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教学,数学课堂彰显活力
2019-12-04史志福
史志福
【摘 要】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先生教育教学理论的基础。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生活化教学,是小学生学习和认知的需要,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是新课标倡导的主要教学目标。文章主要就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运用生活教育理念,打造生命力课堂的问题,谈几点粗浅认识。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教学;策略
新课改不断深入的背景下,数学教学进行着越来越多的改变,教师应在新课标的指导下,运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改变传统的数学教学与生活脱节的现象,努力将生活搬进课堂,拉近数学与生活的距离,消除数学知识的枯燥感,促使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学习,积极运用所学知识,实现“学以致用”。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对如何实施生活化教学的问题谈几点实践性的认识,与大家分享。
一、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生活元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材是教学的“抓手”,是教学的基础和依据。教师对于教材的熟悉度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前提。如果心中没有教材,不能深入领会教材,谈高效教学就有天方夜谭之感。为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首要任务是潜心研究教材,抓住教材中的生活化元素,确保完善利用教材,提高教材的应用效率,并寻求有效方法,让生活化元素发挥其真正作用,让生活化元素“活”起来,让学生感觉教材的熟悉、数学知识的亲近,引发学生的学习体验,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增强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帮助学生夯实基础知识。
如《1~5的认识与加减法》(分合)的教学时,教师应抓住教材中的插图,运用插图中的元素进行数的分合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然而,实际教学中,多数教师对这个插图视而不见,没有领会教材编写者的意图,让生活元素在课堂上流失,造成资源的浪费,也让生活化在数学课堂上绕道而行。
这幅插图遵循学生的认知特点,并且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相关,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应充分利用这张插图有效导入,让学生温故知新,引发学生探究学习的欲望。如教师用多媒体呈现出这张插图,多媒体呈现与直接看教材相较而言,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多媒体呈现的插图更具有立体感、画面感。利用PPT呈现插图后,教师提出问题:你看到了什么?立刻会有学生说“一个老奶奶”“4只小鸡”。教师继续设疑:除了看到1个老奶奶、4只小鸡,看看还有什么?比一比谁看到得多。这个活动的开展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表达能力,也以竞赛性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关注力和学习的欲望,同时,通过人或者物的图片与数量的联系,强化学生认识1~5,帮助学生“温故”。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回答,巧妙导入“分合”的学习,如:图中有4朵向日葵,2个篮子,要你把4朵向日葵放到这2个篮子里,你会怎么放?用你手中的学具试着分一分吧!
这样的设疑,将学生从看图、话图中引领到教学的主题——“分合”的教学中,这样的教学借助于插图,在插图中设疑,将插图中的生活元素有效挖掘和运用,为有效课堂增趣加值。
二、注重生活化情境的创设,提高学生有意注意
传统数学教学中,教师对知识的讲解、公式的推导、方法的点拨等可谓事无巨细,一股脑儿地灌输给学生,让学生对知识知其然,但不知所以然,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积极性减弱,课堂上学生思想“溜号”、注意力“走神”等,成为师生头疼的事。小学生由于年龄、认知等原因,专注力时间较短,这就需要教师灵活创设生动、直观的生活情景,以情境转移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学生到课堂的学习中,促使学生迅速投入到课堂的学习,减少、避免“走神”“溜號”等现象发生,为教学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
如学习“数字的认识”以及“顺序”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借助于多媒体的辅助作用,为学生创设“森林动物运动会”的情境,这个情景中各种各样的动物立刻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专注力,呈现猴子、兔子等赛跑的前后,感受谁的前面有谁、谁的后面有谁、谁是第一、谁是第二等,情景的创设既吸引了学生的兴趣,也利于知识的学习和理解。
再如“时间”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钟表王国”的情景:国王遇到了麻烦,被困住了,每找到一个钟表标志,国王就闯过一关,学生需要找到18个钟表的标志,就可以救出国王。这个情景的创设也快速调动了学生自主参与的主动性。钟表是孩子们生活中常见的元素,设置这样的情景,可以提高学生的代入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注重操作实践活动的开展,促进学生实践能力提高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倡导开展操作为主的实践活动,构建自主、合作、实践、探究的课堂模式。这与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完全吻合,学生通过“做”形成良好的互动氛围,促进知识的理解和内化,促进知识的学习和运用,也彰显“学以致用”。因此,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做的活动,让学生通过“做”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从而提升学习效果。
实践活动的开展,首先应开放空间,向家庭、向社会延伸。活动的开展可以多样化、丰富化,如开展调查、实践活动等。如教学“统计图”的内容时,鼓励学生开展多样化的调查活动,如调查家中的一个月的家庭开支情况,如包括用电量、电费、衣服、学习的费用等;调查班级同学业余爱好的情况,包括阅读、球类、电影、电视、游戏、唱歌、跳舞、绘画……根据调查结合分析数据,并制作统计图。又如教学“元、角、分”时,跟爸爸、妈妈去超市购物,通过付钱、找钱,掌握元、角、分之间的换算;教学“多边形的面积”时,鼓励学生回到家量一量电视的长和宽,量一量课桌的长和宽等,并计算出面积;教学“中心对称”时,鼓励学生制作飞车……实践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亲近感,通过在生活中运用,也让数学知识彰显出作用和意义,强化学生学习意识。
生活化教学是陶行知先生的主要理念,也是学科特点所决定的,更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生活化教学,将生活渗透到教学的始终,让数学课堂因生活而有趣,因生活而高效。
【参考文献】
[1]张雪萍.让数学与生活比翼齐飞——探讨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情境的创设[J].学周刊,2019(15):81.
[2]王梅芳.浅谈如何让生活问题进入小学数学课堂[J].课程教育研究,2019(08):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