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思想进校园的探索与实践
2019-12-02陈海敏杨妍
陈海敏 杨妍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始终从中华民族最深沉精神追求的深度看待优秀传统文化,从国家战略资源的高度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从推动中华民族现代化进程的角度创新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使之成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性力量。库车县阳明小学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库车县,是一所由宁波市援建的“交钥匙”工程。学校以“阳明”命名,通过文化环境构建、知行课程引领、实践活动开展等多种形式,继承和弘扬阳明思想,增强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文化认同、文化自信,以期实现“知行合一,培根养心”的目标。
阳明思想包含众多内容,如何寻求其教育传承的着手点,找准定位是十分必要的。学校首先把阳明思想进行梳理和提炼,然后选择其适合传承和教育的点,展开相应的教育。学校在校长的引领下把阳明思想核心基因融入创建具有阳明思想育人特色的培养目标、环境创设、课程设计、活动组织等之中,让学生在环境熏陶、课程学习、活动参与中传承阳明思想,达成文化认同的目标。
一、以办学愿景融汇阳明思想
王阳明是明代著名的教育家,学校挖掘了其重要的教育思想,结合学校办学理念,使之与学校办学愿景相融。(见表1)
学校据此还确定了办学目标:以“顺性启智,培根养心”教育理念为指南,以国学教育、阳明思想特色创建为重点,培育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志向、有博识、有爱心的现代小公民。其中有志向包含心有梦想、怀有兴趣、行有专注三个维度;有博识包括学会学习、勤于思考、感受审美三个维度;有爱心包括珍爱生命、关爱他人、熱爱家园三个维度。学校将办学愿景与阳明思想相结合,力求办一所有鲜明特色、有文化底蕴的好学校。
二、以环境布局彰显阳明思想
立像立馆希冀传扬。学校在醒目位置为王阳明先生立像,引导学生认识阳明先生,了解阳明先生,这样才能更好地传承其思想。学校还建有全疆唯一的王阳明先生传习馆,展馆内含王阳明的生平、王阳明的心学思想,以及王阳明作为哲学家、书法家、教育家、文学家的具体介绍,还有阳明心学对国内外的影响和阳明心学的当代价值、习近平总书记近些年在多种场合提及王阳明先生的论述等。
阳明思想长廊物化教育。教室、走廊是学生学习、活动最频繁的场所,如何让教室、走廊成为阳明思想教育的阵地,学校进行了精心的思考。学校在教室、走廊设计上均显现传统文化元素,犹如学生置身于传统教育场馆之中。教室的软包上有学生自制的“知行合一”手抄报,在主题墙上宣传阳明思想、阳明心学等,在文化墙、消防栓上喷绘可供学生诵读的阳明诗歌等。
阳明思想教室传“四艺”。王阳明不仅是哲学家、教育家还是书法家、军事家。学校根据对传统文化的思考,结合阳明思想,特意打造了“琴棋书画”四大阳明思想教室。孩子们可以抚琴对弈、书写绘画,学习古筝、象棋、书法、国画等课程。除此之外,学校还开设了中国武术课程。这些传统课程的学习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理解阳明思想作为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所蕴含的教育意义。
三、以知行课程弘扬阳明思想
王阳明在《社学教条》中指出在教学内容上主张给儿童以歌诗、习礼、读书三方面的教育,陶冶儿童的思想和性情,同时不能缺少“考德”这门课。学校依托王阳明教育思想,结合学校办学理念和学生实际,积极尝试建构知行课程。知行课程探索新的时代背景下“歌诗、习礼、读书、考德”四大课程新内容、新内涵,并根据思考绘制了知行课程结构图。根据知行课程结构图,学校又进行了具体细化,实现了国家课程和拓展课程的完美融合,以课程全面推进阳明思想进校园,并在课程内容、课程类型、课程安排上作了细致的计划。(见表2)
四、以实践活动传承阳明思想
立德树人,不仅要文化养人、课程育人,还要活动化人。通过活动将传统文化的精神融于心,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从而达成对阳明思想的认同。
举办阳明思想校园日。10月31日,是王阳明先生诞辰日。为了承继道统、感怀古人,去年学校开展了阳明思想校园日活动。开幕式上,孩子们齐诵阳明诗《示宪儿》,表演武术操《少年王阳明》,举办阳明故事会,观摩阳明家训视频。孩子们通过诗歌、故事、视频更为深入地了解了王阳明及阳明思想。
王阳明传习馆讲解。学校的王阳明传习馆向全校师生开放,为了更好地让学生了解王阳明先生的事迹,学校选拔学生担任传习馆解说员,他们向全体学生、来校参观来宾解说、介绍阳明传习馆,既提高了沟通能力,又促进了他们对王阳明及其思想的了解、认同。
开设静悟课程。“闲观物态皆生意,静悟天机入杳冥”,这是王阳明所追求的人生境界。他提倡在“静悟”中“怡神养性以游于造物”。学校将此作为切入点,结合学校德育课,开设了静悟课程,让学生思得失、悟善恶、行良知。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在阳明思想进校园中,还需要进一步梳理和挖掘阳明思想,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扬弃继承、转化创新,不断赋予阳明思想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同时要注意因地制宜,促进民族团结,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陈海敏,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县教育与科学技术局教研中心教研员,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县阳明小学原教师(宁波援疆),高级教师;杨妍,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县阳明小学副校长,高级教师】
责任编辑︱李 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