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民族地区“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调查研究
2019-12-02李婷
摘要:“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是对意识形态方面的塑造。根据对玉林师范学院的调查显示,民族地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现状总体是较为良好的,但是在理想信念教育方面有些问题还是比较突出,比如新媒体平台的建设、管理等效率比较低下,新媒体作为大学生理想信念传播的重要工具,其功能的发挥对于意识形态的教育工作开展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通过以玉林师范学院的大学生为对象,探索在新媒体环境下,整个民族地区“90”后“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工作开展的路径。
关键词:新媒体 民族地区 理想信念教育
大学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高校对学生教育不仅仅是生存技能的教授,还要主要对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培养,特别是学生理想信念的树立。民族地区“90后”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在理想信念教育路径的选择上将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在新媒体盛行的环境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的开展可以依托新媒体,扩大教育的辐射范围。
一、新媒体环境下民族地区“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现状的问卷调查分析
在新媒体环境下,为了创新民族地区“90后”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工作的开展方式,引导新媒体环境下民族地区“90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本文以玉林师范学院的学生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的随机发放。通过对玉林师范学院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的现状进行剖析。
通过对问卷调查数据的归纳和分析,我们发现,玉林师范学院关于在校“90后”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状况总体而言较为良好。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第一,84.3%的在校学生认为学校开设的与马克思主义有关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对理想信念的树立有正面的引导作用;第二,89.3%的在校学生认为自己有非常明确的理想和目标,并且对于自己人生理想的实现抱有坚定信念;第三,79.9%的在校学生对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有明确的规划,有愿意付出很大的努力达成人生理想,对表达了自己愿意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奉献自己;第四,玉林师范学院会不定期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比如“创新创业互联网+”竞赛、读书月活动、各种文化宣传讲座等,这些文化活动丰富了在校“90后”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对大学生活学习给予了更加积极正面的引导,这也与国家大力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基本一致。
但是,此次问卷调查也反映了“90后”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有:第一,57.9%的在校学生对理想信念的基本概念认识不清,20.4%的在校学生对于理想能否实现存在疑虑,83%的在校学生的理想层次往往关注个人利益的实现,5.6%的学生不关注国家政治和社会理想,这些问题都表明高校的理想信念教育工作有提升的空间;第二,35.5%的学生树立的理想信念与国家的理想信念之间存在差距,并没有将社会理想信念的实现与自身的发展建立起有机的连接;第三,高校缺乏对大学生网络的使用情况和时间的引导。根据对问卷调查数据的梳理发现,60.3%的玉林师范学院学生周平均上网时间有40小时,正常的生活作息被打乱;新媒体工具的管理工作不健全,学生对于学校通过微信公众号(43.5%)、今日校园(34.2%)和微博(22.3%)等新媒体工具发布的有关思想政治教育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的红色文章基本不关注;四是校级相关部门,比如学工处、校团委以及负责宣传的后勤部门之间的配合度较低,通常是各自为政,导致红色文化活动的效果不佳。
二、新媒体为民族地区“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带来的机遇
(一)新媒体为“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搭建了更加开放包容的平台。随着各种通信工具(微信、QQ、易信等)、搜索引擎(百度、谷歌、搜狐等)和手机终端等的开发和更新换代,以QQ、微信、百度为主的新媒体工具已经成为中国大学生获取社会资讯和文化信息的主要途径,新媒体的特点是拥有它的人,可以率先抢占这个平台的优势。所以,对于高校而言,如何积极开辟新的传播平台并且能够持续运营和管理,对于在校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将会发挥重要的作用[1]。目前,新媒体也积极与传统的媒体实现联合,为大学理想信念教育创造了良好的氛围。
(二)新媒体保障“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的持续推进。新媒体在继承了传统媒介的信息传递的功能外,还融入了社交属性和娱乐等功能,为“90后”大学生的生活开闭了新的共享空间,增强了在校大学生对新媒体工具的粘性,提高了学生在线互动的热情,完善了知识存储空间,将大学生生活和学习挂靠在新媒体工具上,这样更有利于对学生活动的管理,同时帮助大学生融入群体生活,用学生喜欢的方式对学生的理想信念进行教育。
三、新媒体环境下民族地区“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路径创新
(一)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作用
根据问卷调查的数据显示,玉林师范学院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对学生的理想信念的教育功能没有得到发挥,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上,讲台上的教师念课本理论,讲台下的学生写作业或玩手机,师生缺乏互动性,缺勤逃课的现象更为普遍,90.1%的学生表示自己是为了获得学分。但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学生最直接接触理想信念教育的形式,因此必须进行改革:第一,对于与时事政治联系紧密的知识点,教师可以选择用视频的方式进行讲解,以及让学生对当下的时事进行分析,增强课堂的互动性;二是充分发挥理论课程的延伸功能,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结合起来,充分延伸至学生的实际生活的相关利益,脱离完全的理论讲解,注重理论与实践的融合[2]。
1.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校园文化的建设对学生的理想信念、道德素养以及行为素质等方面有着引导作用[3]。关于玉林师范大学学生的课余游戏时间(46.5%)和网上追剧时间(36.4%)的利用,学校可以开展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群体活动,比如学院运动会、校园文化摄影比赛、武林大会、微信公众号运营比赛等课外文化活动,鼓励学生走出寝室,接触具有趣味性的活动,同时接触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活动的学生团体,丰富日常活动,并通过与校园各类人物的接触和交流,对自己的人生和理想规划有更明确的定位。
2.综合运用网络手段对学生的思维层面进行教育
目前,高校學生的生活和学习已经离不开网络,民族地区的大学生对于民族团结和睦将会发挥重要的作用,也是最易受各种文化影响的群体。现阶段,西方国家利用信息技术优势对中国学生进行西方“民主”文化渗透,学生的心智易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对此,中国要抓紧对网络信息信息技术的开发,抢占网络平台,对网络信息的传播做好管控,对于网络信息进行筛选、重排等,对信息进行适当的编辑,并结合适当的图片、视频等形式,提高信息对学生群体的吸引力,充分发挥正面信息对学生的引力作用,对不健康的内容进行屏蔽。
四、结语
民族地区“90后”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关乎中华民族团结和发展,要想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中国梦,将中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对于民族地区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放在突出的位置。在新媒体环境下,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工作可以与新媒体实现联合。
参考文献:
[1]李维昌.盛美真.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多维透视[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0.
[2]《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编写课题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于涵,等.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状况调查分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05).
(作者简介:李婷,硕士,玉林师范学院讲师,单位:玉林师范学院党委(院长)办公室,研究方向:高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