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托伐他汀钙联合阿司匹林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9-12-02蔡焯玲吕秀武梁棣昌
蔡焯玲 吕秀武 梁棣昌
【摘要】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钙联合阿司匹林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100例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一药物组和药物联合组, 每组50例。单一药物组采用阿司匹林治疗, 药物联合组采用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脂指标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药物联合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8.00%, 高于单一药物组的80.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 两组患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两组患者TC、LDL-C、TG、HDL-C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改善, 且药物联合组改善程度更大,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疗效确切, 患者血脂指标水平得到显著改善, 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钙;阿司匹林;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27.043
缺血性脑血管病是一组急性脑血管病, 以缺血性脑损伤及其一系列症状和体征为主要临床表现。它也是最常见的脑血管疾病类型, 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死亡率高, 需要尽早治疗[1, 2], 积极改善内皮功能, 减少血小板聚集和血栓沉积。本研究纳入本院2017年7月~2018年4月收治的10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一药物组和药物联合组, 单一药物组采用阿司匹林治疗, 药物联合组采用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 分析阿托伐他汀钙联合阿司匹林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7年7月~2018年4月收治的10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一药物组和药物联合组, 每组50例。药物联合组患者中男29例, 女21例;年龄52~71岁, 平均年龄(61.14±
3.32)岁;病程 3 h~7 d, 平均病程(18.33±49.89)h;合并高血压18例, 糖尿病13例, 冠心病4例。单一药物组患者中男27例, 女23例;年龄51~72岁, 平均年龄(61.57±3.58)岁;病程3 h~7 d, 平均病程(18.31±49.90)h;合并高血壓18例, 糖尿病12例, 冠心病3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 包括血糖血压控制, 监测生命体征, 使用保护神经功能或改善循环药物, 加强吸氧和营养支持等。单一药物组采用阿司匹林治疗, 阿司匹林, 100 mg/次, 1次/d。药物联合组采用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阿司匹林用法用量同单一药物组, 阿托伐他汀钙片20 mg, 每晚服用, 1次/d。两组均治疗4周。
1. 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脂指标(TC、LDL-C、TG、HDL-C)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 4 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3]对疗效进行判定, 分为显效、有效、无效, 显效:治疗后NIHSS评分下降≥51%;有效:治疗后NIHSS评分下降20%~50%;无效:治疗后NIHSS评分下降<20%或病情加重。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单一药物组患者显效14例, 有效26例, 无效10例, 总有效率为80.00%;药物联合组患者显效36例, 有效13例, 无效1例, 总有效率为98.00%。药物联合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单一药物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前, 药物联合组患者TC水平为(6.26±0.51)mmol/L, LDL-C水平为(4.15±1.07)mmol/L, TG水平为(2.21±0.91)mmol/L, HDL-C水平为(1.17±0.39)mmol/L;单一药物组患者TC水平为(6.25±
0.48)mmol/L, LDL-C水平为(4.11±1.09)mmol/L, TG水平为(2.23±0.79)mmol/L, HDL-C水平为(1.16±0.34)mmol/L。治疗后, 药物联合组TC水平为(3.14±0.12)mmol/L、LDL-C水平为(2.45±0.58)mmol/L、TG水平为(1.25±0.58)mmol/L、HDL-C水平为(2.34±0.38)mmol/L;单一药物组TC水平为(4.21±
0.12)mmol/L、LDL-C水平为(3.32±0.61)mmol/L、TG水平为(1.79±0.43)mmol/L、HDL-C水平为(2.02±0.22)mmol/L。治疗
前, 两组患者TC、LDL-C、TG、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两组患者TC、LDL-C、TG、HDL-C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改善, 且药物联合组改善程度更大,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单一药物组患者中转氨酶升高1例, 恶心呕吐1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药物联合组患者中恶心1例, 皮下轻微瘀斑1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 复发风险大,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是由脑血管闭塞引起的血液供应区域中的大量脑细胞坏死引起的, 反过来又引起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的症状和体征, 并且还降低了脑血管的储备能力[4, 5]。目前, 临床对于疾病的治疗关键在于积极改善脑组织血液供应, 预防或减少脑细胞坏死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和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6, 7]。阿托伐他汀钙减少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的机制在于其可降低血脂, 竞争性地抑制胆固醇合成过程中3-羟基-3-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活性, 降低胆固醇合成[8]。他汀钙类药物还可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使斑块脂质减少核心区域, 改善内皮细胞功能。他汀钙类药物可以延缓动脉粥样硬化和逆转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他汀钙类药物有抗炎、改善内皮功能、控制血栓形成和改善血小板功能, 可促进内皮细胞一氧化氮合成, 改善血管舒张功能, 发挥良好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9]。阿司匹林是一种抗血小板药, 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广泛, 两者联合提高了疗效, 减少了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复发。
本研究中, 单一药物组采用阿司匹林治疗, 药物联合组采用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结果显示, 药物联合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8.00%, 高于单一药物组的80.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 两组患者TC、LDL-C、TG、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两组患者TC、LDL-C、TG、HDL-C水平均较本组治療前改善, 且药物联合组改善程度更大,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疗效确切, 患者血脂指标水平得到显著改善, 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刘鑫爱. 阿司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及阿托伐他汀对伴有脑血管狭窄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预防效果分析. 中国医药指南, 2018, 16(27):68-69.
[2] 涂学君. 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OxLDL、hs-CRP水平的影响.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 26(16):15-17.
[3] 王跃慧, 田跃雷, 梁文华, 等. 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疗效观察. 河北医药, 2016, 38(12):1796-1799.
[4] 刘福英. 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对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并脑血管狭窄患者的二级预防研究.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8, 5(7):143.
[5] 翟永超. 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疗效观察.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7, 28(14):2579-2580.
[6] 左文豪. 拜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河南医学研究, 2017, 26(6):1070-1071.
[7] 王建华. 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效果分析.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8, 50(2):186-187.
[8] 丁洁, 王龙, 赵学敏, 等. 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和颈动脉斑块的影响.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7, 17(35):6913-6916, 6941.
[9] 王新爱. 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基层医学论坛, 2017, 21(11):1351-1352.
[收稿日期:2019-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