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益之我见

2019-12-02袁仁琼

读天下 2019年34期
关键词:应用路径优势信息技术

摘 要:在当今社会,信息技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逐渐融入人们生活、工作、学习的方方面面,并实现了较为显著的作用,也逐渐得到了广大教师的认可,成为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目前,教育逐渐向着信息化的方向发展,教师需要在日常教学中能够合理运用信息技术。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语文;优势;应用路径

在过去,小学语文培养出来的人才属于知识型人才;而在现代社会,小学语文需要培养出更多创新型、能力型的高素质人才,要为学生日后的成长和学习奠定良好基础。要想实现这一点,就需要教师能够在教学时加入信息技术,促使学生都能够主动参与到课文活动中。

一、 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优势

(一) 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时期的學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在上课时容易走神。如果教师能够在教学中,合理地应用信息技术,能够使语文课堂变得更加有趣和生动,学生的注意力会被动态的画面、动听的声音、有趣的图片所吸引。这既能够勾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还能够让学生在氛围的影响下,更好地理解和学习语文知识,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实现学生学习能力的稳步提升,给学生打开一个全新的大门,使学生能够借助信息技术了解这个丰富多彩、五彩斑斓的语文世界。

(二) 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

语文学科涉及很多不同的方面和内容,但由于小学时期的学生心智尚未成熟,无法在较短的时间内准确掌握这些知识。此时,教师就可以将信息技术融入日常教学中,借助三维的信息技术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调动起学生的多个感官。信息技术能够带给学生更多学习的渠道,使学生学习的场所不再被局限在课堂中。在放学后,学生也能够通过信息技术学习和了解更多的语文知识,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不断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加深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记忆和理解。

二、 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路径分析

(一) 借助网络,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在当前的信息化时代,教师需要正视网络,合理运用网络搜集合适的课程资源,促使学生掌握的语文知识更加系统且全面,为学生接下来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例如,在教学小学语文部编版的《司马光》时,教师就可以利用网络搜集与之相关的信息和资料,给学生介绍此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也可以搜集与之相关的动画和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言文,增加教学的直观性和形象性。

(二) 借助多媒体技术,构建教学情境

目前,很多教师都开始在教学时运用多媒体技术,根据教学内容构建出各式各样的教学情境,给予学生身临其境之感。情景式教学能够优化当前语文课堂的教学氛围,激活学生学习的欲望,使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不再单调和枯燥。在创建教学情境之前,需要教师能够从网络上搜集视频资料和图片;在上课时给学生展示这些资料,给予学生听觉和视觉上的双重刺激,切实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在教学《大自然的声音》时,教师就可以从网上搜集各种不同的声音,如小鸟的叫声、风吹树叶的声音、下雨的声音、青蛙叫的声音等。在上课时,教师要给学生创设这么一个情景:在森林里,小动物们想要组织一场演唱会,然后他们将自己的声音录制了下来,将其制作成了一首歌曲。之后,教师要给学生播放这些声音,学生需要认真聆听,思考在这个演唱会中都有哪些动物参加了。借助这样的情境,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能够认真地去聆听,也能够更好地去学习课文内容。

(三) 借助网络平台,开展写作教学

很多学生都厌恶作文的写作,或者不愿意写作,写作成为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难点。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教师能够合理利用网络平台,转变学生对待作文的态度,使其能够逐渐克服写作难题,最终能够爱上写作,愿意主动去写作。教师在开展写作教学时,可以先给学生设定好作文主题,然后借助网络平台给学生展示与主题相关的视频、音频、图片等资料,还可以借助画板工具、交互功能,进一步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使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积累的生活经验,创作出更优质的作文。教师还可以利用网络平台,给学生提供更多优秀的作文,学生能够通过阅读、分析这些范例,在课堂中将自己文章的结构构建出来。这能够缓解学生课下的学习压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给学生节省了较多的时间,能够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使其能够更顺利地进行作文的创作。

(四) 采用微课教学,拓展教学渠道

在当前信息化的形势下,微课教学逐渐展现出其显著的教学效果。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将教学内容制作成微课视频,也可以从网络上筛选合适的微课视频。在上课前,教师要将微课视频上传到网络平台上,学生可以下载这些资料进行预习,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锻炼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例如,在教学《红马的故事》时,教师可以将该节课中的重点和难点整理出来,制作成微课视频,视频的时间不宜过长,6~8分钟即可。学生需要根据微课视频了解该篇文章的结构、表达手法、情感内涵等内容。在上课时,教师要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适当修改和调整教学策略。在课后,教师要将复习时的微课视频同样上传到网络平台中,学生可以借助这些微课视频进行复习和总结。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制作微课视频,促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

(五) 利用信息技术,增加阅读渠道

信息技术能够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阅读材料,帮助学生了解更多课外的语文知识。通常情况下,学生所接触的阅读材料都是实体书,但是实体书的内容终究是有限的。要想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学生的见识,只靠书本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因而需要教师能够合理运用信息技术,使学生能够接触到更多的阅读材料。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优质的网站,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去这些网站上查找自己喜欢的书籍类型,这能满足学生不同的阅读需求,使其能够认识到阅读的价值,给学生的阅读提供更多的便利。

三、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的实际教学中,信息技术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教学效果,教师需要与时俱进,借助信息技术拓展更多的课程教学资源。但切勿过于依赖于信息技术,要将其当成一种辅助教学工作,要恰当、灵活地运用,最终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朱钰.浅论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方面的应用[J].才智,2019(17):7.

[2]陈晓彬.基于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路径探究[J].学周刊,2019(19):156.

[3]何学芳.信息技术辅助小学语文教学刍议[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9(6):199.

作者简介:

袁仁琼,重庆市,合川区高阳小学。

猜你喜欢

应用路径优势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画与话
翻转课堂在应用型本科院校《演讲与口才》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工业自动化控制中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应用路径研究
刍议小学数学对话教学
第二优势
从优势到胜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