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的个人担当:回归到人的本真存在

2019-12-05易凌云

新教师 2019年9期
关键词:本真一棵树理性

易凌云

教育的内在价值和本真目的是追求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追求个体的不断自我完善,而不是片面的求“利”、求“效”。而在当下,教育的价值在多元思想的冲击下出现了道德失范和价值迷失等问题。教育求“利”、求“效”的现象趋于严重。教育的市场化、功利化体现在急功近利地追求应试教育的成绩,唯分数论、唯升学论的观点还比较普遍。人的主体性和整体性受到漠视。教育被“利”“效”异化,比任何时候都需要回归到人的本真存在。因为教育的目的是努力使学习者用其内心的力量和天赋以及其理性天然的直觉能力去把握和追求真、善、美。

回归到人的本真存在的教育应关注人性、人的价值和尊严。教育不仅强调要发展人的理性因素,而且还要发展人的非理性因素。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共同构成了人的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两翼,相互关联,相互影响。也就是说,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传播和创造思想的过程。英国思想家纽曼曾说:“知识是一种习得的精神启示,是一种习惯,是一笔个人财富,是一种内在的禀赋。”这就是我们觉得把学校称为教育场所比教学场所要更为确切、更符合习惯的原因。从这个角度来讲,教育就是要唤醒人的内在本质,全面挖掘人的潜力,培养理性和非理性的因素,从而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并进而推动社会的创新发展。教育是灵魂的教育。教育最终是以心养心的过程,是生命对生命的影响。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正如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教育是一颗灵魂唤醒另一颗灵魂。”

互聯网信息时代,教育的个人担当就是要促进学生的生命成长,回归到人的本真存在。

(摘自《互联网教育与教育变革》,福建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

猜你喜欢

本真一棵树理性
你是一棵树
坚守本真做教育 履职尽责显担当
一棵树七个人
盈一月相戒指的本真自然与创新
窗外,一棵树(外三首)
“本转职”是高等教育的理性回归
理性的回归
对一夫一妻制度的理性思考
论贾宝玉之本真善
理性看待GDP增速减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