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分型的慢性前列腺炎对精液质量的影响分析
2019-12-02陆乾辉
陆乾辉
【摘要】 目的 分析不同分型的慢性前列腺炎对精液质量的影响。方法 500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 经精液细菌培养、非常规尿液培养后, 按照前列腺病原菌、淋巴细胞培养阳性和淋巴细胞培养阴性的结果分为甲组(173例)、乙组(122例)和丙组(205例)。另选取100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观察比较各组淋巴细胞转化试验表达的刺激指数(SI);比较各组精液量、精浆pH值、前列腺柠檬酸水平、精囊果糖水平、炎症前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IL-1)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非精子细胞N中的过氧化物酶细胞数量、向前运动的精子活动率及运动的精子活动率、精子存活率。结果 甲组:处在细菌感染, 但无阳性淋巴细胞增殖反应;乙组:大部分抗原存在增殖反应, 但未见感染现象;丙组未见感染, 同时也无阳性反应。甲、乙、丙组患者的精液量明显多于对照组, 前列腺柠檬酸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甲、丙组精浆pH值明显高于对照组, 甲、乙组精囊果糖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甲、丙组炎症前细胞因子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过氧化物酶细胞数量明显多于对照组, 乙组IL-1、TNF-α水平分别为(58.65±30.58)、(52.68±27.51)pg/ml, 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7.57±6.52)、(24.35±4.76)pg/ml, 过氧化物酶细胞数量明显少于对照组, 而甲、乙组的向前运动的精子及运动的精子活动率、精子存活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最严重的畸形见于无明显感染而有针对前列腺自身细胞免疫患者, 其精液质量参数有重要改变, 尤其是炎症前细胞因子水平显著升高, 因而引起不育。
【关键词】 前列腺炎;精液;质量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29.019
慢性前列腺炎是指以骨盆不定、复发性疼痛、性功能障碍及排尿刺激症状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疾病。疾病症状的出现则表示前列腺可能已经感染, 而且有5%~10%的患者是由细菌性感染造成的[1]。但是由于资料收集无法证实, 部分特殊微生物是慢性前列腺炎诱发的主要因素。基于此, 许多感染病因尚不明确, 基于此, 有些学者提出了自身免疫反应是否具有局部作用的猜想。近年来, 有研究资料显示[2], 部分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中存在前列腺抗原的细胞免疫反应。而且男性不育是由于诸多因素作用引起的, 所以必须及早诊治。尽管现阶段, 前列腺炎与不育的关系尚不明确, 但是部分生殖附属器、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向不育发展, 共同因素包括不正常的免疫反应、细菌、细胞因子、病毒、厌氧菌、白细胞及病毒等[3]。本研究主要针对不同分型的慢性前列腺炎对精液质量的影响进行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7年6月~2019年1月收治的500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年龄21~49岁, 平均年龄(32.21±5.84)岁;将同期100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 年龄22~48岁, 平均年龄(32.18±5.79)岁。全部患者进行标准评估, 包括精液细菌培养、直肠指检、尿液细菌培养、显微镜检。为了进一步鉴别区分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 则需要实施精液细菌培养、非常规尿液培养等。500例患者中, 前列腺病原菌、淋巴细胞培养阳性和淋巴细胞培养阴性分别为173、122、205例, 分别设为甲组、乙组和丙组。对照组、甲组经前列腺抗原淋巴细化转化实验提示为阴性。
1. 2 方法 首先, 开展淋巴细胞转化实验, 分离对照组、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 将标本平均分为2份, 分别视为反应剂、抗原呈递细胞。抗原呈递细胞(APC)为基于3000 cGy辐射下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不同前列腺抗源物中, 添加APC, 温度环境为37℃, 时间为2 h:从捐赠样品库中、前列腺提取物中获取相关内容, 包括酸性磷酸酶、精液分析物和前列腺特异抗原。通过2 h的培养, 对添加的APC物质实施洗涤, 然后将其置于1.5×105应答细胞板孔中, 将所有细胞结合物平均分为4份, 并置于7.5%饱和二氧化碳、37℃水中培养, 时间为5 d。然后, 将增殖视为阳性对照, 与基因外周血单核细胞标记的有丝分裂刀豆球蛋白A结合在仪器培育。将3.7×1010 mBq胸腺嘧啶置于每板孔中, 时间为18 h, 然后在玻璃纤维过滤器中放入该物质, 分析DNA合成。通过GC-911γ放射免疫计数器剂量标记物质。反应的表达用SI(单位cpm)来计算, 加入抗原培养添加剂和培养中介物, 对每份抗原[前列腺酸性磷酸酶(PAP)、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正常前列腺组织提取物(PE)和前列腺抗原(SP)]阳性评价高于平均初始值[建立在观察健康对照组的平均SI+3个标准差基础上]。
精液样本的处理:禁欲2~7 d后, 通过手淫在无菌容器中放置精液, 与此同时, 获取血标本、精液标本, 以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标准分析精液。精液分析内容如下:形态、生存率、定量、动力和精子密度等。精囊功能、前列腺功能分别采用果糖、柠檬酸表示。利用过氧化物酶细胞化学技术鉴别白细胞、其他细胞。通过精子低渗肿胀实验对精子膜功能进行检测。采用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抗免疫球蛋白G(IgG)及抗免疫球蛋白A(IgA)抗体试剂盒对精液样本中抗精子抗体進行检测。利用放射免疫检测试剂盒检测IL-1及精液中TNF-α。严格按照说明书开展各项操作。
1. 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各组淋巴细胞转化试验表达的SI, 检测的抗原包括PAP、PSA、PE和SP。分析各组精液分析变量, 包括精液量、精浆pH值、前列腺柠檬酸水平、精囊果糖水平、炎症前细胞因子(IL-1、TNF-α)、非精子细胞N中的过氧化物酶细胞数量、向前运动的精子活动率及运动的精子活动率、精子存活率。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检测人类精浆中PAP、PSA、PE和SP, 甲组:有细菌感染, 但无阳性淋巴细胞增殖反应;乙组:大部分抗原存在增殖反应, 但未见感染现象;丙组未见感染, 同时也无阳性反应。通过对抗原增殖反应中上清液分析可知, 只有乙组中干扰素水平提高。经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后, 对照组的PAP、PSA、PE和SP的SI分别为(1.08±0.30)、(0.09±0.34)、(0.71±0.38)、(0.98±0.31)cpm, 甲组分别为(1.08±0.40)、(1.21±0.30)、(1.00±0.42)、(1.02±0.36)cpm, 乙组分别为(2.51±1.08)、(2.17±0.98)、(1.36±0.56)、(2.33±1.30)cpm;丙组分别为(0.94±0.37)、(0.93±0.35)、(0.75±0.34)、(0.91±0.39)cpm。乙组上述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甲、乙、丙组患者的精液量明显多于对照组, 前列腺柠檬酸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甲、丙组精浆pH值明显高于对照组, 甲、乙组精囊果糖水平均明顯低于对照组, 甲、丙组炎症前细胞因子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过氧化物酶细胞数量明显多于对照组, 乙组炎症前细胞因子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过氧化物酶细胞数量明显少于对照组, 而甲、乙组的向前运动的精子及运动的精子活动率、精子存活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慢性前列腺炎是男性泌尿生殖系统常见疾病之一, 但是慢性前列腺炎与不育的关系尚不明确。据有关资料显示, 慢性前列腺炎与精液功能、质量存在紧密联系[4]。相关研究表明, 非细菌性前列腺炎造成精子形态改变, 同时也降低了精液质量[5]。据有关资料表示, 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精液与白细胞计数、动力、密度及精子成活率等无紧密联系[6]。
针对上述内容中的差异可能是由于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异构不同所致。根据本次实验结果分析, 最严重的畸形见于无明显感染而有针对前列腺的自身细胞免疫患者。此外, 此类患者的精浆中检测到前炎症细胞因子水平显著提高。
综上所述, 最严重的畸形见于无明显感染而有针对前列腺自身细胞免疫患者, 其精液质量参数有重要改变, 尤其是炎症前细胞因子水平显著升高, 因而引起不育。
参考文献
[1] 黄君艳. 慢性前列腺炎与精液检验质量的相关性探讨.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 9(7):42-43.
[2] 裴峰, 罗倩, 吕文静, 等. 慢性前列腺炎对男性精液质量的影响.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18, 29(3):262-265.
[3] 林贤仁. 慢性前列腺炎与男性免疫性不育症的相关性分析. 中国医药导刊, 2017, 19(12):1322-1324.
[4] 江元元, 徐望明. 影响男性精液质量的因素分析.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18, 29(2):178-182.
[5] 杨世喜. 宁泌泰联合生物反馈治疗ⅢB型慢性前列腺炎合并不育症疗效观察.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7, 14(4):33-35.
[6] 侯忠弟, 邵雷雨, 李楼峰, 等. 磁共振诊断前列腺炎并发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射精管梗阻情况的效用研究. 中国性科学, 2017, 26(10):99-101.
[收稿日期:2019-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