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世界的问题之思
2019-12-02芮彭年
法国当代教育家米歇尔·法布尔撰写的《问题世界的教育》,虽然只有17万字,但读来倍觉辛苦。这种辛苦来自于作者描述自己想法的语言结构,更源自该书大量的叙述内容。这些内容横跨欧美,既有古代西方的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又有近现代的杜威、笛卡尔、巴什拉尔。并且,对风行欧美的哲学如启蒙哲学、后现代主义、整体主义、相对主义与教育的关联和设想作了具有作者本人思考风格的诠释,最后提出了关于问题学的教育主张。读来十分艰涩,但是作者对于教育现状的思考与设想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关注教育,最核心的问题是教什么和怎样教。这本书虽然没有明说,但是在他试图建构的教育图景中,多少可以得到一定启示。
首先,教育要教什么?书中并没有涉及具体的学科和教学案例,而是从问题的视角讨论该给学生什么。以書中反复呈现的教育要不要让学生怀疑为例,作者认真地讨论了,教育该不该让学生学会怀疑,应该怎样让学生正确地怀疑,怀疑对学生成长的价值是什么。我之所以要讨论怀疑,因为怀疑是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源泉之一。没有怀疑,就没有独立的思考,没有独立的思考就不可能创新。法布尔介绍了杜威在这方面的观点,“科学路径是一种程序,这就迫使我们相对于存在而重视变化的价值。其次,这种程序是一种实践,这就要求我们修正理论和实践的对立。”这里的重视和修正,就包含着怀疑,没有怀疑,这种重视和修正就毫无价值。而对于怀疑,作者明显推崇维特根斯坦的论述,肯定性从逻辑和实践上多优先于怀疑,认为“每种学习都要求肯定性与怀疑的某种耦合,即使每次怀疑都建立在首先相信的基础上”。维特根斯坦从三个维度讨论学生在学习中怀疑与肯定耦合的程度:学生对成年人相信的维度;学生对自我的怀疑;学生对知识客观性的信仰。换句话说,学生的怀疑来自他本身,也来自他所处在的环境、取决于他对老师和知识的信任程度。既然这种怀疑在学生学习中是必然存在的,那么如何把它纳入教育中,真正实现学生对肯定与怀疑的耦合,应该是决定我们教什么的重要依据。但是我们在基础教育中反复呈现服从、跟着老师就有捷径、跟着老师就可得高分的实际情况,就泯灭了学生的怀疑精神,让学生心理(含认知心理和个性心理)的成长处于一种危险状态。因此,如何让学生在“学习自由的同时也学习了服从”, 真的是我们教育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因为不允许学生怀疑,不引导学生学会怀疑。当学生独立面对这个世界的时候,他们的判断终究会出问题。
其次,教育应该怎么教?特别在进入互联网时代后,传统的教学和传播模式遇到激烈的挑战,慕课、翻转课堂等等新的教学模式层出不穷。那么,我们的学校教育是继续像今天这样边调整边适应,还是从根本上反思教育的价值,并依据新媒体给公众一个更贴近人本身需要的教育模式,从而完成教育的转型,让教育尽可能为每一个孩子的发展提供他所需要的科学合理的途径。
法布尔指出,当今世界“人们再也不可能试图躲避各种背景世界的变化”。互联网时代,拉近了人们的距离,文化的交融正在扩大对教育的需求和对教育本身的思考。教育时时处在各种困惑、各种叩问之中。面对急骤变化的时代,教育仅仅依靠自身的力量,可能无法解决教育本身的问题。传统的教育中,学校、政府一揽子解决教育的问题可能吃力不讨好。从这点意义上理解,2017年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中把“协同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抓手,无疑有先见之明。"协同"一词来自“协同学”,它是由德国著名理论物理学家哈肯创立的一门系统科学的分支理论,专门从系统演化角度研究人类社会各子系统在外界物质、能量、信息作用下产生非线性相互作用而形成协同效应的机理与规律。协同教育就是把教育的三大系统(家庭教育系统、学校教育系统和社会教育系统)融合一体,相互联系、共同作用,从而产生协同效应。
书中写道:“我们的日常生活从本质上是异质多元的:宏大与渺小混杂在一起,短路在一起、纠缠在一起,互相磨合、几乎难以理清。”因此,我们的教育不妨顺势而为,努力生产种种关联、建构种种关系,安排不同教育形式之间的过渡和联合,只要为了学生的发展,学校教育就应该有更宽宏的胸怀。
最后,有一个无关于教育的感悟,却关乎我们的思考方式。法布尔在讨论问题世界的教育时,目标是针对全世界的,但是方式却只是欧美的,将世界上的其他国家、其他教育家思想“拒之门外”。他连篇累牍地讲笛卡尔、胡塞尔、卢卡奇,即使一个普通故事也要运用凡尔纳、卢梭、达尔文等本土化的故事,似乎只有他懂得,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换句话说,读此书,也会深深感受到法布尔对非欧美教育的“漠视”。
其实,教育问题也好、其它问题也好,中国历来不乏真知灼见,不乏对教育的深刻思考。可翻看当代一些教育论著,常常就是外国著作的翻版。因此,中国人如何在色彩缤纷的教育思想中说好中国人的教育、展现中国人的思想、讲好中国人的教育故事,应该是篇大文章、好文章。对于这些中国人的思想、故事,我在深深地期待。
【芮彭年,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高级教师】
责任编辑︱张楚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