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绩效管理助推高校党建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2019-12-04马荣娟王继成渤海大学科研处辽宁锦州03渤海大学党政办公室辽宁锦州03

关键词:党员干部考核党组织

马荣娟 王继成(.渤海大学 科研处,辽宁 锦州03;.渤海大学党政办公室,辽宁锦州03)

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组织等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1]高校党组织建设工作是党的建设的重要部分,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在高校贯彻落实的基础。做好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还是有效发挥高校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主阵地作用和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重要保障。高校应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出发,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教育功能、服务功能,不断推动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实践创新,着力发挥好高校基层党组织坚强战斗堡垒作用。“绩效这一概念在管理学中主要是指组织和个人在工作中为达成预定目标,所表现出来的能够被有效评价的工作业绩、能力和态度。”[2]在高校党建工作的探索与实践中,将绩效管理这一手段与高校党建工作的创新实践有效结合,是高校党组织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的重要途径,是充分发挥高校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的必然要求,是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实现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创新化的内在要求。以绩效管理助推高校党建工作,就是要通过不断细化绩效管理的指标体系、评价标准,加强实施过程控制,继而建立与之相配套的风险保障机制,从而能够使绩效管理在高校党建工作中得到顺利运用。

一、高校党建管理现状

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的党建工作受到高度重视,尤其是省委巡视组对高校开展专项巡视之后,各高校党建越来越规范化、制度化。发挥高校党委领导作用,执行党委领导下校长负责制,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不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高校党建工作取得了不少的成绩,基层党建工作水平有显著提高。但是,新时代条件下,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是一个具有长期性、复杂性的系统工作,高校党建工作需要一个长期坚持不懈的过程。当前,高校党建工作与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总体要求还存在着一些差距和问题。

(一)高校各二级学院党建工作的不平衡性是制约高校党建管理的重要因素

具体而言,由于各二级学院对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以及如何将新时代党建的总要求贯穿于党建实践工作中的认识程度存在着差异,因而影响高校党建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具体表现为:大多数二级学院党总支高度重视党建工作,并能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总要求,结合学院党建工作具体实际,不断进行党建工作的创新实践和深入探索,在党建工作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有些党总支明显对党建工作重视不够,不能正确认识和把握党建工作的目的和要求,造成了“重发展,轻党建”的现象,有时是说起来重要,忙起来不要,甚至还有不在乎的情况发生,这就使党建工作浮于表面、流于形式。此外,高校基层党组织工作人员的思想觉悟和综合素养也是影响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因素。当前,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党建工作队伍的思想觉悟和综合素养有待进一步提高。高校党建工作队伍既要对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理论有深入的认识和掌握,还要能因材施教,对广大学生和党员干部进行党性锤炼。

(二)基层组织建设还存在薄弱环节,基层党建工作机制不够完善

具体表现为:一些基层组织对党建新形势新任务认识不足、研究不充分,工作方法缺乏时效性和针对性,对现实存在的一些问题没抓手、没办法,严重掣肘了基层党建的发展。党建活动形式单一、枯燥,丢失了党建工作的纪律性和严肃性,严重影响了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高质量开展。此外,党员干部的培养机制和考评机制缺乏创新性,传统的组织建设体制束缚了基层党组织对党员干部入党动机和日常行为表现的深入考察,给党建工作带来了一定的盲目性。

(三)高校党组织的管理体制还需进一步完善

具体表现为有些高校党组织管理权责不清、比较混乱,机制体制尚未理顺,监督体系不够科学化,无法解决“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有时出现“乱开花、花乱开”的情况。尚未形成有效的监督措施与责任制度,为高校党建工作带来了不少隐患,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基层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功能,影响基层党员干部理想信念的提升,甚至出现“失范”现象。此外,高校党组织党建工作队伍中的部分工作人员,没有科学评价和监督体系指标作为指导,导致党建工作空洞虚化,削弱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无法切实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

因此,高校党建工作要逐步向规范化、科学化、有序化发展,加强科学规划管理,推行绩效考核激励机制,制定科学合理的制度体系、工作流程、指标标准,形成一套切实有效的、符合实际的管理运行模式。

二、建立高校党建绩效管理考核体系的意义

高校党建工作的绩效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其实质是促进高校党建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的提升,有效发挥工作人员在党建工作中的关键性作用,从而使高校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队伍得到优化。因此,加强构建高校党建绩效管理考核体系,对于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实践创新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形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确立了党的建设主线,即全面从严治党,核心是加强党的领导,基础在全面,关键在严,要害在治。这是各级党组织加强党建工作的方向指南,也是各级党组织完成党建工作的新要求。各级党组织都要肩负起主体责任,扎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各项工作。建立高校党建工作绩效考核体系,首先必须以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总体要求为出发点,形成和确立高校党建绩效管理考核体系的纲领性文件,为高校党建绩效管理实际工作提供科学的方法论指导。高校党建绩效管理考核体系所形成的理论成果作为党建理论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是随着时代发展的需要对党建理论体系的补充和完善,是对新时代基层党建理论体系的创新和发展,因而建立高校党建绩效管理考核体系对于党建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从现实角度来说,第一,建立高校党建绩效管理考核体系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性。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加强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创新体制机制,改进工作方式,提高党的基层组织做思想政治工作能力”[3]。建立高校党建绩效考核体系是创新高校基层组织工作体制机制的一种表现形式。它可以使绩效管理的激励和约束功能得以发挥,有利于破解党建工作中的现实难题,激发广大高校基层党务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有利于释放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的活力及增强工作动力,从而夯实高校党建工作的人才队伍基础。第二,建立高校党建绩效考核体系有利于完善高校党建工作的领导责任机制,有利于增强领导干部的责任主体意识,使党建工作人员权责分配更加清晰。王沪宁同志在2019年1月第26 次全国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指出,“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高校党的建设各项工作,要抓好工作责任落实,以钉钉子精神推动各项任务落地生根。”[4]因此,高校党建通过注重日常制度规范化、监督体系化,从而构建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这既是推动高校党建工作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是新时代创新党建工作体制机制的必然要求。从加强管理实效和提高管理创新性的角度,开展高校党建绩效考核,以绩效考核为导向,建立科学的考核标准,让党建的日常工作有章可循,形成一套奖、惩、绩相结合的规范化管理体系,从而提升高校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 第三,建立高校党建绩效考核体系有利于创新基层党建工作范式。高校党建绩效考核体系的有效运用和不断完善,能够为其他基层党组织的党建工作方式提供有利的经验借鉴和范式学习,能够增强党建工作的灵活性和务实性,确保党建工作能够在科学的量化考核标准下取得高质量的成果。科学地建立高校党建绩效考核体系,既是创新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方式方法的重要表现形式,也彰显了党组织在推进党建工作方法论创新中高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智慧。

三、高校党建绩效管理考核体系的指标设计

高校党建绩效管理考核体系应当基于高校党建工作具体的实际情况,依据学校党建工作的绩效目标,遵循高校党建绩效工作的原则,围绕学校中心工作,构建多样化、多层次、多维度的指标体系,营造一个激励性的绩效管理氛围,使基层组织主动参与绩效管理过程,保证绩效管理在党建工作中的作用得以有效发挥。

(一)总体思路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总要求是高校党建开展工作的总体依据和根本指南。高校党建绩效管理在设计指标体系时,要考虑重要性、先进性、全面性、科学性、系统性、复杂性、动态适应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全方位、立体化、多角度设计,定量与定性相结合,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要求和当前高校党建的情况及特点,在开展广泛基层调研,并经过专家论证的基础上,确立考核指标,做到抓全面和抓重点相结合,抓过程考核和抓结果考核相结合,抓个体考核和抓集体考核相结合,明确考核目标、运行机制、活动范围,通过精心谋划、整合资源、规范操作来制定与实际绩效管理工作相适应的指标体系,保证高校党建绩效管理的指标体系科学合理、公平规范,从而确保基层党建工作在有效范围内运作。

(二)指标体系

高校党建工作要全面规范透明、科学标准、约束有力,并全面实施绩效管理。在指标体系上确定领导班子建设、基层党组织建设、党风廉政建设、思想政治工作、统战和群团工作、党建专项重点工作共六个方面作为一级绩效考核指标。在此基础上,以符合高校与基层党建规律为基础,进行分层细化分解,确定15 个二级指标及分值分配。详细包括:充分发挥党委(总支)核心作用(10%)、坚持民主集中制(10%)、落实党建工作责任(6%)、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8%)、加强党员队伍和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6%)、党委(总支)的主体责任(6%)、纪委的监督责任(6%)、问题整改及处置(3%)、宣传思想工作(8%)、学生思想政治工作(6%)、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6%)、统战工作(5%)、群团工作(5%)、组织领导(7.5%)、具体工作实施(7.5%)。根据二级指标明细,做出主要观测点和内涵说明,构建党建的绩效管理的具体要素。主要观测点不能太多,不能太琐碎,在内涵说明中应选取具有代表性和标志性的指标,进行观测评分。指标体系的分值分配应该根据高校党建工作的具体实际而适时合理调整,尤其是根据党建工作的具体进展、党员干部的主观意识变化,要以党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的最新思想理论为导向,科学规范高校党建绩效管理的指标体系设计。

(三)基本原则

1.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原则

高校党建工作带有鲜明的政党价值导向性和意识形态导向性。在设定高校党建绩效管理指标体系时,必须体现统一导向性的特征,即坚持按照党的意志为唯一正确的政治导向,制定符合党的意志的指标评价体系。与此同时,高校的发展实际、发展定位和发展目标存在着一定的自主性和多样性,这使高校党建工作的实际情况存在着差异。因此,建立高校党建绩效管理考核指标体系,必须要着重考虑各高校之间的差异。此外,高校内部党员干部、学生群体庞大,党组织数量较多,党建工作队伍和学生的认知程度、思想意识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就决定了高校必须在坚持统一导向与尊重多样性的前提下,有的放矢,建立与群体庞大的党员干部和学生队伍相匹配的高校绩效考核指标评价体系。

2.全面评价和重点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保证高校党建绩效管理考核体系的完整性、全面性和综合性是做好高校党建绩效管理工作的重要条件。高校党建绩效管理首先要全方位地考虑高校党员干部、党建工作队伍、学生队伍等对象在绩效管理考核评价范围内。其次要充分考虑高校党建绩效管理的领导班子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基层党组织建设、党建专项重点工作、思想政治工作、统战和群团工作等内部各要素的综合全面评价。同时,高校党建绩效管理工作必须突出考核评价的工作重点,突出其中的核心指标,并能够根据现实需要对这些指标做出合理的调整。高校党建绩效管理在坚持全面考评的基础上把握考评重点,能够推动高校党建绩效管理工作事半功倍。

3.长期评价和短期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党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高校党建绩效管理考核体系必须坚持长期评价这一基本原则。从时间上看,长期性评价主要表现为一个长期阶段的评价过程,即根据高校党建工作的实际情况,立足于高校党建工作长远的战略眼光,科学划定绩效考核的长期评价阶段。在这一阶段中,着眼于长远的角度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对高校党员干部、党建工作人员、学生队伍进行考核评价。与此同时,还要着眼于现实,通过短期评价来观察和发现党建工作的动态变化,将短期评价的结果进行对比,既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也可以在发现党建工作取得进步时,增强党建工作者应用绩效管理考核评价的决心和信心。此外,坚持将长期评价与短期评价相结合,有利于保证高校党建绩效管理工作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四、高校党建绩效管理考核体系的探索实践

(一)结合党建绩效管理工作的具体实际,突出政治建设的统领地位

高校党建绩效管理考核体系要突出政治建设的统领地位,以党的政治建设为根本,科学设定党建绩效管理的考核体系指标。尤其是把引导高校党员干部和全体师生树立“四个意识”和坚定“两个维护”贯穿于高校党建绩效管理考核的整个体系中,从而使高校党员干部和全体师生能够站稳政治立场,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以达到突出党的政治建设的预期效果。做好新时代高校党建绩效管理工作,还要建立系统的综合分析制度和管理制度。具体而言,就是要通过制度安排综合分析党员干部和师生队伍日常的政治思想状况和实际工作情况,进而通过有效的制度管理和教育引导,使党员干部和师生队伍的思想认识、理想信念和实际工作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始终保持高度一致。

(二)以党建绩效考评结果为导向,完善基层党组织建设

高校党建的绩效考评结果是高校绩效管理考核体系运行的直接反映。因此,必须充分关注并对结果进行科学分析和准确判断,既能直观地掌握党建工作的成绩,又能清晰地发现党建工作的失误。因此,要坚持以党建工作的绩效考评结果为导向,发挥绩效管理的激励作用。也就是说,要把党建工作绩效评价结果与党员干部的物质激励、精神激励、增益共享、典型强化及文化激励等相联系,把个人激励和集体激励相结合,平衡多种激励方式的比例,实现无缝对接[5],从而激发党员干部的积极性,提高绩效管理的工作效率。此外,还要关注学校党员干部和师生队伍对党建绩效管理考核体系整体应用的评价结果。具体而言,就是关注党员干部和师生队伍对高校党建绩效管理考核体系的合理程度的认知和满意程度,通过不断完善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党建绩效管理考核体系的科学化和合理化水平,发挥党建绩效管理考核体系的工作效用。同时,还要以学校师生群众为监督主体,建立与高校党建绩效管理考核体系相配套的监督实施体系。

(三)依据平衡记分卡工具,促进高校党建绩效管理考核方法的创新

平衡计分卡(Balanced Scorecard)是由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的罗伯特·卡普兰(Robert S.Kaplan)于1992年提出的基于企业战略要求而进行绩效管理的理论工具[6]。其实质在于对企业目标根据具体实际划分为四个维度,并根据这四大维度,制定具体的绩效量化评价目标,从而保证四大维度的平衡发展。高校党建绩效管理考核体系可以结合多种学科理论的优势,在依据平衡记分卡理论工具的基础上,创新推动高校党建绩效管理工作的考核评价方法。具体而言,就是根据高校党建的总体目标,结合高校党建工作的实际情况,划分机关党建绩效目标、二级学院党总支绩效目标、教师队伍党建绩效目标及学生队伍党建绩效目标这四个维度。通过这四个维度,有针对性地制定和细化绩效量化评价方法,从而协同推进这四大维度目标的平衡发展。平衡记分卡理论为高校党建绩效管理考核方法的创造和应用提供了一定的思路和经验。也就是说,高校党建绩效管理考核体系必须充分借鉴和吸收其他科学理论的优势,立足时代要求,不断推进高校党建绩效管理考核方法的实践创新。

猜你喜欢

党员干部考核党组织
党员干部新书架
国有企业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研究
村党组织委员会候选人预备人选的推荐与确定
党员干部要“心强身壮”
人大党员干部要当好“四个表率”
基层党组织书记培训教材
交纳党费的过程中,下级党组织上缴党费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表里不一”如何识别——富平增强考核洞察力
考核偏向:错把经过当结果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