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基质配比对小白菜生长的影响

2019-12-04李浙浙赵亚彬陈红芝

乡村科技 2019年32期
关键词:成苗小白菜发芽势

李浙浙 董 博 张 明 赵亚彬 陈红芝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系,河南 新乡 453003)

小白菜,属于十字花科一年生或两年生草本植物,在我国栽培十分广泛,是我国百姓常食用的蔬菜之一,深受人们的喜爱。木耳在我国拥有悠久的生产历史,分布在我国的大部分地方,其因营养丰富而种植面积较大。但生产后使用过的菌糠在很多地方往往被作为废料丢弃,从而造成了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本试验就是以解决这一问题为导向,探究以木耳菌糠为基质,找出最适合小白菜生长的基质配比。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在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七楼实验室进行,供试材料为新苗三号小白菜种子,栽培基质选用木耳菌糠、蛭石、土(园土中添加鸡粪,比例为10∶1)3 种基质为原料。

1.2 试验方法

取225 粒大小相同、籽粒饱满的小白菜种子,在25 ℃的温水下浸泡20 min,取出后在常温的水中浸泡12 h,之后取出、晾干。将土、菌糠、蛭石三者按4∶0∶1、3∶1∶1、2∶2∶1、1∶2∶1 和0∶4∶1 的比例进行配置。这几个配比处理对应的组别分别为1、2、3、4、5。

基质用水浇透,将种子按照每盆3 行、5 列共15 粒种子进行播种,每组3个重复,共15盆、225粒种子。每天记录种子发芽数,试验时长共30 d。

1.3 发芽率、发芽势与成苗率的测定

前期每天检查种子的发芽情况,第6、10、30 天分别记录数据,并按照如下公式计算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率=(种子发芽总数(前10 d)/种子的总粒数)×100%[1],发芽势=(种子发芽后前6 d 的发芽数/种子总粒数)×100%[2]。试验结束时(第30天)记录小白菜成苗数,按照如下公式计算:成苗率=(成活苗数/播种数)×100%[3]。

1.4 生物学数据测量

培养30 d 后,每盆随机抽取3 株,测量鲜质量、干质量、根长、根粗、叶片数、叶面积(最大叶)、叶长(最大叶)和叶宽(最大叶)。

2 数据与分析

2.1 小白菜的发芽率、发芽势、成苗率

不同基质配比下小白菜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及成苗率情况见表1。

由表1 可知,在土中添加不同比例的菌糠均可以促进小白菜种子发芽。但在纯菌糠中,小白菜种子发芽率明显低于其他组,发芽率在第2组达到最大值,为80.00%,与其他组显著差异。前四组与第五组差异极显著。

对比前6 d的发芽数和前10 d的发芽数可知,添加菌糠的基质中小白菜种子发芽情况明显好于不添加菌糠的基质,第一组发芽势最大,为26.67%,其他组的发芽势都低于第一组,差异性也不显著。

成苗率在第二组达到最大值,为97.78%,除与第三组差异不显著外,与其他组有显著性差异,与第五组差异极显著。第五组成苗率最小,为73.33%,在土中添加不同比例菌糠的基质发芽率均高于第一组。

2.2 生物学数据分析

不同基质配比下小白菜的生物学数据分析结果见表2和表3。

表2 不同基质配比下小白菜的根和叶相关数据

表3 不同基质配比下小白菜鲜质量和干质量

从表2 可知,第三组根长达到最大值,为9.21 cm;第四组根粗达到最大值,为1.95 mm;第一组叶宽达到最大值,为5.41 cm;前四组叶片数相同,为5片,最后一组叶片数较少,为3 片。根长、根粗、叶宽及叶片数在前四组间差异不显著,但都与第五组差异极显著。第二组叶面积最大,为38.28 cm2,且与三四组间显著极差异;第一组叶长达到最大值,为14.56 cm,前三组差异不显著,但与第四、五组差异极显著。

由表3可知,第三组鲜质量最大,为4.42 g,且添加菌糠的处理地下部分鲜质量都高于不添加菌糠的处理,地下部分鲜质量越大说明根系吸水能力越强,植株生长越好。干质量整体差别不大,第一组和第三组达到最大,为0.34 g,但各组干质量都高于第五组,前四组各组差异不显著,但与第五组差异极显著。

3 结论

不同基质配比对于小白菜的发芽率和成苗率影响很大。本试验结果表明,在土中加入不同比例的菌糠可以提高小白菜种子的发芽率和成苗率,同时可以促进小白菜种子在后期的萌发和生长。结合何桂芳等[3]的研究,我们猜测可能是因为孔隙度。种子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和水分,加入菌糠后可以增强基质的孔隙度,增加其透气度,从而可以促进根系生长,使小白菜生长获得充足的养分。

猜你喜欢

成苗小白菜发芽势
近3成苗企难以维持!规格越大越亏,2022如何让泥鳅赚钱?
不同浓度NaCl溶液对5种草坪草种子发芽势的影响
【小白菜】
5种植物激素对黑豆种子萌发的影响
耐旱耐盐棉花种子萌发的影响因子分析初报
种子发芽势对作物田间出苗率的重要性分析
学做小白菜炒油面筋
小白菜
不同激素配比对马铃薯茎尖成苗率的影响
育苗基质对紫云英种子萌发成苗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