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节庆仪式感的苏南城市儿童友好型社区公共空间设计研究
2019-12-05林瑛余孟韩董璟璟江南大学设计学院
文/林瑛 余孟韩 董璟璟 (江南大学 设计学院)
我国社会在发展,物质生活在丰富,但是精神生活却越来越单调,每一个节日都变成了日历上的符号,每一场活动都或多或少带有表演或者商业意味。年味缺失、祭拜的灵魂无处安放,喜悦哀伤的情绪无处宣泄。近年来节庆仪式感越来越被强调。所谓节庆仪式感就是把本来单调普通的节日,变得不一样。能让这种仪式感起到作用的前提是“参与”,通过不断的暗示自己,强化精神,从而掌控人生。社区是人们生活的场所,也是精神最为放松的场所,在社区公共空间重塑节庆仪式感极为必要。正如有人失恋会去理发一样,我们无法掌控失恋,但是理掉三千烦恼丝能让我们找回掌控自己的能力,寻求一丝安慰。现在社会越来越强调节庆仪式感,源于我们对节庆的把控能力正在逐步消亡,传统节庆文化越来越成为空壳,并正在离我们、尤其是离我们的孩子们远去,这让我们恐惧。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一个文化得以延续的国家,我们应该通过仪式感寻回掌控能力,加强传统文化的传承。
一、节庆仪式感在社区公共空间中的必要性研究
人类学者莫妮卡·威尔逊认为:“仪式能够在最深的层次揭示价值之所在,人们在仪式中所表达和呈现出来的,往往是他们最为之感动的东西,而正因为表达是囿于传统和形式的,所以仪式所揭示的实际上是一个群体的价值。” 北京林业大学张晋石教授,提出风景园林设计师应承担更多的责任、更多的跨学科的讨论、更多的社会参与、更多的道德问题的讨论和更多的勇气追求乌托邦。
1.1 传统节庆文化正在逐步消亡
随着经济的发展,国民生活方式、思维模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人口流动,导致家庭代际关系和宗族、家族关系的松懈,根植于农耕文化的以祖先祭拜为主的各种民俗仪式失去原有的社会语境,经济独立导致个人的社会自由度扩大,单一的社会价值观走向多元化,传统节庆仪式已无法在再向人们提供立足于现代社会需求的精神寄托。与此同时,西方节日正在大规模涌入中国市场,现在的少年儿童知道圣诞节、感恩节、情人节,远甚于我们自己的冬至节、小年、七夕、中元节等,甚至我们中华民族重大的年节,也越来越没有年味。再加之消费文化的强烈冲击,我们更多记住了双十一、双十二,传统节日也由于商家的打折促销,被赋予浓厚的商业色彩,从而遗忘了节庆的意义和内容,端午成了粽子节,中秋成了月饼节,传统符号所剩无几。
1.2 节庆仪式感能增强社区群体凝聚力和归属感。
广泛的说,一群拥有同样风俗文化、情感体验的人,容易建立起相同的情感思维,从而将自己与别人划归同一个群体。这在异国他乡的游子群体中体现尤为深刻,每逢重要中国传统节日,热闹非凡的节庆仪式,让海外华人团体更为亲密。而在我们自己的国家却连年节这样体现民族文化精髓的重大节日都悄无声息,社区是日常生活的场所,我们一直在强调如何在社区增强居民的社交、促进邻里和睦,在社区空间中研究节庆民俗文化最具有典型意义,万科社区在这方面也作了不少努力,重阳节在社区广场举办百家宴,元宵节举办灯谜会等,借节庆仪式能很好的寻回消失的家园氛围。在广大社区积极探寻节庆仪式感的理想空间,对于儿童的童年记忆、居民的民族自豪感百利无一害。
1.3 社区节庆仪式空间以其灵活随性成为城市节庆文化的有益补充。
美国社会学教授柯林斯认为仪式就是一个互动的舞台,个人通过仪式互动,形成一定的交往关系。传统的仪式活动通常都在特定的空间和场所中进行,例如原来在祠堂里供奉祖先牌位,到寺庙里祀奉神仙,现在在城市商业街、旅游地组织舞龙舞狮,除了这些专门的信仰和仪式的操演场所之外,日常或个人仪式也需要在与之相适应的场所进行。而儿童作为弱势群体的代表,是最需要进行中国传统节庆礼仪熏陶和教育的一代,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得以延续的根本。现在的孩子没有了宗祠,无法体会很多节庆的祭祀仪式,没有经历过庙会的舞龙舞狮喧嚣热闹,甚至由于很多城市的禁鞭政策,“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也仅仅成为语文书上的扁平文字。社区是我们生活的核心场所,在社区的公共空间中研究如何提供一个供人们参与的有仪式感的场所及设施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及实际应用价值。
二、相关概念研究
2.1 苏南地区
苏南是江苏省南部地区的简称,官方的苏南包括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但是由于南京、镇江大部分地区属于金陵文化区,语言上属江淮方言,且南京多次建都,受北方移民的影响颇大,而本文研究的是具有相似的文化源头的节庆仪式,苏锡常地区属吴文化圈,泛称吴地文化、江南文化、吴越文化等,以春秋时期建都苏州的吴国为基本条件,以吴方言为语言文化特征,形成文化圈。故本文的苏南,仅包含苏州、无锡、常州。
2.2 儿童友好型社区
社区是每个人使用最频繁的空间之一,也是每个人最放松身心的空间之一,儿童是社区公共空间的主要使用者之一,儿童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得以延续的根本,但是现代社会传统节庆正在远离儿童,本研究界定为儿童友好型社区,并不是专为儿童活动的社区,儿童只是弱势群体的代表,儿童友好型社区公共空间关注的是以儿童为代表的所有居民的利益。
2.3 节庆以及节庆仪式
本研究定义的节庆,选择以春节为核心,着重对列入第一、 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七个传统节日(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特别是被纳入国家法定假日的四个传统节日即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为重点研究对象。
英国《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对仪式的解释是“由传统习惯发展而来,是一种普遍为人们所接受的行为方式,其基本作用是使人们之间互相理解。”人类学家特纳把仪式定义为用于特定场合的一套规定好的正式行为,格尔茨把仪式称作一种“文化展演”,“场合”和“展演”都强调了仪式活动占有的空间的性质。仪式所揭示的实际上是一个群体的价值。人类社会早期,由于认知水平低下,将对大自然的恐惧寄托于神圣事物之上,节庆仪式大多与宗教、崇拜有关,七个传统节日中,三个都有祭祀的仪式。节庆民俗仪式进行过程中,通过空间及其内发生的各种行为,将精神与空间联系起来,仪式进行中的空间既是物质的,又是精神的,既是社会的空间,又是心理的空间。中国地域广大,各地风俗存在差异,本研究界定为苏南地区节庆习俗。
三、社区公共空间节庆仪式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3.1 中国社区空间的节庆仪式感研究
中国古代社会,节庆仪式被纳入“礼”的概念和范畴当中。“礼”与“仪”密不可分,“礼”通过仪式来体现,“仪”则是“礼”的外在表现。长期以来,中国是一个礼治社会。知网以“节庆仪式”为关键词,搜索到的文章多集中研究少数民族或重大节庆场所的仪式一方面从重要性和节庆内涵方面研究的,如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林慧教授在《论传统节日仪式在当代的重建》一文中提出仪式的缺失是一种精神和传统的缺失,是一种生活方式的缺失。恢复并重建节日的仪式需要从完整性、创新、媒介和国家传播这几个方面进行。而中国著名民俗学家、民间文艺学家乌丙安教授在《民俗日历:唤醒传统节日的文化记忆》一文中对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和表现形式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节庆仪式研究的另一方面,不少专家致力于节庆仪式的传承与发展,如中国艺术研究院图书馆馆长、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评审委李心峰教授在《当前专家学者关于中华传统节日符号与仪式的探讨》一文中总结讨论了为什么要深入研究传统节日的符号与仪式问题、应如何理解传统节日的符号与仪式、传承和建设节日符号与仪式,以及节日符号一与多关系问题、如何理解传统节日的仪式及其重要价值、 传统节日符号与仪式变与不变也就是传承与发展关系问题、如何看待所谓“洋节”,尤其是有关春节的符号与仪式的问题,等等,它们大都是传统节日符号与仪式问题上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同时有不少专家学者指出,节庆仪式对于儿童成长的意义重大,其幸福指数会大幅增长。而社区空间较少涉及及节庆仪式。对于分布在人们生活空间周围的节庆仪式研究较少。
3.2 国外社区空间仪式感的研究
国外节庆仪式的特点之一社会和慈善团体参与,西方节庆活动是非政府组织发起公益慈善活动的高峰期,在美国,每年从感恩节到新年假期的六周,非政府组织都会迎来捐赠的高潮,美国人近25%的捐助行为都发生在此时段。国外节庆仪式的另一个特点是重视传统节日。韩国中秋节的祭祖和扫墓仪式体现了对传统礼节的恪守,日本的成人节是日本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源于中国古代成人仪礼“冠礼”。国外节庆仪式的还有一个特点,即推动节庆文化活动。瑞士日内瓦每年12月都举行“登城节”,纪念1602年12月11日日内瓦人民胜利抵抗外敌入侵。在美国,圣诞节的传统活动之一就是始于1923年的12月初在白宫举行的“国家圣诞树点灯仪式”,由此拉开了圣诞节各种庆祝活动的序幕。至于仪式空间的社区实践,很多国家也有尝试,例如日本,经常在社区公共空间转角地带设置一个微型的祭拜场所,场地不大,设施不多,仅几平方一神龛而已,往来匆匆的人们,驻足停留,虔诚敬拜,又匆匆而去
四、基于节庆仪式感的苏南城市儿童友好型社区公共空间设计方法研究
景观设计能够改变空间结构,对人的行为产生引导作用。让我们的居住环境更有氛围。那么如何将节庆仪式感融入,有几点需要注意。
4.1 社区与社区公共空间的分类
社区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德国社会学家F·滕尼斯于1881年首先使用"社区"这一名词(一般译为"共同体""团体"集体"公社"等),当时是指"由具有共同的习俗和价值观念的同质人口组成的,关系密切的社会团体或共同体"。本文的社区是指与个人的生活关系最密切的、有直接关系的较小型的居住社区。本文研究的节庆仪式感的植入,建成年代,居住人群、家庭结构、思维方式、建造成本等因素都能够影响仪式的选择与氛围营造,与之相对应的分类方式,主要有按照建成年代分,可以分为传统社区和现代社区等;按照建造成本分,可以分为经济适用社区、中高档白领社区、别墅区等;按区位分,可以分为依托景区的社区、依托城市商业空间的社区、无任何可依托的社区等。而社区的公共空间结合空间形态和空间性质分为社区公园空间、社区小游园空间、社区商业街(广场)空间、社区道路空间、社区院落及宅前宅间空间等。考虑不同节庆仪式感的氛围与公众参与度,合理选择不同的社区,以及社区内不同的公共空间改造。
4.2 如何合理的选择社区与节庆仪式
节庆仪式是一种精神文化,不同的社区由于地理区位,建造成本,居住人群,家庭结构,建成年代等方面的不同,其适合植入的节庆仪式亦不同。应该在研究节庆文化与节庆仪式的基础上,分析社区以及社区公共空间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植入方式。别墅区还是经济适用房社区?传统社区还是现代社区?过什么节?如何过节?节庆仪式有哪些?如何取舍?社区节庆仪式和城市节庆仪式的关系如何?例如方案“盘门端午”,设计者的设计宗旨建立在将社区作为城市节庆仪式的有益补充的基础上,经研究,苏州的“端午”具有独特性,祭祀对象不是普遍意义上的屈原,而是伍子胥,以此作为一种有趣的地域文化进行挖掘,于是选择伍子胥带领建设并现在保留完好的盘门景区附近的三个社区作为主要改造对象,以盘门为中心,联系起这三个社区,完成“盘门端午五景”将社区景观纳入城市公共景观体系。再如“锡铁巷社区”,原本是一个经济适用房,社区内用地紧张,但是出入口紧邻一个步行商业街,设计者将此作为一类典型情况,将社区入口空间和步行商业街联合设计,希望为城市低端社区或者老旧社区提供一个成功的空间拓展的可能。另“威尼斯别墅区”由于别墅居住人群的特殊性,节庆选择上更多考虑安静、安全、意境等方面的需求,中秋赏月是一个不错的入手点。(如图1)
图1
4.3 如何在社区公共空间体系上体现节庆仪式的时间概念
节庆仪式的时间概念首先表现在节日的历时性。中国的节日在时间上具有完整性,不能割裂开来,它发生在一年365天之内,是我国先民对农耕文化的总结,对自然环境的应对,有节奏有秩序,如果我们不能完整、连续的过完一年的所有节日就很难理解节日的符号意义。选择以春节为核心,着重对列入第一、 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七个传统节日特别是被纳入国家法定假日的四个传统节日即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为重点研究对象,贯穿全年的节日文化。如何贯穿,如何在空间的体系上体现时间的概念,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论题。例如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仪式线索,串联空间里的时间。方案“社区的祭祖仪式”,即是选择祭祖这种最贴近民众文化认同的线索,每个人都是从贴近的亲属这样一种血缘关系的角度来认同这样一种宏观的、文化上的价值体系,可以从这样一个事件入手,安排社区空间序列及设施,在一年不同的节日文化中,寄托哀思安放灵魂。其次节庆仪式的时间概念还体现在节庆仪式本身的与时俱进上。水井,是古代村落极为活跃的公共空间,但是那是建立在没有自来水系统的生活环境中,如果在现代社区为了增加社区活力,仿照传统社区也挖一口水井,自然达不到目的。节庆仪式虽然是自古以来流传下来的文化传统,但是由于它是活的文化,因此也可以逐步进化。例如年节的烟花爆竹,但是出于社会安全,生态环保等诸多因素考虑,现在很多城市,尤其大城市,均推行了禁鞭政策,这也是年味丧失的原因之一,也有很多人提议,现代科技发达,手段多样,烟花爆竹燃放仪式也可以发生新的变化,例如利用音响效果,视屏效果,新型电子“烟花”模拟,这就需要合理的设计空间和设施。还有元宵灯会,也融入了时代的元素,灯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更为热闹。
4.4 如何在社区公共空间层面体现其与节庆仪式的兼容性
节庆仪式毕竟只是年节的特殊活动,而社区是365天服务于社区居民,因此,基于节庆仪式感的社区公共空间设计重点在于如何提升空间和设施的兼容性,而不是将节庆元素简单的罗列在社区公共空间。合理的设计作为活动容器的空间,实现空间的兼容性,实现特定节庆时期的华丽变身。涉及使用人群的兼容和设计内容的兼容。以社区儿童为主线,兼容社区所有居民,以节庆仪式为灵魂,兼容居民日常生活的空间及设施。可以有两种处理方式,其一,兼容式设计,即可满足日常生活休闲娱乐的需求,同时可以满足节庆时节特殊的仪式需求。例如方案“无锡万科城花社区改造”中,将一期、二期的步行商业街和三角公园串联,合理安排停车空间和活动空间,设计若干可变的场地(部分仪式经行区域的停车场可转化为观众席,停车可在附近其他活动场地临时解决),特定节假日的时候,为万科物业牵头举办的舞龙舞狮、送春牛等活动提供便利。其二,渗透式设计,在社区空间设计上提供节庆元素语汇,作为日常使用的场地,同时设计具有强烈情感色彩的标志物,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例如,以节庆元素设计儿童游乐空间及设施,再如方案“广溪月祭”,选择了无锡长广溪边一个别墅区临湖的绿地空间改造,设计了一个供居民日常休闲,散步,赏景的社区游园,游园内设计了一个颇有特色的观景平台。到了中秋月圆之夜,这个场地则摇身一变,为居民提供一个中秋赏灯,放灯,祭月的平台,别有一番乐趣。(如图2)
4.5 如何设置空间的点睛之笔,节庆设施
节庆仪式在社区的体现不论是兼容式还是渗透式,其实都涉及一个空间标志物或者节庆元素的小品设施的设计。这种节庆设施是节庆仪式在社区的点睛之笔,也是实现一个普通的社区公共空间在节庆期间华丽变身的关键因素。需要特别关注的是这些设施的设计不是孤立的研究其造型、色彩、材质等问题,而需要与周边环境、其他造景要素紧密衔接。此类点睛之笔既可以是精心设计的景观雕塑,例如为了祭祀需要设计的祈福柱,也可以是一棵树、一片湖等寻常之物。例如方案“中秋祈愿”选址无锡太湖国际社区,结合原有水面,改造成一片“放灯湖”,研究如何满足可变人群的放灯需求尤其是儿童的安全性而设计亲水平台,选择合适地点设计了一处供儿童游乐的“迷宫”,在特定节庆时节成为莲花灯的摆放点,研究湖面形状,保证放灯和收灯的便利等。在社区中心广场设计了一个许愿树,照顾儿童的身高需求,合理选择树种、树形、大小、色彩,同时精心设计周围的环境空间,营造虔诚的许愿氛围,设计许愿物品(例如红丝带)的放置位置,安排许愿人群和日常使用人群,以及经过人群的流线等。
图2
4.6 如何避免让节庆仪式空间和设施陷入空洞的说教式传达
比如节日的问候,从原来的信件往来演变为微信问候以来,问候语都是网上标准用语和图片,让问候变成空洞无趣的程式。社区公共空间的环境设施也要避免单调的民俗文化展示和教育。如何让节庆习俗具有仪式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节庆仪式是通过实践发生记忆的。仪式的行为区别于日常行为,是相对固定和重复的,而且具有象征和表演的性质。但这种重复和固定不是要一年365天,一天24小时,都要体现节日气氛。尤其注意不要过度设计,不要试图把各种节庆习俗符号化,然后安插进社区公共空间,需要广泛的研究节庆文化,精心的挑选节庆元素语汇,协调与社区空间设计的关系。节庆仪式过程是在社区公共空间中展开,通过建筑的背景烘托,人群的排列方式,环境设施的设计位置等,营造出一个或多个视觉上的“心理空间”。为以儿童为代表的社区居民提供传统文化的熏陶和心灵安放场所。
五、基于节庆仪式感的苏南城市儿童友好型社区公共空间设计案例研究
5.1 祭祖仪式
我国古代很多节庆文化均与祭祀相关,不止清明,中元节,甚至春节、端午等,都有祭祀的传统,古时人们往往家里插上几柱香,上香叩首,以表达对亲人的哀思,现在广东的很多村子仍然保留了这一习俗,在家门口的巷道里,家家户户都有一个香炉或香盆,以供祭祀。而在大城市,这种祭祀活动,常常固定在清明,大家都赶往共同的公墓,导致交通堵塞,而且,现在很多在城市工作的人群往往根不在这个城市,因此“遥祭”这种方式也日渐普遍,所谓遥祭,即对着家乡的方向,在节庆之日,心怀思念牵挂,祭拜已逝亲人。本方案从这一点入手,选取无锡惠山古镇附近的君和家园,该小区毗邻历史悠久的惠山古镇,惠山祠堂群极具盛名,已发现118处历代祠堂建筑和重要遗迹,人文情怀浓郁。该方案设计也围绕“遥祭”主题进行了展开,遥祭的关键在于场所和方位感的确立,在小区的东、西、南、北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各设立一个可供人们遥祭的场所,但设计又不拘泥于中国传统的定位方式,去世后的灵魂会进入浩瀚宇宙,每个灵魂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在社区中心以“圆”的构思设计一场地,“大圆”象征宇宙,其中又有若干“小圆”,象征着宇宙中的九大行星、月球和太阳。一来让传统与科学接轨,二来该设计的科普性和娱乐性更贴合儿童友好型社区的要求。人们既可以按照先人的星座祭祀,又可以按照家乡的方向祭祀。节庆之日,该场所可用于祭奠、缅怀已逝之人,非节庆之日,该场所又是很好的进行交流互动、跳舞、冥思、玩耍等活动的场所。(如图3、4)
图3 祭祖小空间 绘制:朱迪
图4 祭祖小空间 绘制:朱迪
5.2 地方特色端午节
方案“盘门端午”则发掘了不同地区节日的特殊性,并以此作为研究切入点。方案选址苏州盘门景区附近的南门新村、画锦坊小区和吴门印象三个社区,苏州端午节的特殊性在于纪念人物不在屈原,而是春秋时期吴国名将伍子胥,成为09年世界为物质文化遗产。而盘门为伍子胥所筑苏州城的八座城门之一,景区内西侧有伍相祠,是苏州端午活动场所之一。将社区端午祭祀活动加以推广,形成盘门景区新的旅游活力。苏州地区具有一整套与当地自然气候条件,日常生产生活习惯,经济文化特征相适应的民俗活动,如探采百草、邻里互送、悬挂菖蒲、艾叶驱邪、穿五毒衣等,方案一次为依托,形成盘门新五景,百草园、思胥园、浮翠廊,颐波径和印象端午。其中浮翠廊和颐波径分别位于画锦坊和吴门印象两个社区,这两个社区隔河与盘门景区向望,相对价位较高,其中一个别墅区,对安全和私密性要求也较高,画锦坊的浮翠廊和吴门印象的颐波径主要以遍植菖蒲艾草等湿地植物形成植物群落景观和隐于植物丛中的廊和径为主要景观意向,供社区居民休闲散步使用的同时以隔河观望的方式融入盘门端午五景。而选取一个相对开放的南门新村社区改造,设计了百草园,为居民提供种植乐趣;思胥园,为社区儿童提供不一样的活动场地;“印象端午”路线,提升社区内的步行环境的舒适性。同时三块场地共同成为端午游行的活动场地。(如图5)
图5 探采百草 绘制:黄蓉蓉
六、结语
节庆仪式离不开空间。节庆民俗仪式进行过程中,通过空间及其各种行为,将精神与空间联系起来,仪式进行中的空间既是物质的,又是精神的,既是社会的空间,又是心理的空间。
苏南城市儿童友好型社区的公共空间研究节庆仪式感,能极大为以儿童为代表的社区居民提供传统文化的熏陶和心灵安放场所。研究儿童友好型社区公共空间分类,节庆仪式最适宜的承载空间,空间最适宜的布局方式,空间标志物的设计方式以及使用人群和使用方式的兼容性的是本文研究重要内容。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社区空间并不是仅仅为节庆仪式存在,节庆仪式只是社区空间的灵魂寄托,其利用时间,在全年时间中所占份额很少,那么空间设计的多样化和兼用性是研究的重点。节庆仪式感的融入,能引导规划者更加关注规划的社会维度,关注居民的实际游憩行为活动和绿地的空间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