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在初中班主任工作中的渗透
2019-12-02黄利群
摘 要: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趋势下,教师不仅需要担任人类文化的传递者,而且会是学生心理方面的维护者,能够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塑造。本文对目前初中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研究,提出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渗透策略,希望初中学生能够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初中;班主任工作;渗透
一、 引言
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要了解科学文化知识,还需要具备一个健全的人格。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不容忽略,通过对学生实施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形成一个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敢于拼搏,敢于直击生活中遇到的挫折。初中学生正是心理叛逆时期,班主任需要在日常教育中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其中。
二、 初中学生心理状况
(一) 缺失自信心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切是每个父母的期望,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很容易发现孩子的缺点,不容易发现孩子的优点。很多教师以及家长都信奉“玉不琢不成器”的原则,对孩子的大多评价都是一些消极的评价,很少积极的予以判断,这样就会让孩子对自己的能力十分怀疑,经历一次考试的失败就开始怀疑人生,耐挫能力十分低下。部分学生甚至会认为自己不如别的同学聪明,在这种思想的误导之下,学生很容易对学习丧失信心,从而产生一种自己处处不如人的心理,严重情况下会造成自卑的心理,从而对一些行为造成影响,很可能会做出一些损人不利己的事情。
(二) 不会处理人际关系
部分学生的学习成绩相对来说比较优异,很容易受到家长以及教师的称赞,如果在家中又是独生子,大人很容易对孩子进行溺爱,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很容易觉得自己是后院的王者,太过以自我为中心,这就导致不会处理人际关系。教师对班级学生进行管理和教育的过程中,经常会有一些学生吐露心声,说自己不知道怎样和同学和睦相处。很多学生的日常生活节奏就是家校两点一线,家庭是用来生活的地方,学校是用来学习的地方。日常生活中不是玩电脑就是玩手机,只会利用网络和人们交流,对真实存在的人际关系比较忽略,导致到最后不会处理实际的人际关系。和别人交流的时候无话可谈,自身感到十分的落寞,不会对感情进行交流,导致自身感觉天大地大好像就只有自己一个人。因此,学生在情绪上就会产生焦躁不安甚至具有一种危机感,觉得马上要迈进世界末日似的,对生活缺乏相应的勇气,包容心不强,容易对比自己强的学生产生嫉妒心理,从而造成与同学关系紧张。
(三) 无法承受挫折的打击
当今社会面临较大的就业压力,存在的竞争十分激烈。父母对学生存在较高的期望值,学生日常的课业也十分繁重,精神方面的压力十分大。班主任管理学生的时候,会发现很多学生或说面对巨大的学习压力,会产生一种窒息的感觉。特别是参加中考的一些学生反映,如果成绩不够理想,考不上如意的高中,简直是丢父母的脸,无法面对亲戚朋友。还有一些学生表示自己已经很努力地在学习了,但是学习成绩依然被无法提高,表示自己没有希望了,存在很大的悲观思想。甚至有一些学生表示自己承担的压力太大了,想离开这个烦恼的世界,相应的会伴随失眠和神经衰弱的症状。
三、 初中班主任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一) 针对个人做好心理健康教育
通过对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分析,班主任需要在日常的工作中对学生的心理矛盾实施个性化的辅导,及时解决学生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班主任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和学生谈心,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这种谈心需要具备一定的个性化,干预过程中需要坚持几项原则。第一,保密原则。根据学生诉说的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实施严格的保密,没有经过学生同意,不能将和学生的谈话透漏给别人。第二,在倾听的过程中实施辅导。很多学生之所以会存在心理方面的障碍,主要的原因是没有合适的倾诉对象。对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方面教育的时候,需要进行倾听,具体的谈话内容让学生来主导。等学生倾诉之后在实施心理方面的辅导。第三,科学提问。初中学生在思维方面发展的不够成熟,不能准确的表达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班主任需要利用自身掌握的心理方面的知识对学生进行开导,帮助学生解决心理上存在的问题。这样学生才可以更好地学习,这对学生的成长来说大有裨益。
(二) 针对班级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班级是学校开展活动具体的单位,属于学生健康成长的摇篮,班级中的各种状态都代表一个学校整体的教学质量,和学校的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关系。初中班主任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时候需要从两点入手,第一,使用多元智能。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表现出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让枯燥的知识能够瞬间具有一种活力,让学生能够拥有较深的印象。第二,心理辅导需要具备一定的科学性。班主任需要利用心理知识开展班级活动,对班级活动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对班级整体实施心理方面的辅导。心理班会课属于班级辅导一种有效的方式,除过专题讲座方面的课程之外,还有心理训练方面的课程。前面的课程主要是教授学生的学习方法,后面主要是针对学生的心理进行训练,解决一些行为和情绪上存在的问题。教师可以告诉学生嫉妒心的危害,并对嫉妒心进行思考,对学生的情绪实施辅导。对于学生存在的自卑心理也需要及时进行疏导,鼓励学生善于发现自身存在的优点。形成一个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积极地面对学习生活中存在的各种挫折。
四、 结语
虽然时代在发展,学生的学习环境得到了优化,教学中拥有各种先进的设备。但是,學生在家长较高的期望值下自信心受到打击,耐挫能力十分低下,很容易出现偏激心理。初中时代刚好是教育的义务阶段,也是初期阶段,出现的一些不良行为也容易纠正。初中班主任需要做好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能够拥有一个健康的人格,敢于和命运抗争,不怕生活中存在的挫折,具有较强的自信。
参考文献:
[1]黄立君.论心理健康教育在初中班主任工作中的渗透[J].世纪桥,2016(3):93-94.
[2]李芸.论心理健康教育在初中班主任工作中的渗透策略[J].祖国,2017(18):275.
[3]韩宝勇.心理健康教育在初中班主任工作中的渗透探讨[J].好家长,2017(49):135.
[4]尹江海.试论心理健康教育在初中班主任工作中的渗透[J].中学教学参考,2017(36):84-85.
作者简介:
黄利群,广东省汕头市,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玉一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