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到底应该教什么
2019-12-04李蔚佳
摘 要:自古至今,上至教育专家、学者,下至普通人,每个人对教育的看法都不尽相同: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蔡元培以其“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高校教育思想培育的自由人格,对我国教育基础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陶行知认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易中天却“望子成人”,深感“培养出真实善良健康快乐的人”,才是教育的终极目标。我作为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想要达到大师们的教育高度,显然遥不可及。不过,要说对教育一点想法都没有,似乎也说不过去。回望自己以往的教育教学生涯,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教育,不仅是学生成长的过程,它首先是教师不断进步的过程,所谓“教学相长”是也。要做一个好的老师,一定要与时俱进,不断打破思维定式和桎梏,提升自己,改变学生。
关键词:成长历程;传道授业;摸索
第一阶:初生牛犊的呐喊
在职业热情建构期,我时刻铭记着“学高为师,身正是范”的训诫,看着台下学生充满求知欲的眼神,决心把自己全部所学都交给他们。每备一节课,我都查阅大量的资料,做丰富的笔记,加上不算太差的文学功底,课堂上小到名家对一字一词的赏析、作家的生平轶事,大到文学理论、哲学历史,无所不包。因为自己喜欢,讲起来兴致勃勃,慷慨激昂,学生满足了趣味,连连赞叹。
至今我还深深记得当年教学的一些情形。教授《胡同文化》时,由于汪曾祺是我推崇的作家,课文本身又合我心意,我决心借助这篇课文给学生举行“汪曾祺系列讲座”。所以上课前,我重温了汪曾祺的《大淖记事》《受戒》《晚饭花集》,印发《端午的鸭蛋》《昆明的雨》等篇目给学生,将易中天、王安忆等人关于北京城、上海滩这些城市文化的评论做成课件,又把梁思成当年北京旧城保护的理论方案拓展给他们,借以大谈北京胡同文化的内涵,历史变迁的必然性和人类念旧情怀的必然矛盾……
学习杜甫七律《登楼》的时候,我正好在阅读朱东润的《杜甫叙论》,根据唐朝时代特征,我把杜甫的生平分成几个阶段:“忆昔开元全盛日”“渔阳鼙鼓动地来”“此身那老蜀,不死会归秦”“故园不可见,巫峡郁嵯峨”,分别用《望岳》《春望》《兵车行》等诗作为每一阶段的代表,系统讲解安史之乱前后杜甫的生活轨迹和思想变化;又把同时期的《秋兴八首》《武侯庙》《八阵图》与《登楼》对照,引领学生体味本诗复杂的情感。
那时候,我在课堂上经常以语文老师的身份,教历史哲学,谈天文地理。自己热情高涨,学生也报我以热切和崇拜的目光,这让我更加膨胀,深以为“学高为师”,仿佛自己就是那个极有号召力影响力的勇士智者,振臂一呼、四处响应,带领学生冲出蒙昧,走向光明。
第二阶:传道授业者的彷徨
相比课堂的热闹、教师的热情、学生的热切,考试的结果总是那么不如人意。一个个惨淡的分数,慢慢冷却了我和学生的心。我痛苦、焦躁,质疑自己的教学能力,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学高为师”,相对于学生需要的一杯水,我还勉强可以说是有半桶水的。为什么我的学生并没有注满小小的一个杯子?我的备课上课,到底是为了炫技,还是为了注满学生的容器?这些水,是否符合学生的需要?即使符合学生需要,我直接倾倒下去的方式,学生小小的容器,到底还能留下多少?……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始终被这些问题困扰着,在无形的牢笼中左右突围,始终找不到出口。
后来我开始读一些语文教学艺术方面的书籍,也向周围老师求教学习。渐渐我发现,教学生涯的初始阶段,我并没有真正实现学生向教师的转型,我沉迷于读书时期导师天马行空谈天说地的授课方式,将它在中学课堂上沿袭下来。这样的授课方式当然没有错误,但导师面对的,是一群相对来说有成熟思维、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成年人,授课的目的是启发,是点燃研究能力,它不适合高中课堂。从本质上说,高中教育依然是基础教育,它以选拔人才为近期目标,以考试为衡量手段,而选拔的对象和考试的主体,是学生。既然如此,我就不能只做一个独自炫技的表演者,听由学生在台下被动观赏和接受。中学语文课堂,就应该如同钱梦龙老先生所言“学生是主体,老师是主导”,只有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才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才能让学生拥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才会让他们有成就感,这样的成就感,反过来又会催燃学习动力,形成良性循环。
这一发现,让我的语文教学“方法论”有了极大改变。能够代表这一阶段我的教学观念的是教授《声声慢》。设计这堂诗歌鉴赏课时,我安排了三次比较,第一次是在学生诵读的基础上,发现《声声慢》与《醉花阴》表达的情感不同,为第二次比较作铺垫;第二次比较,通过让学生给《声声慢》和《醉花阴》选择朗诵配乐的形式,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片段中比较二者愁情深浅的不同,呈现两首词不同的创作背景;第三次比较是,《声声慢》和《醉花阴》选取了相同意象:酒、花、风,但是由于修饰语不同,因而表现力不同,让學生分析相同的意象,如何传达出不同的愁情,通过这次比较,让学生领略李清照高超的语言表现力,同时认识到要把握诗歌情感,除了要关注意象,还要关注意象的修饰语。接下来,在三次比较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总结从中学到把握作者情感的方法:寻找诗歌中体现诗人情感的字词、知人论世、通过意象把握情感、关注意象前后的限定词语。三次比较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引导学生学会深入到语言里挖掘其深层意蕴。教学过程中我不再大包大揽唱独角戏,而是注重引导学生反复诵读,通过默读、齐读、配乐读等形式,来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地领会诗文内容,体会诗人情感。课堂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通过自学质疑来自由疏通诗意;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来品味语言、探究把握作者情感的方法。
这样的语文教学,让学生积极参与,引导他们自主学习,就容易获得成就感,而成就感,又促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动力,这种具有自觉倾向的认知内驱力,会形成自始至终的学习热情。在这样的转变中,我也由一个课堂主宰者,炫技于人前的演员,变成了一个平等的指导者、引领者、幕后服务者,时而启发,时而激励,时而传授,时而倾听。我更像一个导演,越导之有方,学生的表演就越淋漓尽致,主体作用发挥就越充分。我虽不再站在台上接受瞩目,学生却实实在在在进步。
这样的转变,让我欣慰,也隐隐存在不安。对于“语文”这个概念,截至目前,还没有一个一锤定音的解释,语,语言;文,文字、文章、文学、文化、文明。语文,就是用语言文字构成的文学,是人类文化与文明的结晶。
既如此,语文就应该是人学,是美学,是生命学。它展现的是美好的事物,传递的是真挚的情感,延续的是善良的人性,这些真、善、美,才是语文的真正内涵。我虽然致力于引领学生自主学习,使他们在学业上游刃有余,应对考试时可以举一反三,却尚未引领他们去发现世界的真善美,让他们因此领略到更美的“生命”美景。
说到底,高考的指挥棒,对分数的追求,让我在语言艺术、情感陶冶、生命灵气面前让步了。我矫枉过正地把语文教学视作了功利性获取分数的工具,殊不知,丧失了感性和性灵的语文教学,师生都会沦为“物”的奴隶。“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外延”,让生命——生活的承载者——更美好,这更应该是语文教学的“大道”所在。
第三阶:在重建的路上摸索
华师大版的语文教材中,选了很多经典作品的片段,《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群英会蒋干中计》《香菱学诗》等。以往在学习这些经典作品时,教师往往会从两个维度出发去解读:一为分析小说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二则从人物塑造和情节安排角度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但是只力求通过文本解读来凸显人物形象、分析著名小说家必然具备的出色的写作技巧,就容易忽略作者运用巧妙手法塑造人物形象、设置跌宕起伏故事情节背后的良苦用心,从而使教学流于僵化和肤浅。我很想否定这些惯有的定律,打破定势的思维,寻找一个突破口,实现经典之所以为经典的价值,却苦于一直没有思路。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读到徐樑品读《廉颇蔺相如列传》时的异常发现:缪贤作为一个引出蔺相如出场的人物,为什么自曝其短,坦承:“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赵走燕”,丝毫不担心国君怀疑自己有叛国之心;赵王竟然把和氏璧交给初次见面的蔺相如;当赴渑池之会时,廉颇主动提出已做好立太子为王的准备,而赵王竟然没有猜忌他,“许之”,这些异常现象,徐樑认为是君臣之间绝对信任的体现,其背后是司马迁的政治阴影——他本人就是君臣之间缺少信任的牺牲品。徐老师的发现,为困惑中的我打开了一扇窗,我隐约窥视语文教学的另一种端倪。
我重新读了一遍《红楼梦》,细细揣摩《香菱学诗》,竟然也有不少收获:我发现香菱几乎在每次说话之前,都会“笑”;代表香菱学诗成功的那首诗,是在借月思夫。这引发了我的思考:去掉这十几个“笑”,也无损文本中塑造的香菱“好学”的形象,思妇诗换成山水诗或者借月思乡诗,也没有大的影响。这个“异常”背后,究竟有没有什么联系的必然性?结合整部小说中香菱第一个出场,位列薄命司第一人的遭遇,继续追问:“为什么曹雪芹设置侍妾香菱学诗的情节?”“为什么曹雪芹要塑造香菱这样一个人物形象?”“笑”,表现香菱的娇憨可爱;学诗,折射香菱骨子里对高贵风雅的追求,对现实中被拐卖,由小姐沦落成丫鬟的抗争;梦中写成一首思念薛蟠的诗,又是她精神上无法超越必须依附于薛蟠的现实的写照;她最后被毫无诗意粗鄙庸俗的薛蟠夫妇害死,恰恰反映了香菱诗意情怀被毁灭的悲剧。而且,这个悲剧,又是《红楼梦》中千千万万女性悲剧的一个缩影。《香菱学诗》越是渲染其可爱和诗性,她最后生命连同诗性一起被毁灭就越惨烈,曹雪芹对造成悲剧的社会的批判就越深刻。
语文教学,既不能忘记“人学”的大方向,又不能完全摆脱考试的枷锁,我的课堂应该教什么?也许需要“戴着镣铐跳舞”,在带着学生学知识的基础上,将他们的思维引向深入。
这些年,我在语文教学的路上摸爬滚打,走了不少彎路,也有了些许心得。传统意义上的“传道授业解惑”,已经不足以概括今天教师的职责了。单纯呈现知识学养不再是教育的核心,语文教育更不能简单粗暴地只培养学生应对考试的能力。
教学相长,新的形势给教师带来了巨大挑战,也会促使教师不断追求专业上的提升。教的过程,也是教师成长的过程,是不断遭遇瓶颈,又不断突破的过程。想要成为一个有想法的老师,应该首先做一个追求真知的探究者,根据时代的变化和学生的需要,永远行进在路上。
参考文献:
[1]邓彤.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的三大路径[J].中学语文教学,2016(10):81-82.
[2]王小峰.每学期的最后一节语文课该怎么上——一个促进语文教师成长方法的尝试[J].作文教学研究,2013(2):93-96.
作者简介:
李蔚佳,上海市,上海市新场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