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芪芎颗粒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的抗炎作用*
2019-12-04陈利锋杨晨曦王华松卢绮萍夏莹董望梅
陈利锋,杨晨曦,王华松,卢绮萍,夏莹,董望梅
(1.中国人民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中西医结合科,武汉 430070;2.湖北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处,武汉 430061;3.中国人民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骨科,武汉 430070;4.中国人民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普通外科,武汉 430070; 5.湖北省中医院心电图室,武汉 430061;6.武汉市蔡甸区大集街卫生院,武汉 430113)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滑膜炎为特点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严重时可引起关节软骨和骨的破坏,最终导致关节畸形及功能障碍[1]。RA的病程越长,病患残疾率越高。根据曾小峰等[2]调查,我国RA患者在患病前5年致残率为18.6%,病程每增加5年,致残率分别上升为43.5%,48.1%,61.3%。此外,RA并发的其他基础疾病,使得RA患者与一般人群相比有着更高的病死率[3]。RA的高致残率及并发症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也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临床上治疗RA主要依靠非甾体类抗炎药、抗风湿药物及糖皮质激素等[4],但常因药物的不良反应、价格等因素,难以坚持长期服药。近年来,中医药的治疗作用在临床上越来越受重视,白芍总苷、青藤碱等中草药提取物治疗RA的出现,给中医药治疗RA带来新思路[5]。
古代医书中的“尪痹”“痹证”即为RA,古人认为痹症多因自身正气不足,再加外感风寒湿邪而致病,故治宜“祛邪活络,缓急止痛”。复方芪芎颗粒是由“补阳还五汤”化裁而成,具有“活血通络,行气止痛”之功效。前期实验结果表明其可显著改善佐剂性关节炎(adjuvant arthritis,AA)大鼠的关节炎症状,其机制可能是与下调白细胞介素15(interleukin 15,IL-15)、白细胞介素33(interleukin 33,IL-33)等表达有关[6]。笔者在本研究新增检测Toll样受体2(Toll-like receptor 2,TLR2)、髓样分化因子88(myeloid differentiation factor 88,MyD88)蛋白与TLR2 mRNA,进一步阐明复方芪芎颗粒对于RA大鼠滑膜炎的治疗机制。
1 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1.1实验动物 健康无特定病原体(SPF)级雄性Wistar大鼠60只,月龄2~3个月,体质量200~220 g,由湖北省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实验动物生产许可证号:SCKK(鄂)2008-0005。分组前先行适应性喂养1周。
1.1.2实验药物 制备复方芪芎颗粒:黄芪、川芎各40 g,牛膝、红花、桃仁、当归、益母草各15 g,独活、秦艽、羌活、荆芥、小罗伞、六棱菊、香附各10 g,药物由中国人民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中药房提供,刘辉副教授进行中药鉴定。将药材以适量纯化水煎煮两次,将两次收集到的药液均匀混合,高温浓缩后烘干,捣碎成中药粉末(每克粉末相当于生药4.64 g)。雷公藤多苷片(黄石飞云制药有限公司,批号:20150901)。
1.1.3试药 异硫氰酸胍(Aidlab公司,批号:252250AX);完全弗氏佐剂(CFA,Sigma-Aldrich公司,批号:F-5881);逆转录酶(M-MLV Reverse Transcriptase,GeneCopoeia公司,批号:CO2010A)、缓冲液(RT Reaction Buffer,GeneCopoeia公司,批号:CO2010A);dNTP 混 合 物 (dNTP Mixture,Tingen公司,批号:LOTb M1123);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RNase Inhibitor,TransGen公司,批号:LOTbI2122);All-in-one tm qPCR Mix(Vazyme公司,批号:Cat#D01010A);耐热型DNA聚合酶(Takara公司,批号:D502A);BCA蛋白浓度测定试剂盒(上海碧云天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批号:P0010);苯甲基磺酰氟化物(PMSF,上海碧云天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批号:ST506)、蛋白marker(北京全氏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批号:IPVH00010);RIPA 裂解液(上海碧云天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批号:P0013B);BSA标准品(上海碧云天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批号:P0010);兔抗TLR2(Abcam公司,批号:ab13867)、HRP标记羊抗兔二抗(武汉博士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批号:BA1054);兔抗GAPDH(杭州贤至生物有限公司,批号:AB-P-R 001);电致化学发光(electrochemiluminescence,ECL)底物液(Thermo公司,批号:NCI5079)。
1.1.4仪器 X线胶片(柯达公司,批号:XBT-1);显影定影试剂盒(武汉巴菲尔生物技术服务公司);游标卡尺(山东仪器厂);7900/Viia7型实时荧光定量PCR仪(Illumina公司);752型分光光度计(上海舜宇恒科学仪器有限公司);JY02S型紫外分析仪(北京君意东方电泳设备有限公司);DYCZ-40型电转仪(北京六一仪器厂);muLISKANMK3型酶标仪(Thermo公司);HI650型离心机(湖南湘仪实验室仪器开发有限公司)。
1.2方法
1.2.1分组与造模 将60只大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分别称定质量、做标记,以体质量为分层因素随机均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复方芪芎颗粒小剂量组,复方芪芎颗粒中剂量组,复方芪芎颗粒大剂量组,雷公藤多苷组。按常规制备方法制备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模型[7]。造模大鼠在其右后足垫皮下注射CFA 20 μL,空白对照组于相同位置注射0.9%氯化钠溶液20 μL,在第3天,第7天再次注射。
1.2.2给药 造模2周后,开始持续灌胃给药3周,用药剂量参照成人临床用药剂量,以体表面积法换算为大鼠等效剂量[8]。空白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每日予以纯化水10 mL·kg-1,灌胃1次;复方芪芎颗粒小、中、大剂量组:将药物粉末充分溶于纯化水后,分别予0.01,0.02,0.03 g·mL-1复方芪芎颗粒液10 mL·kg-1,每日一次;雷公藤多苷组:予以0.94 mg·kg-1雷公藤多苷片溶液10 mL·kg-1。
1.2.3主要观察指标 定期观察大鼠右后足跖肿胀度,并于造模后2周、给药后1周及给药后3周,测量记录各组大鼠右后肢足跖厚度。测量方法:限制大鼠活动后,将大鼠右后肢拉直,用记号笔在大鼠足跖中后1/3处测量处作标记,以0~150 mm游标卡尺测量。
1.2.4大鼠滑膜组织TLR2及MyD88蛋白的测定 在麻醉状态下处死大鼠后,以膝关节为中心逐层切开分离,剥离可得髌骨下方一层呈淡黄色的组织,即为滑膜组织。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TLR2和MyD88蛋白表达水平:将裂解液(含PMSF)400 μL加入到滑膜组织中,将裂解液4 ℃下 12000 r·min-1离心5 min,取上清液,分装,置于-20 ℃条件下保存。将蛋白样品、BSA标准品稀释后加入96孔板内,标准品各设2个平行孔,待测样品设3个平行孔,每孔加入体积为20 μL。将BCA试剂盒中A液和B液进行混合,加入96孔板内,每孔加入200 μL。用酶标仪测定波长568 nm吸光度值(A值)。根据标准蛋白浓度和A值计算出直线回归方程,代入蛋白样品A值,利用回归方程计算样品蛋白浓度。
将保存的上清液与缓冲液放入沸水中制备电泳胶,再将电泳胶固定到电泳槽上进行恒压电泳。取出凝胶切下目的条带,冲洗后进行转膜。将ECL试剂中增强液与稳定的过氧化物酶溶液混匀,滴于聚偏氟乙烯(polyvinylidene fluoride,PVDF)膜上,反应数分钟后,吸去多余的底物液,覆上保鲜膜,X光胶片压片,依次显影、定影。冲洗晾干胶片后,扫描胶片,用BandScan分析胶片灰度值。
1.2.5大鼠滑膜组织TLR2 mRNA表达水平的测定 先取大鼠滑膜组织,用Trizol法提取总RNA,再按步骤行TLR2 mRNA表达水平检测。第一步逆转录成cDNA,逆转录反应体系:RNA 3.96 μg、Oligo (dT) 15 (10 μmol·L-1) 2 μL、dNTP (2.5 mmol·L-1) 2 μL、ddH2O (Rnase free)加至14.5 μL,反应条件:70 ℃ 5 min,短暂离心后置于冰上。再加入反应物:第一次反应体系中的PCR管全部14.5 μL、5×RT buffer 4 μL、RNase Inhibitor 0.5 μL、M-MLV reverse transcriptase 1 μL、ddH2O (RNase free)加至20 μL,反应条件:42 ℃ 60 min,95 ℃ 5 min。第二步行半定量RT-PCR检测,反应体系:rat-actin F (10 μmol·L-1) 0.5 μL、dNTP (2.5 mmol·L-1) 2 μL、Ex Taq 0.25 μL、10×Ex Taq E buffer 2.5 μL、cDNA 1 μL、ddH2O加至25 μL,反应条件:94 ℃ 4 min;94 ℃ 30 s,56 ℃ 30 s,72 ℃ 25 s,30个循环;72 ℃ 4 min,4 ℃ 4 min。最后进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PCR反应条件:50 ℃ 2 min,95 ℃ 10 min;95 ℃ 30 s,60 ℃ 30 s,共40个循环。最后行溶解曲线,最终数据以2-△△Ct进行分析。TLR2及GAPDH PCR引物序列见表1。
表1 TLR2及GAPDH PCR引物序列及产物大小
Tab.1PCRprimersequencesandproductsizesofTLR2andGAPDH
基因名称PCR引物序列上游引物下游引物产物大小/bpGAPDHACAGCAACAGGGTGGGTGGACTTTGAFFFTGCAGCGAACTT252TLR2TTATCCAGAGCCGTTGGTGCCCACTCGAGGTAGGTGTT171
2 结果
2.1关节炎大鼠造模成功且模型稳定 造模2周后,各造模组大鼠足跖厚度数值均大于空白对照组(均P<0.05)。模型对照组大鼠在造模2周后、给药1周、给药2周,足跖厚度数值稍有变化,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大鼠足跖厚度的比较 结果见表2。给药3周后,模型对照组大鼠足跖厚度较空白对照组明显上升(P<0.05),而给予复方芪芎颗粒灌胃治疗的大鼠,足跖厚度小于模型对照组(P<0.05)。复方芪芎颗粒大、中剂量组大鼠足跖厚度均小于小剂量组及雷公藤多苷组(P<0.05)。
表2 6组大鼠足跖厚度比较
组别造模后2周给药1周后给药3周后空白对照组0.43±0.330.46±0.040.45±0.56模型对照组0.91±0.24∗10.90±0.410.93±0.03雷公藤多苷组0.92±0.23∗10.79±0.040.71±0.03∗2复方芪芎颗粒 小剂量组0.93±0.08∗10.81±0.050.73±0.07∗2 中剂量组0.89±0.34∗10.77±0.05 0.51±0.15∗2∗3∗4 大剂量组0.91±0.03∗10.74±0.17 0.50±0.83∗2∗3∗4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1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2P<0.05;与复方芪芎颗粒小剂量组比较,*3P<0.05;与雷公藤多苷组比较,*4P<0.05。
Compared with blank control group,*1P<0.05;Compared with model control group,*2P<0.05;Compared with low-dose compoundQixionggranule group,*3P<0.05;Compared with tripterygium glycosides group,*4P<0.05.
2.3各组大鼠关节滑膜组织中TLR2、MyD88蛋白表达水平 各造模组大鼠滑膜组织TLR2、MyD88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各给药组TLR2、MyD88表达水平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与雷公藤多苷组比较,复方芪芎颗粒中、大剂量组TLR2、MyD88的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图1,表3。
A.空白对照组;B.模型对照组;C.复方芪芎颗粒小剂量组;D.复方芪芎颗粒中剂量组;E.复方芪芎颗粒大剂量组;F.雷公藤多苷组。
图1 6组大鼠关节滑膜组织中TLR2、MyD88蛋白表达水平
A.blank control group; B.model control group; C.low-dose compoundQixionggranule group; D.medium-dose compoundQixionggranule group; E.high-dose compoundQixionggranule group; F.Tripterygium glycosides group.
Fig.1ProteinexpressionlevelsofTLR2andMyD88insynovialtissuesofsixgroupsofrats
表3 6组大鼠关节滑膜组织中TLR2和MyD88蛋白表达水平比较
组别TLR2MyD88空白对照组1.03±0.011.12±0.11模型对照组3.85±0.08∗14.12±0.42∗1雷公藤多苷组2.53±0.03∗22.87±0.22∗2复方芪芎颗粒 小剂量组2.78±0.06∗22.98±0.31∗2 中剂量组1.73±0.11∗2∗31.91±0.34∗2∗3 大剂量组1.63±0.41∗2∗31.78±0.24∗2∗3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1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2P<0.05;与雷公藤多苷组比较,*3P<0.05。
Compared with blank control group,*1P<0.05;Compared with model control group,*2P<0.05;Compared with Tripterygium glycosides group,*3P<0.05.
2.4大鼠滑膜组织中TLR mRNA的表达水平 给药组TLR2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雷公藤多苷组TLR2 mRNA的表达水平高于复方芪芎颗粒大、中剂量组(P<0.05),与蛋白表达情况相似。见表4。
表4 6组大鼠TLR2 mRNA的表达情况
组别TLR2 mRNA空白对照组0.92±0.11模型对照组2.32±0.24∗1雷公藤多苷组2.08±0.31组别TLR2 mRNA复方芪芎颗粒 小剂量组2.11±0.30 中剂量组1.42±0.23∗2 大剂量组1.29±0.08∗2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1P<0.05;与雷公藤多苷组比较,*2P<0.05。
Compared with blank control group,*1P<0.05;Compared with Tripterygium glycosides group,*1P<0.05.
3 讨论
RA的发病机制至今仍不明确,其基本病理变化为小关节持续性滑膜炎,逐渐演变造成关节软骨侵蚀和骨破坏[9],最终导致肢体功能障碍。炎症信号通路的研究一直是该疾病的热点研究方向[10],其中TLR/MyD88信号转导通路是人体先天性免疫最重要的信号通路之一,此通路的过度表达被认为在RA病程进展中影响较大[11]。
SABER等[12]通过研究小鼠关节炎模型发现,在炎症起始阶段TLR2活化后促进血管的发生,便于炎症细胞黏附与侵袭,导致关节软骨与骨破坏。HUANG等[13]发现RA关节腔滑液中巨噬细胞与正常巨噬细胞相比,高表达TLR2。而MyD88是一种胞质可溶性蛋白,负责承接上游 TLRs 活化信号和募集下游的含有死亡区域(death domain,DD)的信号分子[14],最终导致炎症因子的释放。PARK等[15]发现阻断MyD88可改善RA患者临床症状和炎性指标,也说明MyD88在TLR和细胞炎性因子之间的桥梁作用。本课题组前期研究[16]发现TLR2在RA模型大鼠滑膜组织中高度表达,经复方芪芎颗粒干预后,大鼠的关节炎症状明显减轻,且TLR2蛋白的表达也受到明显抑制,也说明TLR2蛋白过度表达在RA的病程进展中起到重要作用。
针对RA的新药开发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热点,近年来国外医药公司不断推出新的生物制剂[17],国内学者亦致力于中药复方的开发。敬博[18]应用独活寄生汤治疗RA患者,可明显缩短患者患肢晨僵时间、减轻关节疼痛。杨俏雯等[19]研究发现患者服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其关节炎症状及实验室指标均优于口服来氟米特片。
复方芪芎颗粒以经典的临床有效方剂补阳还五汤[20]为基础,在原方基础上增加具有祛湿止痛功效的中药,如独活、秦艽等。前期实验研究[6,21]表明其可通过下调IL-8、IL-15、IL-33、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B,NF-κB)等细胞因子起到抑制RA进程的作用,此次实验结果则提示其具体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TLR2/MyD88途径,从而达到调控下游各细胞因子的作用。本次实验发现中、大剂量复方芪芎颗粒对改善RA大鼠的足跖肿胀程度作用明显,能明显抑制大鼠关节滑膜组织TLR2、MyD88蛋白及TLR2 mRNA的表达,其可能的机制为抑制滑膜组织中TLR2/MyD88信号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