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视阈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探析
2019-12-04修新路东北财经大学招生就业处辽宁大连605东北财经大学萨里国际学院辽宁大连605
修新路 杨 光(.东北财经大学招生就业处,辽宁大连605;.东北财经大学萨里国际学院,辽宁大连605)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生态意识的觉醒,强调以人为中心、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高度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世界观正在形成。自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将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作为“五位一体”的建设目标提出后,生态文明理念逐渐深入人心。生态文化是人类面对生态问题进行的理性反思和科学创造,正成为人类文化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并引发教育理念的生态化转变。
高校是社会文化的发源地,承担着创造、传播文化的责任和使命,是弘扬生态文明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为社会文明的组成部分,高校也要遵循社会文明的发展规律,及时调整发展方向,寻求生态建设的有效途径,进而实现自身的生存和科学发展。而建设高校生态文明,首先需要营造良好的校园生态文化。
一、生态文明观下的大学校园文化
(一)文化与生态文化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一群人共同具有的符号、价值观及其规范,以及它们的物质形式。文化是一种生活方式,生态文化则是连接人类与自然、历史与现实、科学与人文、个体与社会的文化形态。广义的生态文化,是人类从征服自然到尊重自然、适应自然,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文化;狭义的生态文化,是以生态价值观为指导的社会意识形态、人类精神和社会制度,主要是基于生态理念的社会文化现象。
(二)大学校园生态文化的界定
生态本属于生物学的概念,如今扩展到人类学、社会学等人文社会科学领域。1979年美国教育家劳伦斯(Lawrence A.Cremin)在《公共教育》一书中首次提出了“教育生态学”这一概念,从此,对该领域的研究也应运而生。大学校园作为独立完整的生态系统,其文化建设应遵循生态规律、维持生态平衡和协调发展。而作为全社会生态系统的一部分,高校不是孤立存在的个体,而是存在于由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所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中。在以自然环境作为存在基础的同时,高校还需要不断与外部环境进行人员、物质和信息的交换,以构成循环往复的生态系统。
大学校园生态文化是高校全体师生以生态价值观为指导而共同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反映了高校师生在生态文化理念指导下的价值取向、理想信念、团体意识、群体心态、行为规范等方面的特性,是校园外部环境与师生思想意识相互适应和影响的产物。生态文化是一种新型的校园文化,它改变了传统上一切为“人”服务的理念,强调人和环境共存、共生,协调发展的生态互动关系,是实现人和环境的协调、持续、共同发展的新理念。
(三)大学校园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1.全面贯彻落实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基本要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高校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技术、新文化的发源地,加强高校的生态文明建设,是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基本要求。高校应大力倡导营建校园生态文化,利用其独有的智力资源和文化创造、传播功能,以自身的生态文明建设带动全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以自身智力优势深化生态文明理论,促进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共同进步。
2.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举措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文明的本质特征是“自然—人—社会复合体”的和谐协调,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是生态社会。高校是社会文化传播的主渠道,优秀的校园生态文化可以起到辐射和示范作用,带动全社会的生态文化建设,对社会的和谐发展起到重要的引领作用。
3.培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建设者的重要途径
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他们的价值取向影响着未来社会的价值取向。同时,大学生也是环境的消费者、创造者和保护者,他们的文明素质直接影响着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大学校园生态文化建设的目标是开展生态教育,普及生态知识,培育具有和谐生态观的高级人才。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生态文明建设“以崭新的视角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厚重的文化内涵”。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入决胜期,大学生态校园文化可以引导大学生在生态观指导下健康地学习与生活,更可以帮助他们在步入社会后能从人和自然的整体利益出发,选择生态文明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推进全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优秀建设者和接班人。
4.高等教育实现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推进,高校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目前,政府的考核评价体系主要集中在学术科研、教学设施等方面,致使大部分高校生态文化发展严重失衡,制约了高校的长远发展。而校园生态文化建设着力解决环境、资源和发展的关系问题,通过优化生态环境,合理配置资源,实现高校生态功能最大化,促进高校健康持续发展。校园生态文化建设不但营造了良好校园生态环境,而且还有助于师生主体性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净化学术氛围,激发创造活力,稳定校园秩序,规范管理制度,丰富学生文化,实现高校各项工作的有序、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大学校园生态文化建设现状
随着“和谐社会”和“生态文明”指导思想的提出,为了实现素质育人的目标,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稳定、持续发展,校园生态文明建设逐渐得到重视。目前,大部分高校在思政课和“形势与政策”课中将“生态文明”作为教学专题安排课程,各级共青团组织也以多种形式开展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实践活动。部分高校已经开设“生态文明”课程,成立专门的生态文明研究机构,从生态角度出发进行校园规划建设,使校园生态文化建设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但是,当前我国大学校园生态文化建设仍存在一定不足:
(一)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失衡
综观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重物质、轻精神的现象仍然存在。高校对校园环境、教学建筑和设施的投入明显高于对大学精神的打造和学生文化的塑造。日常的生态校园建设注重视觉生态化,轻视行为生态化,忽略意识生态化,校园生态文化对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性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生态学术思想的引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待提高,生态意识和环保理念的教育及践行明显不足。
(二)学术研究与教学实践的失衡
在现有我国高校的考核指标中,学术科研是重中之重,这种政策导向直接导致各高校对教师的考核以科研为第一指标,高校重科研、轻教学情况较为严重。部分教师以拿课题、发论文为第一要务,备课不充分,教案更新不及时,导致教学质量下降。这一现象既影响了高校教学工作的提升,也限制了学生发展,严重损害了高校的有序发展。
(三)社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失衡
信息时代,高校不再是封闭的象牙塔,社会文化与大学校园文化的交换和融合愈发紧密。但目前这种交换并不平衡,社会文化对校园文化的渗透日益增加,受多元文化的影响,校园文化建设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同时,校园文化对社会文化的主动影响明显不足,尤其在生态文化的宣传、促进外部环境生态化进程中,校园文化尚未起到带动和辐射的作用。
(四)生态普及与专业教育的失衡
尽管我国部分高校通过各种方式已经开展了生态文明教育,但事实上教育程度还十分有限。首先,开展生态教育的高校集中于高水平大学以及与农、林相关高校,而相当一部分高校并没有从生态文明的高度认识校园文化建设,仍然因忽视生态文明而导致生态教育缺位。其次,即便已经开设这一课程或讲座,但一些学校重视程度不够,在师资配备和经费投入上与主干课相比资源匮乏,教育效果不理想。再次,相比专业课和英语、计算机等技能类课程,学生对生态课程重视不够,参与热情不高。
总之,我国高校的生态文化建设仍旧处于探索阶段,相关制度体系尚未形成,并缺乏相应的人力和资金保障,教学研究队伍薄弱,成果创新匮乏,研究高度不足,等等,都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大学校园生态文化建设的对策
传统的文化观念将人与自然分割,追求“人定胜天”的效果,而今天的生态文化是从整体论的世界观出发,将宇宙万物视为一个生态系统,进而提出了全新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建设生态文明,需要社会、政府、学校、教师、家庭、学生等多方面共同努力。如果从高校自身角度出发,加强校园生态文化建设,则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建设。
(一)建设协调均衡的教学文化
高校教学是人与人、人与环境之间信息交换的过程,是一个由教师、学生、方法、教材、课程等要素组成的生态系统,而且每一个要素都在系统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大学教学文化是“大学”这一抽象的人类群体在长期的教学活动中所形成的精神生态,是一种具有历史延续性与现实再生产性的非物质环境。生态教学观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终身发展,注重学生的特点、需求和感受,着力提升学生的创新和应用能力。生态教学观提倡教学相长和师生互动,课程不仅是知识传播的载体,更是知识形成、发展的过程,这一理念有效地提升了课堂教学的质量。而且,在高校课程体系结构中应加强生态文化课程教育,培养学生树立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提升综合素质。同时,高校应加强对生态文化研究的投入,将生态文化深入拓展、广泛传播,促使高校真正成为社会先进文化的发源地。
(二)培育创新务实的学术文化
科学研究是现代大学的重要职能,科研水平直接决定了大学教学和服务社会的水平。但目前,部分高校对学术重视出现畸形,甚至出现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在生态观视域下,学术研究应与教学、管理协调发展。一方面,大力营造追求卓越、鼓励创新、求真务实的学术生态文化氛围,构建自由民主、兼收并蓄的学术生态环境;另一方面,形成严谨务实的科研作风,提倡团队合作、资源共享,以培养更多的创新人才。此外,还要恪守学术道德,诚实守信,打造纯净的学术研究生态环境。建设和谐可持续的学术生态文化,是人才培养的需要,是学校发展的需要,更是促进社会文明发展的需要。
(三)繁荣丰富持续的物质文化
物质文化是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基础,没有物质文化的实际支持,生态文化理念无法彰显和立足。建设校园物质生态文化,首先要在项目的立项、选址、选材、施工、使用的过程中提倡生态观、科学观,便利性和艺术性,实现人与校园的和谐共处,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科学发展。实际上,生态文化理念物化于物质文化建设之中,使我们看得见、摸得着、留得住。蕴含大学精神的物质文化是无声的教育载体,它不但能使在校师生持续受到生态文化理念的熏陶和教育,而且也可以向社会传递生态文明的信息,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向后人彰显生态文化理念,对后来者生态文明观的形成产生持久有效的影响。
(四)健全严谨规范的制度文化
制度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内在机制,既包括学校的传统、风气等隐性制度,也包括规章、条例等显性制度,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约束机制,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系统。只有通过制度文化规范师生员工的行为,才能保证高校各方面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和落实。建设校园生态文化,必须有相应的制度文化作为约束和保障。建立健全科学严谨的规章制度,在教学制度、科研制度生态化的同时,推进管理制度生态化,促进师生与学校和谐发展,并共进共荣。在隐性制度方面,要积极动员全体师生从自己做起,积极传播生态文化理念,推进生态文化实践,形成良好的校园生态文化氛围,进而规范和带动更多的人践行生态文化行为。
(五)打造和谐共进的学生文化
大学生文化是大学生群体内在和外显的行为规则,是具有大学生自身特点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生活习惯的总和。大学生生态文化强调了大学生与人、校园、社会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相处、持续发展,指导大学生如何采取生态文明的生产和消费方式。大学生应以和谐共进的角度审视学习、生活和工作的关系,用严谨的态度对待学术研究,用先进的理念指导学术实践,以乐观的态度面对挑战和挫折,以可持续发展的视角设计人生规划。作为生态知识的掌握者、生态观念的倡导者和生态行为的实践者,大学生是倡导生态文化建设的主力军,他们的文化意识决定了生态文化的发展水平与传播效果。
(六)营建文明健康的网络文化
信息时代,网络新媒体成为大学生不可或缺的生活的一部分,网络文化也成为大学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生态文化是在生态观指导下,建立在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和网络经济基础上的文化观念和文化活动的综合体,是人在网络环境各种活动中所反映的价值观的总和。面对网络的开放性、共享性、匿名性和无序性,高校应该加强网络生态文化建设,用健康向上的信息引导学生,用精彩有益的内容吸引学生,用规范合理的制度约束学生。保持网络信息的积极与阳光,保持网络生态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高校要积极利用网络这一有效平台,大力宣传生态文明,示范生态文明,推动生态文明的建设。
人类文化从传统的工业文化向生态文化的转变,也改变了大学的生态文化环境,丰富了大学的教育实践内容。高校应该致力于生态文化的建设和完善,树立校园生态文化观,积极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从制度、物质、精神、人文等文化层面全方位加强大学校园生态文化建设。同时,丰富教学内容,加强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加大相关科研力度,提升生态文明的理论和实践水平。并且,以学校为阵地辐射社会,积极向社会传播生态文化理念,在大生态环境中推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社会文化发展的融合与良性互动,以期达到生态文明社会的繁荣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