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珍芪补血口服液用于产后贫血治疗的观察及临床评价

2019-12-02李莲英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29期
关键词:安全性

李莲英

【摘要】 目的 觀察珍芪补血口服液在产后贫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102例产后贫血患者, 遵照随机原则分为甲组和乙组, 各51例。甲组给予常规治疗, 乙组在常规基础上联合珍芪补血口服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 、治疗后血常规指标、治疗前后铁代谢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乙组优良率高于甲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乙组患者红细胞(RBC)(3.5±2.2)×1012/L、血红蛋白(Hb)(109.7±17.6)g/L、红细胞比容(HCT)(42.0±6.5)%、表面免疫球蛋白生成细胞(SIBC)(22.6±7.6)μg/L均高于甲组的(2.3±0.7)×1012/L、(95.8±21.7)g/L、(35.2±7.3)%、(14.2±3.5)μg/L, 总铁结合力(TIBC)(61.8±15.0)μmol/L低于甲组的(72.0±12.3)μmol/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 两组患者血清铁(SI)、血清铁蛋白(S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乙组SI、SF水平高于治疗前及甲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后贫血患者采用珍芪补血口服液进行治疗, 其疗效较为理想, 能更好的改善贫血症状, 且用药过程相对安全可靠, 值得推广。

【关键词】 产后贫血;珍芪补血口服液;安全性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29.005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and safety of Zhenqi Buxue oral liquid in the treatment of postpartum anemia. Methods   A total of 102 postpartum anemia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group A and group B, with 51 cases in each group. Group A received conventional therapy, and group B received Zhenqi Buxue oral liquid on the basis of group A. Comparison was made on clinical efficacy, blood routine indexes after treatment, iron metabolism indexe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and occurr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excellent-good rate in group B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group A,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fter treatment, the red blood cells (RBC) (3.5±2.2)×1012/L, hemoglobin (Hb)(109.7±17.6) g/L, hematocrit (HCT) (42.0±6.5)% and surface membrane immunoglobulin (SIBC) (22.6±7.6) μg/L in group B was higher than (2.3±0.7)×1012/L, (95.8±21.7) g/L, (35.2±7.3)% and (14.2±3.5) μg/L in group A. The total iron binding capacity (TIBC) (61.8±15.0) μmol/L was lower than (72.0±12.3) μmol/L in group A. Their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Before treatment,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serum iron (SI) and serum ferritin (SF)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After treatment, the levels of SI and SF in group B was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treatment and those in group A, and their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Conclusion   Zhenqi Buxue oral liquid shows ideal efficacy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postpartum anemia, and it can better improve the symptoms of anemia, and the medication process is relatively safe and reliable. It is worthy of promotion.

【Key words】 Postpartum anemia; Zhenqi Buxue oral liquid; Safety

贫血是血液系统中的常见病、多发病, 妇女、儿童、老年人是本病的好发群体。有统计资料显示[1], 当下国人贫血发生率为15.0%~20.0%, 全国患有贫血与营养不良症约2亿人, 妇女贫血率约为20.0%。贫血是产妇妊娠期常见的一类并发症, 患病率高达35.0%, 可造成孕妇抵抗力显著降低, 在妊娠期出现心悸、乏力、头晕、记忆力减退等情况。贫血产妇通常为缺铁性贫血, 临床多采用静脉滴注蔗糖铁注射液的治疗方案, 其可减少对消化道产生的刺激作用, 提升补铁效果, 但西药治疗期间对患者产生不良影响在所难免, 故此积极对传统治疗方案进行改进具有很大现实意义[2]。本文观察并评价珍芪补血口服液在产后贫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产科2017年1月~2018年10月收治的102例产后贫血患者, 均为顺产分娩, 受试者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 本次研究通过医院道德伦理委员会审批。诊断标准[3]:①产后出血:产后2周内Hb<110 g/L, 产后2~8周Hb<120 g/L;②产后铁缺乏:SF<15 μg/L;③与研究相关的其他实验室指标均处于正常区间。纳入标准:①产前3 d内血液分析提示Hb水平正常(>110 g/L), 而产后被诊断为轻度贫血(70 g/L≤Hb<100 g/L);②年龄22~35岁;③单胎足月的妊娠分娩者。排除标准:①产前贫血(Hb<110 g/L);②剖宫产分娩或阴道助产分娩;③分娩期接受静脉铁剂治疗;④血液系统疾病;⑤重要臟器功能不全;⑥精神类疾病者。将患者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 各51例。甲组患者年龄23~34岁, 平均年龄(28.7±2.5)岁。乙组患者年龄22~35岁, 平均年龄(28.3±2.4)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甲组 予以患者常规治疗。先进行药敏试验:蔗糖铁注射液20 mg静脉注射, 观察30 min后若无不良反应, 使用2~3次/周, 100 mg/次, 累积用量达到1000 mg时调整为每2周给予维持剂量100 mg;口服叶酸片10 mg, 3次/d, 连续服用6周。同时嘱患者在治疗期间多进食含铁丰富的食物, 以猪肝、瘦肉、豆类、紫菜等为主。

1. 2. 2 乙组 患者在常规基础上联合珍芪补血口服液治疗, 10 ml(1支)/次, 2次/d, 连续治疗6周。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 、治疗后血常规指标、治疗前后铁代谢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 3. 1 疗效判定标准 优:治疗后Hb上升≥15 g/L, 或HCT上升≥8%, 且贫血症状整体消失;良:Hb上升10~14 g/L, HCT上升5%~7%, 贫血症状显著改善;尚可:Hb上升5~9 g/L, HCT上升3%~4%, 贫血症状有减轻;差:Hb或HCT均无升高或有降低趋势, 贫血症状无改善, 甚至有恶化趋势。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

1. 3. 2 治疗后血常规与治疗前后铁代谢指标 血常规包括RBC、Hb、HCT、SIBC、TIBC水平。铁代谢指标包括SI、SF。

1. 3. 3 不良反应 包括便秘、轻微腹泻、恶心呕吐、咽痛等。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乙组优、良、尚可、差例数分别为31、18、2、0例, 优良率为96.1%, 甲组优、良、尚可、差例数分别为27、14、6、4例, 优良率为80.4%;乙组优良率高于甲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常规指标比较 治疗后, 乙组患者RBC(3.5±2.2)×1012/L、Hb(109.7±17.6)g/L、HCT(42.0±6.5)%、SIBC(22.6±7.6)μg/L均高于甲组的(2.3±0.7)×1012/L、(95.8±21.7)g/L、(35.2±7.3)%、(14.2±3.5)μg/L, TIBC(61.8±15.0)μmol/L低于甲组的(72.0±12.3)μmol/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 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铁代谢指标比较 治疗前, 两组患者SI、S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乙组SI、SF水平高于治疗前及甲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 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所有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肝肾功能损害等严重不良反应, 但治疗期间部分患者出现便秘、轻微腹泻、恶心呕吐、咽痛等不良反应。乙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6%(9/51), 甲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6%(10/5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与正常人相比, 孕妇在妊娠期的血容量明显增加, 且血浆增加程度比血细胞更为明显, 进而促使血液被稀释。产后贫血是指在产褥期(产后6周)内发生的贫血, 欧美等发达国家的育龄女性发病率为30.0%, 发展中国家的发病率高达50.0%~80.0%。结合孕妇妊娠期生理的特殊性, 临床在诊断孕产妇贫血症状时采用和正常有别的诊断标准[4]:RBC<3.5×109/L、HCT<30%, Hb<100 g/L。SI 是呈现机体功能铁状态的最直接指标, 而SF水平反映了机体中铁的储备情况, 为体内最重要的备用铁来源, 但其也是急性时相反应蛋白, 在产后、炎症、手术等情况下, 其水平通常会明显增加。现已有权威研究表明[5], 未及时诊治的贫血产妇易出现乏力、情绪易怒、专注力与认知能力降低等表现, 增加了产褥感染和产后抑郁等产后并发症发生的风险, 症状严重者可对母婴之间的亲密感情联系造成负面影响。贫血产妇的婴儿在产后10周与9个月时更易发生生长发育迟缓, 且以上早期不足不会伴随母亲贫血症状改善而好转。由此可见, 产后贫血对母婴生命健康产生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临床上孕产妇贫血症状通常属于缺铁性贫血, 故此临床通常在饮食调控基础上, 予以输血、补铁等干预方法, 但因为输血过程可能诱发较严重的过敏反应, 且增加感染传染性疾病的发生率, 而口服铁剂见效迟缓, 经常产生较为明显的消化道不良反应, 可能降低患者治疗依从性, 最终影响临床疗效[6]。本次研究中选用的蔗糖铁注射液, 其为一类氢氧化三铁蔗糖复合物, 静脉滴注后可促进机体释放、启动网状内皮系统, 在转铁蛋白和铁剂结合以后快速抵达骨髓, 对骨髓红细胞的生长进程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孕产妇对铁的需求量[7]。

中医理论认为[8], 产妇因为分娩用力、汗液排放量增加、产创与出血, 造成产后亡血伤津、损伤脉络, 若产妇在此基础上失血量较大、气随血耗、气虚失摄、血溢脉外, 造成产后出现“气血两虚、多虚多瘀”的病理机制特征, 中医将产后贫血纳入至“虚劳”的范畴, 在治疗上不提倡大量输血, 而通过给药方式实现改善患者症状。珍芪补血口服液的主要作用机制是补益气血[9], 多被用于由气血不足诱发头晕眼花、面色苍白、神疲乏力等病症治疗中, 主要成分有羊胎盘、珍珠、红参、枸杞子、黄芪等。羊胎盘具有养血安神、大补元气的作用;珍珠有镇心安神、養阴熄风等功效, 有提升机体抗病能力、保护肝脏、增强造血能力等作用;黄芪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等作用;其共同发挥生血、益气与健脾等功效, 能明显改善产后贫血患者胃肠吸收能力、纠正造血功能, 改善贫血症状。

本次研究中, 乙组患者在常规干预基础上联合珍芪补血口服液, 连续治疗6周后, 结果显示, 乙组优良率高于甲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乙组患者RBC(3.5±2.2)×1012/L、Hb(109.7±17.6)g/L、HCT(42.0±6.5)%、SIBC(22.6±7.6)μg/L均高于甲组的(2.3±0.7)×1012/L、(95.8±21.7)g/L、(35.2±7.3)%、(14.2±3.5)μg/L, TIBC(61.8±15.0)μmol/L低于甲组的(72.0±12.3)μmol/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 两组患者SI、S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乙组SI、SF水平高于治疗前及甲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结果与刘建芳等[10]报道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 产后贫血患者采用珍芪补血口服液进行治疗, 其疗效较为理想, 能更好的改善贫血症状, 且用药过程相对安全可靠, 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曾林.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衰竭肾性贫血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8, 6(28):174.

[2] 黄黛玲. 中西医结合治疗产后尿潴留疗效观察. 中医临床研究, 2018, 10(26):57-60.

[3] 李爱国, 杨连华, 蔡治英. 静脉铁剂治疗严重产后贫血优于注输红细胞.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18, 37(8):3569-3574.

[4] 史鲜利.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衰竭肾性贫血疗效观察.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8, 27(10):76-77.

[5] 李艳芳, 马丹丽, 李道成, 等. 复方阿胶浆治疗产后贫血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 35(4):599-605.

[6] 李艳芳, 李相宜, 马丹丽, 等. 复方阿胶浆治疗133例产后贫血的SF-36简易生活质量观察. 时珍国医国药, 2018, 29(1):123-126.

[7] 赵瑞, 刘瑜, 卢远强, 等. 中西医结合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难治性贫血疗效观察.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8, 34(1):81-82.

[8] 赵晶. 静脉滴注右旋糖酐铁治疗产后贫血55例护理观察.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17, 32(7):129-130.

[9] 王璐, 李祥雯, 侯燕. 蔗糖铁注射液与复方阿胶浆用于产后贫血治疗的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 河北医药, 2017, 39(2):242-243, 246.

[10] 刘建芳, 宇光锋, 王久宏, 等.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红色病变患者剖宫产并肌瘤剔除术行小剂量肝素辅治疗效观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5, 8(25):88-89.

[收稿日期:2019-02-12]

猜你喜欢

安全性
细节护理在老年人健康体检护理中的应用及其安全性分析
拉西酮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锁骨骨折内固定术中两种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与安全性比较
长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与安全性
民航空中交通管制进近程序间隔安全性评估模型
疤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西药临床应用中合理用药对其安全性的影响
鼻内镜手术治疗老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疗效及安全性探讨
关于桥梁设计中的安全性与耐久性问题的几点思考
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