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睾丸恶性卵黄囊瘤伴未成熟畸胎瘤超声表现1例

2019-12-05卞东林王学梅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超声科辽宁沈阳110001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9年3期
关键词:囊瘤精原细胞生殖细胞

卞东林,王学梅(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超声科,辽宁 沈阳 110001)

病例男,18岁,以“发现右侧睾丸肿大伴疼痛1周余”为主诉入我院。患者无血精、血尿,无尿频、尿急、尿痛,无排尿困难;无寒战发热,无低热、乏力盗汗;无恶心呕吐,无头晕头迷,无心悸气短。体格检查:双侧精索静脉无曲张;阴茎发育正常;阴囊壁未见红肿及皮肤溃疡;右睾丸可触及,但较对侧增大,质地硬,沉重感明显,表面光滑,未触及明显异常结节,无明显压痛,透光试验阴性;双侧附睾及输精管未触及明显异常结节。超声检查:右睾丸上2/3可见囊实混合回声团块(图1),大小约4.16 cm×3.49 cm,以实性为主,边界清晰,形态规则,实质与正常睾丸实质回声相近,回声不均,囊性回声呈小片状,边缘可见少许点状血流(图2);左睾丸及附睾大小形态正常,实质回声细小均匀,血流未见明显异常。增强CT检查:右睾丸增大,内见直径约4.44 cm模糊稍低密度影,内密度不均,可见絮状等密度影,平扫CT值约27 HU,增强后动脉期及门脉期强化不明显,延迟期CT值约36 HU,边缘见线状强化影(图3)。实验室检查:甲胎蛋白(AFP):193.80ng/mL(参 考 值0.00~7.00 ng/mL);血 清 人 绒 毛 膜 促 性 腺 激 素(HCG):11.72 mIU/mL(参考值0.00~3.00 mIU/mL)。术后病理镜下:肿瘤组织结构多样,部分呈腺样排列,伴微囊形成,细胞核大深染,部分呈实性分布,胞浆透明,界限清晰,周围见不成熟软骨成分;诊断意见:睾丸恶性混合性生殖细胞瘤(卵黄囊瘤伴未成熟畸胎瘤,局部见原位精原细胞瘤成分)。

图1~3 睾丸恶性混合性生殖细胞瘤。图1:超声二维声像图表现为囊实混合性、边界清晰的肿块。图2:超声血流声像图表现为边缘少许点状血流。图3:增强CT图像表现为边缘强化影。

讨论睾丸生殖细胞瘤是睾丸最好发的恶性肿瘤[1],包括精原细胞瘤和非精原细胞瘤,前者常见,后者少见且病理成分复杂,大体包括卵黄囊瘤(又名内胚窦瘤)、畸胎瘤、胚胎癌、绒毛膜上皮癌等。非精原细胞瘤可以含一种或多种成分。本病例含多种成分,故称为混合性生殖细胞瘤。临床上混合性生殖细胞瘤相对少见,而本例患者同时存在卵黄囊瘤、未成熟畸胎瘤,并且局部可见原位精原细胞瘤成分,此病例极为罕见。本例超声表现为囊实混合性肿物,呈稍高回声,囊性成分相对较少,血流呈边缘型。阴囊超声检查已广泛应用,是目前临床最常用的阴囊疾病的诊断方法。超声对睾丸病变具有多方面的诊断优势,可以在极大程度上满足临床的要求,如大小、形态、边界、囊实性、血供、毗邻关系并且简单易行。超声在微血管显示方面的缺陷,可以通过超声造影来弥补[2-3]。总之,超声对睾丸病变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

猜你喜欢

囊瘤精原细胞生殖细胞
FGFs/FGFRs及其介导信号通路基因的异常表达影响犏牛未分化精原细胞增殖活性
卵黄囊瘤中肝细胞核因子1β的表达及诊断价值
枸杞多糖保护小鼠GC-1spg精原细胞氧化损伤的研究
颅内生殖细胞瘤放疗的研究进展
具有卵黄囊瘤样组织学形态或免疫表型的子宫内膜肿瘤
儿童及青少年卵黄囊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颅内生殖细胞瘤诊断方法研究进展
精原细胞瘤颈部转移病例1例
原发性颅内生殖细胞肿瘤全基因组甲基化分析提示生殖细胞瘤为原始生殖细胞起源
精原细胞分化及维甲酸在其中的作用与机制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