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课的初中数学教学实践探究
2019-12-04江国滨
江国滨
摘 要:近年来随着国家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的不断普及和应用,使得一些新型的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教学方法也随之涌现,这其中微课就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它的出现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有效的推动了我国教育事业的稳定发展。当下微课这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已经在我国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中得到了大范围的普及和应用。微课的出现,不仅改变了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同时也有效的缓解了教师的教学压力,对改善课堂教学质量也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应该合理的利用微课的教学优势,来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本文主要分析微课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并提出有效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微课;初中数学;教学实践;探究
一、 引言
微课是一种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新型的教学方式,简单来说微课就是一种简短的教学小视频,它能够将教学中的重點和难点分解,并以小视频的形式来呈现给学生,不仅降低了学习难度,同时还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微课的出现,为我国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带来了新的活力,同时又重新地确立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不仅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对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学习质量也有重要的作用。初中阶段的数学作为一门重点学科,由于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学生在学习起来有很大的难度,从而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很不理想,而将微课应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都能有效地改善这一教学情况。
二、 微课的发展背景以及特点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和发展,信息以及知识的传播和更新速度也明显加快,给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带来了诸多的机遇和挑战,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唯一传播者,当下教师已经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的定位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学生也从被动的学习转化为主动的探索。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我国教育事业在发展过程中更加的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以及探究能力,只有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才能更好地发挥出大数据时代所赋予的教育机遇和价值。
微课,同时也称之为微课程,是一种以视频和信息技术为载体的教学方式,微课这种教学方式的主要优势就是能够针对某个重难点知识进行教学设计,主要目的就是方便学习和理解。微课就要具有以下几点特点:第一,教学时间短。微课的核心是视频,一般情况下微课视频就是5-8分钟的小视频,主要就是围绕教学中难以解决的问题而设计,能够有效的满足中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及认知规律;第二,教学内容少。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微课的教学内容也比较的精炼,都是围绕着教学中的难点而进行的,简化了传统课堂教学内容,所以也称之为“微课堂”;第三,资源容量小,方便使用。微课视频的容量一般都在几兆到几十兆左右,一般情况下多媒体设备就能流畅观看,同时在手机、电脑等设备上也都能流畅的播放,为学生的学习带来了诸多的便利。
三、 微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作用
(一) 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创新
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共同发展的背景下,微课这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已经在我国多数的初中数学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和应用,微课的出现有效的推动了初中数学教育的发展,其中最明显的作用就是,促进了教师教学方式的完善和更新。一直以来,初中数学教师由于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一直在课堂教学中使用落后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那就是机械化的灌输式教学,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无法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成绩,还会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大打折扣,最终导致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越来越低。然而微课这种形式的出现,彻底打破了教师的传统教学方式,有利于教师对自身的教学方法进行完善和创新,同时还能促进教师教学能力以及综合素养的提升。
(二)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微课这种视频形式教学方式的出现,应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能够第一时间有效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由于初中数学教材中的理论性知识比较多,加上初中生的理解能力有限,很难理解这些具有逻辑性的概念知识,而利用微课就能够将概念性的知识转化成视频,可以帮助学生更轻松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学生还能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来选择学习进度,有效的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能够更好的达到对概念性知识理解的目的。微课的另一大优势就是学生能够利用课余时间,或者其他时间来进行学习,能够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提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我们都知道教学时间是一节课45分钟,在实际的教学中,由于教学内容比较多,再加上教学时间比较少,就是很难全部讲解完教材中的所有内容,而微课形式的出现,能够让学生进行自主的预习和课后的复习,能够有效地解决课堂时间不充足的问题,而且对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也有重要的作用。通过课余时间的预习和复习,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师所讲述的知识,从而能够营造一种良好的数学学习氛围,既提高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同时还能提升学生的整体学习质量。
(四)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质量
微课教学模式的特点主要就是短小精干,它能够对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讲解,而能够帮助学生快速准确的掌握数学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来说是十分有效的。同时,微课的出现也重新强化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够将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化、具体化,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信心,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的学习质量以及课堂教学质量自然就能得到有效的提升。
四、 微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和应用
(一) 利用微课创建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品质以及性格完善的关键时期,他们的自控能力有限,往往对一些比较新奇的事物感兴趣,这时候教师就可以利用微课来为学生创建一个教学情境,用生动化的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在良好的氛围下学习并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比如在学习《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时,教师就可以结合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制作一段简短的微课,可以融入一些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和轻快的音乐,从而创建一种生动的教学情境,来引发学生的关注和注意,通过观看不同图像的变换,使学生产生对新知识的学习欲望,从而起到激发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的作用。
(二) 利用微课打破教学时空限制,丰富学生认知
我们都知道,初中阶段的数学中也蕴含很多抽象的数学知识,多数的学生对于抽象的知识都无法理解,尤其对于一些难懂的概念知识,理解难度更大,很容易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这时候教师就可以合理的利用微课,来打破教学时空的限制,使难以理解和掌握的文字概念性知识转化为形象具体的视频,通过学习内容不同形式的转化,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同时对学生思维方式的发展也有重要的作用。例如在学习《统计调查》这一内容时,学生在生活中很少接触到这方面的知识,只能凭借直觉进行学习和记忆,这时候教师就可以利用去搜集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调查内容,将数据制作成微课,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样一来学生很容易就掌握了这个知识点,同时还能灵活的运用,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作用和帮助。
(三) 利用微课开展自主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是新时期教育事业对课堂教学活动的最新要求,但是目前初中数学教学中并没有适合学生自主以及合作学习的氛围,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没有得到有效的提升和培养。而微课的出现,为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提供了新的契机,学生可以利用微课资源来进行自主合作学习,微课的出现能够为学生营造一个自主学习的环境和氛围,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比如在学习《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时,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设置微课,并引导学生在微课下去进行自主合作学习,以小组的形式来学习和探讨这个知识点,在交流和讨论中不仅能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四) 利用微课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容量
丰富教学内容也是微课的优势,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可以利用微课来为学生扩展学习内容,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这样一来,学生的知识面也能得到有效的扩展,对学生来说百益而无一害。比如在学习《中心对称图形》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制作微课为学生对这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延伸和扩展,比如普及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的不同特点,还可以为学生展示相关的图片示例,这样一来学生也能学习到更多的内容。
(五) 利用微课联系社会实际,突出数学应用价值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利用微课来将数学与社会实际进行有机的联系,来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识,从而有效地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并在生活中利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在学习《平行线的性质》,教师就可以结合实际生活中利用平行线的实例来教学,这样学生就会认识到数学知识学习的重要性,同时也意识到了数学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能够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
五、 结语
总之,微课的出现给初中数学教学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教师应该合理的利用微课这种教学手段来开展课堂教学,设计有效的微课,来不断的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质量,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李志芹,李照泉.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微课的运用与思考[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11(3):139-140.
[2]杜霜,庞敬文,张宇航,王梦雪,等.初中数学微课教学的应用和实践教学分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11(13):141-142.
[3]王盼盼,宋穗,刘勇于,李国民.微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5.
[4]杨卫红,徐越秀,邢程,李向红.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的渗透[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9,15(21):182-183.
[5]何春娟,钟志荣,李国良.微课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教育信息技术,2016,16(7):144-146.
作者简介:
江國滨,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市花都区教育局教学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