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同化论在初中化学概念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
2019-12-04李玉清
摘 要:在初中教学中,初中同学初步学习到有关化学的概念和知识,在学习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理解吃力学习困难等情况。对此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必须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使学生能够适应化学课程的讲课进度,能有有效理解相关知识,降低化学教学的难度。教师必须对教育课程和自身的教学经验进行不断总结,并参考其他有效的教学理念,使初中化学教育能够顺利进行。本文将对化学教学中的认知同化理论进行分析,以其他科学的学习理念促进化学教育质量提升。
关键词:初中化学;认知同化论;应用分析
一、 引言
化学教育涉及大量的基础概念以及反应公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逐个进行记忆和掌握,才能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另一方面,初中化学的教学时间短但知识多,使得学生的学习十分吃力,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和理念,是提升教学效率和质量的重要途径。学生通过认知同化论建立自我认知的化学知识体系,是目前教学研究的重要教学对策。利用新的教学方式终结传统的教学方式,是初中化学教育的必然出路。
二、 认知同化论简介
认知同化论是针对广义学习提出的学习策略。人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对新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以达到最终实际应用的目的。而如果能将旧有的知识和新知识建立某种认知连接,则无疑可以大大提升新知识的理解速度,提升学习的整体效率。认知同化论就是鼓励学生在旧有知识的基础上,将新知识和旧知识进行同化,使不同知识之间建立一定的框架体系和联系,在旧有知识的基础上完成对新知识的解析,最终提高新知识理解和记忆的效率。
(一) 新旧知识建立联系的必要条件
想要实现认知同化论指导学习进步,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①学习的材料之间必须具备连贯性和逻辑性,知识之间如果关联过小,则认知同化论会失去作用和意义。 ②学习者必须了解自身学习内容的发展方向,这样可以建立有效的知识认知框架,降低学习的难度。③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新旧知识之间应该具备一些“串联”知识。④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必须主动搭建脑海中知识框架,以实现知识的高效學习和认知。
(二) 认知同化论适用的学习类型
认知同化论对于知识的学习类型也有一定的要求,通过对不同知识类型的区分,学习者也能更快地掌握学习的要领。①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符号建立认知和联系,这类学习一般在数学学习中比较常见。②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掌握事物的特定规律建立认知,这类学习在自然学科中都比较常见。③概念性认知,在学习中需要通过多个概念的延伸分析,得出某一学科结论。
(三) 认知同化论的学习层次
认知同化论对学习内容的学习层次也做出了明确的划分,使学习者能够更加轻松地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其中划分层次有以下几种:①下位学习,指的是新知识是旧有知识的细分和再解释,属于旧知识的下层结构。②上位学习,指新知识是旧有知识的总结和概括,属于旧知识的上层结构。③并列结合学习。指新知识和旧知识是并列同属关系,两者之间没有明显的从属关系。通过对知识分层的学习,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快更有效的建立知识认知框架。
三、 认知同化论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分析
初中化学学习中,大量知识是对客观物质世界的总结,符合同化认知论的大多数观点,因此在初中化学中使用认知同化论的教学理念,将会大大提升初中化学的教学效率和质量。
(一) 通过举例说明,明确知识之间的联系
初中化学知识中,大量的知识是对反应过程的总结。对此教师必须在简述反应的过程中,不断的举出一些化学反应实例,使学生能够通过直观的反应建立知识认知联系,促进学生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例如在化学方程式书写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大量的实例帮助学生对化学方程式完成概括性的学习和总结,从而使学生抓住方程式的书写实质,从而一次性建立科学的方程式书写方法。
(二) 结合旧有知识,帮主学生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初中学生初次接触化学知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善于利用旧有知识形成对新知识的解释说明,使学生能够逐步建立对化学新知识的认知。例如在碳化合物的教学过程中,这时的学生已经对物质世界和化学反应有了初步的了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忽视碳化合物的观念。直接使用已有的化学反应知识对化学反应做出解释,能够有效简化学生的学习过程,并使学生对碳化合物知识的学习更具系统性。
(三) 通过实验现象,促进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化学知识很多反应有其共性,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合理的有利用这些共性,简化学生的学内容。例如利用实验酸碱实验达到对酸碱反应强弱的解释说明,还可以通过酸碱和金属的反应,解释金属的反应活性。
(四) 通过知识总结的方法,明确化学知识的概念
初中化学教学大多是对基础知识的教学以及对自然现象的反应分析。通过对自然现象的分析,能够有效地从中提取出有效信息,达到对物质世界的基本了解。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提醒学生对知识的特点进行总结,并在教学完成后进行整体学习内容的回顾,使学生能够通过自我总结实现对知识认知框架的建立。例如在燃料及其利用的课程学习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逐步建立现代文明是建立在物质燃烧基础上的工业文明,引发学生对现代文明以及燃烧现象的反思,使学生对燃料的价值和作用做到更深刻和全面的了解,最终促使学生养成理性分析物质世界,科学看待社会能源问题的化学核心素养。
四、 结束语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在初中化学中能够引入更多的多媒体教学方法,对此教师也应该对信息技术进行合理的利用,将知识结构通过信息教学进行充分总结,以促进学生框架知识体系的建立。通过对初中化学知识的特点分析,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充分的利用认知同化论的学习理念,使学生能够建立化学知识之间的有效联系,达到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另外初中化学教学内容知识多时间短,教师只有通过科学的方法提升教学的效率,才能保证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充分掌握。
参考文献:
[1]曹敏.认知同化论在初中化学概念教学中的研究分析[J].情感读本,2017(5):37.
[2]刘克芳.认识同化论在初中化学概念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7(2).
作者简介:
李玉清,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沙城第四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