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培养农村低年级学生朗读能力的策略

2019-12-05肖霞

新教师 2019年9期
关键词:读准广度词语

肖霞

农村低年级学生普遍存在朗讀能力低下的问题,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一是朗读字音不准;二是朗读时丢字、添字;三是读破词、顿读、拖着嗓子唱读;等等。因此,农村教师必须充分利用低年级阅读教材短小优美、充满趣味的特点,在语文常态课中开展朗读训练的教学实践,探索有效提高农村低年级学生朗读能力的教学策略。

一、初读课文,读正确

初读课文这个环节,主要是要求学生采用多种方式读准生字词,强调读准字音,通过读大致了解课文内容。对于低年级新生来说,养成良好的习惯非常重要。每次朗读前,要求学生坐姿端正,用普通话读对字音,读准词句,不重复、不破句,并注意神态表情。“对比朗读法”是这个环节常用的方法。

所谓“对比朗读法”,就是教师在幻灯片上将课文原来的字、词、句和读错的字、词、句进行对比,让学生找出朗读时读错音、加字、掉字的地方,教师及时纠错。丢字、添字是低年段学生朗读课文时最常见的问题。如:“小草直起身子,伸(了)伸腰。”“要是(能)快一点长大就好了。”教师采用“对比朗读法”进行纠正,引导学生听范读、自己试读、互相读、指名读、评价读,进而让学生做到正确朗读。通过对比,学生找出错误之处并进行改正,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认真仔细读书的好习惯,而且还为后面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二、细读课文,读流利

细读课文这个环节,目的是提高学生对字、词、句、段的认识,理清课文结构,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课文重点。这个环节的朗读训练主要是要求学生在将句子读正确的基础上,还要读流利。这个环节主要采用的方法有“划分词语法”和“扩大视读广度法”。

所谓“划分词语法”,就是引导学生根据词语的意思和句子的意思划分词语。若发现学生朗读过程中出现断字、断词、破句等错误时,就可以用此法训练。如:“我国/的/国旗/是/五星红旗,我/爱/国旗。”通过划分词语让学生明白,不是所有的词都是两个字,“五星红旗”“我”各是一个词,要注意停顿。这个训练一开始需要有个适应过程,学生学会后就让他们先做好词语划分,再出声朗读,同时教会学生恰当停顿,读准带逗号、顿号、句号、问号和叹号的句子的停顿时间,读出句子的不同停顿和不同语气。

所谓“扩大视读广度法”,就是训练学生逐步扩大视读广度,并对快速闪现的文字能正确读出。若发现学生朗读出现唱读,或一字一顿、一词一顿等现象时,可以用“扩大视读广度法”。告诉学生,朗读时不能看一个词读一个词,嘴里读这个词的时候,眼睛要看下面一个乃至几个词;嘴里读这句话的时候,心里就要有下面一句话,逐步扩大视读广度。重点指导文章中的重点语句和一些难读的长句。如《雨点儿》最后一句“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开出了红的花,长出了绿的草”,这句不好读。笔者先把“地方”“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红的花”“绿的草”“开出了红的花,长出了绿的草”等文字输入课件,按词—词组—短语的顺序依次闪现。显示的时候,可以多出示几个词,夹带几个词组和短语,等学生视读广度慢慢扩大了,还可以再增加词组和短语的数量,闪现的时间也可以从三五秒钟减少到一两秒钟。然后让学生正确读出幻灯片上的文字,并根据闪现的词语快速读。如此反复练习几次,学生在看似游戏的“抢读”中就学会了正确停顿,就读好了整句话。

三、精读课文,读出感情

精读课文这个环节,便是围绕课文的重难点深入地读,目的是要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感悟文章情感,汲取文章精华。这一环节可以引导学生多角度地朗读,做到以情感人。主要采用的方法有“学习朗读法”“示范—模仿法”“创设情境引读法”。

“学习朗读法”。进入精读环节,大多数低年级学生能够大致读懂文本的内容,却很难用恰当的情感读出来。因此,联系文本句段含义与特点,传授学生必要的朗读方法,让学生意识到不同的语气在朗读中表达不同的感情。通常来说,表现危险、紧急、紧张、热烈、激动、愤怒、欢乐等内容的语句,语速稍快,音调偏高昂一些;而表现平静、庄严、郁闷、安闲、沉痛、沉思、失望、疑虑等内容的语句,语速缓慢,音调相对低沉些;描绘自然风光的句子,语调要尽可能舒缓些。

“示范—模仿法”。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课堂上听录音,或者教师、优等生的示范朗读,永远是提高低年级学生朗读能力的最有效、最经济、最便捷的教法之一。范读降低了朗读训练的盲从性,加强了指向性,提升了朗读的实效性。因此,要培养学生专心听范读的习惯,要求学生边听边拿笔在关键的语气处做记号,注意听语句的声调、速度、停顿、音量等的变化,要把握课文的基调是欢欣的、激昂的,还是舒缓的、低沉的。学生模仿久了,就有了朗读经验的积累,就会激发朗读的兴趣,这样朗读的能力也就逐步提高了。

所谓“创设情境引读法”,即利用课文插图、音乐和视频等资源,配上教师的动情引导语,为学生的朗读创设情境。低年级许多教材都不妨使用此法。如教学《黄山奇石》时,教师导语:“今天,我们将跟随作者走进中国十大风景名胜区之一的黄山,领略黄山四绝中的怪石的美景……”教师边播放“猴子观海”“仙人指路”等美景配乐视频,边让学生看着视频朗读课文。视频直观形象,犹如身临其境,学生非常投入,朗读效果非常好。学生不仅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还把作者对祖国壮丽山河的赞美之情通过朗读表达了出来。

四、充分地读,保证朗读时间

若学生精读课文后的朗读水平和初读课文时的朗读水平是一样的,没有进步,那就说明朗读能力的训练还不到位,原因有可能是朗读训练的时间不够。教师除依据文本内容,按照朗读要求,灵活运用各种朗读方式,充分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外,还应注意朗读训练一定要“到位”。比如,这篇课文的朗读基调是什么,要用怎样的语气读,要读出什么样的情感,这些都必须要明确。如《黄山奇石》最后一句话:“那些叫不出名字的奇形怪状的岩石,正等你去给它们起名字呢!”要求学生变“读”为“告诉”,并相机给学生示范。教师只有从文本内容出发,让学生有充分的朗读时间,充足的朗读机会,引发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真正唤醒学生内心与文本所表达的情感的共鸣,学生的语感、语言表达能力才能真正得到提高。

小学低段是朗读训练的启蒙阶段。因此,农村小学语文教师要根据当地的教学实际,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激发学生的朗读热情,教会学生各种朗读方法,并将方法融会贯通,有机结合,灵活地运用于朗读训练中,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作者单位:福建省罗源县松山中心小学    本专辑责任编辑:庄严)

猜你喜欢

读准广度词语
容易混淆的词语
优化字母教学,夯实英语基石
浅谈“朗读”训练
网络在拓展学生阅读广度中的运用
一枚词语一门静
金融广度:指标选择与政策建议
科学把握氧化还原反应教学的深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