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阅读,让阅读更高效!
2019-12-05任妹汪潮
任妹 汪潮
【学习目标】
1. 强化巩固字词难点:“间”的读音,“隔”的写法,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汛期”“紧走”的意思。
2. 能在正确朗读课文的基础上,用朗读表达自己的阅读理解和感受。
3. 学习速读,掌握速读三要求。明白速读的目的是快而有效,并在二次操练中实现阅读能力的提升。
4. 通过用小标题概括文中美的画面,初步感受乡民们美好的情感。
点评:阅读的一般目标与特色目标。本课较好地确定了包括知识、方法和情感在内的一般目标。但特色目标略显不足,建议把“速读”目标放大,并以此为主线展开教学。
【学习过程】
板块一 初读,学习快速阅读
一、读课前导语,明确速读要求。
师: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一篇学过的课文《搭石》。谁来读一读课前导语?一人读,其他人认真听,看你能抓到哪些关键要求。(投影课前导语)
生:我抓到了要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
生:读的时候要集中注意力。
生:不懂的词语不停下来,不回读。
师:同学们真会听!这种读法就叫做——速读!老师还想补充:遇到不懂的词快速地用横线画下来,读完后在学习单上记下时间,并举手示意。听明白的同学请开启第一个任务!(开启计时器正向计时)
点评:阅读要求的自学与导学。学生通过自读导语了解速读要求,教师再作适当补充。先学后导,颇有教学意义。阅读中抓关键词,也是五年级学生必须具备的获取信息的能力。
二、反馈速读,明白速读要义。
师:大家读得真快!请你对照一下大屏幕上的标准,看看能给自己打几颗星。(出示投影:全文547个字,用时1分50秒内,得★;1分30秒内,得★★;1分钟以内,得★★★)得到星的举手。得三星的举手。(生自评,举手统计)
点评:阅读速度的训练与意识。通过适当训练,形成速度意识。练习速读,计时是非常必要的手段。《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五、六年级的学生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按这个要求制订星级评定的标准是科学而有弹性的。阅读中的速度意识,是现代人阅读必须具备的素养。
师:光速度快行不行?是的,还要读得有效果,请你说说了解到有关搭石的哪些信息?可以读也可以说。刚才鲁蔚楠是第一个读完的,我们看看他了解了些什么。
生:我了解到作者写的是家乡的搭石,家乡的搭石很多,人们生活中经常要用到搭石,最后作者写,搭石联结着家乡人美好的情感。
生:我了解到搭石原本是天然石块,走上去会活动,所以走的时候要快,而且要按顺序走。
生:我知道了有一个俗语,叫“紧走搭石慢过桥”。
生:我知道了什么是搭石,在第一段,“进入秋天,天气变凉……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在小溪里横着摆上一排,让人们从上面踏着过去,这就是搭石”。
师:这里有个词特别难读难写。“间”读第四声,“隔”的右下部分里面只有一横,四年级学过以后,还是经常有同学写错。(教师板书,学生跟着书空)请在课文生字“隔”的旁边写两遍。(学生写字)
点评:快速阅读的时间与效率。效率=速度×理解率。阅读若只追求快而没有理解,就没有效率。
师:大家速读挺有效果。请记住,没有了解的速读就是耍流氓!那么速读时不停留不回读,是不是有不懂就不管呢?请把刚才所画的词语或短句抄写在学习单上,并用最方便最有效的方法尝试解决。(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师:老师发现,有两个问题很有代表性。(拍照投影问题一:我不明白的是汛期这个词,现在我明白了是洪水期间的意思)大家同意吗?(学生有的说“同意”,有的不作声)
点评:阅读过程的预设与生成。课堂教学是一种预设的过程,但更重要的是生成。抓住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指导,是一种课堂的动态生成,值得提倡。
师:不要急,你要是知道了这一点,就不会半信半疑了。“汛期”的“汛”字,右边部分也读xùn,在古代是这么写的(■),什么意思呢?《说文解字》说,疾飞也,从飞而羽不见,疾之甚也。什么意思呢?
生:表示很快,鸟飞过去了,連羽毛都没有见到,像风一样。
师:厉害!加上三点水,表示……
生(合):水很快。
师:这段话哪几个词指水很快呢?
生(合):山洪暴发,溪水猛涨。
师:那加上“期”字呢?
生(合):山洪暴发,溪水猛涨的时期。
师:看,我们用什么办法理解这个词的?对,联系上下文真是方便又有效的方法啊!还有一个有代表性的问题是“紧走搭石慢过桥”。(拍照投影问题二:我不明白的是“紧走搭石慢过桥”,现在我明白了是 的意思)楼佩琪还没有想出来……
生:老师,我想出来了。其实这句话后面就有写,搭石就要走得快,所以紧走的意思就是快。
师:大家同意吗?“紧走”是不是“快走”?
生:楼佩琪同学读的后面“人们走搭石不能抢路,也不能突然止步。如果前面的人突然停住,后面的人没处落脚,就会掉进水里”。他们走的时候,要一个人紧挨着一个人,既不能突然止步,也不能突然加快,就是要协调。
师:这么说,紧走就是“快而协调”。谁能把两个人找的话连起来读一读。(学生读句子)
师:那这段话后面剩下的在说什么?
生:紧走产生的画面。
师:谁能读一读。(学生读句子,十分优美)
师:紧走的画面如此优美,谁来跟她配合读一读前面“什么是紧走”的句子。第一句两个人读好还是一个人读好?
生:两个人读好,因为“紧走搭石慢过桥”包括了怎么走的和后面的美。
师:哦,原来是一个总起句啊!(两个人配合读,再男女生集体读)
师:如此优美的画面,真想起个小标题,你们觉得起什么好?关于干什么的画面?
生:走搭石。
师:怎样走搭石?
生:紧走搭石,我觉得他们走得很快还很美。
师:大家同意吗?请你上来写一写。(学生板书)
师:发现没有,这个总是也是用什么办法解决的?
生齐:联系上下文。
师:是的,当遇到不懂的语句时先跳过,不是不管它,而是读完再管。联系上下文是我们没有工具书,又无人可问时最管用的方法。
点评:速读的一般内容与重点内容。速读时不求甚解,速读后挑选重要的加以推敲。在推敲中加深对语词的理解和对段落构成的梳理。两个问题均来自于现场生成,教师再从问题引导中总结“联系上下文”这一重要方法,使课堂显得生本味十足,又扎实有效。
板块二 再读,概括美的画面
师:其实课文中像这样的画面,还有很多。默读课文,波浪线画出印象深刻的画面,批注小标题。(学生默读寻找概括,教师巡视指导,相机请四人做小老师上台待讲)
点评:阅读理解的单一与多元。放手让学生默读、笔读(批注)、选择性阅读,让学生想说、多说、自由说,有利于构建开放而灵动的生本课堂。
师:下面我们请彭思睿先说吧。
生(小老师):(朗读第四段)因为看到老人一般人都自己走过去,而这里的人都先背老人过去,我觉得很美。我起了一个“和谐走搭石”的小标题。
师:怎么走搭石?还能不能更明白点?
生:背老人走搭石。
师:真不错,请你上来写一写。其实这段话里还有一个画面……
生(小老师):(读“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才相背而行。”)我觉得他们是和睦走搭石。因为他们都是同一个村的,都会很谦让地让对方走搭石。
师:所以这个是怎么走搭石的?
生:谦让走搭石。
师:请你上来写。请金丰恩说。
生(小老师):我读的在第二段。(读“上了点年岁的人……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我起的小标题是“摆放搭石”。连上了点年岁的老人都会找石头去搭上,那年轻人就更不用说了。所以我起的是“摆放搭石”。
师:怎样的情况下去摆放搭石呢?
生:放下手中的东西,然后找来石头回去搭上。
师:是什么摆搭石?
生:回头摆搭石。
师:请你来写上。其他还有没有了?
生(小老师):我读的也在第二段。(读“秋凉以后……谴责这里的人懒惰。”)因为人们早早就把搭石摆放好,每一年都很早摆放好,如果没有摆的话,人们就会谴责这里的人,所以说人们对搭石是很看重的。我起了个小标题叫做“早早摆搭石”。
师:什么时候摆搭石。
生(合):秋凉,秋凉摆搭石。
师:这么多美丽的画面,我们能不能像搭石一样摆放得协调有序呢?你们说,我来摆。(师生合作,将小标题有序放好)
点评:阅读的举一与反三。由上一板块“美的画面”引发对全文美的画面的找读,非常自然。学习怎么写小标题,既锻炼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又梳理了课文内容。
板块三 拓展读,练习快速阅读
师:其实《搭石》远不止我们看见的画面,读一读老师刚才发的《写作〈搭石〉的前前后后》,你会有新的发现。(投影出示:速读《写作〈搭石〉的前前后后》,限时4分钟,横线画出不懂的词,不停留不回读)
师:读完的举手。你知道了什么?
生:读了文章,尤其是第七段里,这就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在城市里面,看到树枝都會绕着走开,从来不会想到别人,但在山村里,他们把搭石摆上以后,别人也能享受到这些。
师:这里有关刘章创作搭石的背景,了解创作背景有助于我们对文章的理解。
生:我在第八段读到了作者写《搭石》的缘由。
师:短短4分钟,就能抓到这么有用的信息,看来,速读可以让我们的阅读高效起来。下节课,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藏在搭石背后的美好情感。下课!
点评:课文的阅读与资料的阅读。此处拓展刘章的《写作〈搭石〉的前前后后》练习速读,内容和文章有关,对文本的理解有帮助,又采用与前面不一样的限时法计时,强化了“速读”的意识,提高速读能力。
【总评】
任妹老师的课,设计全面而细致,较好地体现了生本课堂和快速阅读的基本要求。这节课对于我们重新审视阅读课具有一定的启示,概其要点有九个:阅读的一般目标与特色目标、阅读要求的自学与导学、阅读速度的训练与意识、快速阅读的时间与效率、阅读过程的预设与生成、速读的一般内容与重点内容、阅读理解的单一与多元、阅读的举一与反三、文本阅读与资料的阅读。
以上九个要点,其实是关于阅读教学中的九个重要关系的处理。阅读完成的不是单一的任务,过程也不可能由单一的活动进行,而是基于多种因素的关系思考。
(作者单位: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小学 浙江外国语学院 责任编辑:林彦 刘贞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