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创意产业时代高职院校演艺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2019-12-04张静
张静
【摘要】文化创意产业是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的必然产物,而且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不断快速发展,相关人才的需求成了必不可少的条件,具有综合技能的实用型人才成为各个企业争夺的目标。本文针对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演艺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首先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做了简单陈述,从而引申出该背景下对高职院校演艺人才提出的新要求,其次细致地从专业培养方向以及创新方向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究,希望能引发相关方面的思考,抛砖引玉,找到更加适合高职院校演艺人才的培养模式,提高相关人员的综合素养,更好地适应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新要求。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演艺人才;高职院校
【中图分类号】G623.3 【文献标识码】A
文化创意产业是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必然的发展产物,主要是以创造力作为产业核心,在其内部更加强调在一定主体文化的背景下个人通过技术的创新和新的创意达成产品开发和营销的目的。我国2011年《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现在我国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更是促进我国文化高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样的背景下,全国各个行业都非常需要具备综合性技能且能够胜任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人才,特别是在发展更为迅速的一二线城市来说,已经成为了城市发展的重要一部分。这样,高职院校对演艺人才的培养也要遵循这样的大背景,才能够在走向社会的时候脱颖而出。
一、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
在经济全球化高速发展的今天,文化在国家综合实力评比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文化创意产业更可以说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直接体现,能够反映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际竞争力。拿美国来说,文化产业综合占比占到了总GDP的三分之一,其电影产业产值已经超过了其国家的钢铁生产总值。这并不是个例,英国和意大利的创意产业、日本发展的动漫产业以及韩国重视的游戏产业,都在其国家GDP总产值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2011年10月,我党在十一届六中全会上曾经提出,要加强我国文化产业的建设,力争成为文化强国,初步制定了从当下到2020年的十年文化改革发展目标,在今天,这个目标基本得了实现。我们可以感知到,文化产业已经成为了民族创造力得以提升的不竭动力,成为了国际竞争的重要参考因素。从2004年以来,我国文化产业保持着相当高的发展速度,基本维持在15%的增速,比我国GDP总值的增速还要高出6个点。这样的成果无疑是喜人的,但是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这种高速增长的实际效果远没有达到预期的期望,其中,人才不足是关键性的因素。拿影视改编来说,很多中国传统的耳熟能详的文化故事却被美国的影视公司和日本的动漫产业所侵占,究其根本,还是创新力不足,相关人员的缺乏导致的。
在我国的一二线城市,同时也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较为迅速的城市,但是同时我们应该看到,虽然这些城市的演艺文化产业在近年得到飞速发展,创造了非常多的经济效益,但是拿其他形态的文化建设来看,与演艺文化的建设相比就稍有不足了,文化演艺的产品虽然已经有了,但是缺乏相关的专业型队伍,而且也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这就是人才缺乏导致的后果。从这点来看,人才的严重缺乏制约了演艺文化产业发展的速度,而且用于专业培养相关人才的机构和高校相对较少,使得文化产业无法快速完善地发展。
二、文化创意产业时代高职院演艺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经指出,现阶段存在的教育机构和教育体系都无法有效地为创新产业提供充足的支持,主要表现就是从其中毕业的学生没有足够的找到工作的能力。这段话同样反映出现阶段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窘境。从我国的现状来看,高等教育体系培养出的人才与市场需要的人才培养目标并不能相匹配,文化创意产业是否能够继续发展,考验的还是人力是否充足,只有充分的打开人们的视野,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使不断地释放出创造力,才能使得文化创意产业走得长久。
我国目前的文化创新产业虽然维持在了比较高速的发展阶段,但是人才的培养模式仍然停留在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传统教学模式桎梏中,造成培养出的学生明显无法达到文化创意产业的需求。尤其对于高职院来说,招生體制已经决定了该类学校无法获得优秀的生源,效仿传统高校的考试模式和教育理念更加无法培养出创新型的人才,如何更好的培养出适应文化创意产业的高职院演艺人才,成了相关院校和社会的当务之急。
三、关于培养模式的探索
如何更好地适应文化创意产业时代的大背景,各个高职院校也进行了不同的尝试,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专业化的方向
1.要有专业化的定位
首先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专业定位一定要准确。文化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培养方法一定要与其他艺术类院校区别开来,也不能完全效仿综合类大学的培养方法,要将专业的培养方向放在提高学生的综合艺术修养以及开拓学生的文化视野上,学生要具备演唱以及演奏的表演能力,还要适当地学习一些演唱策划类的课程,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涉猎要广。同时,要有自己专精的一门技能,以便走向社会能更好地独挡一面,积极地响应我国“文化强国”的战略方针。
2.要有专业化的切入点
在整体的文化事业构架下,还要有适合自己所学专业的切入点,拿音乐专业的学生来说,可以将本职的音乐表演或者演唱会策划作为自己的切入点,以此为基础拓展自己其他方面的能力,使得自己的学生在学科产业中有足够的竞争优势,以便能够用自身的力量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二)创新化培养模式
为了更好地与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速度相适应,上面我们提到了在整体文化事业发展的背景下为学生设立了切入点为主要培养方向,兼顾其他综合能力的培养路径。另外,我们还应该充分利用高职院支持的跨学科优势,音乐专业的学生不单单将自己的音乐演唱能力进行提升,还要积极拓展已有的学科特色,比如上面我们说到过的音乐会策划,或者音乐创作和多媒体等邻近学科内容。
1.构建层次丰富的教学实践平台
实践教学的目标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临场能力,构建层次丰富的教学实践平台,增加学校教学的实训部分,积极安排综合性比较强的实训项目,对实训项目进行不断的创新,让学生参与到课外的演出中去,都可以使得學生在技能以及综合能力方面得到充分的提升,以此达成学校培养专业性、创新性、高素质演艺人才的目的。
为了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构建层次丰富的教学实践平台是非常有必要的,拿高职院演艺专业的学生来说,本人认为主要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来实现:
第一种就是课堂与实践共同结合的实践模式。通过与自己音乐演唱专业相关联的学术活动进行有机结合,实现音乐实践的整体教学目标,真正做到社会实践活动与学校的理论教学相结合,根据自己学科的特色来设置社会实践的有机模式。比如,可以学校与社会团体相互沟通,积极地引导和支持自己学校演艺专业的学生与社会演艺组织互相合作,一方面可以让社会演艺组织为学生团体传授相关的表演经验和实践知识;另一方面有可能的话也可以让学生参与到社会上音乐会的表演中去,真正做到双赢,这种合作无疑对于社会团体和学生来说都是可遇不可求的。
第二种方法就是学校可以邀请具有权威性的演唱家家或者音乐团体来学校进行公开课的演讲和表演。这样不仅能够拉近学生与艺术的距离,同时还可以发挥音乐家榜样的作用,促进学生提高自己的能力。
高职院演艺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建立还需要与社会音乐人才的需求结合在一起,在增加学生社会实践方面还需要让学生独立地参与到演唱会的表演中去。比如,可以让学生团体积极参与到社会组织或政府组织举办的晚会中去,独立地进行演出,提前适应社会对音乐演唱人才的需要。
上面我们提到过,音乐演唱人才除了做好自己表演的本职工作外,还需要培养自己的表演策划能力,学校也要积极建立其以培养学生“音乐表演+音乐会策划”能力为核心的实践平台,打破原有的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附属的教学模式,积极的建立多层面的实践教学平台。
3.建立合作密切的演艺实践平台
为了加强学生的表演实践能力,学校还应该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建立合作密切的“关系单位”,将关系单位作为学校将毕业学生的实习基地,组织学生到关系单位中进行实习,真正参与到音乐表演中去,通过与社会音乐团体的合作,构建更为完整的实践系统。
4.完善“双师结构”和“双证毕业”的教学平台
所谓的“双师结构”和“双证毕业”其实归根结底来说就是响应国家提倡的关于在职业教学领域开展的“1+X”证书制度改革,所谓的“1+X”,其中的1指的是本专业的学历证书,而X指的是专业性的技能资格证书,“1+X”政策的出台无疑为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和办学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
对于音乐演唱专业的学生来说,学校积极地引进了音乐行业的专业人才充实到教师队伍中来,以此保证双师结构的有效实施。学生除了接受学校本职老师的教学外,同时还需要在外聘的音乐老师带领下取得演唱、表演方面的职业资格证书,这样就形成了双证毕业的模式。
总而言之,要积极地对演艺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创新,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核心,在此基础上建立层次丰富、实践有效的整体教学系统,与各个社会演艺单位和团体积极合作,建立自己的实训基地,与社会团体进行相互参与、互惠互利的合作模式,积极推广“1+X”教学模式,让学生的综合竞争能力得到大大的提升,进入社会后更好地投入到文化创意产业中去。
四、总结
文化创意产业的高速发展对演艺专业的学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它要求演艺专业的学生具有更加全面的综合能力,这对演艺专业的学生来说也是一个新的机遇。高职院校要积极改革自身的传统教学模式,以“1+X”办学指导为核心,拓展实践教学理念,培养出更加适应新时代背景下的文化创意产品需求的学生。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10年5月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2010年6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并通过.
[2]程建平.音乐与创造性思维[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8).
[3]中国人民共和国文化科技司编.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艺术职业教育蓝皮书[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