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参与式教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

2019-12-02邵亚琪谢正富

读天下 2019年34期
关键词:课堂设计参与式教学社会工作

邵亚琪 谢正富

摘 要:高校学生因个体化的差异,学生的多元型,所以传统的讲授型教学模式对于社会工作理论课程就显得非常局限。目前对于很多社会工作的理论课程研究,也多关注于怎样把课程讲“精”,研究主体一直围绕着“教师”这个主体研究,但在课堂中,真正的主体应是学生因此应把更多研究方向放在“课堂”和“学生”,让学生主动投身课堂,主动去探索知识。而参与式教学模式意在学生从课堂做起,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在课堂中相互融合,以达到教学相长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参与式教学;社会工作;课堂设计

一、 引言

社会工作在我国飞速发展得益于国家对该专业以及行业的大力支持,但是社工人才的培养上与行业的发展上出现不一致。因此,把对社工复合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从课堂做起,增强学生对该专业和行业的认同感,同时,把传统的社会工作理论型课程逐步改善,将实践也并入课堂,提高学生对理论课程的重视。参与式教学,是指“在民主、宽容的课堂环境中,充分整合各种教学源参与课堂教学,利用多种教学形式,强调听课者高度参与的教学法”(陈晓敏,2011)。参与式教学方法注重改善学生主体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通过在课堂创造实景,把尽可能多的实际情况模拟出来,让学生参与实践,提前预演实习和实践的流程,提升和加强学生在面对实务处理的能力以及相关理论知识理论的运用。

《社会救助概论》是社会工作专业中的理论型课程,如果以传统型的讲授模式来贯穿整堂课,学生呈现出明显的学习被动性并且很难积极融入课堂中。将参与式教学方法融合在《社会救助概论》此类理论课中,意在达成两个教学目标:将“课堂归还给学生”;学生由“学会”进阶为“会学”。

二、 参与式教学的应用

《社会救助概论》是一门理论与现实相结合的课程,这为参与式教学模式的融入提供了很多便利,比如可以将社会的实时热点、真实案例等搬入课堂中与参与式模式融入。《社会救助概论》的课堂设计分为两大部分:教师讲授和参与式教学体验。在现有的课堂中,对于相关的理论基础、社会背景、政策讲解和社会变迁等宏观知识依旧采取讲授型教学方法,使学生对该课程的整体方向有清楚的认识。参与式教学体验部分,目前,选取了以下两种方式。

(一) 情景再现,学生角色扮演并分析和探讨问题

情景再现中,学生会将每一章节与之相关的一些实际场景、背景和人物等设计和扮演出来。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感受在遇到不同场景中当事人的一些内心想法、反应和表现等。在整个情景再现过程中,学生自主设计、自行扮演和自主解答问题,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不给予任何指导和评判,扮演“局外人”角色。学生在结束整个流程后,教师和其他观看的学生给予评价和提出问题。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观看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的学生三方联动对情景中所展现出的问题进行思考、辨析和答疑,做到三方联动和互动。

(二) 通过小组讨论达到学生间相互协助和合作的目标

小组讨论的方法是以学生为课堂主体,教师起辅助作用的课堂互动方法,学生通过讨论问题来巩固自己已学习过的知识和培养自己的思考及推断能力。小组讨论的人数分配一般控制在每组5~7人,教师就该节课所讲内容给出小组讨论的中心议题,而小组讨论中的具体分工就由学生全权操作,教师不再给予指导和评价。在实际的任务分配中,学生采取自主安排,比如谁去负责收集资料,谁去负责资料及讨论内容的整理以及谁代表小组进行发言等都是学生在参与式教学模式体验当中会遇到的问题。通过小组讨论的方法不仅可以使学生对教师抛出的中心议题有深刻的认识,还会在具体的小组任务分配中培养各自的团结协作精神,统筹能力等。

三、 参与式教学模式应用的优点与不足

高校对于学生的培养肩负着巨大的责任和义务,就目前我国的教育形势看,我们国家在小、初、高教育过程中更注重的是学生知识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技能等方面的培养还没有着重。但高校的学生一旦毕业,迈出校门就要和社会接轨,这就要求在这几年的本科教育中,高校要肩负起把学生培养成一个合格社会人的职责。参与式教育模式就着重去培养学生作为多元型人才需要获得的一些能力,让学生在课堂中感受到实践,在实践中学习到经验。

然而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待解决的问题,如学生在小组讨论中“搭便车”的现象,导致小组内部分工不均引发小组内部矛盾等问题。再如,由于对问题把握不准确,导致在情景再现和小组讨论中出现“偏题”的情况。

四、 结论

参与式教学出发点和立足点都是希望学生能从传统的教学模式当中释放出来,教师将课堂“归还”给学生;从原来的学习目标“学会”转为“会学”,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转为学生主动接受和主动汲取。参与式教学法主推在课堂上学生是主体,改变了教师单向说教式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路径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目标由“学会”转为“会学”。在参与式的课堂中,教师的存在会“弱化”,但功能要加强,这相较之前传统型授课模式来讲,对于教师的整体素质要求会更高。学生学习能力和思辨能力与教师的知识能力和应变能力共同加强。

参考文献:

[1]陈晓敏.参与式教学:社会工作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应然选择[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11(4):102.

[2]高春凤.参与式教学理念与社会工作專业人才的培养[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08(增刊).

作者简介:

邵亚琪,谢正富,湖北省襄阳市,湖北文理学院政法学院。

猜你喜欢

课堂设计参与式教学社会工作
让学生喜欢你的英语课
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设计
社区退休老人的老有所为与社会工作介入
普通生态学参与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智能手机普及化时代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创新研究
参与式教学在“旅游与生活”植入式在线课程改革中的运用
以社会工作视角解决四大国有控股银行服务质量提高困境
浅析儒家文化对老年社会工作的影响
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