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阅读型参考文献概念理解和著录方法思考

2019-12-04赵岩洁

传播与版权 2019年10期
关键词:著录规则论著页码

赵岩洁

(平顶山学院学报编辑部,河南 平顶山 467099)

目前,在期刊编辑审稿、加工稿件时经常遇到一些问题,如文中和文后参考文献并非一一对应,有些文献在文后参考文献表中进行了著录,但并未在文中引用位置进行顺序号标注。究其原因,有些是因为疏忽漏标;有些是因为作者的文献意识不强;有些则是对参考文献著录规则不了解,特别是对阅读型参考文献概念认知不清,理解有偏差,认为只要是在撰写或编辑论著时阅读过的文献都可作为阅读型参考文献,在文后参考文献表中进行著录。除了作者外,目前能做到完全依照新标准对参考文献“页码”准确著录的书刊也很少[1]。这些现象都说明GB/T 7714—2015《信息与文献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以下简称“新标准”)自2015年发布实施以来,仍有部分作者和编辑对新增术语“阅读型参考文献”认知不清,导致作者在撰写论著时无法区分参考文献类型,准确著录参考文献;编辑无法判别作者引用目的,规范参考文献著录格式;读者无法了解文中部分观点、资料、数据的出处,不能快速查找以进一步阅读。

参考文献是编辑核实引文的依据,是读者检索文献的途径。明确参考文献的概念和分类,对文献引用内容在论文中的具体表述方式及其与论文内在逻辑关系的鉴审,以及合理引用与抄袭剽窃的界定等都十分重要[2]83。对参考文献的研究,一直是学者们研究的热点,自2015年新的参考文献著录标准实施后,学者主要从两个角度对其进行了论述:一是宏观角度,从理论研究出发,梳理了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发展的历史脉络[3],分析了参考文献著录趋势[4];二是微观角度,对比新旧标准详细分析了新标准的主要修改、实施要点[5]339-343,对部分条款进行解读[6]237-242,提出新标准的不足并给予修订意见[7]。

针对新标准中增加的新术语“阅读型参考文献”,学者们态度不一。冯秀兰、陈浩元[8]针对新标准对两种参考文献页码著录方法给予区分表示肯定,认为新标准不仅指明了著录规则,而且相关示例的明晰标注,既有利于作者和编辑正确著录参照,更便于读者快捷、准确地查找到引用信息,真正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朱大明[9]324认为,参考文献著录对象的这种细分化能更好地反映不同类型参考文献引证目的和作用,有利于规范引证动机和行为、细化著录规则,具有更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际意义。也有学者对此提出异议。陈海燕[6]240认为,参考文献相关术语值得商榷,对“阅读型参考文献”提出的科学依据、概念的界定、标注的格式提出质疑,并对可能引发的学术不端问题产生担忧。贾晓琳[10]建议废止区分“阅读型参考文献”和“引文参考文献”,删除新标准对“阅读型参考文献”的定义。由此看来,异议主要是对“阅读型参考文献”概念边界无法确定,作者为撰写和编辑论著时会阅读大量的文献,哪些文献可以列入参考文献表不知道如何取舍;同时从概念上无法准确区分“阅读型参考文献”和“引文参考文献”。目前针对“阅读型参考文献”这一新增术语进行的具体分析较少[9]324-326[11]191-192,而这些争议直接影响作者著录、编辑核对、读者阅读,不利于参考文献规范的普及,也会影响我国学术科研的规范。因此,进一步明确阅读型参考文献的基本概念及其引用模式非常必要,清楚区分阅读型参考文献既是规范著录参考文献的前提,也是促进学术科研规范的根基。

一、阅读型参考文献概念的理解

想要理解阅读型参考文献首先要从参考文献入手。关于参考文献的概念,已发布的三次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都对其进行了定义:《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 7714—87)[12]的定义是“为撰写或编辑论著而引用的有关图书资料。”《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 7714—2005)[13]的定义是“为撰写或编辑论文和著作而引用的有关文献信息资源”。《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 7714—2015)[14]的定义是“对一个信息资源或其中一部分进行准确和详细著录的数据,位于文末或文中的信息源”。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发展的历史脉络看,对参考文献内涵的界定在逐渐完善,新标准对原标准中众多学者提出质疑的“文后参考文献”进行了修改,开始符合参考文献理论体系包括“文中”和“文后”两部分[15]这一认知。即文后参考文献表中著录的文献,在文中必有相应的标注。无论是引文参考文献还是阅读型参考文献,都应将文献引用顺序号标注在文中引用处[5]341,也可以理解为只有引用了的文献才能作为参考文献。

朱大明[2]81认为,参考文献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其中广义的参考文献既包括实际引用了其中具体内容的文献资料,又包括供参考阅读的文献资料。说明参考文献应包含两种,除了直接引用或间接引用的文献属于参考文献外,供参考阅读的文献资料也应属于参考文献的范畴,这正与新标准提出的两个重要术语:“引文参考文献”和“阅读型参考文献”相对应。新标准中对参考文献类型进行了区分,明确了阅读型参考文献的定义:著者为撰写或编辑论著而阅读过的信息资源,或供读者进一步阅读的信息资源;引文参考文献的定义:著者为撰写或编辑论著而引用的信息资源[14]。

在只有引用的文献才能作为参考文献这个前提下,阅读型参考文献可以进一步理解为著者为撰写或编辑论著而阅读并引用的信息资源,或供读者进一步阅读的信息资源。之所以在引文参考文献之外单列阅读型参考文献,是因为在已有论著中,并不是所有引用都属于引文参考文献。有相当一部分引用仅仅作为整体借鉴参考,或是给出一个提示性说明,或是高度概括基本内容,并没有引用具体的观点、概念、方法、结果、数据等信息用于具体的学术论证,这类引用文献即属于阅读型参考文献。所以阅读型参考文献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引用和引用非具体信息。

有学者认为,著者为撰写或编辑论著而阅读过的所有信息资源都属于阅读型参考文献,所以引文参考文献属于阅读型参考文献。这个理解过于主观化,是对该概念设定范围的混淆。我们所讨论的阅读型参考文献是新标准中提出的新术语“阅读型参考文献”,是在新标准对参考文献进行重新定义的基础上提出的,要符合新标准的概念范围,要在新标准这个特定环境中理解阅读型参考文献,而不是仅从字面意思进行主观判断,或是基于新标准发布前学者们按照参考文献提供目的对其进行的划分(引文文献、阅读型文献、推荐型文献)进行理解。也有学者认为,研究类论著中综述、引言部分的引用以及综述类论著中大量提示性或高度概括主题的参考文献都属于阅读型参考文献,这要依据引用信息来进行具体分析,并不能绝对化地归属为阅读型参考文献。想要区分清楚,可以利用反向思维,通过了解引文参考文献所引用的具体信息都包含哪些来反推阅读型参考文献的引用信息范围。朱大明[9]325认为,在论著正文中引用的文献具体信息包括观点、概念、理论、方法、公式、模型、算法以及事实、数据、结果、结论等,用于对某一问题进行具体阐述或论证(提供论据、进行推理、对比、类比分析等)。所以阅读型参考文献引用的信息是非引文参考文献引用的具体信息,用于概略提示或对论著具有整体参考意义的文献主题内容。基于以上分析,将著者为撰写或编辑论著而阅读的文献进行划分,见图1。所有阅读文献可划分为两类,引用的阅读文献即新标准中界定的参考文献,未引用的阅读文献则不算在参考文献范畴。引用的阅读文献又划分为引用具体信息的引文参考文献和引用非具体信息的阅读型参考文献。由于本文主要围绕阅读型参考文献进行研究,所以不对引文参考文献进行进一步分析。

图1 阅读文献类型

二、阅读型参考文献引用模式

为更好地理解阅读型参考文献,根据定义“著者为撰写或编辑论著而阅读过的信息资源”和“供读者进一步阅读的信息资源”将阅读型参考文献在文中的引用分为“报道式引用”和“指示式引用”。通过举示例进行具体说明(示例中的参考文献序号用黑体表示与本文参考文献序号无关,下文同此。)。

(一)报道式引用

著者在文中概括性说明阅读文献的基本内容、要点、论题。一般出现在引言或综述中。

示例1:我国学者已对内蒙古自治区的碳循环做了大量研究,包括锡林河流域羊草草原生态系统碳素循环研究[18],针茅草原群落土壤水分和碳、氮分布的小尺度空间异质性[19],内蒙古土壤有机碳、氮蓄积量的空间特征[20]……

示例2:张淑萍等以北京市为例,研究了不同城市化水平的8个区域中麻雀的数量分布现状以及影响麻雀分布的栖息地分子[20]……

示例3:过去几十年中,自然水体中的水稳定同位素(如D和18Ο)在云物理学、气候学、水文学、古气候学和生态学等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1-3]……

从示例1-3可以看出,作者仅对阅读文献的基本内容或要点进行了概括性说明,但未对引用文献的观点、结果、结论、概念、方法、模型、数据等进行说明。要注意引言和综述中引用文献并非都属于阅读型参考文献,所有涉及引用文献具体信息的都属于引文参考文献。

示例4:Yang等人[14]基于1980年全国二次土壤普查数据和2001—2005年的实测数据,评估了近20年中国北方草地土壤有机碳库的动态变化,未发现显著变化,基本保持平衡状态。

示例5:Ottfried等[10]、Andersen等[11]、Jiang等[12]分别通过气候模型、水文模型结合灰度相关法研究气候因子对半干旱或半湿润区域内湿地退化的影响。

示例4对研究结果进行了说明,示例5对研究方法进行了说明。

(二)指示式引用

著者未明确表述其基本内容,只对文献涉及的论题给出一个指示性说明,或提示与论著内容相关的参考文献资源(索引),以供读者进一步阅读[9]326。这类文献一般出现在引言、综述、方法、数据来源等地方。

示例6:自从20世纪末Daily和Costanza等[1-2]的研究成果发表后,国内外出现了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的热潮,有大量的文章和研究报告面世。

示例7:GB/T 7714—2015《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1](以下简称新标准)已于2015年5月15日发布,并于2015年12月1日实施。为了帮助大家又好又快地学习、掌握并正确执行新标准,本文在简要介绍新标准的修订情况后,比较详细地列出了对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2](以下简称旧标准)的主要修改,通过案例并结合ISO 690:2010(E)《信息和文献参考文献和信息资源引用指南》[3],参考已发表的解读旧标准的相关文章[4-5],对新标准实施中的要点及可能出现的疑点做出一些提示。

示例8:……式(7)的具体推导过程见文献[6]。……按文献[10]15提供的参数设计出样机。

示例9:本文降水中δD数据来源于GNIP以及文献[34-35]。

三、阅读型参考文献著录方法

“阅读型参考文献”在GB/T 7714—2015《信息与文献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中出现了三次。第一次是在“3术语和定义”中对阅读型参考文献概念进行界定;第二次是在著录细则“8.8析出文献”中对阅读型参考文献页码著录进行了具体规定,“阅读型参考文献的页码著录文章的起讫页或起始页”[14];第三次是在“9参考文献表”中对阅读型参考文献著录位置进行具体规定:“阅读型参考文献著录在文后、书的各章节或书末。”[14]

对于阅读型参考文献页码著录,张福颖等[11]192从参考文献实用性(方便读者快速查阅)提出阅读型参考文献宜著录摘要所在页码或类似摘要(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四个基本要素)内容的所在页码。新标准要求凡在文献表中著录的文献,都应将对应顺序号标注在文中引用处[5]341。但没有对阅读型参考文献在顺序编码制下如何排序做出说明,如果按照张福颖的页码著录方式,统一编号后将无法区分阅读型参考文献和引文参考文献。基于上文对阅读型参考文献引用模式的划分,页码著录也应有所区分。作为整体借鉴参考,或是高度概括基本内容,或是给出一个提示性说明的阅读型参考文献标注起讫页更为准确,也可明确引用文献类型。对于为读者提示与论著内容相关的参考文献资源(索引),如方法、数据、公式、模型、算法等的阅读型参考文献,则应标注具体页码,以便读者快速查阅进一步阅读。

四、结论

区分清楚参考文献类型既能帮助作者区分引用,正确著录不同类型文献,又能帮助编辑更好地审阅、编校稿件,规范著录格式,高效利用信息资源;还能为读者快速查阅提供便利。本文基于新标准提出阅读型参考文献概念的理解要点,认为阅读型参考文献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引用和引用非具体信息。根据阅读型参考文献的定义对阅读型参考文献引用模式进行区分,举示例分别分析“报道式引用”和“指示式引用”。针对阅读型参考文献页码著录,提出根据引用模式的不同区别著录页码,为作者和编辑提供了更清晰的著录规范。

猜你喜欢

著录规则论著页码
著录格式执行GB/T7714-2015《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著录格式执行GB/T7714-2015《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Nonlinear Dynamic Analysis and Fatigue Study of Steep Wave Risers Under Irregular Loads
CONTENTS OF 2020
感谢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Consequences of early adverse rearing experience(EARE) on development: insights from non-human primate studies
本刊对论著类文章的一般要求
本刊对论著类文章的一般要求
本刊对论著类文章的一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