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伊藤美诚在2019年瑞典公开赛女子单打比赛中的技战术特征探究

2019-12-04王辉煌北京体育大学北京100048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9年23期
关键词:接发球落点发球

□ 王辉煌(北京体育大学 北京 100048)

1、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

日本乒乓球运动员伊藤美诚在2019年瑞典公开赛中的技战术。

1.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以“伊藤美诚”和“技战术”为关键词进行查找,并阅读大量相关的报纸、期刊、杂志作为前期准备工作,将搜集来的资料归纳整理,为撰写本文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2)录像观察法。

选取2019年瑞典公开赛女子单打比赛中伊藤美诚对阵王曼昱、孙颖莎和陈梦三位选手的三场比赛录像进行观看,并对伊藤美诚在比赛中所运用的技战术进行分析统计。

(3)三段指标评估法。

采用三段指标评估法对伊藤美诚在比赛中对阵三位选手时发抢段、接抢段、相持段所采用的技战术进行统计整理,对她在三场比赛中的表现进行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伊藤美诚在三场比赛中各阶段的总体分析

(1)伊藤美诚在发抢段的总体分析。

伊藤美诚在发抢段,发球站位以反手位侧身发球为主并结合正手位侧身发球来增强对手的不适感,发球方式以勾手发球和砍式发球为主,长短球和半出台球相结合,奔长球速度快,能顶住对手为第三板抢攻创造优势。短球旋转强、隐蔽性好另对手难以清晰判断出上下旋,第三板抢攻凶狠,以反手弹击和正手暴拍为主,速度快、质量高。在对阵王曼昱的比赛中伊藤美诚发球主要以王曼昱的正手位小三角和中路短球为主,配合中路长球进行偷袭,发球的线路和落点变化结合得比较好,但第三板的抢攻主动失误太多,且王曼昱上手能力比较强,伊藤美诚在发抢段对王曼昱时优势不大。在与孙颖莎的比赛里,伊藤美诚的发抢段得分率高达71.4%,达到了优秀的水平。发球主要都集中在孙颖莎的正手位,以短球和半出台球居多,并配合少量的长球进行偷袭。在反手位侧身和正手位侧身发球相结合,以勾手发球发出的正手位逆旋转侧上和侧下短球向正手位侧拐角度大,对步伐移动要求高,令孙颖莎难以准确对准位置用反手拧拉进行上手。值得一提的是在对阵孙颖莎的这场比赛中,发球直接得分13个,尤其是在第五局比赛中发球直接得分竟高达5个,占总得分的一半。说明这一发球线路也是伊藤美诚取胜的关键点。

表1 伊藤美诚在三场比赛中发抢段、接抢段、相持段的数据情况

(2)伊藤美诚在接抢段的总体分析。

在接抢段,伊藤美诚的接球方式很丰富,以摆短和反手弹击为主并结合反手兜拐和侧拧,灵活多变,对手有时难以很快适应这种节奏的改变。经常以反手弹击起板,速度快、角度大并且落点刁钻,有时甚至可以接发球弹击直接得分,但是在摆短控制方面还是有待提高,时常会出现回球过高的现象。伊藤美诚在与王曼昱的比赛中接发球以台内摆短控制为主,衔接第四板抢攻速度快、落点刁钻,接抢段得分率58.6%,达到了优秀的水平。而伊藤美诚在与孙颖莎和陈梦的比赛中第二板上手意识比较强烈,接发球多用反手弹击进行上手抢攻,伊藤美诚反手弹击速度快、动作小、落点刁钻,并且回球与一般上旋球不同,带有一定下沉的性质,不好借力,弹击的质量高,有时甚至可以直接得分。相对应的是高质量的回球失误率相应的也比较高,在与孙颖莎和陈梦的比赛中接抢段的得分率分别是41.9%和46.2%,都处于不及格的水平。

总上所述,我们可以了解到的是,伊藤美诚在接抢段反手弹击的速度快、落点刁钻并且带有一定的搏杀性质,回球质量高的同时也带来了比较高的失误率。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出伊藤美诚在接抢段第二板进行台内控制,再衔接第四板进行抢攻的得分率比较高。所以,我们也可以看出,陈梦和孙颖莎发球的质量比较高,直接上手弹击进行抢攻回球的质量不高无法压制住对手,容易被对方反攻,并且失误率也比较高。

(3)伊藤美诚在相持段的总体分析。

在相持段,反手弹击和侧身正手的拍击是伊藤美诚在相持中的得分利器,在相持中保持在近台,抢在球的上升点击球,击球动作小,球一接触台面就被接起,充分利用了借力,加快了速度,反手的生胶连续弹击压制住对手,出现机会时大胆侧身用正手进行拍击。击球速度快并带有一定下沉的性质,对手难以借力。伊藤美诚步伐灵活、重心转换速度快,但受身高限制,大范围移动能力差。退到中远台便会处于劣势,无法跟中远台相持能力强的选手对抗,被动降低质量,在远台对拉中并不占优势。伊藤美诚在与王曼昱的比赛中相持段得分率达到了75%,其在相持中主要以近台反手的连续加力弹击和反手加力后的侧身正手进攻为主,在这场比赛中伊藤美诚在相持中以速度压制住对方,并且能够率先变线,占据在相持对抗中的主动权,因此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伊藤美诚在和孙颖莎的比赛里得分率较低,只有45.2%,说明孙颖莎相持能力强,并且相对比较适应伊藤美诚反手胶皮的旋转,伊藤美诚在与孙颖莎的相持中并不占据优势。而在与陈梦的比赛中相持段是伊藤美诚比赛失利的关键点,陈梦的相持能力比较强,拉出的弧圈球旋转强、前冲力大,伊藤美诚在近台被球顶住,只能被动地退台进行相持。伊藤美诚虽然步伐较快,但身材矮小,缺乏在相持中大范围快速移动的能力。一旦退到中远台便会处于劣势,无法跟中台相持能力强的选手对抗。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伊藤美诚在相持中主要以反手的连续加力弹击压制住对手,并结合侧身的拍击进行得分,但面对相持能力强、弧圈球质量较高的选手时在近台容易被球顶住,难以引拍进行弹击压制对手,一旦退到中远台后便失去了优势。

表2 伊藤美诚各板球的数据情况

2.2、伊藤美诚在比赛中各板球的战术分析

(1)伊藤美诚第一、三板的战术分析。

伊藤美诚在发球时,发球落点、旋转和线路多变,发球站位反手位侧身发球与正手位侧身发球结合,发球方式以勾手发球和砍式发球为主,旋转强、隐蔽性好另对手难以清晰判断旋转,在与孙颖莎的比赛中发球的多变是取胜的一大因素。

伊藤美诚第三板进攻质量高,以反手弹击和正手拍击为主。在对阵三位对手的比赛中第三板都是总得分的主要部分,但在台内短球控制方面的能力还是比较欠缺,会出现摆短回球过高的现象。

(2)伊藤美诚第二、四板的战术分析。

伊藤美诚的接发球方式很丰富,以摆短和反手弹击为主并结合反手兜拐和侧拧,对手有时难以很快适应这种节奏的改变。经常以反手弹击起板,速度快、角度大并且落点刁钻,有时甚至可以接发球弹击直接得分,反手弹击也带有一定地搏杀性质,质量高、失误率也高。

在接抢段伊藤美诚接球后进行抢攻得17分失5分,得分率达到77.2%,达到优秀水平。在第二板接发球后伊藤美诚率先加力进行抢攻,多以反手弹击和反手快拉衔接进攻,速度快、角度刁钻。

(3)伊藤美诚第五板及第五板后的相持段的的战术分析。

伊藤美诚在第五板及第五板后的相持段,反手的连续加力弹击和侧身正手的拍击是伊藤美诚在相持中的得分利器,在相持中保持在近台,反手的生胶连续弹击压制住对手,出现机会时大胆侧身用正手进行拍击,质量较高、速度快,侧身得分率高达80%。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1)伊藤美诚在发抢段,发球方式以勾手发球和砍式发球为主,长短球和半出台球相结合,奔长球速度快,能顶住对手为第三板抢攻创造优势。短球旋转强、隐蔽性好另对手难以清晰判断出上下旋,第三板抢攻凶狠,以反手弹击和正手暴拍为主,速度快、质量高;

(2)在接抢段,伊藤美诚的接球方式很丰富,以摆短和反手弹击为主并结合反手兜拐和侧拧,灵活多变,对手有时难以很快适应这种节奏的改变。经常以反手弹击起板,速度快、角度大并且落点刁钻,有时甚至可以接发球弹击直接得分;

(3)在相持段,反手弹击和侧身正手的拍击是伊藤美诚在相持中的得分利器,伊藤美诚步伐灵活、重心转换速度快,但受身高限制,大范围移动能力差。退到中远台便会处于劣势,无法跟中台相持能力强的选手对抗,被动降低质量,在中远台对拉中并不占优势。

3.2 建议

(1)伊藤美诚需要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尽量减少第三板进攻的不必要失误;

(2)高质量的接发球抢攻是伊藤美诚得分的得分利器,但也带有一定地搏杀性质,质量高、失误率也高。在对方发球质量较高时,接发球要先以稳健的控制为主;

(3)伊藤美诚步伐灵活、重心转换速度快,但受身高限制,大范围移动能力差。退到中远台便会处于劣势,要力争在前四板得分,或在近台率先加力变线以速度压制住对方,占据相持中的主导权。

猜你喜欢

接发球落点发球
对当今世界高水平男排比赛发球体系的研究
近期世界大赛女排主要对手接发球效果的对比与对策研究
青年球员的乒乓球接发球抢攻战术选择的研究
美火星轨道器拍到欧洲着陆器落点图像
对瓦尔德内尔、张继科2/3右半台短球接发球的研究
第52届世乒赛女子单打前3名选手接发球技术分析
心的落点
发球上网的步伐
对发球的理解和体会
心的落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