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性本科院校“六位一体”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2019-12-05辛娜
辛 娜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广东 广州 510000)
知识经济兴起带来新的生产方式,教育也应适时而作。近年来,我国创新创业教育成为高校教育的热门话题,创业教育已纳入高校教育体系范围内,成为教育关注的重要问题。早在上世纪5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就已经开始关注知识与能力的协调发展,特别在高等教育中应该不断发现、探究和开辟学生的内在潜力,鼓励学生的创造精神。创业教育是资源互动和技术转移中各项联系的核心,成为国家和地方的经济发展和技术创新的推动力。
1 地方高校创业教育现状
为扩大调查范围,确保调查的广泛性和有效性,不囿于课题组成员及调查对象全居于地方高校的地域限制,问卷调查主要采取网络问卷的方式,通过问卷星设计30个问题,设定一个月的调查时间。问卷发放于2018年9月2日开始至9月30日一共发放了210份问卷,其中有效调查问卷203份,其中男的占58.4%,女的占41.6%,被调查的人其中学生占58.26%、教师占28.36%、其它人员占13.38%。调查内容涵盖当前高校创新创业的科学性、实用性、透明性、公平性、公正性等多个向度。我们发现当前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多重问题,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地方院校对自身发展定位不明确
当前,大部分地方本科院校对自身发展定位无法确定,如果定位为应用型大学,与职业技术院校如何区分?如果定位为研究型大学,从师资、科研能力来看,相比于省会城市的高校又比较弱。但从全国高等院校的发展来看,科研水平往往成为衡量高校的水平重要指标之一。地方院校即要响应国家创新创业的号召,又要提高自身的科研水平。因此,发展定位不明确制约着地方院校的发展。
1.2 地方院校没有提出较好的创业平台
地方高校对创新创业管理比较混乱,虽然部分院校设有专门的创业学院,但没有形成较科学管理体系,学校对创业教育的师资没有统一规划,都是各学院的老师兼职。对于创业教育实践的资金投入一直都较少,无法为老师和学生提供一个较好的创业平台,很多创业实训活动,由于资金与资源的短缺无法正常进行。一个有较高素质的创业培训老师需要有丰富的实战经验,但地方高校创业教育与企业分离,无法提升老师的教育与培训水平,学校在选拔创业老师没有考虑地方的适用性,造成创业老师队伍整个素质不高的现状。
1.3 大学生创业心态不稳
虽然学生在课程上学习了一些创业知识,但缺乏实践与管理经验,面对一些突如其来的问题,很难做出一套合理的解决方案。很多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急于求成,在缺乏市场意识和管理经验的原因下,造成过生产与市场脱节,最终造成创业失败的结果。大学生面对市场时没有足够的市场营销经验,加之对市场认识与定位不足,即使暂时创业有所收益,但很难胜任领导者的角色。
1.4 大学生缺乏市场意识
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比较注重创意,没有考虑到市场的需求,更没有思考投入市场后的收益。在没有明确的市场定位和营销方式下,大学生创业成功机率就比较低。作为投资商不仅要关注创业中的创意,更需关注投资的回报率。因此,大学生在创业前应做好详细的市场调查报告和可行性分析报告,为创业的成功做好理论基础。
2 国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启示
中国的创业教育刚刚起步,需要借鉴国外较成熟的创新创业教育相关制度和发展模式,为我国创业教育模式的发展提供启示。
2.1 国外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特征
欧美发达国家的创业教育发展较早,他们的教育模式是从内涵到外延全面展开创新创业技能的课程体系,从而培养出一批具有创业意识和企业家精神的创新型人才。这些人才能够从科学角度认识创业的本质,为推动整体社会的创业步伐、科技水平和经济发展提供动力。
2.2 国外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从一开始就以专业与普及教育“双轨并进”的布局,随着我国近年来创新创业的发展,高校在创业教育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整体来看,仍然缺少全面科学的创业教育体系。欧美发达国家在创业教育方面注重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具有专业职能部门管理创业教育,具有完善合理并适应本国发展的创业课程和实践体系。这些创业教育成功经验给我们带来了重要启示,为我国创业教育发展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3 构建地方性本科高校“六位一体”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地方高校建设应用创业型大学应大力推进创业教育的发展,构建以“理念-课程-模式-项目-实践-制度”六个维度的教育体系,创业实训平台应以市场模拟、创意孵化和成果转化为主要内容的课程体系,为提高学生的创业意识和能力做好全面的工作。
3.1 打造“全面发展与创业素质”教育理念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创业教育需要学生全面学习和了解创业过程可能存在的问题,这类教育重在提升学生的全方位素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加入实践活动,问题导向制更能促进学生吸收并提升知识的能力。应以创新教育为主线,创业能力为培养重点,以创业素质为落脚点,全面发展创业教育。
3.2 开展“全方位联动式”教育模式
地方高校应根据创业教育理论与实际情况探索出适应自身发展的创业教育模式,需要从上层到下层再到学生、实践先导制、课内与课外全方位互动式的创业教育模式(如图1所示)。建立创业教育专职机构,加大资源投入、制定相关教育制度;加强校企合作,采用讨论教学、现场教学和项目引导等多种教学方式开发创业教育课程,促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提升学生创业能力应经常开展实践性强的活动,比如创业大赛、顶岗实习等。同时加强校政合作、校企合作、校校合作、专业合作、师生互动的教育模式,各方资源充分整合和协调,合作共赢地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和创业水平的提升。
图1 全方面互动式创业教育模式
3.3 构建“由点至线至面相结合”教学体系
创业教育教学体系应以通识教育与系统教育、必修与选修、分类指导与全面指导相结合为原则,开展创业教学工作。点线面相结合教学体系需要从以下方面展开:第一,成立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团队;第二,开设多形式、多层次的创业课程;第三,加强政校企合作,提供专项培训。
3.4 培育“激情与睿智并重”创业氛围
地方高校应推动学生社团开展创业大赛活动,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营造深厚校园创新氛围。第一,创建创业协会、创业论坛,激发创业热情;第二,举办创业大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第三,设立创新创业的宣传栏,强化创业意识。
3.5 建立“模拟-孵化-转化”实训平台
目前高校非常重视校外创业实践基地的建设,有条件的大学还建立了创业园,加上以中国创业实习网,可以建立“模拟-孵化-转化”创业实践平台。第一,创业实习网能够为学生提供创业模拟平台;第二,依托大学生创业园,构建创业苗圃平台;第三,依托大学科技园,构建项目孵化平台;第四,依托校外见习基地,打造创业转化平台。
3.6 开发“信息化管理”教育系统
高校与企业要实现各部门和各环节的全面互动,需要建立具有信息化教育管理系统,该系统集学习、交流、管理和服务于一体的创业教育管理信息化平台,该系统可以提升教学管理时效和科学性,实现创业教育教学、教学实践和管理的一体化与信息化。
4 地方院校“六位一体”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实践
“六位一体”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在全校范围内推行,从中选出有创业意识的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实践指导,主要从以下六个方面实行:
4.1 开展SYB 创业项目
在大学遴选出具有创业意识的同学,为其开设由联合国劳工组织开发的SYB课程,其全称为“STARTYOURBUSINESS”,以实用、通俗为特点的SYB在全球80多个国家内推广使用。通过SYB创业培训,可以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
4.2 创办创业协会
SYB创业培训仅是创业教育开端,其主要涉及理论知识,我们知道理论知识需要实践做支撑,才能落地发展,转化成学生自己的知识与经验,高校创业协会的创办可以作为创业教育的延续,创业活动作为高校日常活动开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4.3 举行创业大赛
为了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创业大赛在全国各区域、各高校都在大力开展,甚至很多企业也在推行创业大赛项目。高校的学生创意能力较强,把创意形成较完整的创业计划书,通过创业大赛的形式把创业想法展示出来,可以说这也是SYB创业项目的延续,让学生从理论创意深入真实的虚拟市场中,从中获取创业能力的提升。
4.4 模拟工商市场
模拟工商市场是很多院校为学生搭建较真实虚拟市场,通过边学边练的方式达到“干中学”的效果,但在实际操作过程,高校由于经费短缺、场地受限、校企脱钩等现象,模拟工商市场的实践训练往往是不到位。学校应建立专职岗位负责解决模拟工商市场的场地对接、经费使用、校企合作等问题。
4.5 建立校园夜市
夜市活跃在我国各个区域,它具有投资少、灵活多变的特点。这项活动非常适合大学生创业,有些职业学院把校园夜市作为学生创业教育中一门课程,把它分解到每个星期,作为学生的基本学分,这就需要学生平时参与夜市活动,积累实践经验,从而提高学生的动力能力。
4.6 创建大学生创业园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创建大学生创业园,在园区内为学生提供咨询、交流、创业项目和资讯等平台,从政策上引导学生提高创业意识,为学生创业指导和实践提供一个较好的环境,从而不断地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最终促进创业成功率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