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改革开放以来我党军事指导理论发展的特色

2019-12-05赵周贤刘光明

国防 2019年10期
关键词:强军军队军事

赵周贤 刘光明 胡 杨

内容提要:同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建设成就是新中国70年史的光辉巨著一样,中国共产党军事指导理论在这一时期的发展也特别闪光亮眼: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的立场观点方法为思想本源,以中华优秀传统军事文化为民族根脉,以中国党情国情军情为客观基点,以担当党和人民赋予的使命任务为根本着眼,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为强大法宝,以不断总结人民军队建设实践经验和教训为重要机制,以世界优秀军事理论成果为有益借鉴,取得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和时代特色的创新成果。

同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建设成就是新中国70年史的光辉巨著一样,中国共产党军事指导理论在这一时期的创新发展也特别闪光亮眼。中国共产党的军事指导理论是挺立在中国大地上的巍峨军事理论高原。沿着时间纵轴不断延展的这个理论高原上,总会随着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中国化的历史性飞跃,耸立起一座又一座时代高峰。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创造性实践中,我们党有效聚合亿万军民的宏大智慧和磅礴之力,充分发挥党在推进军事理论创新中的主创作用,在进行伟大社会革命和军事变革的同时推进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中国化,使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在中国焕发出勃勃生机,使其在中国大地和时代高度派生和演绎着新的理论形态,使党的军事指导理论始终以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色延续和增强着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的生命力。

一、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的立场观点方法,作为创新发展党的军事指导理论的思想本源

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的立场观点方法,本源是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改革开放以前,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中关于阶级、阶级斗争和暴力革命等思想,对于我们党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发挥了思想旗帜的伟大作用,但也一度因“以阶级斗争为纲”,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重大损失。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更加深刻认识到,推进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中国化、创新发展党的军事指导理论,必须打破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的束缚,决不能拘泥于“马列老祖宗”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针对具体情况提出的个别论断和具体行动纲领,而是要继承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观察和解决中国的军事问题。从根本立场看,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军事指导理论,都鲜明凸显了一切为了人民的根本立场,构筑起报国为民的精神支撑。比如,习近平强军思想明确要求,军委要时刻以党和人民为念,以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为念,以国防和军队建设为念,决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决不辜负全军广大官兵的期望;强调军队必须有人民军队的样子。从根本观点看,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军事指导理论,都创造性地确立并传承了我们党一以贯之的建军治军指导思想和方针原则。比如,习近平强军思想鲜明提出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的强军目标,充分体现了新时期我们党始终坚持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相统一的全面建设观点。从根本方法看,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军事指导理论,都蕴含着唯物辩证的科学方法,体现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精髓。比如,习近平强军思想,坚持把国防和军队建设放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来运筹,放在深度调整的国际战略格局中来思考,放在世界新军事革命和战争形态深刻演变的时代背景中来谋划,体现出宏阔高远的战略视野;坚持把国防和军队建设作为复杂的系统工程统筹谋划,同时又紧紧扭住国防和军队建设的要害问题,聚焦强军目标重点谋划,体现了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矛盾分析法。

二、坚持把中华优秀传统军事文化,作为创新发展党的军事指导理论的民族根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从文化视角看,也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根和魂。其中,中华优秀传统军事文化,则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的根和魂。习主席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17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在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中国革命战争和人民军队建设实践、中华传统兵法相结合的过程中,我们党靠不断创新,逐步形成了一整套建军治军的原则和制度,创造了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形成了我军的特有优势。①参见习近平:《准确把握世界军事发展新趋势,与时俱进大力推进军事创新》,载《解放军报》,2014-08-31。这段论述表明,中华传统兵法等中华优秀传统军事文化,是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重要内容。当年蒋介石败退台湾后,回顾国共两党几十年战场较量的实践,说出肺腑之言:共匪自江西以来,因为兵员缺乏,武器寡劣,谈不上军事科学,故以我国古代的军事哲学为基本思想,讲究奇正虚实,讲究运用变化,寓生活于战斗,寓训练于战场,翻陈出新,千锤百炼,狡诡虞诈,神出鬼没,极尽战争艺术化之能事。固其战术思想是基于军事哲学的反复实践而形成统一的一套。尽管用词极尽贬损,但对我们党传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军事文化则是高度肯定的。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军事指导理论,都把《孙子兵法》等中华兵学圣典蕴含的宏大智慧和哲学思维,以及其揭示的战争制胜一般规律等,融入当代中国军事思想的传承与发展之中,形成了兼具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的科学军事理论体系。比如,习近平强军思想,就带有深刻的中华优秀传统军事文化烙印,既彰显了深厚的中华传统兵学精髓,又体现了中华优秀武德文化。习主席指出,在战争指导上,我们从来都强调灵活、机动、自主,也就是《孙子兵法》上讲的“致人而不致于人”。习主席还反复引用“不战而屈人之兵”等名言,进而提出把预防危机、遏制战争、打赢战争统一起来,把备战和止战、威慑和实战、战时和平时军事力量运用作为整体加以运筹等重要思想。在新时代强军文化的凝炼中,习主席还多次引用中国古代名将的名言佳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军事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三、坚持把中国党情国情军情,作为创新发展党的军事指导理论的客观基点

习主席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20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当代中国最大的客观实际,就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们认识当下、规划未来、制定政策、推进事业的客观基点,不能脱离这个基点。①参见习近平:《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提高解决我国改革发展基本问题本领》,载《解放军报》,2015-01-25。我们创新发展党的军事指导理论,同样要把握一个客观基点,即我们的党情国情军情。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既把握世界军事发展的普遍规律又把握中国军事发展的特殊规律,既开阔视野又不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既开动脑筋又不脱离实际好高骛远,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党情国情军情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把准中国国防和军队建设实践的阶段性特征,契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对党的军事工作的新要求,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创新,确保党的军事指导理论始终深深扎根于当代中国的土壤,成为具有时代性、引领性、独特性的军事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的每一个重大论断、观点和主张,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又都是立足当代中国这片热土,着眼于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主要回答了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国家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开创中国特色精兵之路,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的问题。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主要回答了在世界新军事变革蓬勃进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历史条件下,如何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保证人民军队打得赢、不变质的问题。胡锦涛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主要回答了在世界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全面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军队历史使命的问题。习近平强军思想,主要回答了在世界进入前所未有大变局、国家进入由大向强发展关键阶段的新时代,建设一支什么样的强大人民军队、怎样建设强大人民军队的问题。如果我们把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军事指导理论比喻为一棵常青树,那么随着改革开放不断翻新的中国土壤,就是源源不断供给养料和水分的深厚大地。正如克劳塞维茨所说:“军队好比是一棵树,它总是从它借以生长的土壤中取得生命力的。”

四、坚持把担当起党和人民赋予的使命任务,作为创新发展党的军事指导理论的根本着眼

战争是政治的继续,军事是政治的支撑。我军是完成党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理论与实践上的全部创新,都必须紧紧围绕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使命任务来展开。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坚持站在政治高度思考谋划军事指导理论的创新发展,始终着眼国家利益全局筹划军事行动的理论指导,为人民军队向着正确方向、沿着正确道路胜利前进提供了坚强保证。为使人民军队肩负起“保卫社会主义祖国,保卫‘四化’建设”的光荣使命,邓小平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创新:坚决剥离军队在“文革”非常时期所承担的行政与生产建设任务,使军队集中精力于自身核心职能建设与发展;赋予“积极防御”战略方针新的内涵,实现了反侵略战争指导思想的突破;明确了“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的总目标;等等。为使人民军队为国家的安全统一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江泽民提出了一系列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思想理论观点。比如,提出“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的总要求;我军“打得赢、不变质”两个历史性课题;努力完成我军机械化和信息化建设的双重历史任务;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等等。为使人民军队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三个提供、一个发挥”的历史使命,胡锦涛强调,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相统一;坚持以推动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为主线;按照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相统一的原则加强军队全面建设;把以人为本作为重要的建军治军理念;等等。为使人民军队担当起新时代党和人民赋予的“四个战略支撑”使命任务,习主席以完成新时代人民军队使命任务为理论基点,提出“10个明确”的强军思想体系,阐明新时代强军的奋斗目标、建设布局、战略指导、必由之路、强大动力、治军方式、发展路径等重大问题,实现了理论上的重大突破、重大创新、重大发展,为丰富和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作出原创性贡献。完全可以说,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军事指导理论的所有创新发展,都是坚持军事服从政治、战略服从政略,着眼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使命任务来推进的。

五、坚持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作为创新发展党的军事指导理论的强大法宝

停留在旧时代的理论,不可能指导新时代的实践取得成功。即使是那些在旧时代揭示的至今仍具有指导意义的基本原理,其实际运用也必须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要指导各国军事实践不断走向新的辉煌,就必须把其基本原理同本国国情和时代条件结合起来。这一要求,概括起来就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军事领域是竞争和对抗最为激烈的领域,也是最具创新活力、最需创新精神的领域,军事理论创新尤其需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任何思想上的僵化和固守,都可能导致军事对抗的落败。历史上曾一度被普遍认可的苏俄城市工人起义的革命道路,却在指导中国革命斗争的实践中让我们党付出惨痛代价。血的教训促使我们党痛定思痛,确立并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这条思想路线,也被运用到推进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中国化的伟大进程中,使之成为创新发展党的军事指导理论的锐利武器。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始终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作为毫不动摇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精髓,同时又把它作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创新发展的“不二法门”,自觉把思想认识从那些过时的条条框框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持续对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作出原创性贡献。比如,邓小平坚决打破“两个凡是”的藩篱,作出了军队建设指导思想实行战略性转变的重大决策,继而提出了新时期军队建设的目标任务、指导思想、方针原则和道路选择等,形成了与改革开放前有很大不同的军队建设思想。基于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军事领域极端重要性的深刻认识,习主席指出,要主动来一场思想上的革命,从一切不合时宜的思维定势、固有模式、路径依赖中解放出来,防止穿新鞋走老路,强调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勇于改变机械化战争的思维定势,树立信息化战争的思想观念;改变维护传统安全的思维定势,树立维护国家综合安全和战略利益拓展的思想观念;改变单一军种作战的思维定势,树立诸军兵种一体化联合作战的思想观念;改变固守部门利益的思维定势,树立全军一盘棋、全国一盘棋的思想观念。毋庸置疑,在新时代国防和军队建设领域继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我们党还将不断丰富发展习近平强军思想,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21世纪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的新境界!

六、坚持把不断总结人民军队建设实践经验和教训,作为创新发展党的军事指导理论的重要机制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任何有自身特色的理论,一定是理论原创主体把自身实践经验和教训作为基本研究对象,通过对过去实践的历史总结和理论升华形成的。这体现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理论与实践相互作用的过程。我们党的军事指导理论创新发展,充分体现了实践与认识的互动进程:依据中国军事实践发展的需要,从人民军队的实践经验中汲取智慧和精神营养,从失败的教训中总结反面经验,经过系统加工和理论概括,提出新的科学理论,再运用于国防和军队建设之中,在指导新的实践中形成新的认识……实践和认识如此循环上升,以至无穷。这个过程同时也是党的军事指导理论适应中国军事实践发展需要而不断创新发展的过程。中国军队新的实践需要是党的军事指导理论创新发展的动力之源,人民军队的实践经验和教训是党的军事指导理论创新发展的智慧之源。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党始终把人民军队的伟大实践作为理论创新的源泉,作为把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基本载体,不断推动党的军事指导理论随着实践的发展常青常新。比如,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就是在总结改革开放前一段历史时期军队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中实现初步的理论突破,尔后又在进一步总结改革开放后一段历史时期军队建设的伟大实践经验中取得理论创新重大成就的。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邓小平尖锐指出的军队建设存在的各种问题,无疑是我军发展史上存在的严重教训。这些教训,经过我们党理论上的探索和总结,反过来成为推动我军建设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我们党经历过多次错误,但是我们每一次都依靠党而不是离开党纠正了自己的错误。邓小平引领国防和军队建设走上正轨以后,又把我军走中国特色精兵之路伟大实践中行之有效的新思想新理论新观点新论断进行系统集成,形成了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同样,习近平强军思想,是在汲取党的十八大前一段历史时期军队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中实现最初的理论创新,尔后又在进一步总结新时代强军征程的伟大实践经验中推动重大理论突破的。2012年底军委一次重要会议上,习主席总结了10年来我们党建军治军的10条基本经验。在随后的古田全军政治工作会议等重要时机场合,习主席尖锐指出了党的十八大前一段历史时期军队建设存在的严重问题和深刻教训。这些问题和教训,促使我们党提出新的思想理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从严治军,进而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党的十九大以5年来国防和军队建设实践成就和丰富经验为基础,对新时代强军兴军的科学理论进行系统总结,形成习近平强军思想。可以说,坚持问题导向,以实践为依托不断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是我们党推进军事指导理论创新发展的重要机制。只有不断完善这个机制并充分发挥其作用,党的军事指导理论才能在创新发展中始终保持鲜明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和实践特色。

七、坚持把世界优秀军事理论成果,作为创新发展党的军事指导理论的有益借鉴

“善集大成者,赢。”一个国家的军事理论创新,只有集成全人类优秀军事理论成果的思想精华,并在此基础上推进创新超越,才能引领打造无敌于天下的军队。毋庸置疑,我们强调“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但这个“我打我的”一定是在充分把握对手“你打你的”特点规律基础上对本国军队打赢制胜特殊规律的科学运用。从这个意义上讲,借鉴吸纳外军优秀军事理论成果仍然是必要的基础环节。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推进军事指导理论的创新发展,没有把目光局限于本国本军的阈限内,而是站在世界军事革命的最前沿,借鉴发达国家军队建设转型的新鲜经验,吸纳信息化战争的先进理念,并结合自身实际进行综合创造,形成了海纳百川又独具特色的军事理论体系。正是在与发达国家军队的比较中,邓小平看到了我军“肿、散、骄、奢、惰”的积弊,指出,我们军队成堆的问题,核心的问题是什么?不是这个人那个人的问题,而是机构臃肿,人浮于事,这是最根本的。在学习借鉴外军先进经验和成果的过程中,邓小平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引领我军走上了中国特色精兵之路。海湾战争及之后美军参与的几场局部战争,揭开了信息化战争的序幕,也极大地冲击了我们的传统军事思维,推动着党的军事指导理论直面和吸纳有关信息化战争的科学军事理论成果。海湾战争还在进行时,江泽民就敏锐地提出,人类战争形态正在发生变化,信息化可能逐步成为未来战争的基本特征。此后,我军确立了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战略目标,加快了机械化和信息化复合发展的历史进程。胡锦涛深刻认识到,未来我军进行的军事斗争,将是信息化程度很高的诸军兵种一体化联合作战,明确要求学习当今世界反映现代军事发展一般规律的有益成果,借鉴各国推进国防和军队改革的有益经验,提出提高以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能力为核心的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强调构建具有我军特色、符合现代战争规律的先进作战理论体系。习主席对借鉴吸纳世界优秀军事理论成果高度重视,科学处理了坚持我军特色和借鉴外军的关系。在领导指挥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进程中,不照搬照套别国模式,但积极吸收了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一些基本经验。在推进战争指导理论创新时,通过学习世界优秀军事理论成果,认识到制信息权成为夺取战场综合控制权的核心,一体化联合作战成为基本作战形式,战争进入发现即摧毁的“秒杀”时代等,强调要把现代战争的制胜机理搞透。可以预见,随着结合实际吸收借鉴世界优秀军事理论成果的深化,我们党将引领人民军队进一步掌握现代战争制胜机理,推动军事指导理论实现更好更快的创新发展。

猜你喜欢

强军军队军事
我的科技强军梦
包围童话镇的“军队”
强军战歌
盛大国庆阅兵见证改革强军新时代
美要派上万军队阻止“大篷车”
四位军队党代表直面敏感话题
赞强军
军事幽默:局
军事
军事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