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案例教学法对“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影响研究

2019-12-05杨雨薇

无线互联科技 2019年18期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案例教学课堂教学

杨雨薇

摘   要:计算机是一门集知识和技能于一体、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求学生既要学好理论知识,又要掌握实际操作技能。案例教学法是信息技术教学方法中的一种,在教学过程中以一个具体案例为基础进行教学。经过一个学期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文章对案例教学法对“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影响进行分析。

关键词:案例教学;S-T教学分析法;课堂教学

1    “计算机基础”教学发展背景

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变得非常便利。随着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进一步实施以及学校不断加大设施设备的投入,如今,“计算机基础”课程已经作为一门学科深入到大学教学中[1]。计算机教学能够为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水平打下扎实的基础。“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方法很多,现就“案例教学法”对“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影响进行分析[2]。

2    “案例教学”教学法

顾名思义,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Case-Based Teaching)[3]。该教学法的本质是教师设计案例,学生探索讨论,没有固定的解决方案,旨在激励学生参与课堂。这种教学法能够解决传统授课方法枯燥乏味的问题。

3    “案例教学法”实施过程

3.1  “案例教学法”教学过程

“案例教学法”要求学生在真实情景的任务驱动下,自主协调学习,从而完成任务的探索与解决[4]。在这一过程中,“安全教学法”很好地体现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互结合。学生既综合性地学习了知识又培养了自主探究的能力与知识体系连贯的能力。“案例教学法”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整体贯穿知识点,综合运用多个知识点去研究解决问题[5]。

3.2  根据“案例教学法”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

案例就是对一个真实情景的描述,这个情景包含了需要解决的问题(为什么?怎么办?),同时也暗含了解决该问题的方法。在课堂教学中,适当的案例是实施“计算机基础”教学的保障。

设计教学环节分为两种:

(1)综合性环节。需要对案例进行整体分析,分解每个知识点,举一反三,达到对知识体系的综合运用。

(2)重点提出性环节。要突出重点,找到案例的中心点,以中心向四周扩散。

4    使用S-T教学分析法对使用“案例教学法”的信息技术课进行分析

4.1  S-T分析方法介绍

S-T分析法即Student-Teacher分析法,主要是对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定量分析。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数据采样。

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行为可以分为学生行为(S)和教师行为(T)两种。T行为由听觉和视觉组成,包含教师的讲话行为和板书演示行为。S行为包含除T行为以外的所有行为。学生的发言、课堂练习、书写笔记、小组讨论等都属于S行为。在观摩教学影像时,笔者对一个时间段内的案例进行采样,分别记录S行为和T行为,最后用EXCEL进行汇总。

第二步:S-T数据分析。

在进行这一步的时候,需要统计以下几个参数:

N,教学过程行为采样数。

NT,教学过程中T行为的占有率。

NS,教学过程中S行为的占有率。

g,相同行为的连续率。

通过对已有数据进行计算处理,求得RT和CH的值:

RT=NT/N。

CH=(g-1)/N。

第三步:S-T图和RT-CH图的绘制。

RT:教学过程中的T行为占有率。

CH:行为转换率。

RT-CH图描绘的是教学过程中T行为与S行为之间的相互转换次数与总的行为采样数之比。

第四步:教学模式分析。

参照已有标准,可以划分为4种不同类型的教学模式,分别是练习型、讲授型、对话型和混合型,其中,混合型也被称为“探究型”。4种教学模式在RT-CH图中所对应的位置以及它们的标准条件如图1所示。

4.2  对“制作网页”的课堂案例进行分析

本学期讲授了“HTML5+CSS3”课程,现以其中的一节课为例。采样区域为25 min,以25 s为时间间隔,共得到60个采样点,对采集表进行分析,得到S-T图,如图2所示。

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到N=60,NT=38,NS=22,则RT=NT/N=38/60=63.33%,该数据有21个连,CH=(g-1)/N=33.33% 。对照图1,本节课的教学模式为混合型的课堂。

从这个例子中不难发现,课堂上老师和学生是同等重要的,相互交流,才能符合新課改的要求,做到对话型的教学模式。

5    结语

“案例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能够实现教学相长,还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课堂效率。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案例教学法”改变了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将具体案例以生动、形象的方式传授给学生。这种方法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但是案例教学法只是众多教学方法中的一种,在课堂教学中不能简单地以一种教法代替另一种教法,而应该是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每个教师都应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情况的不同,有选择性地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优化课堂教学,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杨宗凯.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展望[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18):14-15.

[2]万猛,李晓辉.问解案例教学法[J].中国大学教学,2014(3):73-79.

[3]常娥.信息检索课案例教学法思考[J].图书情报工作,2015(4):54-58.

[4]倪文露.基于案例教学法的高中物理教学设计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2017.

[5]贾春芳.论案例教学法在高中英语文化教学中的应用[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4.

猜你喜欢

计算机基础案例教学课堂教学
基于QQ群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践与应用
案例教学在机械创新设计课程中的应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