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促进问题学生良好品德养成的实践研究

2019-12-04施慧瑜

考试周刊 2019年78期
关键词:问题学生实践研究

摘 要:当前在问题学生教育中,过于强调以大局为重,忽视问题学生渴望友谊的需求,导致问题学生的问题越演越烈,良好品德缺失。对此,本文基于“教育即生长”的理念,从营造爱与宽容的环境开始,通过倡导优良班风,安排友善同桌,挖掘孩子的闪光点与孩子谈心交友,有效转化问题学生并促使问题学生良好品德形成。

关键词:问题学生;爱的环境;良好品德;实践研究

一、 研究背景

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指出,“教育即成长”意味着教育过程本身就是目的,教育过程之外不存在目的,教育过程是一个持续重组、持续建构和持续转变的过程。放眼一线教师对转化问题学生的工作缺乏耐心,问题学生常会不分场合挑战教师的威信,一线教师采取以大局为重,孤立问题学生或强压训斥的方式令人心寒。结果问题学生内心积压的负面情绪越来越多,反抗的举动越来越恶劣。《夏山学校》里的孩子是幸福的,因为是学校适应学生,真正的平等让学生们拥有了人生最大的收获——没有恐惧。长期处于外在权威下战战兢兢的心灵是无法感知自由的,教师应该永远坚信每个问题学生都是“好学生”,每位孩子的内心都渴望被认可,激起学生内心向善的力量,不良行为习惯也就无影无踪了。

以我班为例,我班现有学生48人,其中问题学生有3人,“问题学生”不等同于“后进生”但包括“后进生”,我班三位问题学生分别经医学诊断为“孤僻症”“多动症”和“抽动症”。“孤僻症”学生经常为难同学制造各种矛盾,故意堵着门不让同学进来,往女生的药瓶里灌水,值日生扫地扫到他的位置,他就是不站起来,组长来收语文作业,他偏偏把数学作业交上去,矛盾愈演愈烈有向肢体冲突的方向发展的趋势。“多动症”学生的手脚会不受控制地抖动,性格内向,无法集中注意学习。“抽动症”学生的头会神经性乱摆,把课桌面和作业本舔得干干净净,学习成绩不理想。问题学生的问题屡教不改,其他任课老师和同学们避之不及,校园生活成了他们的煎熬。

基于此,我执着“教育即成长”的理念,在爱与宽容的环境里静待花开,最后三名问题学生成功转化并养成良好品德。我们班的团体赛和学习成绩名列前茅,我的教育理念得到了社会和家长的一致好评,这都离不开家校合作,师生同行和班集体团结友爱的强大力量。

二、 家校携手,共树信心

尼尔说,所有儿童的不良行为都是基于爱,家庭不和睦是表示家庭没有爱,老师对孩子的影响力不如父母来得大,家庭环境不改善,孩子的问题永远解决不了的原因。孤僻症学生在幼儿园曾被暴力伤害过,父母不曾给予孩子关爱,父亲在家庭教育里缺失,母亲严厉粗暴对待孩子所犯的错误,当务之急是帮助父母改变与孩子的相处方式,耐心教育孩子尤为重要。多动症学生常年生活在父母争吵的环境下,从未得到父母的赞赏和关爱,父母应改善家庭环境并给予孩子鼓励和赞赏,帮助孩子建立自信。抽动症孩子的病因虽与遗传有关,但他的母亲从未放弃他,给他更多的耐心与关爱,相对其他两位孩子家庭环境温暖。问题学生的家长需要对孩子的问题引起高度重视,但也不必恐慌,当孩子做错事,一定要心平气和地处理,父亲多抽出时间关心孩子的学习和生活,经常陪孩子参加体育锻炼,一起玩耍。母亲有一颗宽容的心,慢慢陪孩子成长,一起读课外书,一起发现生活的美好。

家校共同营造爱的环境,才能给孩子带来真正的安全感。孩子在学校冒犯同学,家长应该出面赔礼道歉,劝导孩子与同学友好相处,其他同学的心灵才不会受伤,整个班级紧紧地团结在一起,帮助问题儿童的转化工作才能顺利展开。家长多与班级其他同学的家长沟通,学习教育经验,组织亲子游,帮助孩子交朋友,一步一步融入班集体。

在学校里,我认真聆听任课老师的心声,通过合作、交流、反思等活动,到达有效转化问题学生的目的。我以帮老师取东西为理由,依次支开问题学生,悄悄地告诉同学们,“他跟我们大家有一点不一样,我们要一起帮助他,他是你们的弟弟,我们大家庭的一员。”同学们开始试着理解他,包容他的尖锐。问题学生的转化是一场持久战,期间历经挫折只有家校形成一股合力,相互支持才能见证奇迹。

三、 师生同行,爱的家庭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促使儿童学习,激发他的学习兴趣,使他刻苦顽强地用功学习的最强大的力量,是对自己的信心和自尊感。”问题学生需要感受到世界的善意,只有充满爱与宽容的大家庭才能转化他的尖锐,从而收获自尊,不断自我超越和成长。为了营造爱与宽容的环境,我采取以下方法。

(一) 倡导优良班风

教师在班级里倡导“大家都是兄弟姐妹,应该相亲相爱互帮互助”的理念,尤其当其他同学主动帮助问题学生时,更應该得到教师的表扬。当整个班级散发出和生长同频率的正能量,所有孩子爱的能力被激活时,不仅问题学生感受到友情的温暖受益匪浅,其他同学也会收获人生的财富——同理心。优良班风是教师管理班级的方法,更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守护者,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成长为真正的人。

(二) 安排友善同桌

很多老师都会把令人头疼的学生单独拎出来坐在讲台桌旁,仿佛失去与外界的联系就不会捣乱。但问题学生看似是有各种问题的学生,其实他们内心也曾渴望友谊苦于失去与他人交往沟通能力。如果把他孤立出来,更不利于融入班集体,严重影响其身心发展。

小学阶段有很多活动都是同桌合作完成,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掌握知识技能,锻炼沟通交往的能力。问题学生的同桌应具有乐于助人的品质,富有超乎同龄人的同理心,理解问题学生的恶意并非他愿,并愿意和问题学生一起迎接未来的挑战。教师和学生理解问题学生的尖锐,是为了更好地帮助他转化,不是纵容问题学生犯错,问题学生对他人和财物所造成的伤害都应得到的公平公正的处理和赔偿。

(三) 发掘孩子的闪光点

经常被鼓励和赞许的孩子,往往也更有自信,即便在常人看来都是问题的孤僻症儿童,教师更要全力捕捉他的优点放大,因为期望效应告诉我们,每次表扬会令孩子相信自己是“好孩子”,从而真的变成“好孩子”。教师表扬孩子具体的品质后再安排一个班级的职务,比如“图书管理员”,一个基于他目前的能力,只要努力就能做好的职务。集体对个人的信任,可以促使孩子在实践中学会对集体负责,对自己负责,一颗浮躁的心也在整理图书的过程中慢慢静下来。他也没有多余的空闲捣乱,孩子喜欢整理书,喜欢读书,你还愁他不学好吗?

每位孩子都不是单打独斗的英雄,所有同学为你的闪光点鼓掌,对于进步者和鼓掌者都是很重要的生命体验,进步者感受到荣誉感和人性的温暖促使他更加勇敢地面对苦难,当学生内心激起成为男子汉的强大动力时,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鼓掌者也会获得感受幸福的能力,正如内尔·诺丁斯所说:“深层的幸福涉及对他人快乐和痛苦的同情反应。”

(四) 与孩子谈心交友

问题学生的反常举动,不同于一般学生的反常,很多触目惊心的矛盾都需要班级管理的艺术来化解。我常常邀请问题学生来办公室谈心,谈到关键时刻就奖励他一块糖果,告诉他,“糖果要偷偷带回去吃,别被同学看到了,老师是很喜欢你的,对你也是最好的。”果然问题学生在教师的“特殊关照”下,慢慢喜欢上校园生活,还有了一群兄弟。

当问题学生和教师发生冲突时,既不能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又不能让其无法无天,唯有软硬兼施,让孤僻症学生有所忌惮,有所收敛,又很感动,唤醒生命的追求,才能化干戈为玉帛,保一方安宁。课后教师需要更多的耐心与孩子谈心交友,很多问题会在沟通中得到解决。教师得到孩子的信任,很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学生喜欢你,也就会喜欢上学,对班级会更有归属感,对生活充满希望。

四、 我的思考

叶圣陶说:“小学教育的价值在于打定小学生一辈子有明确人生观根基。”

问题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需要集体的关怀和温暖,先“幸运”地被别人爱,再学着去爱别人。这离不开班主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扎实的学识,将家庭、学校和社会各方力量团结起来,为孩子内心的善提供肥沃土壤。

通过实践,我认识到小学阶学段是问题儿童转化的关键期,学校环境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教师作为营造爱与宽容环境的主导者,应该带着最大的善意看待问题学生,倡导优良班风,安排友善同桌,挖掘孩子的閃光点,与孩子谈心交友,使孩子在集体生活中的得到肯定,重新找到生活的意义。

玛利娅·蒙台梭利认为“爱是儿童成长的土壤,儿童只有得到了充分的关爱,才能够具备健全的人格、心智、道德。”有些家长因“望子成龙”急切,错误地将爱理解为严苛,不了解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一味地严加管教,给孩子的心理留下了阴影。转变问题学生的过程也是转变家长的过程。物质生活日益富足的今天,怎样才能更好地促进所有学生发展?这是所有教师、家长和学生共同努力的方向。

我希望有一天教师不再埋怨自己运气不好,班级里有一位教不起的“活宝”,家长不再反馈千万不可让自己的孩子和某同学成为同桌,学生之间少一点伤害多一点关爱,家校之间多合作,也许有的问题学生其实没问题,皆大欢喜。

参考文献:

[1]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A.S.尼尔.夏山学校[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6.

[3]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4]内尔·诺丁斯.幸福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5]叶圣陶.如果我当老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

施慧瑜,浙江省丽水市,丽水学院。

猜你喜欢

问题学生实践研究
正本还需清源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生物实验拓展式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基于“项目导向”的税法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浅谈问题学生的转化
高职问题学生问题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