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纪录片《人间世》

2019-12-04明燕飞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9年13期
关键词:镜头医患关系

【摘要】纪录片《人间世》以医院为拍摄原点,每集围绕一个主题讲述了重症抢救、120急救、公民器官捐献等与医疗有关的真实故事。当下社会医患关系敏感而紧张,该片通过换位思考和善意的表达,展现一个真实的人间世态,本文通过不同方面对《人间世》的进行浅析,对医疗纪录片节目的制作与发展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关键词】《人间世》;医疗新闻纪录片;镜头;医患关系

《人间世》是由著名导演周全执导联合上海广播电视台和上海卫计委策划拍摄。在2016年的时候在上海卫视首播,开播以来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同时也收获了很多荣誉,在网络上的评论是非常高分的,同年凭借着自身独特的优势获得了“最佳纪录片”等称号。导演周全表示,医院是人生四苦集中上演的地方,也是各种矛盾的集中地点,在医院能看到最真实的人性。因此他希望以医院为原点,通过观察医院这个社会矛盾集中体现的标本,展现一个真实的人间世态:既有人性的光辉,也有人生的无奈。《人间世》的成功绝对不是偶然,本文将从几个主要方面分析。

1. 新颖的主题

《人间世》主要是以医患题材为主,虽然它并不是开这一类题材的先河,但是它对于医疗问题的深入探究触发了很多观众对医疗改革、临终关怀、器官捐赠等曾经的敏感医疗问题有深入的思索,吸引了观众的目光。该纪录片全程围绕医患这个中心题材展开,直击不同的医患关系。

医患题材的纪录片并不是陌生的题材,但是由于众多因素医患题材的纪录片一直没有实质的突破,要么一味赞扬医生救死扶伤,要么机械的拍摄医学案例。然而《人间世》让医生、患者的心灵在生命与爱的两弦上获得了强烈的共振,收获了理解与宽容。

《人間世》采用真实镜头,不避讳医患关系,每一帧都是有血有肉的,都是触目惊心的。但是导演绕开医患案例的众说纷纭,并且机智回避了有关制度,而是直接的击中故事的中心,用故事去充实镜头,用镜头去说故事,告诉观众医院里的日常,可能是欢笑、可能是绝望也有可能是淡然。医生和病患都在努力,都不容易,应该是一条战线。然而医院外可能是阳光明媚车水马龙一切如旧,这也就是人生。

2. 专业的技术

纪录片和其他影视作品一样,来自视听符号的组成,但是其核心就是映入眼帘最为直观的,匹配的就是镜头语言,因为观众要想知道该纪录片在表达什么主要是通过眼睛去观察最后慢慢理解的《人间世》的视听主要也是通过镜头、声音和色彩构成,其中前面两者占据着主要的成分。

拍摄前一年,主创团队就来到医院学基础医学知识,每天跟在医生后面查房、开会,学抢救知识、学无菌规范等。2014年冬天,4位编导就带队8个拍摄小组开始在上海几家医院蹲点拍摄。在2年的浸入式拍摄里,他们把摄像机搬进了上海的大小医院,抓取到了一般观众无法看到的真实场景。

纪录片的镜头和电视拍摄有着很大区别,记录的是真实、实时和不可控的内容,而且在医院里,拍摄环境特殊,周围随时都发生着大大小小的事情,伴随不同的情感,这对于摄像师的要求非常高,他们就像第三方,客观的表现,将一切值得的东西拍摄,因为纪录片没有重复拍摄的可能。

如何安排镜头大小,运镜方式也是很重要的,在第六集中,通过远景勾勒出一个小男孩中秋日在医院过节的无奈,但是通过小男孩用渴望的眼神看着窗外的月亮风景,体现了这个小男孩想要手术成功可以回家和家人团结,这个远景的情景让不少的观众动容,因为这一幕既让人痛心又非常的真实。

在《人间世》第一集中,医生在救治病患手术的过程中突然大出血,摄影师冒着被血喷到的可能迅速用特写抓拍,让很多观众明白了其实每一次手术都是有不可控的一些因素,医生对于每一次手术都是全心全意的进行。第七集里,导演还运用了俯拍的手法的拍摄朱帮红剖腹生产是为了把手术中所有的仪器以及医护人员全部拍摄进去,可以让观众更加直观到了解到手术室里面是有什么的,把大家的目光都汇集到了医生进行手术的细节上面来。导演和他的团队凭借极高专业素养,用镜头将情感展现的淋漓尽致,给观众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但是更多的是,导演希望用镜头去告诉大家,每个人都是不容易的,人与人需要相互理解。

3. 独特的结构

《人间世》这部纪录片对于叙事结构是非常有逻辑的,比如第二季第一集的主题是《烟花》为什么叫烟花呢,给人留下的遐想就是人的生命可能像烟花一样短暂而绚丽,第二季比第一季的主题设定更加有逻辑性了,每一个主题后面的主人公遭遇的事件都能围绕而说,两者之间不相互矛盾。

《人间世》可以在众多的医疗纪录片中脱颖而出,它的过人之处是它的叙事语境是偏向“栏目式”的,虽然这类的纪录片慢慢被其他模式环境给冲击,但是有一个强大的实力就是内容丰富,《人间世》利用这个模式不断创新,区别于其他医疗纪录片,每一集的剧情都不重复和感情真挚,使整个栏目的运转十分顺畅。

而且仔细观看每一集的名字,便可发现导演的“良苦用心”,第一季第一集叫《救命》,纪录片就在急诊室里开始了,整个片子的基调也是像急诊室一样紧张,忙碌,毕竟医院不是一个平常的地方。第一季的第四集和第五集分别叫《告别》和《选择》,告别讲的则是临终关怀区的故事,触及死亡,总是避免不了泪水,告别也就是暗示生命的结束。而《选择》,导演安排的是两个与子宫有关的故事,子宫是孕育生命的地方,每一天都有人与我们告别,也会有新的生命来临,有绝望伤心,也会有希望和喜悦。这样的剧情结构起伏大,能够给观众带来更深的印象。最后一集《回到起点》,导演将人间世背后的故事呈现,片子讲述的只是冰山一角,就像开始的急诊室一样,辛苦的工作人员也时刻奔赴在“战场”,医院也就是人间世的缩影,通过不同的故事告诉大家人与人、人与社会该如何相处,人与喜怒哀乐、与生老病死该如何相处。也正如标题一样,生命的结束也就是开始,人们也都无时无刻都在忙碌着。

4. 有关医护题材纪录片思考

在《人间世》之前,也有比较优秀的同类纪录片,质量较好的《生门》和《急症室的故事》都没有采用全视觉的方法去拍摄,这样很容易导致观众忽略了真实的医患环境。但在《急症室故事》中虽然是比较真实,但是缺乏了对医患关系的一些处理。

但上述几个纪录片都存在着一个通病,就是纪录片中已经可能把事件真实的还原,但是面对一些纠纷和实际问题发生的时候,我们还是未能完全的展示,由于特殊原因只能避开,缺乏一定的社会责任感,这也是我国整个医疗纪录片所缺乏的。

《人间世》以医院为主要拍摄地,所以还是有些局限,如果能有更多的镜头去讲述医者背后的故事,或许能对医生的解读更加全面,同时加强对医生这个群体的关注。医者医人,可是医者非神。

大量的好评和关注也说明有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医患问题,同时也说明纪录片的重要性,所以纪录片的拍摄一定要遵循其原则,用镜头还原现实,传递其价值意义。

5. 结语

本文以《人间世》为例子,从不同方面浅析其成功的原因,并对该片和我国医疗新闻纪录片发展提出自己的思考。

参考文献:

[1]黄思骏.网络综艺节目《创造101》的视听分析[J].视听,2019(02):79-80.

[2]施心恬.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符号学解读[J].海外英语,2016(20):197-198.

[3]熊翠兰.从《人间世》看我国医疗纪录片发展[J].西部广播电视,2019(08):105.

[4]厉涵.医疗纪录片《人间世》中人文情怀的探讨与研究[J].传播力研究,2019,3(08):25.

[5]方雨昕.从“新闻形态的建构”评析电视纪录片《人间世》第二季[J].新闻研究导刊,2019,10(03):130-131.

[6]赵梓会.医疗纪录片《人间世》对医患关系的表达[J].传媒论坛,2018,1(24):167+169.

[7]王冬冬.纪录片叙事场所建构策略分析——从《生门》和《人间世》的创作方法说起[J].上海艺术评论,2018(05):35-38.

[8]强亚铣.医疗纪录片《生门》的视听语言分析[J].视听,2019(02):83-84.

作者简介:明燕飞(1995.3.14)女,土家族籍贯湖北来凤县,四川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在读。

猜你喜欢

镜头医患关系
三维场景浏览中建筑造型的特点及镜头运用
医生告知说明义务对患者治疗满意度影响的调查报告
“微信”在医患沟通中的作用研究
对医患关系本质及双方权利义务的探讨
伦理道德视角下的医患关系研究
谈电影植入广告试听元素的创意运用
医患关系紧张对医学生思想道德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用努力化梦为真
立体视频资源存储入库研究
浅析摄影之艺术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