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宁夏:中阿合作天地宽

2019-12-02杜林杰

新西部 2019年9期
关键词:中阿阿曼阿拉伯

杜林杰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战略构想,让宁夏从“不沿边、不靠海”的内陆省份,跃升为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在这样的机遇下,宁夏确立了“服务国家对外开放总格局、服务中阿经贸合作、服务中国各省区面向阿拉伯国家的开放,在服务中壮大自己”的发展思路,成为中阿合作中的最大赢家。

2019年9月5日,第四届中阿博览会在银川开幕。本届博览会共吸引来自89个国家,2900多家区域组织、商协会、机构和企业的12600多名代表参会参展。

362个签约成果,计划投资和贸易总额1854.2亿元,其中宁夏发布合作成果(协议)71个;签订投资类合同和协议项目190个,投资总额1378.79亿元;签订贸易类合同和协议(意向)项目59个,贸易额95.85亿元。这是本届博览会交出的成绩单。

中阿合作的“中介人”

2010年9月,首届中国·阿拉伯国家经贸论坛在银川举办。在成功举办三届后,2013年,中阿经贸论坛升格为两年一届的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如今,宁夏已经成功举办了三届中阿经贸论坛和四届中阿博览会。资料显示,中阿经贸论坛与中阿博览会共有8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际机构,140多家大型商协会,7732家大中型企业和金融机构代表,5.7万多名参展商、采购商,签订各类协议1129个,合作项目涉及科技、金融、能源、农业、卫生、旅游、文化教育等十多个领域。

据商务部副部长钱克明介绍,中阿博览会已成为中国和阿拉伯国家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平台。目前,已经有18个阿拉伯国家与我国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取得丰硕成果。

阿拉伯国家联盟副秘书长卡迈勒·哈桑·阿里表示:“对阿拉伯国家而言,中阿博览会是一个绝佳机会,将最大限度地促进贸易、投资和技术交流。”

作为“国字号”博览会,中阿博览会对促进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经贸交流合作发挥着积极作用,同时也给作为中介人的宁夏带来了机制性和战略性的资源。

其实,宁夏拟发展同阿拉伯国家互通经贸合作关系的构想由来已久。早在20世纪80年代,宁夏就已提出向西开放暨建设银川伊斯兰内陆经济特区的设想。2006年,宁夏开始举办中国(宁夏)国际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节暨宁夏投资贸易洽谈会(简称“宁洽会”),旨在打开阿拉伯国家和穆斯林地区间的经贸文化往来。

终于,在2012年9月12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第三届中国·阿拉伯国家经贸论坛开幕式上宣布,中国政府批准建立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设立银川综合保税区。这标志着宁夏成为我国内陆地区第一个对外开放试验区,也是全国首个以整省域为单位的试验区。

2013年和2014年,对宁夏来说,是与阿拉伯国家经贸合作以来合作关系发展进程中的一个分水岭。在宏观政策方面,国家提出了“一带一路”的构想,明确了中阿合作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重要地位;2014年,《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2014年至2016年行动执行计划》出炉,宁夏与阿拉伯国家发展经贸合作关系开始向具体落实执行迈进。

从“宁洽会”到“中阿博览会”,从国家提出宁夏“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到确立宁夏为“内陆开放型实验区”,从“一带一路”倡议的正式提出到国家层面对中阿合作在“一带一路”建设中重要地位的肯定,经历了十多年的努力,宁夏成为了国家向西开放战略的“桥头堡”,迎来了对外开放的机遇。

有关部门统计,宁夏已与187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经贸交流合作,与49个国家的57个地方政府建立国际友城关系;在30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148家境外企业。

据宁夏回族自治区副主席刘可为介绍,2013年以来,宁夏累计实现进出口总额1581.8亿元,年均增长4.9%;出口商品达到1000余种,出口500万美元以上的商品有32种,出口到全球187个国家和地区,中东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占比为36%。近五年来,自治区累计利用外资超过12亿美元,是几十年利用外资总额的50%;自治区在全球五大洲30个国家和地区投资办企业达103家,累计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额35.3亿元。

“肩负国家使命,宁夏加倍努力,终于不负所望成为最大的赢家。”刘可为说。

关于宁夏如何做好这个中介人,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书记方勇指出,宁夏应该在中阿翻译队伍基础上,培养一批熟悉国际经济特别是阿拉伯国家和世界穆斯林地区经济事务的贸易、金融、法律、财会、认证等中介服务人才。“宁夏人要走西域、闯中东、下南洋,政府能做的就是为他们提供教育等公共服务。当宁夏中阿经贸合作中介队伍形成规模,中阿博览会才会开得有支撑、开得有价值、开得更理直气壮。”

中阿丝路

在银川火车南站,满载着“中国制造”的宁夏至中亚(银川-德黑兰)国际货运班列轰鸣而去,它将开往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地。货运班列运营商梁华介绍,这条通道正将寧夏制造的蛋氨酸、碳化硅,以及来自山东、天津、河北等地的建材、机械设备等货物运入中亚西亚的国家和地区。

2015年7月,宁夏制定《关于融入“一带一路”加快开放宁夏建设的意见》,提出加快建设开放通道,建设陆上丝绸之路、搭建空中丝绸之路、打造网上丝绸之路,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打造国际网络通道和区域信息汇集中心,奏响了全方位建设开放宁夏的号角。

2016年1月15日,宁夏开通首趟国际货运班列。2017年9月5日,银川-德黑兰国际货运班列常态化运行。出口商品除宁夏本地产品外,主要是中东部发达地区的家电、服装及其他生活用品在银川集货,通过宁夏班列进行出口。

2018年11月,银川国际公铁物流港多式联运工程实施方案在全国132家申报企业中入围前30名,获得第三批中国多式联运示范工程。这个以银川-德黑兰国际货运班列为助推的国际公铁物流港,有望在三年内打造成为区域性国际物流中心,形成口岸经济发展聚集区。

据银川公路铁路运输物流服务中心办公室主任韩栋介绍,该项目规划总面积20670亩,紧邻银川-德黑兰国际货运班列停靠站银川南站,主要建设海关监管区、货物分拨中心、保税仓储中心以及铁路口岸、粮食口岸、冰鲜口岸、木材口岸、整车口岸等。计划用三至五年的时间分三期建成。园区目前产业有仓储物流、配送分拨和加工制造业,仓储配送产业已成为园区主体产业,也是充分体现园区作为区域物流中心地位,发挥配送、集散、分拨功能的优势所在。随着企业进驻,也会逐步形成生产制造、包装加工、仓储配送、集散分拨等全产业链。

银川-德黑兰国际货运开通以来,虽出口优势颇多,但回程车辆往往是空车。“银川没有自己的口岸,如果要进口货物的话,必须在霍尔果斯口岸等地一次性缴纳关税,又因当地没有仓库储存,对于企业来说压力巨大。”韩栋说,“如果银川国际公铁物流港投运,银川铁路口岸,布局粮食、冰鲜、木材、整车进口口岸等口岸也将随之建成。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宁夏的关税收入,而且可以帮助企业解决压力,出一批货物缴纳一部分关税,也将具备保税功能。”

据西夏区委书记刘虹介绍,2016年中欧班列开始运行以来,截至2018年底,宁夏国际货运班列共发运113列4806车,货重2.3万吨,货值约11亿美元,实现了中亚5国全覆盖,带动了银川佳通、伊品味精、六盘山薯业、宁夏中维钢构科技板业、宁夏科豪陶瓷等本地企业的出口。

除了陆上丝绸之路,宁夏也在挖掘航空优势。宁夏是全国第9个获得第五航权的省区,银川河东国际机场被国家定位为面向阿拉伯国家的门户机场。目前,银川河东国际机场开通运营国际航线8条、国内航线98条,2018年宁夏民航旅客吞吐量941.5万人次,五年年均增长16.3%,其中出入境旅客17.8万人次,五年年均增长13.3%。预计今年年底,银川河东机场吞吐能力将超过千万人次。

在陆、空丝绸之路不断延伸的同时,网上丝绸之路也在不断拓展。

2015年9月,首届中阿网上丝绸之路论坛顺利举办,发起了“建设造福中阿人民的网上丝绸之路,打造网上丝路宁夏枢纽工程”倡议。论坛上,苏丹投资部次长艾哈迈德·沙瓦尔先生说:“作为苏丹政府来说,非常重视网上丝绸之路的建设,致力于通过网络来加强我们之间的信息流通、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我相信这会有助于双方经贸合作的发展,现在很多中国通讯企业在苏丹有很好的合作,在通讯方面帮助苏丹有很大的进步。”

卡塔尔工商会董事、贾巴尔集团主席穆罕默德苏丹贾巴尔表示,“互联网作为推动经济一体化、贸易全球化的技术基础,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作用。这种新模式下不仅冲破了国家间的障碍,使跨境贸易走向无国界贸易,同时它也正在引起世界经济贸易的巨大变革。卡塔尔正在面临转型,高效利用现代化跨境平台,实现‘助力一带一路,共创中卡企业交流为愿景,重塑中卡之间的贸易繁荣。”

2016年3月,“建设中国-阿拉伯国家等网上丝绸之路”被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同年1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网信办关于支持宁夏回族自治区开展中阿网上丝绸之路经济合作试验区暨宁夏枢纽工程建设的复函》要求,宁夏“在宽带信息基础设施、卫星应用服务、大数据、云计算、跨境电商、智慧城市等新兴产业领域务实开展对阿合作,拓展信息经济发展新空间,形成对阿拉伯国家国际合作新局面”。

为了让阿拉伯国家更多地了解信息化最新发展成果和应用,2016年5月底6月初,宁夏又在阿盟总部所在地埃及开罗举办了2016中阿博览会-云计算技术应用展。宁夏丝路通、希望、方达、艾依斯及上海众邦软件等10家互联网特色企业展示的大数据、云计算、云服务、电子商务、文化动漫等前沿技术成果受到关注。内容涉及中埃贸易信息技术服务平台、互联网跨境支付平台及中国“名优特”商品海外物流仓储和集散中心等多个实质性项目的合作协议签署,标志着中阿跨境贸易信息平台互联互通迈出关键性一步。

2019年9月5日,第三届网上丝绸之路大会在中阿博览会期间启幕。大会基本落实了埃及DTOD跨境电子商务平台、汉语在线教育平台等4项对外合作成果项目签约,并签署2个智库研究合作协议,促进更多的企业通过宁夏搭建的平台“走出去”。

已经成功举办三届的网上丝绸之路大会,让宁夏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互联网领域的合作取得了积极成效。宁夏智慧宫、西部电子商务、丝路通等一批企业在埃及、约旦、阿联酋等国合作推广信息技术服务,宁夏的数字经济作为网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作用进一步凸显。

作为互利共赢的合作平台,网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受益方自然不止宁夏。以参与共建“网上丝绸之路”的埃及为例,埃及文化部副部长、图书总局局长海萨姆·阿里就曾表示,网上丝绸之路建设不仅是中埃两国合作的新兴领域,而且可以带动并扩大其他传统领域的合作范围,进一步提升合作水平。

海萨姆·阿里还谈到,网上丝绸之路建设一方面把中国互联网产业发展的新技术、新模式、资金、技术、人才等优势资源引入埃及,带动埃及在信息化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电子商务、物联网、人工智能、5G等方面快速發展,实现双方互利共赢。另一方面,随着全球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数字出版已经成为图书出版的新业态。埃及的图书市场潜力巨大,发展互联网数字出版也是一条信息畅通之路,在促进两国经贸、技术合作方面,有巨大的潜力。

走出去的产业园

在阿曼东部靠近阿拉伯海的位置,有一个名叫杜库姆的地方,这里有洁白宁静的沙滩,湛蓝清澈的海水和温柔凉爽的海风。同时,杜库姆也是阿曼第一个、也是惟一一个经济特区。

2017年4月19日,占地11.72平方公里的中国-阿曼(杜库姆)产业园奠基典礼仪式在这里举行。

短短一个多月,共有10家中国企业签约入驻产业园,签约内容包括总投资5.6亿元的海水淡化联产提溴项目、总投资28亿元的发电站项目、计划投资160亿元的天然气制甲醇及甲醇制烯烃项目等。“不出三年,这片荒漠就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期盼这里将来成为中东第二个迪拜。”负责中阿产业园运营的宁夏中阿万方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沙彦聚说。

中国-阿曼(杜库姆)产业园是由宁夏主导、中国在阿拉伯国家投资建设的最大产业园区。据工作人员介绍,选择阿曼是因为它是海合会成员之一,政局稳定,在国际事务中,阿曼比较中立,无论哪个国家的人们去阿曼,当地人都会主动提供帮助,机场上下飞机都有妇女儿童通道。

早在2016年,国家发展改革委便将杜库姆产业园列为重点推动建设的20个产能合作示范园区之一。2017年和2018年,商务部将杜库姆产业园列为推进国际产能合作的16个重点境外经贸合作区之一。

针对企业界海外投资时感兴趣的优惠政策,工作人员介绍说,从经营活动开始起三十年免征包括免收进出口关税在内的所有税收;企业所需资金进出不受管制,免除任何贸易限制和外汇转移,包括免费转移资本和利润;在特区设立企业,企业注册资本没有最低要求,2万里亚尔以下的,不需要实缴资本;阿曼作为海湾六国、GCC国家之一,其产品享受出口到与其签订自由贸易协定国家的相关权益。

在园区注册公司不用找担保人,不用和当地企业合股,可以独资。阿曼员工本地化率只规定为10%,即90%的员工可以是非阿曼国籍,这就可以灵活地从印度、巴基斯坦聘请劳工来阿曼工作,这些国家的劳工成本较低,比从阿曼找劳工更划算。

工作人员介绍说,园区希望吸引一些我国国内限制发展行业的企业,比如水泥产业在国内限制发展,在阿曼则不受限制;园区还希望吸引国内市场饱和的企业,以及受到中美贸易战影响及国外双反制裁的加工制造和出口型企业。由于阿曼与美国、新加坡等国家签订了自贸协定,可以互免关税,这为一些企业提供了规避贸易摩擦和关税壁垒的机会。“建材原料还可以从周边的印度、伊朗进口到阿曼加工。在阿曼,只要产品的当地加工成分占65%就可以发原产地证。”

根据园区主办方资料,园区希望吸引石油化工、钢铁、建材、医药、有色、油田配套、机电设备等行业企业入驻,目前已入驻企业包括玉顺油田服务公司、杜库姆宁夏建工有限责任公司、杜库姆宁夏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等。

2016年,杜库姆产业园启动了阿曼留学生奖学金项目,计划于2017年至2023年期间,招录服务于“中国产业园”的阿曼国留学生,学制一年半。目前已完成前三批99名阿曼籍留学生培训工作。

苏鲁尔·贾尼比是首批留学生之一。他说,留学生们结束学业后能得到在杜库姆产业园工作的机会,用在中国学到的先进专业知识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

阿曼劳工大臣巴克里对此高度评价,认为这种“授人以渔”式的中阿合作将带来实实在在的互利共赢。

2016年11月,宁夏曼凯投资有限公司发起人马耀进先生在对接原有埃及贸易时,凭借多年对阿贸易的经验,捕捉到埃及鼓励国内制造、鼓励外商投资的商机,并对当前国内政策和埃及形势迅速做出研判:埃及将为中国纺织外贸企业“产能出海”带来巨大发展空间。

经过可行性研究和对埃及市场全方位的SWOT分析后,曼凯投资决意进入埃及。在2017年的中阿博览会上,曼凯投资与埃及方面签署了《中埃·曼凯纺织产业园合作框架协议》。

中埃·曼凯纺织产业园位于埃及萨达特市工业城,占地3.1万平方公里,建设周期四年,投资建设总额约50亿元人民币,建成后将是埃及最大的纺织产业园,可享受埃及出口至欧美国家的关税优惠政策。

埃及地跨亚非两洲,在非洲是属于排名第一的国家,但失业率高达35%,所以埃及政府迫切地需要像纺织行业这样的企业解决他们的就业率问题。

埃及总统塞西高度评价纺织产业园项目。他表示,中埃·曼凯纺织产业园项目掀开了中埃两国战略合作共赢的新篇章,对促进埃中合作发挥了重大作用。希望能以此项目为依托,将中方纺织行业上下游产业链资源和先进的技术引进埃及工业区,帮助埃及发展纺织产业,促成埃中两国的战略合作共赢,形成两国相互吸引,相互协作的共同体。他将亲自为这个项目助推,埃及政府会全力配合曼凯投资,简化一切手续尽快促成项目落地,帮助项目减少实施期限。

目前纺织产业园一期项目已经建成,二期建设计划于2019年底开始,预计两年半的时间左右全部交付使用。

技术合作

近年来,宁夏现代畜牧业、节水农业、设施农业等产业快速发展,通过中阿博览会等平台,这些技术已远跨重洋,在阿拉伯国家发挥作用。

有关部门统计,如今宁夏已启动的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科技创新项目达20多个,宁夏(中阿)椰枣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宁夏(中阿)植物饮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宁夏(中阿)旱区资源评价与环境调控重点实验室等一批科技创新平台应运而生,宁夏的农业物联网、节水、马铃薯种植、食品生产等技术在阿拉伯国家示范和普及。

“我们所掌握的部分技术正是一些阿拉伯国家紧缺的,而且宁夏农业专家的技术指导非常实用和有效,在当地很受欢迎。”参加过阿拉伯国家农技人员培训工作的宁夏农牧厅畜牧工作站畜牧师封元说。

如宁夏大学孙兆军的团队针对阿拉伯国家超高温干旱和水资源短缺的问题,通过与阿曼苏丹卡布斯大学、阿联酋迪拜园林局、埃及因夏穆斯大学等单位合作,开发了适合不同农作物、乔灌木和草坪等植物种植的耐高温成套绿色智能节水灌溉设备,先后在阿曼、迪拜、埃及建立实验室1个,试验示范基地3个,成功转移物联网风光互补节水灌溉系统、地下间歇式渗灌管道以及农、林、草等种植技术4项,示范1650亩。种植的西瓜、玉米、夹竹桃、柠檬等节水20%以上,节能60%以上,亩均增产30%以上,其中2017年新增产值33.6万美元,受到了阿曼、科威特、埃及等阿拉伯国家的欢迎,共签订技术转移协议3份共1.1亿人民币。

宁夏对外交流技术合作不限于农业科技方面。搭建国际间科技交流与合作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是中国正在实施的共建“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的重要内容。

2015年,中国-阿拉伯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在宁夏成立,成为推动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深入開展科技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

至今技术转移中心已与阿拉伯国家有关机构共建了阿盟、沙特、阿联酋(迪拜)、约旦、阿曼、埃及、苏丹、摩洛哥8个双边技术转移中心,已启动中阿科技创新项目20多个,在出访交流、组织技术对接活动、人才培训交流、共建联合实验室、科技示范园区等方面发挥重要的枢纽作用。

在推动技术转移的过程中,中阿双方科技人员发现,技术转移服务人才严重缺乏。为此,四年来,中阿技术转移中心先后与国内多个科研机构合作,围绕北斗卫星、旱作节水、防沙治沙等专项技术转化应用和技术转移专业经理人培育,累计举办20多期跨国技术人才培训班,培训学员2100余名,培养硕士、博士1800多名;与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科研机构共同发起成立国际科学组织联盟,建立了10个海外科教合作基地;同埃及、以色列、南非等国家启动或探讨建立国家级科技园区;在现代农业、医疗健康、食品加工、新能源、新材料、环境保护等领域与相关国家开展合作20余项,实现了互惠共赢发展,在阿拉伯国家产生了广泛影响,增进了国际合作与交流。

“学员中有政府官员,也有科技转移服务人员,他们都是技术转移的知情者和执行者,为中阿技术转移播下了种子。”中阿技术转移中心主任李国峰说。

2019年4月,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召开前,由习近平倡议建立、国家科技部和阿盟秘书处签署联合共建备忘录、宁夏政府具体承建的中阿技术转移中心被写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进展、贡献和展望》报告。这是中阿技术转移中心挂牌成立以来,第8次被明确写入国家重要文件和报告。

在9月5日召开的第三届中阿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大会上,中国主推智能农业等多领域的10项重要技术成果,包括“农业无人机和农业生产全过程云平台监控系统”“航空飞行气象监测及预警平台”“绿色低碳中深层地热能开发供暖技术”等;与部分阿拉伯国家签订大数据协同服务平台等10个科技合作项目,包括宁夏大学与埃及科学研究技术院的“中埃绿色智能节水灌溉技术与设备研发示范项目”,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与香港阿尔法3D精准医疗公司的“宁夏3D精准医疗实验室建设项目”等。

科技部副部长黄卫说,“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正在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科技人文交流规模和质量大幅度提升。

阿盟驻华代表处主任马哈穆德·艾勒艾敏说,阿中在农业、工业、能源等领域的科技合作越来越深入,阿中还可利用亚投行进行科技合作融资。

伊拉克共和国驻华大使艾哈迈德·贝尔瓦利表示,5G等新技术对于伊拉克和其他国家来说都很重要,中国在这些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我们对此很感兴趣,希望能够学习借鉴,也期待中国能够在这些科技领域给我们提供帮助。

开放难题

宁夏社会科学院农村经济研究所所长李文庆坦言,宁夏在中阿合作方面主要是服务国家总体战略的平台,自身在对阿开放和合作上并不尽如人意。“宁夏在合作中的优势,一是在建筑方面,宁夏的建工队伍在阿拉伯国家、特别是北非国家有很好的美誉度,建筑水平得到普遍认可;二是防沙治沙方面,宁夏的防沙治沙技术世界领先,而阿拉伯国家对此有巨大的需求;三是劳务输出,宁夏多年来已经形成很大的阿语翻译队伍,他们是中阿友谊的桥梁。”

在2019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吴玉才谈到,宁夏内陆开放型试验区运行以来,虽然在前期工程建设阶段进展较快,但后续推进措施乏力,功能配套不足,建设进程迟滞。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掌握国际市场动向,熟悉对外贸易规则,有创建探索经验的建设、管理人才。

吴玉才建议,由国家发改委牵头、中组部推荐,参照中组部向西部地区派博士服务团类似的形式,在全国范围内选调专业干部主导建设运营、开展调研指导,解决宁夏的现实困难。“人才支持这个顶层设计解决了,就能把内陆试验区这个金字招牌变成金库。”吴玉才说。

北方民族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王瑛认为,宁夏试验区的开放创新效应有待进一步释放。“在推进高质量内陆开放型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宁夏应主动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贸易投资规则,大胆闯、大胆试、自主改,进一步拓宽开放领域,扩大开放范围。”

对此,王瑛建议,宁夏应以“自由贸易港建设”思维积极推进内陆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自由贸易港建设契合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定位。“从发展基础看,宁夏难以在自由贸易港申报中胜出,但应以前瞻性的视野,研究宁夏应如何以建设‘自由贸易港思维打造开放型经济新高地。”

王瑛认为,宁夏应围绕国家筹划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的总体要求,对标自由贸易港建设,创造性地提出和贯彻落实内陆民族地区开放型经济建设的政策框架和工作措施,聚焦制约本地区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的体制机制瓶颈和国际贸易投资规则中的难点敏感领域,重点在贸易业态模式、投资开放、离岸型功能、政府管理服务等制度设计方面取得创新。

此外,宁夏也应持续关注“数字经济时代”给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带来的新机遇、提出的新要求。数字经济是全球竞争的新领域及制高点,其所带来的变革不只是增量,更能撬动存量的转型。以“变局者”的姿态闯入,数字经济或将彻底引发社会结构的巨大变化和重新布局。

王瑛介绍说,《2017年全球和中国信息社会发展报告》数据显示,宁夏数字经济发展总体水平相对较低,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西北五省中,也仅高于青海。近年来阿里巴巴、腾讯等企业发布的相关研究报告也显示了类似的结果,这既是宁夏的现实差距,也是宁夏的发展空间。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赵瑾也曾指出,对西部大开发十多年协调效果的评价显示,西部大开发政策改善了西部基础设施,促进了西部经济增长,但区域经济协调效果有限。究其原因,主要是西部对内、对外开放不足,教育、科技等软环境没有得到显著改善。在西部大开发的下一个十年规划中,应重新定位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意义,构筑向西开放的对内、对外的开放政策,以开放促开发。而宁夏在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机遇中,应加快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重现历史辉煌,以中阿合作国家战略基地的特殊地位,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支点。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书记方勇则认为,宁夏作为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不谈内陆开放问题,仅考虑向西开放,是偏颇的。应该从“内陆”入手来寻找克服开放劣势的途径。内陆开放战略不是仅仅强调对国内开放,而是强调全方位开放;强调内陆视角,从解决制约内陆地区的主要因素入手,以問题导向来建设开放宁夏。

猜你喜欢

中阿阿曼阿拉伯
第五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
阿拉伯国家宣布举办男装秀
阿曼的糖果罐
阿拉伯小镇的露天集市
English Clause Syntax
请相信狗的善良
请相信狗的善良
中阿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