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9年赛艇世锦赛女子公开项目前500M战术分析

2019-12-04陈征王小磊湖北省体育局水上运动管理中心湖北武汉43603沈丘县第一高级中学河南周口466300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9年23期
关键词:平均速度赛艇名次

□ 陈征王小磊(.湖北省体育局水上运动管理中心 湖北 武汉 43603;.沈丘县第一高级中学 河南 周口 466300)

赛艇是一个分道竞速的项目,正式比赛距离为2km,时长5-8min,是一个最大有氧能力项目,赛艇比赛运动员基本通过 240桨左右完成全程比赛。

“战术”这一词汇源于军事术语,指的是战斗的原则与方法。当这个军事术语沿用到体育竞赛中就被称为竞技战术。世界级选手技术水平相对正确与娴熟,在赛前一段时间内,运动员的体能与技术已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难以在短期内实现取得实质性突破进步。而战术区别于战略,就在于其及时有效性,能够在短时间内发挥其克敌制胜的作用,取得比赛的胜利。如何在既定的体能和技术水平下,运用战术取得比赛中的最佳成绩,即如何将体能分配到2000m的比赛中去,研究该课题的论文已有不少,基本上都发现“1-×-×-×”模式的选手最多,却鲜有将视野聚焦在具体的细节中去,本文将焦点聚集在赛艇比赛的前500m中,对世锦赛前六名女子艇支的50m分段的桨频和速度数据进行分析,意图找到启航过程中占据优势的战术解决方案,实现提升我国赛艇项目的启航战术水平,并为赛艇项目备战重大国际比赛发挥更优水平提供理论支持,为我国赛艇运动快速发展奠定理论基础。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文以 2019年度赛艇世锦赛女子公开级 W1x、W2x、W2-、W4-、W8+共计5个项目的前六名艇支,共计30条艇只前500m的50m分段的GPS数据为基础,从运动学方向对艇支桨频和速度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国际优秀艇支的战术特点进行归纳提炼,并挖掘其中的内在规律。

1.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中国期刊网、国际赛联网站等相关互联网等收集有关对赛艇运动员训练比赛的资料,并查阅大量有关赛艇战术相关的知识,对其进行归纳、分析和整理,为研究提供理论上的支持。

(2)逻辑推理法。

根据文献资料、调查统计获取的信息,加以归纳、演绎和推理的方法,进行全面的归纳、挖掘、提炼。

(3)访谈法。

利用交流培训的机会,向国内外赛艇界著名教练员、优秀运动员、科研人员、管理人员请教,探讨有关赛艇运动技战术的相关问题。访问教练员、科研人员、管理人员20余人,优秀运动员20余人。

(4)数理统计法。

对本研究中战术特征数据采用Excel 2016 MSO进行统计处理分析。

(5)数据库制作及可视化分析。

运用Anaconda Navigator、Power BI等软件,结合Python3编程语言和DAX数据分析表达函数,实现对国际赛联网上的分段成绩数据、GPS数据批量自动获取,并建立相应数据库,并且借助大数据可视化功能对数据规律进行分析挖掘。

2、赛艇起航战术特征研究

2.1、赛艇起航战术研究方法

众多学者、专家对战术模式的定义,都是将赛艇2000m比赛分成四个分段,记录最快和最慢在哪一个分段。例如:某运动员第1个分段最快,第2、3个分段依次速度变慢,第4个分段最慢,则可表示为“1-2-3-4”,即用数字代表各分段的速度排序。

近年来在将比赛全程分为4个500m分段进行分析中,得出来的结论基本上都是“1-×-×-×”模式在名次靠前的艇支中运用较多。

这个结论也就自然将焦点移动到了赛艇比赛中的第一个分段五百米中,通常涵盖了起航阶段和转途中阶段,本文对世锦赛女子公开级 W1x、W2x、W2-、W4-、W8+共计 6个项目的前六名艇支,共计30条艇只前500m的50m分段的桨频和速度数据进行分析,意图找到启航过程中占据优势的战术解决方案。

本文从速度和桨频两个角度来分析这个问题,共使用了四个指标,包括速度系数、速度变动系数、桨频系数和桨频变动系数,意图从更具事前主观控制性的桨频和事后客观性的速度两个方面对比赛中起航战术特征进行分析,找到不同起航战术中占据更大优势的策略。

2.2、速度系数及速度变动系数

式中:

vi:代表第 i个 50m分段的速度(i=1,2,...,10)。代表前500m中10个50米分段的平均速度。

速度系数是一个无因次系数,以其自身的平均速度作为标准,表示分段速度相对于平均速度的变化幅度。它与船体负荷重量、水密度、风力、风向等外部条件无关,仅与艇支该场比赛的行进速度有关,因此可以借此来反映一条艇支在整个比赛过程中的速度变化。另外,尽管目前国际国内比赛均广泛使用桨频表作为船速的实时监控设备,运动员在划行过程中便能实时监控艇支航行的速度,但因为不同外部因素对速度的影响幅度较大,因此难以精准的按照事先计划去执行战术,简言之,相较于桨频而言,速度是一个更复杂的系统、更难以去精准的控制的因素,更具有事后客观性。

通过对2019年世锦赛女子公开级所有赛艇项目A组决赛艇支的成绩进行统计计算,得到最新的世界上优秀的赛艇艇支的速度系数,如表1所示,并对其进行可视化绘图呈现,如图1所示。

表1 速度系数

从表1中看出1-3名的变动范围为7.58,标准差为2.87,4-6名的变动范围为10.25,标准差为3.66。通过不同名次的变动范围及标准差中可以明显的验证许多前人的研究,速度越稳定的艇支,对体能的消耗更加经济,也就更容易取得较好的成绩。

从图1的速度系数曲线中可以看到,基本所有艇支从静止开始起航后均在第二个分段即100m左右的位置达到最大速度,并从此开始呈不断衰减态势,于第五个分段即250m左右跌破速度系数0点,自此速度开始低于前500m平均速度,此后速度下降速度开始变缓,速度呈逐渐稳定趋势。

图1 速度系数

为比较不同名次艇支的战术特点的不同,对速度变动系数进行了统计计算,如表2所示,并绘图呈现,如图2所示:

表2 速度变动系数

图2 速度变动系数

从表 2 及图 2 中可以发现,Ev1-A、Ev2-A、Ev9-A、Ev9-A这四个速度变动系数明显大于其余分段,即不同成绩名次的艇支变动系数曲线在0-100m及400-500m两个段落中分离较大,呈现明显的区别特征。在0-100m段落中,名次靠前的艇支速度变动系数较小,即起航冲量较小,偏离平均速度较小。在400-500m分段中,速度变动系数较大,即速度衰减较缓。

2.3、桨频系数及桨频变动系数

式中:

sri:代表第 i个 50m分段的桨频(i=1,2,...,10)。

桨频系数亦是一个无因次系数,以其自身的平均桨频作为标准,表示分段桨频相对于平均桨频的变化幅度。可以借此来反映一条艇支在整个比赛过程中的速度变化。运动员能精准熟练的控制桨频,更能衡量一条艇支的主观战术思想,简言之,相较于速度而言,桨频是一个更简单的系统、更容易实现精准控制的因素,更具有事前主观性。

通过对2019年世锦赛女子公开级所有赛艇项目A组决赛艇支的桨频进行统计计算,得到最新的世界上优秀的赛艇艇支的桨频系数,如表3所示,并对其进行可视化绘图呈现,如图3所示。

表3 桨频系数

图3 桨频系数

如表3中所示,1-3名的变动范围为19.67,标准差为6.69,4-6名的变动范围为21.17,标准差为7.15。从图3的桨频系数曲线中可以看到,基本所有艇支从静止开始起航后直接达到最高桨频,便开始呈不断衰减态势,并于第五个分段即250m左右跌破桨频系数0点,自此桨频开始低于前500m平均桨频。另外,可以明显的看到,自第7个分段即350m后,桨频系数曲线的斜率便大幅减小,桨频呈逐渐稳定趋势。

为比较不同名次艇支的战术特点的不同,对桨频变动系数进行了统计计算,如表4所示,并绘图呈现,如图4所示。

表4 桨频变动系数

从表 4 及图 4 中可以发现,Esr1-A、Esr2-A、Esr3-A、Esr8-A、Esr9-A、Esr10-A这6个桨频变动系数明显大于其余分段,即不同成绩名次的艇支桨频变动系数曲线在0-150m及350-500m两个段落中分离较大,呈现明显的区别特征。在0-150m段落中,名次靠前的艇支桨频变动系数较小,即起航冲量较小,偏离平均桨频较小。在350-500m分段中,桨频变动系数较大,即桨频持续能力较强。

图4 桨频变动系数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1)从速度系数和桨频系数来看,能够印证世界优秀选手的标准差均呈现差距越小,即体能分配越稳定,名次越靠前的现象;

(2)从速度变动系数和桨频变动系数来看,不同成绩名次艇支的两个变动系数曲线在0-100m及400-500m两个段落中分离较大,呈现明显的区别特征。在0-100m段落中,名次靠前的艇支速度、桨频变动系数均较小,起航速度冲量较小,偏离平均速度及平均桨频较小。在400-500m分段中,名次靠前的艇支速度、桨频变动系数均较大,即速度桨频衰减较缓;

(3)从速度系数曲线和桨频系数曲线来看,几乎所有艇支均在第5个分段即250m的位置达到前500m的平均速度与平均桨频。

3.2、建议

在即将到来的2020年东京奥运会的备战过程中要从目前我国赛艇项目实力出发,正视战术的重要性,并借鉴国际冠军选手的战术模型,合理制定并执行战术,最终实现在日本东京夺金夺牌的奥运目标。

猜你喜欢

平均速度赛艇名次
赛艇队运动员运动损伤调查与分析
排名次
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把所有名次都考上
赛艇运动中运动员身体悬挂技术的运用
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赛艇LW2×竞速结构研究——以2014年世锦赛和世界杯为例
变速运动中的平均速度
猪猪侠·赛艇比赛
谈平均速度在变速运动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