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术治疗颅脑损伤合并脑梗死的临床效果研究

2019-12-03刘杰明徐顺鹏陈佳奇余玉银

中国伤残医学 2019年11期
关键词:骨瓣脑组织颅脑

刘杰明 徐顺鹏 陈佳奇 余玉银

(1 佛山市顺德区第一人民医院,广东 佛山 528300;2 广东同江医院)

颅脑损伤是临床多见颅脑疾病之一,而脑梗死是颅脑损伤后,大脑动脉会出现闭塞、变窄和痉挛,导致动脉供应区的脑组织缺氧缺血而引发的功能丧失疾病,具有发病急、恶化快、预后效果差、致残率和病死率高等特点,为了保证患者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需要为其提供科学高效的治疗方法,而手术治疗是近几年临床常用的方法之一,比如常规骨瓣手术、标准骨瓣开颅减压术等,不同手术方法治疗的临床效果也不尽相同[1]。此课题挑选40例颅脑损伤合并脑梗死患者,分析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详细研究内容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挑选本院2016年2月-2018年6月纳入的颅脑损伤合并脑梗死患者40例,由不同手术方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0例,2组患者经CT或MIR检查均诊断为颅脑损伤合并脑梗死[2];对照组:年龄范围28-71岁,平均年龄(46.85±6.42)岁;其中男患者11例、女患者9例;观察组:年龄最小和最大值分别为27岁和69岁,年龄均值(47.26±7.51)岁;其中8例女患、12例男患;损伤原因:交通事故伤23例、高处坠落伤12例、其他5例[3];排除脏器严重损伤、认知意识障碍、语言功能异常、精神状况异常者[4]。2组患者在损伤程度、症状表现等临床资料方面未呈现统计学意义(P>0.05)。

2 方法:2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一系列常规治疗,其中包括营养支持、吸氧治疗、抗感染治疗、脑功能保护治疗、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治疗等[5],对照组基于此行常规骨瓣手术:指导患者保持仰卧姿势后行全身麻醉,根据术前CT检查结果,确定患者头部颅内血肿位置,在此处制作弧形或马蹄形手术切口,切除颅骨后,制作一个6cm×5cm的骨窗,将人工硬脑膜覆盖于额颞叶表面,最后止血、缝合手术切口[6];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标准骨瓣开颅减压术:待患者仰卧后行全身麻醉,选取患者颧弓上耳屏前1cm处经耳廓上方向耳廓后上方制作反问号的手术切口,将该切口延伸到顶骨正中线,游离患者头顶部骨瓣,将头顶部骨瓣和正中线矢状窦之间的距离控制在2-3cm,之后于前额部发际线制作1个“T”字形的弧状切口,切开其硬脑膜,充分暴露额叶、颞叶、顶叶、颅前窝、颅窝等组织,完全清除坏死的脑组织,之后减张缝合颞肌腱膜,最终止血、缝合手术切口[7]。2组患者术后均需补充体液,采用低分子右旋糖酐、林格氏液等保证患者内环境平衡状态和有效的脑灌注压,同时为患者提供能量合剂、营养药物、脱水药物,起到扩血管、解痉、促进脑细胞功能恢复、降低颅压、活血化瘀等作用,若术后患者仍处于昏迷状态,则需要切开患者气管,给予供氧操作,针对癫痫、切口疝等进行针对性预防治疗,术后清醒状况下,指导患者及早进行神经功能康复训练。

3 评估标准: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法(GOS)将手术治疗结果分级:无效,手术治疗后,患者仍保持植物状态,GOS得分为2分;有效:手术治疗后,患者GOS得分为3分,1-3级残疾程度,患者局部生活能自理,但需要他人帮助;显效:患者GOS得分在手术治疗后为3分,1级残疾程度,并且日常生活基本能自理;治愈:患者手术治疗后日常生活能自理,GOS得分为5分,0级致残程度,可进行基本工作,临床治疗有效率=有效、显效和治愈概率总和[8];同时,观察和统计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其中包括切口疝、脑室扩大、癫痫。

5 结果

5.1 2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对比:观察组患者手术治疗有效率为95.00%,其中治愈1例、显效4例、有效9例、无效6例;对照组患者手术治疗有效率为70.00%,其中治愈6例、显效5例、有效6例、无效3例,2组手术治疗效果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详情见表1。

表1 2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对比(n,%)

5.2 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手术后,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其中切口疝1例、脑室扩大1例,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40.00%,其中切口疝3例、脑室扩大4例、癫痫1例,组间差异较明显(P<0.05),具体见表2。

表2 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n,%)

讨 论

颅脑损伤是引发脑梗死的主要因素之一,其作用原理在于人体颅脑组织损伤后,血液无法正常循环,导致脑组织长期保持缺氧缺血的状况,进而引发脑梗死,具有致残率高、发病急、恶化快、死亡率高、预后效果差等特点,治疗颅脑损伤合并脑梗死的关键在于减少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改善病变脑组织功能、避免脑疝生成等,以往临床多采用常规保守治疗方法,比如营养支持、吸氧治疗、抗感染治疗、脑功能保护治疗、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治疗等,另外激素疗法、脑脊液体外引流等也是临床常用治疗方法,但这些方法临床效果并不显著,部分患者颅内压增高、肢体活动减弱、两侧瞳孔不等大、意识模糊等症状会加重,因此需要为颅脑损伤合并脑梗死患者提供高效、安全的治疗方法,比如手术治疗,作为近几年临床常用的治疗颅脑损伤合并脑梗死方法,手术治疗能有效降低患者病死率和致残率,减少脑组织损伤,而常规骨瓣手术、标准骨瓣开颅减压术是其中应用较多的2种手术方法,常规骨瓣手术是一种局部减压的手术方式,多数局限在额颞瓣、颞顶瓣、额瓣等部位,临床手术效果虽然较好,但减压范围存在局限性,降压效果大大降低;标准骨瓣开颅减压术主要是借助硬膜的减张缝合和清除额颅骨、颞、顶等方式,降低颅内压,消除脑疝发生的可能性,增强灌注压,防止血管受到压迫,能抑制缺血半暗带发展,缩小脑梗死面积,另外还可对颞底进行彻底骨性减压,以此清除病灶,促进侧裂血管循环恢复正常[9]。根据相关报道可知,标准骨瓣开颅减压术不仅具有良好的减压效果,还可缓解脑组织缺血症状,改善脑灌注,积极保护缺血半暗区脑组织,减少对脑组织的损伤,改善神经功能,与常规骨瓣手术相比,具有减压范围广、减压效果好、手术视野广阔、骨窗大等特点。

本课题研究表明,观察组患者临床手术治疗有效率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70.00%,而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0.00%,明显低于对照组40.00%(P<0.05),综上所述,标准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颅脑损伤合并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比常规骨瓣手术显著,不仅能有效降低术后切口疝、癫痫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还可促进患者预后恢复,对神经功能起到保护作用,值得推广应用在颅脑损伤合并脑梗死患者,但仍然需要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和生活状况,合理选取手术治疗方案。

猜你喜欢

骨瓣脑组织颅脑
为什么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后不建议做有创颅内压监测
电针对慢性社交挫败抑郁模型小鼠行为学及脑组织p11、5-HTR4表达的影响
优化急诊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改良外伤大骨瓣手术在重型脑外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多脑池沟通技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进展
浅析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在颅脑损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双侧标准大骨瓣开颅去骨瓣减压术与双额冠状切口开颅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疗效比较
一体化急救护理新模式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
山楂叶总黄酮对大鼠缺血脑组织p38蛋白表达的影响
山楂叶总黄酮对2型糖尿病大鼠脑组织的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