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O的合成机理研究
2019-12-03王晗,刘锋
王 晗,刘 锋
(郑州大学化学学院,郑州 450001)
0 前言
均相均聚法通常是高相对分子质量PPO的合成方式,此方法合成操作简便,无需苛刻条件即能得到目标产物。此方式可以通过控制反应时间合成一系列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产物,李宁[1]合成了一种低相对分子质量PPO,通过研究影响聚合反应的因素确定了最佳合成工艺,产率为70 %左右,但其并没有解释产物偏低等问题。
目前,PPO的聚合机理普遍被认为是氧化耦合和链增长机理[2-4]。如图1所示,氧化耦合机理是以酚类的脱氢缩聚,酚类化合物的活泼氢在氧化剂和催化剂的作用下,通过此方式,以脱氢单元为重复单元,形成自由基,从而形成聚合物。当发生C—O耦合,生成的中间体是4 - (2,6 - 二甲基苯氧基) - 2,6 - 二甲基苯酚(DPP)二聚体,DPP再进一步链增长成主产物PPO;当发生C—C耦合,生成的是副产物3,3′,5,5′ - 四甲基 - 4,4′ - 联苯醌(DPQ)。
图1 DMP的氧化耦合路线Fig.1 DMP oxidative coupling route
通过自由基的耦合会生成一种中间体(醌缩酮),此中间体不稳定,会迅速解离,但每个中间体之间也会重新进行耦合,即可能单个中间体分解为原始的自由基,同时2个中间体会继续耦合成4个聚合度的新中间体,以同样的方式分解成三聚体和单体,还可能会分解成2个二聚体。同理,三聚体可耦合成6个聚合度的中间体,再解离成四聚体和二聚体,以此方式进行不断地链增长(图2)。不管解离成的单体还是低聚物,都可以继续被氧化耦合。因此,聚合反应的初期, 会存在多种不同聚合度的低聚物, 此过程被称为再分配链增长,此过程相对分子质量增长方式为逐步增长,类似于缩聚反应的特点[5-6]。Copper[7]研究了单体与低聚物之间会发生一种动态平衡,提出了此再分配的链增长具有可逆性的特点(图3)。
图2 再分配链的增长历程Fig.2 Growth process of redistribution chain
图3 再分配平衡反应式Fig.3 Redistribution equilibrium reaction
与再分配链增长相同,醌缩酮中间体是由2个自由基耦合而成。2个二聚体中间体进行耦合形成新的四聚体中间体,而四聚体中含有羰基的氧原子进攻醚键对位碳原子,导致二者之间相连的醚键断裂,产生重排效应,以烯醇式异构的方式将原本存在的环己二烯结构转化为苯酚结构[8],如图4。此过程增长方式的特点是相对分子质量呈倍数增加。
目前,大多数的研究表明,再分配和重排链增长是同时存在的,但是否从始至终同时存在还没有具体研究。因此,对于链增长机理的研究是很有理论意义的。
图4 重排链的增长过程Fig.4 Growth process of rearrangement chain
1 实验部分
1.1 主要原料
2,6 - 二甲基苯酚(DMP),工业级,上海飞歌化学有限公司;
氯化亚铜(CuCl),分析纯,天津市风船化学试剂科技有限公司;
吡啶(Py),分析纯,天津市科密欧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甲苯,工业级,国药集团有限公司;
甲醇,工业级,天津市风船化学科技有限公司;
四氢呋喃(THF),分析纯,国药集团有限公司;
氧气,高纯,郑州瑞卡福公司;
冰醋酸,分析纯,国药集团有限公司。
1.2 主要设备及仪器
分析天平,AL-104,梅特勒 - 托利多仪器厂;
循环水真空泵,SHZ-D(Ⅲ),巩义豫华仪器厂;
真空干燥箱,DZF-6000,上海新苗医疗器械制造有限公司;
水浴锅,KHW-D-1,苏州江东精密仪器有限公司;
机械搅拌,DF-101S,郑州长城工贸有限公司;
凝胶渗透色谱仪,Agilent 1200 LC,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
核磁共振仪,Bruker Avance (400 MHz),瑞士布鲁克公司;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吸收仪(FTIR),Spectrum Two,美国PE公司。
1.3 样品制备
常温下,称量0.6 gCuCl,量取48 mL Py、200 mL甲苯加入带有机械搅拌的四口瓶中,通入氧气,溶液从淡绿色立即变为深绿色,体系在30 ℃下保温;称量20 g DMP、100 mL甲苯进行充分溶解,升温至30 ℃,将DMP甲苯溶液加入四口瓶中,溶液变为褐色,数分钟后,溶液透明,呈红棕色,底部伴有砖红色沉淀出现;反应过程中,每20 min用注射器取样30 mL于烧杯中,立即加入适量乙酸至体系为中性;分别将酸化后的样品滴加到6倍体积的甲醇中,产物呈淡黄色固体析出,抽滤,用甲醇和水分别洗涤3次,120 ℃的真空烘箱中烘至恒重。
1.4 性能测试与结构表征
核磁氢谱(1H-NMR)分析:以含内标四甲基硅的氘代氯仿为溶剂,室温下在核磁共振仪上测定;
FTIR分析:采用压片法室温下在FTIR中测定,扫描范围为400~4 000 cm-1,分辨率为0.003 5 cm-1;
GPC分析:GPC矫正曲线以单分散的聚苯乙烯(PS)作为标准样,测定温度为38 ℃,流动相为四氢呋喃,设定流动速率为1 mL/min。
2 结果与讨论
2.1 1H-NMR分析
图5 产物的1H-NMR谱图Fig.5 1H-NMR spectra of polymerized products
由图5可以看出,产物苯环氢对应的化学位移是δ=6.46 (e),其甲基氢上的化学位移是δ=2.07 (f)。积分面积He∶Hf=1∶3,符合PPO结构中的比例,说明产物是PPO。在δ=7.04~7.15 (g)处代表PPO末端苯环氢,此处可判定单体是否聚合。另外,在δ=7.73 (i)处是副产物DPQ的苯环氢。
2.2 FTIR分析
1—PPO 2—DMP图6 DMP与PPO的FTIR谱图Fig.6 FTIR of DMP and PPO
由图6可知,DMP羟基O—H的伸缩振动吸收峰为3 401 cm-1,其结构中C—H的伸缩振动吸收峰为972、2 946、2 916、2 854 cm-1, 1 594、1 479 cm-1代表苯环的振动骨架,1 381 cm-1处吸收峰代表甲基的存在,1 184 cm-1的吸收峰代表C—O的伸缩振动。相比DMP的FTIR谱图,3 401 cm-1处的吸收峰减弱,说明产物PPO的羟基密度减小,单体发生了聚合。2 956、2 923、2 855 cm-1处的吸收峰代表C—H的伸缩振动,1 178 cm-1处的吸收峰代表Ar—O—Ar的伸缩振动,进一步说明单体聚合生成了产物PPO。
2.3 GPC分析
样品:1—PPO-1 2—PPO-2 3—PPO-3 4—PPO-4 5—PPO-56—PPO-6 7—PPO-7 8—PPO-8 9—PPO-9 10—PPO-1011—PPO-11 12—PPO-12 13—PPO-13 14—PPO-14 15—PPO-15图7 产物的GPC谱图Fig.7 GPC patterns of polymerization products
从图7以及表1中可以看出,随着反应时间的推移,相对分子质量、产率不断增大。在20~140 min时,产率不断增大,从71.3 %增长到92.4 %,在140~180 min之间,产率几乎保持不变,在180~240 min之间,产率进一步增大到96.9 %,在260 min时,产率达到最大值97.6,之后产率保持不变。在20~180 min间,相对分子质量呈阶梯式逐步增长,在200~260 min间,相对分子质量的增长方式呈倍数增长,之后相对分子质量趋于不变。为了更好解释产率以及相对分子质量变化方式,从分子增长方式的机理入手,对聚合过程中反应液进行GPC监控,进一步研究此现象。
表1 产物的相关数据
2.4 链增长机理探究
2.4.1再分配链增长过程
时间/min:1—0 2—10 3—20 4—40 5—60 6—807—100 8—120 9—140 10—160 11—180图8 不同时间内取样反应液的GPC谱图Fig.8 GPC patterns of sampling reactions at different time
如图8所示,在聚合前期,通过及时取样进行GPC监测。随着单体的消耗,不断形成低聚物,在GPC监测发现,在6.5~8 min保留时间内,一直存在低聚物保留峰。这也验证了一种低聚物的聚合度不断增加,另一种低聚物的聚合度就不断减小的再分配机理,当一种低聚物再分配成一个单体自由基,其继续与聚合度高的聚合物耦合,这使得聚合物又增加了一个聚合度,以此类推,可得到较高相对分子质量的齐聚物,因此在不断聚合过程中,GPC中又出现了分布较为均匀的齐聚物。但单体和低聚物的峰还有一定的比例存在,这也解释了前期聚合产物产率低的原因,低聚物与没有参与聚合的单体不足以在沉淀剂中沉淀出来。随着进一步地聚合,单体逐步参与聚合,低聚物的含量也不断减少,但依然存在一定比例,几乎保持不变的原因,但齐聚物在不断左移,说明此时再分配过程依然生成了一定比例的低聚物。这也解释了此阶段产率不断增加,并最后基本保持不变的原因。可见,此过程主要存在的链增长方式是再分配链增长,相对分子质量呈阶梯式逐步增加。
时间/min:1—200 2—220 3—240 4—260图9 不同时间内取样反应液的GPC比较Fig.9 Comparison of GPCs for sampling reactions at different time
2.4.2重排与再分配链增长过程
在第一阶段讨论了再分配过程,阐明相对分子质量是逐步增加的,随着低聚物的不断消耗,峰不断左移。但此阶段监测到了双峰形态,如图9所示,峰形分为两部分,短时间内,高相对分子质量峰比例不断增加,相对相对分子质量较低聚合物比例迅速减小,发现2种相对分子质量出峰时间几乎保持不变。再分配已经不能解释相对分子质量突然增大的现象,因此对双峰进行积分处理,发现2种峰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17 345和34 856,几乎呈倍数的关系,这验证了前言中讨论的重排链增长机理。当发生重排的过程中,发现GPC谱图中出峰时间t=6.5~8之间的低聚物峰也几乎消耗殆尽,说明剩余的低聚物参与了再分配过程,在低聚物耗尽,将反应液处理,计算产物产率高达97.6 %,这也解释了相对分子质量在6 000~9 000左右时,产率不到93 %,而生成高分子产物产率达到最大值的原因。因此,此过程是重排和再分配同时进行链增长的过程,只是重排过程占主导作用。
2.4.3再分配动态平衡
经过重排后,由图10可以看出,随着反应时间的推移,高相对分子质量聚合物的出峰位置几乎没有发生变化,但还存在一部分聚合度偏低的聚合物没有完全进一步聚合,说明此时2种链增长均不再进行,也进一步验证再分配的可逆性,存在一种动态平衡过程,此时聚合物的聚合度保持不变。
综上所述,在聚合链增长过程中,再分配和重排过程并不是一直同时存在的,再分配可以单独存在,但重排过程伴随着再分配进行。由此可见,此均相合成方式在重排过程中的相对分子质量几乎是不可控的,在聚合前期和后期,相对分子质量是可以控制的。
时间/min:1—280 2—300 3—320 4—340图10 不同时间内取样反应液GPC曲线Fig.10 GPC curves of sampling reactions at different time
3 结论
(1)通过GPC监测了聚合反应链增长的方式,发现是以再分配、再分配与重排、再分配动态平衡3个阶段进行聚合;
(2)聚合前期产物产率偏低、聚合后期产率增大的原因是聚合前期单体和低聚物只有部分消耗,而后期单体和低聚物不断参与聚合,最后完全消耗,因此聚合产物产率是在不断增长的,最后达到最高产率;
(3)通过机理的研究发现当重排出现时,相对分子质量几乎是不可控制的,再分配占主导作用时,相对分子质量是可以控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