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多药结核病患者应用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9-12-02张伟
张 伟
(大连结核病医院,辽宁 大连 116000)
耐多药结核病(MDR-TB)是临床发生率较高的一种肺结核类型,临床治疗难度较大的结核病,通常指同时对包括异烟肼和利福平在内的两种及以上的抗结核药产生耐药现象的结核患者。该病具有治疗疗程长,治疗费用高,治愈率低的特点,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降低生命质量,且患者可出现紧张焦虑、担心、恐惧、抑郁以及消极悲观等情绪临床均比较多见[1],需要做好心理护理。本研究分析了我院耐药性肺结核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耐多药结核病患者118例,均为确诊为结核病的患者,根据计算机法随机分组,心理护理组中男36例,女23例,年龄21~75岁,中位(52.25±2.76)岁,发病的时间是1~8年,平均时间(4.21±1.15)年。常规组中男38例,女21例,年龄20~74岁,中位(52.58±2.34)岁。发病的时间是1~9年,平均时间(4.25±1.24)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文化程度和病情病程等方面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进行比较。
1.2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参照最新版全国耐药性结核病会议上制定的诊断标准,并结合临床药敏证实符合耐多药结核病诊断标准,排除有脑疾病和智力障碍等认知缺陷的患者,有精神疾病史的患者,有乙醇或药物依赖史的患者,以及具有脑疾病的患者。
1.3 方法:患者确诊后均进行常规治疗,常规组用常规护理方法,即根据患者的时间及其意愿等不定时随机给予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组用常规方法+心理护理干预,主要措施包括:①认知干预:选择讲座,发放小册子,向患者及其家属于每半个月或一个月面对面宣传耐多药结核病知识,通过微信群定期发布疾病的相关知识,以提高患者的认知水平,促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树立对抗疾病的信心。②加强心理沟通:护理人员结合患者的文化程度及经济情况等进行有针对性地交流,采用合适的沟通方式。完善社会支持体系,通过加强对家属的教育,提高其对患者的情感支持,促使患者减轻负面情绪。③药物指导:坚持合理化疗,坚持正规治疗,避免间断治疗,以免影响治疗效果,并遵医嘱定期复查相关血指标,遵医嘱合理调节用药。④全面的心理支持:患者因为长期患病治疗,有孤独感和绝望的心理,护理人员评估患者的心理情况,给予患者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通过鼓励、安慰及聆听的方法,有针对性地排除心理障碍,也可通过听音乐和看视频、阅读等方式促使其保持良好的心态,使患者更好配合临床治疗。
1.4 评价方法:治疗半年时,由责任护士进行总结,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护理后生活质量情况、对治疗护理效果的总满意度。
1.4.1 采用SF-36[2]量表对采用不同护理方式的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予以评定,评分在0~100分,分值愈高说明情况愈佳。
1.4.2 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患者治疗效果的满意情况进行评价,按照基本满意、满意及不满意三个等级评定。
1.5 统计学方法:SPSS18.0软件分别开展t、χ2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两组生活质量情况:在生理功能、心理健康、社会功能以及情感功能等几项指标上进行评价显示,心理护理组治疗护理后的各指标评分值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性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生活质量情况比较(分,±s)
表1 两组生活质量情况比较(分,±s)
2.2 两组患者治疗护理效果满意情况:心理护理组59例患者满意57例,总满意率为96.6%,常规护理组59例患者满意50例,整体满意率为84.7%。心理护理组满意率明显更高,差异明显(P<0.05)。
3 讨 论
目前,我国结核病耐药情况十分突出,耐药率高,并且具有治疗难度大,疗程较长,费用较高,病死率高的特点,同时患者极易出现并发症,可对患者治愈率产生不良影响。而不良心理可影响治疗依从性,降低免疫功能和导致体内神经调节紊乱,从而影响治愈率[3-4]。而异常的心理状态的存在又可导致机体内神经体液调节紊乱。心理护理干预对于病情治疗的辅助作用,能够明显提高治疗效果,消除患者心理阴影,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使患者保持了良好的心态,树立了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治疗效果和改善生活质量[5]。
本研究中,常规组用常规护理方法,心理护理组用常规护理方法+心理护理干预。数据显示,心理护理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治疗护理效果的总满意度方面较常规组更好,P<0.05。因此,耐多药结核病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方法+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提高生活质量。