监督、引导,形成全方位无死角的舆情治理格局。
三、结语
新形势下我们必须牢牢掌握微信平台舆情引导的话语权和主动权,在宣传、教育、熏陶的基础上,加强网络监管,增加主流意识形态的有效供给,引领非主流意识形态的正面供给,粉粹错误意识形态的谬论供给,获得在意识形态主战场的全面决胜。
参考文献:
[1]余九林,李淑云,王京跃.“新意见群体”:高校网络舆情治理的关键向度[J].高教探索,2017(8):20-25.
[2]刘宁,李新春.“微时代”背景下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对策[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5):102-105.
[3]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舆情引导[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2):127-129.
责任编辑:张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