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课改有效设问
2019-12-04周美玲
摘 要: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新课改是潮流,提问设计也成为改革的重要环节。本文主要从能力目标和学生实情两方面着手,论述如何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进行高中历史课堂的有效设问,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能力,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落实好素质教育。
关键词:有效设问;新课改;高中历史课堂
一、 基于能力目标层面:有效设问应该能凸显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及:历史教学要以“切实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表现”。其实就是在突出历史学科素养的重要性。所以提问作为历史课堂的重要环节,也要体现学科素养的能力要求。关于历史的核心学科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五个方面。以下我以时空观念、唯物史观和家国情怀为例谈谈提问中如何体现。
(一) 在时空观念素养方面
“历史”这一概念的含义就是对人类活动进程中历史事件和现象的记载和解释。所以历史学科学习不可避免地要掌握相应的时间和空间解读能力。在历年全国卷中也不乏对时空观念的考查。从2014年至今,历史试卷的选择题编排就是具有时序性和区域性的。教师在设问时也应要注意突出时空观念。如在讲到西方古代史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材料:
中国VS西方
小农经济VS奴隶制工商业
专制主义雏形VS雅典民主政治、罗马法
百家争鸣VS人文精神
大河文明VS海洋文明
可以设问:
1. 从纵向来看,分析中国和西方各自所处的历史发展阶段特征?(该问题考核了学生分别掌握中西方时间阶段特征的能力要求)
2. 从横向来看,分析该时期中西方社会发展有何差异性?与地理环境有没有联系?(该问题除了考核时间能力还要求学生具有相应的空间理解能力)
通过这样的设问要求学生把握历史时间的时空定位、历史阶段特征和中外关联,才能更好地凸显历史时空观念,符合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
(二) 在唯物史观素养方面
唯物史观强调能科学辩证地认识和评价历史现象和事件,锻炼历史思维。2018年全国1卷42题就有涉及对殖民扩张现象评价的考核,说明这是重要的考向。部分教师在讲授知识点时往往容易直接把自己对历史事件的价值判断灌输给学生,导致学生难以形成客观的认识,这样不利于历史理性思维的构筑。所以应该多设计一些评价类问题来开展教学。如讲到中国古代科举制时,教师要可以通过借助多角度的材料帮助学生理解及评价。
1. “一切以程文为去留”
2. “当时五代之内均无功名的布衣子弟在科举录取的总人数中,约占13.33%,父辈一代无功名的布衣子弟约占33.44%。”
3.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4. “莫知举子为何方之人,谁氏之子,不得有所憎爱,用情于其间”。
5. “天下英雄人吾彀中矣!”
可设问:以上材料可把科举制的作用分成哪两大类?谈谈你对科举制的看法?
通过对上述材料和问题的思考和分析,学生才感悟到科举制具有进步性和局限性,也逐渐明白要辩证地看待历史事件和现象,对任何事物不能一概而论,这样学生的唯物史观素养就会慢慢培养出来。
(三)在家国情怀素养方面
一个人可以说是独立个体,但又必然与国和家紧密联系,只有民族振兴前提下才有所谓的独立与自由。培养学生对国对家的认同和热爱,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中学历史教育的重要目标。在课堂上,教师可适当创设问题,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
如,讲授五四运动巴黎和会外交失败时,如果只是直接陈述当时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学生可能学到了相应的史实,但是没有代入感,感悟不强烈。但我在讲三罢前,先问学生中国在巴黎和会提出的正当要求被无理拒绝,如果你是当时的学生会怎么做?学生马上就活跃了起来,“写信给外交部安慰他,不是他们的错”“气死人了,还上什么课,赶紧去抗议”“我会好好念书,让自己强大然后救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等等。学生说的五花八门,并且有些思想不成熟不理智,但教师可以通过对他们的引导和启发让学生认识到国家民族的重要性和爱国的理性方法,从而练就学生的家国情怀核心素养。
二、 基于学生实情层面:有效设问应该体现渐进性和自主性原则
学生是接受教育的对象,不同地区学校班级学生的知识基础、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的差异性决定了历史教学的推进必须要符合学情。
(一) 渐进性原则
著名教育学家安德森修订了其老师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把认知水平分为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六个层次,如下图
这六个层次是渐进的发展过程。高中生经过初中教育阶段,已掌握一定的历史史实,所以记忆层面可以稍微提点一下即可,但对历史的深层理解是有欠缺的,而讀史分析、联系、比较能力也低。教师需要有针对性地提问,逐步提高学生的能力。
如有关工业革命一课,不能一开始就问学生如何评价?这样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可以设计一系列的问题链:
1. 指出工业革命首先爆发的时间、地点和标志性成就。(认知层面)
2. 英国有什么优势能首先开展工业革命?(理解层面)
3. 工业革命的实质?(分析层面)
4. 请用唯物史观评价工业革命。(应用评价层面)
通过问题链的设计从记忆、理解、分析、应用、评价等能力不断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挖掘,利于学生的接受和符合认知规律,从而锻炼学生历史思维。
(二) 自主性原则
近年来,以学生为主体的素质教育成为主流,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有所体现。然而教师在提问环节往往采用的还是“师问生答”的模式,而极少让学生提问,不利于学生自主性的进一步发展。其实发现问题、独立思考分析并解决问题是高考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之一。如2017年2卷论述题要求从关于钟表的演变材料中提取信息,拟定论题并进行阐述。学生要在平时有所锻炼才能成就发现和解答问题的创造性能力,这是不可忽略的过程。这不可能短时间完成,也不是仅仅通过教师提问就可以实现,所以教师要学会放手,多让学生来尝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活跃学生思维,可能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如材料
中国西方
鸦片战争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甲午中日战争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维新变法八国联军侵华清末新政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宗教改革牛顿经典力学英国《权利法案》启蒙运动法国大革命工业革命达尔文进化论第二次工业革命
学生针对材料提出了以下较典型的问题:
1. 西方侵略中国是认真的吗?中国怎样才能有西方那么成功?
这是采用网络语言来提问,活跃了气氛,但是是属于低层次的提问,而且发现了问题也难以表述也不会解答,这需要教师去引导学生。
2. 分别给中国和世界分别写上一个主题并说明理由。(学生归纳:中国主题是列强侵略与救亡图存;西方主题是近代化的演变。)
3. 阅读表格,请以中西关联的角度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进行阐述。(学生归纳论题:工业革命客观促进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第二、三种问题体现学生能从材料中经过自我的分析与思考发现实质问题,并能就问题进行运用和迁移所学知识自主解决,并结合教师的归纳和升华,这凸显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的素质教育,符合新课改的要求。以教师设问为主、学生提问为辅的教学模式值得推广。
高中历史课堂中,问题教学是常用方法,大多数教师的设问主要关注教学环节,时间分配和评价机制等方面,其实在历史新课改的大潮流下,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能力,形成正确客观辩证的历史逻辑思维,发挥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些更应该是进行有效设问关注的新方向。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1).
[2]中国教育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N].人民日报,2016-09-14(12).
[3]苗碧.高中历史课堂教师有效提问探究[D].锦州:渤海大学,2017.
作者简介:
周美玲,广东省肇庆市,怀集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